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渊明:诗酒相亲,世事挂心

陶渊明:诗酒相亲,世事挂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 访问量:2576 更新时间:2023/12/29 5:14:35

图片

中国文化与酒、中国文人与酒的关系,具体到陶渊明及其所处的时代,尤其显得特殊和富有意味。陶渊明饮酒、写酒本意并不在于酒,而是“寄酒为迹”,通过酒来显示自己孤高不群和独立卓绝的人格追求。

01

陶然自乐 物我两忘

陶渊明好酒好饮,这在他的诗文中有丰富的描写。耕耘、收获、花竹掩映、琴酒自娱,是陶渊明所期待的田园生活的全部内容。“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停云》其二),“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时运》其四),这样的生活干净、简淡、朴素,却又饶有情致和兴味。

辞去彭泽县令,陶渊明回到庐山脚下的乡村,因为摆脱了名利得失的袭扰,他在自得自在中体味到了酒境界的独特美妙:“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酒在此时此刻,创造出的是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生的各种牵累都已远去,我亦忘、物亦忘,由此获得一种与宇宙相融相会、合而为一的玄妙体验,进入到“大适融然”、忘物忘我的境界。

陶渊明的酒中乐趣,往往是深刻感知、体悟大自然,与纯朴的乡亲们相处相融,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的。“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这就使得陶之酒有了自然和人文的宽厚背景,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深度和广度:“洋洋平津,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称心而言,人亦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时运》其二)平湖涨满了春水,漱濯之后神情快爽。远观风景,赏心悦目。人生但求称心,称心就容易满足。饮尽一杯美酒,让人陶然自乐。

“陶然”之“陶”在这里竟与陶渊明之姓“陶”相合为一,难以分辨。“陶然自乐”也因此成了表达发自内心的喜悦酣适、自得其乐的最好形容。由此,我们还会想起“陶醉”一词,除了酣畅地饮酒而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陶醉”的另一层意思,也该是说陶渊明醉酒或如陶渊明一样沉醉吧。

需要说明的是,陶渊明物我两忘之境界、返归自然之素心的获得,并不是单纯依靠酒精的兴奋和麻醉,而是由于醉之境界与艺术审美之境界相类似:超越利害,物我两忘,进入一种不受任何主客观因素干扰的虚静状态。更重要的是,陶渊明一生清醒理性,作为一个思想超前的诗人,他对于自然、历史、人生、社会的思考持续了一生,从未停止。酒或醉不过是使其持续的思考更加凸显和鲜明起来罢了。澄明的醉之境与澄明的人生之境一样,都是从容穿越了暗夜之后获得的。说到底,醉境既是一种淳朴自然之境,更是一种充分自由之境。在醉境中,饮者可以完全摆脱并消除社会生活特别是官场中“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的分裂和痛苦,心灵是极度开放和自由的,与审美的虚静状态类似:心物融通,天人合一。

陶之酒自然真诚、适性适情,能在酒中发掘并享受种种幽情雅意:“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宋书·隐逸传》)“无弦”,自然也就无音,但无音才可能是大音,陶渊明追求的正是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

酒是陶渊明“人生艺术化的一种媒介”,也是他心灵的归宿和温暖,所以无论是饮是醉,给人的感觉都亲切得多,适意得多,也平和自然得多。陶之酒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陶渊明并不在乎饮酒的对象,也不在乎饮酒的环境,他所珍视的是酒带给他的深味、真趣、真境。他要品赏,他要体味。于是,也就有了那些常人或许永远也无法理解的举动。“真意”既得,陶渊明心无挂碍,一片忘机的天真悠然而降。陶渊明的酒境界完全是一个圆满自足的世界,他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主人。

图片

02

诗酒相亲 世事挂心

清人毛先舒说:“靖节好饮,不妨其高。”(《诗辩坻》卷二)陶渊明好饮也善饮,但决不昏酣逃世,隐没醉乡,“既醉而退,曾不吝去留”(《五柳先生传》),“放欢一遇,既醉还休”(《酬丁柴桑》)。陶渊明知道止节,是宋代哲学家程颐赞许的饮者中的典范:“饮酒不可使醉。不及乱者,不独不可乱志,只血气亦不可使乱,但使浃恰而已可也。”(《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浃恰”,即和谐融洽。因为“浃恰”,所以能真正享受酒中真趣。饮或醉丝毫不妨碍他对真理的探求、对世事的挂记关心,“人生归有道,衣食故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旱稻》)的生存法则以及“桃花源”社会理想的提出,就是一个明证。这是陶渊明饮酒的高尚之处,也是他和追捧他的后世酒徒如王绩白居易等人的本质区别。

