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水系调研第526天
走进盐湖区王范乡刘村庄
刘村庄地处涑水河边,鸣条岗下。在村西北0.5公里的坡地上,有一墓冢,墓前有“晋竹林名贤刘夫子讳伶之茔”石碑一通。晋竹林名贤刘夫子讳伶便是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刘伶一生淡泊名利,嗜酒不羁,其与杜康酒的传说可谓是家喻户晓。刘村庄因刘伶之墓而得名,村南门三间牌楼上有“刘伶故里”四个大字。刘伶本是安徽人士,至于他的墓为何会在此处?成了无人能解之谜。
王向前告诉我们,刘村庄很早以前叫刘村,位置在现在村的西北角方向。刘村庄历史悠久,据记载,安邑县四大镇之一霍阳镇就在这一带,处在霍阳镇东北方向的刘村,相传是与霍阳镇同期所建,实际上就是该镇的东关。当时村子住有百十户人家,主要从事农业、酿酒,刘伶是酒仙,所以该村有酿酒作坊多个。后由于当时势局不稳,战争纷纷,致使村大住户少,土地落荒。宋朝末年时,绛州范村一大户王家逃荒到此,见这儿村大房多没人居住,就在此安家定居,种粮、种菜、酿酒,土地一直耕种到涑水河南和王范交界处。
明未崇祯年间,霍阳镇兵器厂所制弓箭被官兵所用,闯王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从陕西经茅津度入晋,一员大将被箭射伤左臂。闯王大怒率兵直扑霍阳镇,用火将该镇烧毁。当时李闯王军队就扎在刘村,刘村有一座寿院叫寿圣寿,当时李闯王火烧霍阳镇时,正逢寺内主持寿诞,他们热情设宴招待李闯王,所以刘村才幸免一劫。
后来刘村部分村民为了耕种方便,就在涑水河南筑舍携家居住,随着刘村的日益衰落,大部分家户就都迁过去。还筑了堡子,建了祠堂,并有数家酿酒作坊,逐渐形成了刘村庄的规模。据说,刘村庄的酿酒传统一直到“农业学大寨”时才停止。
刘村庄以王姓为主,有一部分村民是当年从河南、山东逃荒过来。刘村庄一直有闹社火的传统,解放后,村里有一位专门制作焰火的村民,刘村庄的焰火在整个运城都比较有名,一直到文革前,逢“正月十五”大部分邻村村民都到刘村庄看“焰火”,但可惜的是,焰火手艺没有传承下来。
产业
王范乡二级主任科员谢换霞主持召开了水系调研座谈会,乡水利站站长武青云、刘村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王向前、包村干部李言、村官高秀芳,现任村干部王长治、王伟以及历任主干王振湖、赵平安等参加。
刘村庄有1000余口人,耕地2100多亩。主导产业为韭菜和大棚甜瓜。据介绍,虽然刘庄村韭菜的种植面积只有七八百亩,但村民在周边村以及夏县等地,承包了大量土地种植韭菜。
谢换霞介绍说,韭菜是是王范乡的主导产业,王范乡韭菜种植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全乡连片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主要集中在刘村庄、王范等村。
近年来,王范乡以振湖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积极推广“日晒高温覆膜法”防治韭蛆新技术,实施韭菜标准化园区建设工程,在刘村庄新建钢架大棚200亩,建设绿色韭菜示范园区。通过规范种植技术,实施质量检测全覆盖,基本实现韭菜绿色种植,并于2017年建成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王向前告诉我们,2017年,在区蔬菜发展中心的指导下,刘村庄开始进行“日晒高温覆膜法”新技术试验,并获得了很大成功。“日晒高温覆膜法”就是每到六月份左右时候,用塑料布蒙住韭菜,靠高温把韭蛆弱苗全部杀掉,实现了一年四季不用药,这种办法也被称为“42℃光照韭菜”。
2018年,“42℃光照韭菜”通过国家农村农业部检测和验收,打响了盐湖韭菜品牌;2019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重大蔬菜害虫韭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被授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盐湖博士工作站”、“运城市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区”。
在村口正在建设的王范乡刘村庄韭菜分拣交易中心,王向前向我们介绍,该项目是乡村产业振兴项目,占地2600平米,总投资123万元,建有仓库、冷链、生产车间、办公室等,建成后主要以果蔬分拣、精品韭菜分拣、韭花酱生产为主,做好韭菜深加工系列高端产品,二期的深加工生产线每天可加工8到10万斤的韭菜。该项目将由村集体合作社经营,依托王范乡的韭菜产业,一方面可以解决群众卖难、买难的问题,同时实现壮大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的目标。
王向前告诉我们,下一步,计划把村里种植的蔬菜、韭菜、甜瓜全部附上溯源码,扫码后可以从发芽到成熟全程监控,同时还要为产品提供一张质量保证卡,附上检测报告,做高标准的产品,让大家买得放心,吃得放心。
约在2010年以后整体水质变差,东边的水质还比较好,西边的深井是咸水层,水含碱量很大,用深井水浇地,地上雪白一片,浇啥都是全军覆灭。所以村西目前处于几乎无水的状态,土地也不能浇灌。村干部们说,刘村庄的产业发展要想发展好,灌溉问题必须要得到妥善解决。
据介绍,刘村庄的海拔比较低,井深280米是石膏层,水是咸水层,而坡上280米深就是甜水。目前,高标准农田覆盖村里700多亩耕地,引黄的北干渠南干渠都没有覆盖到刘村庄。村民们说,76年修引黄渠的时候,村里去了四五十个人干活,但是修好的渠至今也浇不上自己村子,心里十分遗憾。
刘村庄村民们的心愿,是希望能像祖辈一样,利用涑水河的水进行灌溉——而这个心愿将随着黄河小浪底引黄工程的实施得以实现。
韩睿 陈晨 朱润娇 薛吉信
来源:华夏盐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