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为亡国之君,刘禅懦弱无能,而他敢顶撞司马炎,还发明一条成语

同为亡国之君,刘禅懦弱无能,而他敢顶撞司马炎,还发明一条成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 访问量:1115 更新时间:2023/12/7 0:52:12

三国近百年的历史,涌现出无数谋臣武将,然而亡国之君一共有三个,一个是汉献帝,被曹丕给废了,然而最邻人印象深刻的王国军,应该是刘禅,也就是扶不上墙的阿斗。公元263年,钟会偷袭成都,直接吓得刘禅投降,令在外作战的姜维里外不是人,刘禅投降之后,并没有被司马昭杀掉,反而是被送入洛阳居住,并受封为安乐公,关于刘禅,流传着许多懦弱的故事。

据说有一次,司马昭为了取笑刘禅,故意让舞女跳蜀中的舞蹈,那些投降过来的大臣,看到舞蹈思念家乡,个个流泪不止,但刘禅却看得兴致勃勃,毫无悲痛之情。相比于刘禅的懦弱,同时代的另一个亡国之君,则显得非常有骨气,此人就是孙皓,他是孙权孙子,公元264年,吴景帝孙休去世,年仅23岁的孙皓继位。

孙皓登基之后,一开始非常不错,大肆封赏群臣,体恤百姓,东吴又有要雄起的感觉,然而很快孙皓暴露了本来面目,政权稍微稳定后,他整日迷恋色欲,无心朝政,结果东吴很快陷入危机。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看准时机,命令六路大军南下,围剿东吴各地,由于孙皓根本没没防备,加上江东文武离心离德,第二年就束手无策,孙皓无奈之下,只好到西晋军前投降。

就此分裂了近百年的三国时期,终于统一归晋,而孙皓也被封为归命侯,然而他跟刘禅完全不一样,他投降时都是带着棺材去的,他提出了一系列条件,如果不答应他就打算用棺材装了自己。后来孙皓也被送到洛阳,但他跟刘禅完全不一样,孙皓仍旧保留着帝王之气,甚至还十分嚣张,有一次司马炎让贾充羞辱孙皓,于是贾充对他说:"听说你在南方时,常常挖人眼睛,剥人面皮,请问这是什么刑罚呢?"

[图片7]

不料孙皓反将他一军:"这种刑罚,只针对那些弑主背君的人使用!"他这是讽刺贾充当年害死主子曹髦,司马炎见讨不到好处,便对孙权说:"朕特意准备了一个座位,等待你过来已经很久了。"孙皓也反将了司马炎一军:"我在东吴也准备了同样一张凳子给你坐!"司马炎听后感觉像吃了苍蝇,顿时不再敢说什么,实在尴尬得很。

[图片9]

尽管孙皓跟刘禅完全不同,然而他们两人都发现了一个成语,刘禅的是"乐不思蜀",而孙皓有一次宴请群臣,他见韦曜不能喝酒,就偷偷用茶替换了韦曜的酒杯,于是发明了"以茶代酒"这个成语。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

标签: 刘禅司马炎司马昭孙权贾充东吴

更多文章

  • 《资治通鉴》285:卷第七十九晋纪一,曹奂禅位于司马炎

    历史解密编辑:夏觅一年标签:曹魏,曹奂,皇帝,齐王,梁王,三国,司马炎,汉献帝,资治通鉴

    (曹魏皇帝世系表)学习内容:卷第七十九,晋纪一(公元265年—272年,共8年)世祖武皇帝上之上【原文】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十二月壬戌,魏帝禅位于晋;甲子,出舍于金墉城。太傅司马孚拜辞,执帝手,流涕歔欷不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丙寅,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丁卯,奉魏帝为陈留王,

  • 蜀汉被邓艾所灭,司马炎废掉曹奂建立晋朝,吴国是怎样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嗑普吉尼标签:司马炎,曹奂,吴国,孙休,魏国,邓艾

    魏蜀吴三国纵横捭阖近百年时间,最后司马家族笑到最后,三家归晋,吴国存在了五十多年,是三国之中存在最长,最后一个灭亡的。吴国亡国之君孙皓是响当当的人物,也是骨气比较硬的亡国之君。吴主孙权执政了五十多年,晚年患了多疑症,儿子被杀的不多了,幼子孙亮接班。然后是景帝孙休即位。公元工‘4年,景帝孙休病死,这个

