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和陶渊明,代表了中国人的两种处世风格

诸葛亮和陶渊明,代表了中国人的两种处世风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南阳李布衣 访问量:2621 更新时间:2023/12/26 15:18:15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无数英雄豪杰,造就了跌宕起伏的中华历史,他们的丰功伟业令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自豪不已。

历史人物志趣各不相同,有的志在家国,为国为民不懈奋斗;有的品性高洁,自由洒脱寄情山水。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分析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表现,一是“取诸怀抱”。胸怀抱负,积极作为,大显身手。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如果按照其人格和思想境界划分,第一种人的表现符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范畴,第二种人则有道家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塑造的英雄人物中,郭靖属于典型的儒侠,坚信“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心中全是家国天下。为守襄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杨过则属于道侠,飘逸洒脱,追求个性。杨过同样心系百姓,积极除恶扬善。但道家思想主张顺势而为,不提倡玉石俱焚,决定了杨过不会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就是为什么杨过不会与襄阳城共存亡的原因。

在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儒家人物的典型代表,忠君爱国,严于律己。他是中国人品格修养上的一座丰碑,后人提起他,总是满怀崇敬之情。在诸葛亮身后,纵使身为敌对阵营的晋朝统治者,也为其立祠悼念,大加褒扬。

陶渊明则属于道家,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当与时事格格不入时,愤然离去,不让心情为外物所累。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潇洒地与过往的不开心挥手告别。

诸葛亮先隐居后出仕,生前光明磊落,身后彪炳千秋,升华为超时空的存在,令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倾倒。陶渊明多次为官最终归隐,成为人们理想人格的化身,他塑造的桃花源成为中国人美好理想的象征。

同样面对不利的局势和社会环境,一个是知其不能而为之,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一个则是归去来兮,寻找心中的桃花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儒家渴望英雄造时势、至君舜上,还天下以朗朗乾坤。道家却明白天命不可违,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改变。

是积极作为,谋求事业上的成功重要,还是追求淡泊宁静,探寻心灵的自由?二者往往不可兼得,各有各的选择。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曾经心比天高,希望成就轰轰烈烈的自己。然而,事实往往事与愿违,经历过挫折磨难、无奈心酸之后,发现我们渴望自己成为生活中的主角,结果却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路人。退而求其次,扶正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才发现“心外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外无物的道理。

愿我们有出世的节操,淡泊明志;有入世的情怀,积极作为。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保持一份从容和淡定,踏实走好每一步。

更多文章

  • 从《桃花源记》的极致之境,看一代隐士陶渊明归隐的升华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陶渊明,桃花源记,隐士,隐逸,桃花源

    记得上中学时就已经学过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那时只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会让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就愿意去读它。而如今再读《桃花源记》,才明白其中的深意:它表达了陶渊明的思想世界和艺术追求,将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反应了当时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同时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义熙十四年,陶渊

  • 藏在清远深山里的21℃神仙秘境山居民宿,陶渊明《桃花源记》绝美现实版!丨二十一度山居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民宿标签:大床,套房,山景,阳台,民宿,晋朝,诗人,陶渊明,南北朝,桃花源记

    南方民宿,发现不一样的生活美学,只为你选精品!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开始一直到现在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未曾断绝但是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连听一声鸟叫都很奢侈。只好选个时间逃离城市,去寻找理想的休歇之地如果广东境内真有传说的世外桃源那必定是位于清远市西北群山深处的桃源村这一带峰丛叠秀,重重绿帐映入眼帘

  • 陶渊明:一生最爱古琴,为何弹的却是无弦琴?

    历史解密编辑:和合古琴标签:陶渊明,无弦琴,李白,一生最爱

    人们都知道陶渊明生平有两大雅好,喝酒、读书,而且都有其个性鲜明的特点,喝酒则每喝必醉,读书则不求甚解。其实,陶渊明还有一好,而且好得特痴迷、特怪异,那就是弹琴。这在其诗文中也多有记述,只不过人们没大注意罢了。一生最爱琴,弹的却是无弦琴早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已有一种说法,说他的诗“篇篇有酒”。这当然是

  • 陶渊明最奇怪的一首诗,20句诗,每一句都有一个“止”字,奇趣无穷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陶渊明,止酒,爱酒,诗人,饮酒

    半卷诗书一窗月每天七点,为你读诗诗词曲赋,名著散文你读过最有趣的诗是什么?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数字诗,还是“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的回文诗,又或者是“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的顶真诗……文学史上奇特的诗还真不少,陶渊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写过一首《止酒》诗,全诗幽默诙谐,最奇的是全

  • 豆瓣9.2!他凭什么被誉为“当代陶渊明”?

    历史解密编辑:书房记标签:刘亮程,陶渊明,一个人的村庄,散文,贾平凹,韩少功

    大概20多年前,在一次读者见面会上,作家韩少功难掩激动地表达了对一位新疆作家的喜爱。他说:多年来我想写的一种文字,被他写出来了。这位作家,就是来自新疆的——刘亮程。作家刘亮程被誉为“当代陶渊明”“纸上宫崎骏”。1998年,他一鸣惊人,以一本《一个人的村庄》,引领无数人摆脱市井喧嚣、回归自然。作家李锐

  • 有人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鬼故事,你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陶渊明,桃花源记,刘裕,陶公,桃花源,渔人

    作者:墨念但凡从中学的课堂走出来,恐怕没有几个不喜欢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吧。但是,古往今来无一人能寻觅到此处。当年那位捕鱼人误入桃花源,出来后沿途都做了记号,为何“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而那位道德高尚之读书人刘子骥听说此事,便高兴地想去一睹为快,哪知理想还未变成现实呢,就一命呜

  • 陶渊明以诗闻名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艺术珍品标签:陶渊明,石涛,倪瓒,隐逸,杜甫诗

    在表现对于节气的感受上,历代诗词书画名家印人都会想方设法创造出自身独特的意境。这其中,既有倪瓒、沈周等绘写深秋的画作,也有丁敬、王福庵刀下的“寒潭雁影”“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时值此刻,九月的书法创作落款,可以写作“玄月、菊月、咏月、暮秋、晚秋、凉秋、三秋、暮商、季商、杪商、霜序、季白、季秋、无

  • 《桃花源》隐藏的恐怖真相,或许陶渊明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陶渊明,桃花源,隐士,刘裕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现实和幻想的区别,每个人都想着能一夜暴富一晚成人上人,所以很多此类的小说影视作品大受欢迎。但是畅想完之后,又不得不回到现实,对比起来也有些痛苦。文学家的幻想跟我们不同,他们能描绘出来让人入胜,外国最出名的是‘乌托邦’,中国则是‘桃花源’,给了后世人无限美好的遐想。两者其实想要表达的

  • 桃花源里不收税:人间悲剧,成就了陶渊明的艺术创作

    历史解密编辑:路上读书APP标签:陶渊明,桃花源,人间悲剧,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和刘柴桑

    没有税收的世外“桃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三国之后是两晋。咱且不说东汉多少年,单说三国,60多年,西晋东晋加在一起155年,200多年时间里,一个字:乱。政权是频繁更迭,豪强是永远屹立,中央国库呢,一直空虚。老百姓这日

  • 陶渊明的千古名作《桃花源记》到底想写个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陶渊明,司马昭,浔阳,阮籍,名士,魏晋,桃花源记,千古名作,晋朝,艺术家,南北朝

    陶渊明七十一岁时,作了流传后世的《桃花源记并诗》。在这首诗里他用平实白描的笔调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向世人表白了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