王绩由隋入唐,仕途失意,其酒狂野恣肆,许多时候是为酒而酒,为饮而饮,恨不得与酒瓮为伴,抱着酒瓮入眠。“春来日渐长,醉客喜年光。稍觉池亭好,偏宜酒瓮香”(《初春》),“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梦中占梦罢,还向酒家来”(《题酒店壁》),“年光恰恰来,满瓮营春酒”(《春日》)。王绩的注意力更多地在酒本身,自我麻痹,昏酣逃世,因此少了陶之酒的淳厚和韵味、深情和清醒。

白居易自称“异世陶元亮”,在陶渊明故乡江州司马的任上所作《咏怀》一诗,已经打消了前期与黑暗势力战斗的决心。“面上减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这一转变,影响了白居易的后半生。他认为,自己才行虽远不及古人,但在富贵、长寿、饱暖等方面已强于古代许多人,于是余下的事情就只剩饮酒了。“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由是得以梦身世,云富贵,幕席天地,瞬息百年。陶陶然,昏昏然,不知老之将至。”(《醉吟先生传》)所以在67岁时,他自号“醉吟先生”,决意唯与酒为伍。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但陶渊明不是为了酒而写酒。陶之酒,上承魏晋之风但又和魏晋有明显的不同。如“竹林七贤”的酒,刻意狂饮,放浪形骸,多数时候是喝给别人看的。阮籍的酒更是酒中有血:其母丧,“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晋书·阮籍传》)。阮籍的80余首咏怀诗中,有两处出现了“酒”字:“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却未触及酒的本质。

在阮籍那里,酒只和他的生活发生了联系,“酒是酒,诗自是诗;诗中并没有关于饮酒的境界和趣味底描写”(《中古文人生活》)。唐人李中说:“犹怜陶靖节,诗酒每相亲。”(《春日抒怀寄朐山孙明府》)陶渊明使酒和文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紧密的、重要的联系,饮酒的境界是可以用诗表现出来的,而且成为后世文人不断模拟的范本。陶之酒,既与时代风气有密切的关系,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文人与酒的关系,至陶渊明已完全融为一体了,被代代传承,发扬光大,如李白、苏轼、元好问以及元散曲的诸多作家。

读陶诗,要知陶酒;饮陶酒,要懂陶诗。

◎本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高建新),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陶渊明白居易王绩阮籍诗人

更多文章

  • 陶渊明:忘怀得失,清淡度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陶渊明,庄稼,圣贤,诗人,田园诗,桑麻

    41岁那年,陶渊明辞官还乡。路上,他反思自己多年的生活,“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船行水上,清风吹衣,他一面眺望家乡,一面感叹天亮得太慢,延误赶路。终于回到家乡,家僮迎接,孩子环绕,桌上有酒,窗外有菊。一切自然清淡。走到村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天地间的景象与心中感受竟如此默契,于

  • 岳云鹏饰演陶渊明,形象学识遭吐槽,谁说岳云鹏不能做个演员

    历史解密编辑:西楼知趣杂谈标签:演员,相声,大雅,诗人,晋朝,岳云鹏,陶渊明,郭德纲,南北朝,春晚主持人阵容

    最近一档节目,被网友吐槽选角失败,太过于牵强。原来是节目里选中岳云鹏饰演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乃是文人墨客,大雅之家。岳云鹏虽然在相声界很优秀,但是和大雅还是又一定距离。很多网友认为岳云鹏并不适合演,主要还是岳云鹏不是专业演员,更不是学者,要是饰演陶渊明肯定会难以塑造出一个大家心目中

  • 改朝换代中的真文人,效仿陶渊明隐居山林,用一幅画成功拒绝忽必烈,鲜于枢亲自为其题跋!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钱选,元朝,诗人,陶渊明,鲜于枢,忽必烈,赵孟頫,南北朝,归去来兮辞

    中国文人若是不幸生在改朝换代的时候,难免要面临“旧王孙新朝廷”的矛盾。继续效力新王朝,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是如赵孟頫一般的艺术泰斗,也免不了被带上“贰臣”的帽子,甚至被指责上千年。赵孟頫有一个同乡画家钱选,与赵孟頫等人并称“吴兴八俊”。元朝建立以后,钱选自谓“耻做黄金奴”,选择了归隐山林,成全自己

