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羲之最高明的12个字!

王羲之最高明的12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之海 访问量:1147 更新时间:2024/1/18 17:58:05

羲之《兰亭序》(冯摹本)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修“拔禊”之礼,举行盛大的风雅。当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名士们饮酒赋诗,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诗序》,遒媚飘逸,纵横变化,气韵完美,雄秀之气,出于天然。

当时王羲之已醉,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原稿终莫能及。

《兰亭序》中20多个“之”字,字字不同,每个字都有每个字的写法,笔法千变万化,令后人叹为观止。除了“之”字之外,在《兰亭序》中,凡是重复出现的字没有一个不变化的,这也反映了中国书法作品中笔法的丰富和多变。

本文列出了兰亭中部分重复的字的高清放大版,供大家细细玩味。绝美兰亭,每个人心中不一样的美,奥妙不尽,亦在此。分析不足之处,欢迎各位书友补充。

“之”

短短三笔,变化无穷。之字的变化,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1,行书、楷书、行楷书用笔的变化;2,行书用笔变化,比如折笔、顿笔、回锋等变化;3,主笔变化、比如第二笔、第三笔主笔转换的变化。大家可以细细欣赏玩味:

“文”

力度不一,张力都很足

“会”

两个“会”字,变化不大,但终归不同,表现在粗细、轻重和结构轻微变化。如图:

“山”

两个“山”字的笔顺是不是不一样?

“修”

行笔速度的变化

“事”

第三个“事”字变化最大,或许正当兴头上写的。

“也”

起笔、主笔力度都有变化

“有”

“有”字主笔有一定变化

“竹”

两个“竹”字变化就大了,我们看看行书和行楷书:

“其”

“其”字也不少,变化主要表现在行笔速度,和结字顾盼的变化。

“和”

好吧,请理解异体字也算变化吧!

“以”

不少人“以”字写不好。我们看看书圣的写法。在兰亭序中,“以”字数量仅次于“之”字,行笔速度、行楷书的用笔不同咱就不多说了,就一点:前两笔和后两笔的距离感产生空间美感,你发现了没?所以,别把“以”字写太拢了,注意布白关系。

“为”

几个“为”字笔画较多,主要是粗细和行笔速度的变化吧。冯应该是理解到了的:对于微醉的书圣而言,粗细变化也许是当时性情所致,但求逸而不飘,重而不沉。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更多文章

  • 郭尚先小楷直逼王羲之! 作品不输《灵飞经》, 不愧为“小楷王”

    历史解密编辑:李刚说体育标签:小楷,楷书,晋朝,王羲之,郭尚先,灵飞经,文徵明,书法家,书法作品

    题记:在清朝科举制度下,凡是入仕之人,都能够写得一手精妙的小楷,这就是所谓的“标配”,而清朝的郭尚先,不仅能够写得一手精妙的小楷,而且他的小楷水平,高妙至极,直逼王羲之,其小楷作品不输《灵飞经》,被后人称之为“小楷王”。“小楷王”这个称呼,不是谁能够胜任的,就连明朝的文徵明,都没有这样的称号,可见,

  • 怀素之后唯一的“草圣”,日本人说他超越了王羲之,启功:这样的人500年难出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书法作品,董其昌,书法家,王羲之,草圣,怀素,王铎,爱新觉罗·启功,晋朝

    都说书法自唐代之后,就出现了不可挽回的衰败之势,但明代书坛依旧是群星璀璨的,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解缙等人书法水平都让人叹服。可惜论真正的开创性和对后世的影响力,没有一个人能超过王铎,能被称为书坛“中兴之主”的也只有王铎。王铎的声名远播日本,在日本有“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之说。近代书法大

  • 王羲之行书《洛神赋》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行书,晋朝,王羲之,洛神赋,书法家

    王羲之行书《洛神赋》欣赏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商务合作请联系 QQ:954458

  • 王羲之痛不欲生时写的行书,被日本秘藏1300年,书坛泰斗邱振中:这才是“书圣”的真实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行书,晋朝,王羲之,邱振中,丧乱帖,兰亭序,书法家,书法作品

