芡荷斋书录24.陶渊明诗文赏析集
2)
读《陶渊明诗文赏析集》,很是出乎我的预料。
总觉着陶诗平易,好读。买了这本赏析,挑挑拣拣地读了几篇,读不下去了,很寡淡,很迷茫。是的,迷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字怎么就好呢?感觉不到哇!
放下吧,放下了。一放就是若干年。
忘了过了几年,一个暑假吧,突发闲情,又拿起了这本书。从前言从头重新来过。真、远、大、深,有点儿意思了。这种不怎么讲格律——不讲平仄、不求骈对,不事藻绘,也不大重修辞,就如平常白话一般的写出来的诗句,还自有其形象、情感在里面呢。尤其是几篇散文,文字简净通脱,飘逸隽永,少用虚词而语气情调宛然如面,真有些魏晋风度的样子。我有入门的意思了。这一次阅读蹦蹦跳跳地选着读了大半。
展眼已过知命年纪,又翻开了这本赏析,好似邂逅了多年隔绝开的故交亲人,那样的亲切,那样的熟稔,那样的让人心动。好像那些诗句就在说着我自己想要说的话语。有时会合书拍案,直欲喊出一声:对对对,就是这样,就是这种感觉。这一次,一泻而下,快读畅读,就连以前我不大耐烦的附录的年谱,也读得津津有味起来。这还不算完,我一鼓作气,顺畅地阅读了唐满先注解的《陶渊明浅注》。一个立体、真切、活灵活现的陶渊明宛然眼前了。
陶诗需要岁月打磨,时光洗刷,方能得其境界真味啊。
唉,也可见,我真的老了。
少小喜太白,而立仿杜辞,鬓发着霜时,才解入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