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近百年的历史,涌现出无数谋臣武将,然而亡国之君一共有三个,一个是汉献帝,被曹丕给废了,然而最邻人印象深刻的王国军,应该是刘禅,也就是扶不上墙的阿斗。公元263年,钟会偷袭成都,直接吓得刘禅投降,令在外作战的姜维里外不是人,刘禅投降之后,并没有被司马昭杀掉,反而是被送入洛阳居住,并受封为安乐公,关于刘禅,流传着许多懦弱的故事。
据说有一次,司马昭为了取笑刘禅,故意让舞女跳蜀中的舞蹈,那些投降过来的大臣,看到舞蹈思念家乡,个个流泪不止,但刘禅却看得兴致勃勃,毫无悲痛之情。相比于刘禅的懦弱,同时代的另一个亡国之君,则显得非常有骨气,此人就是孙皓,他是孙权的孙子,公元264年,吴景帝孙休去世,年仅23岁的孙皓继位。
孙皓登基之后,一开始非常不错,大肆封赏群臣,体恤百姓,东吴又有要雄起的感觉,然而很快孙皓暴露了本来面目,政权稍微稳定后,他整日迷恋色欲,无心朝政,结果东吴很快陷入危机。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看准时机,命令六路大军南下,围剿东吴各地,由于孙皓根本没没防备,加上江东文武离心离德,第二年就束手无策,孙皓无奈之下,只好到西晋军前投降。
就此分裂了近百年的三国时期,终于统一归晋,而孙皓也被封为归命侯,然而他跟刘禅完全不一样,他投降时都是带着棺材去的,他提出了一系列条件,如果不答应他就打算用棺材装了自己。后来孙皓也被送到洛阳,但他跟刘禅完全不一样,孙皓仍旧保留着帝王之气,甚至还十分嚣张,有一次司马炎让贾充羞辱孙皓,于是贾充对他说:"听说你在南方时,常常挖人眼睛,剥人面皮,请问这是什么刑罚呢?"
[图片7]
不料孙皓反将他一军:"这种刑罚,只针对那些弑主背君的人使用!"他这是讽刺贾充当年害死主子曹髦,司马炎见讨不到好处,便对孙权说:"朕特意准备了一个座位,等待你过来已经很久了。"孙皓也反将了司马炎一军:"我在东吴也准备了同样一张凳子给你坐!"司马炎听后感觉像吃了苍蝇,顿时不再敢说什么,实在尴尬得很。
[图片9]
尽管孙皓跟刘禅完全不同,然而他们两人都发现了一个成语,刘禅的是"乐不思蜀",而孙皓有一次宴请群臣,他见韦曜不能喝酒,就偷偷用茶替换了韦曜的酒杯,于是发明了"以茶代酒"这个成语。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