    唐代时日本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从中国带回去了大量的晋唐书法法帖。这其中有一件王羲之的行书,被秘藏了1300年,直到1892年驻日钦使随员杨守敬在日本搜访古籍,我们才发现它的存在。此作就是王羲之的行草书《丧乱帖》。魏晋时北方战乱频繁,王羲之所在的“琅琊王氏”跟随皇族司马氏一同南迁,然而祖坟

  • 王羲之草书《适太常帖》8种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草书,行书,楷书,米芾,晋朝,王羲之,欧阳询,书法家,适太常帖,书法作品

    王羲之草书《适太常帖》;又名《太常司州帖》5行,41字。《右年书记》著录。入刻《淳化阁帖》等。释文:适太常、司州、领军诸人廿五、六书,皆佳。司州以为平复,此庆庆可言。余亲亲皆佳。大奴以还吴也,冀或见之。(《右军书记》‘庆庆’为‘庆之’)至今无法解释的33个神秘事件!米芾行书《省试腊后望春宫》什么叫为

  • 陶渊明已成为文化符号,浅谈魏晋风度,历代文人追求的目标

    历史解密编辑:老张聊史标签:陶渊明,风度,咏怀诗,闲情赋,魏晋

    从陶渊明的作品来看,有四类第一类、山水诗。寄寓很多佛家道家思想,可以看出陶渊明对东晋贵族们无原则的倾轧是深恶痛绝的。第二类、田园作品。初中高中语文课本里选的基本就是这些类型。但课本选的只是陶渊明这类作品的一小部分,其实,陶的田园作品里有很多描写生活艰苦但矢志不渝的文字,如写蝗灾带来的歉收,火灾带来的

  • 陶渊明千古第一情书:愿你一切安好,愿我深情如初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国标签:陶渊明,愿你一切安好,情书,田园诗,闲情赋

    有人称他”能以光风霁月之怀,写冲淡闲远之致“;他是田园诗人,是忘贫得酒翁,是乐天派的骄子;他得流风所至,自成一派。提到陶渊明,世人只道善写田园诗,却不知道陶渊明的情书也写得好。作为一篇千古无二的“情书”佳作《闲情赋》,十愿十悲,写的深情款款,热烈似火。全赋情思缭绕,逐层生发,词藻华丽,变化自然。日

  • 陶渊明死后几百年为何到了宋朝就成为“晋宋之间一人而已”了?

    历史解密编辑:飞哥要努力标签:晋宋,刘宋,陆游,宋朝,晋朝,陶渊明,辛弃疾,艺术家,南北朝,千古名句

    南朝宋元嘉四年(公元427年)田园派的开山鼻祖陶渊明逝去,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走完自己官场失意,诗场也不太得意的一生。而陶渊明之死只是一个开始,他的评价在死后几百年并不高,但是在宋代突然水涨船高起来,几乎是被捧上了天。比如评价他是“晋宋之间一人而已”、是历代“诗人之冠冕”、是“李杜诸人皆莫及”等

  • 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高风亮节,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陶渊明,隐士

    陶渊明是东晋到刘宋这一时期的南朝杰出诗人,他是江西历史上首位文学巨匠,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除了诗歌广为人知之外,陶渊明身上还有一处著名标签就是他看淡功名利禄,“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那么问题来了,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田园呢?陶渊明出身于官宦之家,其曾祖是东晋名将陶侃。

  • 陶渊明的诗,在芜湖这里情景再现!

    历史解密编辑:大江资讯news标签:菊花,陶渊明,种植,赏菊,农庄村

    “去年种了20亩,亩均产值将近2万元,收益还不错,所以今年多种了一些。”葛双宝,是三山经济开发区峨桥镇农庄村小有名气的菊花种植大户,今年种植了44亩菊花,这几天,他正在忙碌张罗人手,尽快把菊花地里的迟花抓紧采摘。像葛双宝一样的菊花种植大户,在峨桥镇的农庄、丰裕等几个自然村里还有不少。近年来,三山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