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涨知识!魏晋时代的刘伶,酒量到底有多大?

涨知识!魏晋时代的刘伶,酒量到底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访问量:1550 更新时间:2024/1/17 0:46:47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 上官云)竹林七贤、“书圣”王羲之……回望遥远的魏晋时代,很多名士的故事经常令人感叹不已。

  最近,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刘伶以特立独行著称,虽是“竹林七贤”之一,但却是一个朋友不多且十分孤傲的人,平常喜欢行为艺术。

  另外,曹雪芹可以算是阮籍的“粉丝”,在某种程度上说,读懂阮籍对读懂《红楼梦》会有帮助。

  刘伶喜欢“行为艺术”?

  《世说新语》是一部“现象级”的经典之作,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由南朝宋刘义庆及其助手们一起编写而成。在《世说新语别裁详解》中,董上德曾对其中的故事做出了深入剖析。

《世说新语别裁详解》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他认为,全书共36个门类,其实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正面的、值得肯定的,如“德行”、“方正”等;另一类是负面的,应予否定的,如“任诞”、“假谲”等。

  “这表明刘义庆是有价值判断的,且具有反思意味。书中所收的人物及其故事都有很高的代表性。”他说。

  《世说新语》中记录的很多人物、故事,鲜活而又生动。“醉侯”刘伶便以酒量大闻名,还贡献了“枕曲藉糟”、“五斗解酲”等好几个典故。

  董上德提到,刘伶以特立独行著称,虽是“竹林七贤”之一,但却是一个朋友不多且十分孤傲的人,“他平常喜欢行为艺术,还有些怪诞色彩。”

  这么有个性的人,往往容易活在“自我世界”之中,对“他者世界”相当警惕,也不屑一顾,所以,刘伶才会有“我以天地为栋宇”的惊人之论。

制图:倪雯冰

  曹雪芹是阮籍粉丝?

  不只是刘伶,在很多人印象中,魏晋名士们饮酒、弹琴、清谈……日子过得相当潇洒。

  比如赫赫有名的“竹林七贤”。他们的故事流播于人口,成为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七个人各行其是,各有个性,有相通的人生观,也有相似的处世态度。

  所以,他们既是一个个不可互相取代的“个体”,又是具有明显“标签”意义的“群体”。他们推崇个性,反抗威权,追求“自我”的实现,对后世深有影响。

  董上德觉得,阮籍和嵇康是“竹林七贤”里最重要的两位人物,千百年以后,仍然有不少粉丝。阮籍身后最著名的粉丝,大概就是曹雪芹。

  “在某种程度上说,读懂阮籍对读懂《红楼梦》会有帮助。”他说,曹雪芹号“梦阮”,这个“阮”就是阮籍,可见其崇拜之情。

  董上德认为,阮籍是《诗经》时代之后以个体行为表达了尊重女性、欣赏女性之美的代表性人物,以绝对审美的眼光、以惊世骇俗的言行向世人表明自己的女性观。

  此外,古代女子尤其是年轻女性的社会关系相对简单,比较少沾染社会俗气,体现着一种清纯气息。贾宝玉的艺术形象与阮籍留给后人的形象颇有吻合之处。

  明白了这一点,就好理解为何曹雪芹是阮籍的粉丝,这是“研红”的一把钥匙。

  超越千古的魅力

  对魏晋名士们共同的精神品格,董上德曾经给出过一个总结:玉树临风的外形,刚正孤傲的气质,处变不惊的素质。

制图:张舰元

  只是,他们的内心却往往没那么洒脱,阮籍也曾写过《夜中不能寐》之类的诗篇,会在夜深人静之时,每每以“忧思独伤心”来自处,心里其实很苦。

  再比如,大家都熟悉的王羲之,“以骨鲠称”。他生在权贵之家,却对官场不太入迷,保持若即若离的心态,因此,才会在艺术上专精不二,独树一帜。

  王羲之不太适应当时的官场。他晚年蹉跌与个性十足、不够世故有关。

  可是,他们身上的确有一种超越千古的魅力,拒绝平庸,不人云亦云,同时拥有很高的文化修养,练就很高的判别眼光。

  董上德表示,所谓“魏晋风流”,其实就是上述多种人格元素的各有个性色彩的“外化”。(完)

  (中国新闻网)

更多文章

  • 民间故事:樵夫刘伶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残缺的唍美PLUS标签:刘伶,民间故事,樵夫

    古时候,东晋时期,有一个叫刘伶的樵夫。刘伶以出海为生,所以每日风雨无阻,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一天傍晚的时候,刘伶在山下看到一个女子在哭泣,他觉得奇怪便问道:“你哭水还是哭人?”女子哭道:“我哭水,你哭人?”刘伶闻言大笑道:“你这小妞不是有心给你哭,是不想理你。”女子笑道:“你懂我何意?”刘伶想她懂自