  • 刘禅死后,司马炎给他挑选了3件陪葬品,件件打脸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一遇旧人标签:刘禅,司马炎,刘备,诸葛亮,司马懿

    失败是成功之母,胜利者的脚下总是有很多的失败者,他们的躯体成了胜利者的垫脚石,帮助胜利者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巅峰。但由于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人们给失败者的评价也有很大差别。刘禅和汉献帝是三国时期两位失败者,但人们给这两位君主的评价却截然相反,人们给汉献帝的大多是同情,因为他没有能力和机会改变命运,

  • 胡咧两晋(初章)司马炎统一三国,却开历史倒车,西晋因此而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分封,曹魏,封国,胡咧,三国,西晋,司马炎,司马氏,八王之乱

    三国时代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乱世,它因为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流行,被现代人所熟知。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三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乱世局面,被认为是符合"天下大势"的结果。而西晋在他的治理下很快从乱世中恢复,人口和经济状况逐渐好转,社会逐渐繁荣,也创造了"太康之治"的局面。然而西晋却没有出现一个盛世,

  • 晋武帝司马炎精明过人,却立痴呆儿子做太子,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司马炎,贾充,贾南风,司马衷,八王之乱

    西晋王朝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历经祖孙三代才得以建立起来的。晋武帝司马炎虽然是继承父祖的基业,但他也是一位“明达善谋,能断大事”的精明皇帝,但是在司马炎晚年,他却做了一件糊涂事,导致西晋陷入动乱,最终灭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期间,灭掉吴国,实现全国统一,同时采取轻徭薄

  • 曹魏最后的忠臣:晋武帝司马炎不敢治罪,还得尊称他为爷爷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曹魏,曹丕,姜维,司马炎,司马懿,晋武帝,史说三国

    265年11月12日,洛阳城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受禅仪式,魏主曹奂被迫禅位,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继承皇位,建立西晋政权。两天后,曹奂迁居到金墉城,昔日的满朝文武都成新朝臣子,自然不敢相送。然而有一个人却不怕,他拉着曹奂的手,痛哭流涕的说道:“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如今天下已经易主,晋朝取代曹魏,他还

  • 晋武帝司马炎的生活有多荒唐,看看羊车望幸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望幸,皇帝,妃嫔,三国,司马炎,晋武帝,军事制度,军事政策,国防政策

    大家听说过羊车望幸这个成语吗,单从字面意思来讲就是等人乘着羊车来宠幸自己,这是古代妃嫔们争宠的一种方式。那羊车望幸的主人公是谁呢,为何要用羊车来选择妃嫔呢?其实这个成语的来源,跟晋武帝司马炎有关。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公元265年他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几个月之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

  • 晋武帝司马炎妃子最多的皇帝,每天轮流侍寝,10年排不完?

    历史解密编辑:深秋浅巷白衬衫标签:皇帝,三国,司马炎,司马绍,晋武帝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夏启到清末皇帝溥仪,共经历了67个王朝、446位帝王。446位地位中嫔妃最多的皇帝当属晋朝开国君主晋武帝司马炎,据说是中国历史上拥有嫔妃最多的一位皇帝,大约有1万之众,把这些粉脂香闺装备起来,足以编成一个军团。据史书记载晋武帝每天面对这么多后宫的莺莺燕燕,唯独钟爱出身武将之家的胡芳

  • 晋武帝司马炎去了一趟姐姐家,大受刺激了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司马炎,皇帝,司马昭,常山,石崇,晋武帝,国防政策,三国,军事制度,军事政策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闲得无聊,想去姐姐常山公主家串个门,小时候姐弟情深,如今自己当上皇帝了,姐姐也出嫁了,感情倒是疏远了不少,今天正好不忙,去姐姐家跟她聊聊家常。可是司马炎兴冲冲地出宫,却怒吼吼地回来了,杨皇后看了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来司马炎是让姐夫王济给气着了。王家是士族大家,家底殷实

  • 胡咧两晋(增三)司马炎效仿刘邦分封司马诸王,为何导致八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司马炎,刘邦,诸王,八王之乱,分封

    司马炎分封司马诸王,以此代替领兵于全国各处的诸侯将领,收回兵权,使朝廷强而地方弱,是他解决汉末三国乱局的主要策略。在汉末三国时期,诸侯并举,天下大乱,上百年的内部征战让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司马炎统一三国后便开始考虑解决汉末三国陷入乱世的隐患,他把主要原因归咎于地方诸侯的强大,威胁到了朝廷政权。所以他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