  • 继岳飞之后, 德云社岳云鹏又来霍霍历史人物, 上演屠夫版陶渊明

    历史解密编辑:吴韦谈科技标签:演员,岳飞,诗人,宋朝,岳云鹏,陶渊明,德云社,历史人物

    在演艺界,如果某个演员和扮演的角色差别太大,大家都喜欢用霍霍来调侃,就是祸害角色的幽默说法,没有恶意。比如德云社的相声演员岳云鹏,在4月13号官宣,自己要去扮演历史人物,著名的文人陶渊明,还放出了剧照。看完以后大家都乐坏了,说这是屠夫版的陶渊明,无论是身材还是大脸盘子,都跟大家心目中的陶渊明差距有点

  • 明 祝允明 书陶渊明闲情赋

    历史解密编辑:里仁标签:祝允明,文征明,王世贞,陶渊明,书坛,书法

    冊頁王世貞認為明代書壇中,最傑出的就是祝允明(1461- 1527)、文徵明(1470-1559)與王寵(1494-1533),而提出吳中三家的觀點,至今仍是書史上的主流說法。此冊用筆俐落精緻,線條潤澤凝練,圓厚中帶著清雅氣質,單字富變化巧思。撇、捺、橫與豎,往往縱橫伸展,起著統整的效果。此冊風格獨

  • 比杭州西湖大3倍,被誉为“中国城市第一湖”,陶渊明生活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秒懂风景标签:秀丽,常德,晋朝,陶渊明,柳叶湖,南北朝,艺术家,杭州西湖,桃花源记,世外桃源

    提到陶渊明,我想大家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吧。陶渊明,这个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桃花源记》让人们认识了他,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他内心的向往。有人说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归隐田园是迫于无奈,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入仕做官是根本的目标,陶渊明也选择了做官这条路,但几次入仕的失败,使他不得不选择归隐田园的

  • 日本这座世界遗产宫殿,是德川家康之墓,但还刻有陶渊明和苏东坡

    历史解密编辑:郅建伟标签:茶,日本,关东,苏轼,宋朝,陶渊明,苏东坡,德川家康,世界遗产

    日光自古就是关东的宗教圣地,不论是佛教的轮王寺,或代表当地山岳信仰的二荒山神社,都是奈良时代就创立的古老寺社。加上日光东照宫,三者合称“二社一寺”,共同被录入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二社一寺”中,以建于江户时代初期的日光东照宫最年轻,但名声也最为响亮,除了因葬于此地的德川家康乃是赫赫有名的战国时代最后赢

  • 刘奕谈陶渊明的真诚与自由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苏轼,杜甫,刘奕,晋朝,诗人,陶渊明,黄庭坚,南北朝,千古名句,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奕多年来潜心于陶渊明研究,近日,其论著《诚与真——陶渊明考论》的新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就陶渊明的生平、作品、精神世界、文学风貌中“重要而又文献足征”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刘奕认为该书与其说是他的陶渊明研究,毋宁视为他对陶渊明的理解,而“诚之以求真”就是他对陶渊明人生

  • 海江田先生笔下的陶渊明

    历史解密编辑:蒋丰看日本标签:李白,晋朝,诗人,陶渊明,静夜思,海江田,南北朝,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唐诗别裁集

    ◆汪先恩记得读博士那会,特别喜欢泡图书馆,什么书都想翻一翻,读一读,非常享受。网络兴起之后,有事习惯查网,很少翻书,多年来,竟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黄金周不远游,茶香盈袖,门铃响起,原来是要我签收。来自日本众议院副议长海江田万里先生的包裹,打开一看,是他书写的唐朝版李白《静夜思》等和新著《陶渊明——

  • 芡荷斋书录26.陶渊明集浅注2

    历史解密编辑:淀乡十八公标签:陶渊明集浅注,陶渊明,年谱,注释,翻译

    芡荷斋书录26.陶渊明集浅注2)唐满先教授先是出版了《陶渊明诗文选注》,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丛书,小绿本、小窄本、小薄本。这是普及性的初级读物。在此基础上,进而完成本书《陶渊明集浅注》。这仍然是很浅显的注解,基本上以初中生水平为准。很多别人不加注的词语,唐先生都加了注,而且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