  • 魏晋“酒鬼”刘伶,被夫人一脚踹酒缸,爬出后说3字成电竞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苏柒美妆妞标签:李白,饮酒,王戎,魏晋,晋朝,刘伶醉,陶渊明,竹林七贤,千古名句

    刘伶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并乘兴著诗。诗中道:“捧瓮承槽,衔怀漱醪”,“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徐水县碑志》中有关于河北省著名酒刘伶醉的描述。一说起酒,有人说他是害人精,有人说她是快活水,说起诗人,有

  • “酒鬼”刘伶,被妻子推进酒缸,三天后将一缸酒喝完才爬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刘伶,酒鬼,杜甫,酒缸,杜康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杜甫中国人做事讲究一个度,做什么都不能超出一定的界限,不然只会适得其反。酒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自古以来就有以酒会友的情怀,亲朋好友之间见面免不了要喝上几杯。但喝酒也要有一定的度,如果喝得伶仃大醉就失去了喝酒的初衷。魏晋时期有一位叫刘伶的人嗜酒如命,每天都要喝上几两酒

  • 古代酒鬼刘伶,被老婆一脚踹酒缸,爬出来后说3字成大众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刘伶,李白,陶渊明,酒鬼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说的就是杜康酒。酒在我国悠长的历史文化中,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酒是什么?酒是长夜漫漫的消遣,是恐惧害怕的武器,是情绪激动的表达。酒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酒香不怕巷子深。酒也变成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文化标志。酒是什么?在古人的诗句中,它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不舍;是“举

  • “竹林七贤”刘伶:荷锸任埋的洒脱背后,是对魏晋门阀的轻蔑无视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刘伶,嵇康,李白,苏轼,晋朝,欧阳修,艺术家,竹林七贤,魏晋门阀,千古名句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谈起谁最喜欢喝酒,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李白,其实和刘伶比起来,李白的贪杯不值一提。李白为了喝酒,散尽唐玄宗赠送的千两黄金,这叫做洒脱豁达;但刘伶为了喝酒,让家丁拎着铁锹跟着,随时准备活埋自己,这已经到了醉生梦死的境界了。那么刘伶是谁,又是什么让他如此嗜酒如命的呢?有种

  • 魏晋名士刘伶嗜酒如命,妻子发怒将其踹进酒缸,3天后妻子被气哭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刘伶,嵇康,李白,王戎,名士,魏晋,晋朝,艺术家,竹林七贤,千古名句

    文|飞鱼说史说到酒,我们并不陌生,亲朋好友聚会无酒不欢,婚庆喜事如果没有酒的话,更好似缺少了点什么,而在商场上也是如此,谈生意也需要酒来促进感情,而能喝的人在业务上也要比不能喝的人更游刃有余。当然,酒并不是只有在特殊场合之下才会被人们想起,对于爱好喝酒的人来说,即便是没有旁人在场,那也是能自酌自饮地

  • 魏晋狂人刘伶:被老婆踹进酒缸后大喊3个字,今成年轻人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刘伶,司马炎,嵇康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怕只是喝酒当酒鬼,也有个境界高下之分,唐代诗人杜甫写了首大名鼎鼎的《饮中八仙歌》,将李白、张旭等八位嗜酒如命的文人封为“饮中八仙”。可要论起喝酒,这八人的名头比起魏晋时期的另一位文坛大家,却还是差了一筹。魏晋时期有一位狂士号称古代第一酒鬼,他平生嗜酒如命,谁都劝不

  • 古代酒鬼刘伶, 被老婆踹进酒缸时说了三个字, 如今成年轻人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视线前瞻标签:刘伶,酒鬼,李白,酒缸,晋朝,司马炎,艺术家,竹林七贤

    提起酒想必大家都很是熟悉,在我国古代乃至于现,酒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亲朋好友来相会之时,做主人的总是会拿出自己珍藏最美的美酒供客人品尝,这一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从未变过。从这一桩桩一件件中也不难看出,我国酒文化盛行时间之长是其他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在魏晋时期我国的酒文化更是发展

  • 中共胶东特委,在乳山北刘伶庄成立,红色胶东由此发端!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牟平,省委,莱阳,张静源,刘伶庄,红色胶东,中共中央北方局

    早在1931年2月15日,中共山东省委在《山东省委工作计划大纲》中对胶东党的工作就作出指示:“整顿所属各县工作,准备成立胶东特委”。根据这一指示,1932年冬,张静源受省委委派从莱阳县来到牟海边区,进行胶东特委的筹建工作。经与当地党组织负责人刘经三等周密考虑,决定先建立党的秘密联络站,做好各项准备工

  • 古代酒鬼刘伶,被老婆一脚踹酒缸,爬出来后说3个字成大众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伶,李白,陶渊明,酒鬼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说的就是杜康酒。酒在我国悠长的历史文化中,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酒是什么?酒是长夜漫漫的消遣,是恐惧害怕的武器,是情绪激动的表达。酒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酒香不怕巷子深。酒也变成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文化标志。酒是什么?在古人的诗句中,它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不舍;是“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