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渊明以诗闻名天下

陶渊明以诗闻名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艺术珍品 访问量:3980 更新时间:2024/4/30 17:03:56

在表现对于节气的感受上,历代诗词书画名家印人都会想方设法创造出自身独特的意境。这其中,既有倪瓒、沈周等绘写深秋的画作,也有丁敬、王福庵刀下的“寒潭雁影”“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时值此刻,九月的书法创作落款,可以写作“玄月、菊月、咏月、暮秋、晚秋、凉秋、三秋、暮商、季商、杪商、霜序、季白、季秋、无射、戌月,……”等。不禁想到另一个人——五柳先生陶渊明

陶渊明以诗闻名天下,殊不知,他也是一位草书大家,只是作品流传较少而已。当然,他的诗文更耐人寻味。

一篇《桃花源记》,读罢真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之感。在他手中,出乎自然,驾轻就熟。其实,绘画也有白描手法,异曲同工。读王羲之《采菊帖》,感觉特别应景:“不审复何以永日多少。看未,九日当采菊不?至日欲共行也,但不知当晴不耳。伦等还,殊慰意。”大意是,不知如何消磨漫长的时日。阁下查看了没有,初九那天可以去采菊花吗?到时候我想和你一同去,只是不知天公是否作美,天若放晴,那便最好。敬伦即将回来,甚是欣慰。

后世有很多模仿之作,画李白诗、画杜甫诗,然得形易、得神难。要知道,陶渊明是一种“隐逸”,石涛也是一种“隐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耕樵渔读,往往都是世外高人。石涛不仅仅是一个画家,更是一个艺术哲学家。《石涛画语录》无疑是中国画学史乃至中国美学史的压卷之作。

标签: 陶渊明石涛倪瓒隐逸杜甫诗

更多文章

  • 《桃花源》隐藏的恐怖真相,或许陶渊明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陶渊明,桃花源,隐士,刘裕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现实和幻想的区别,每个人都想着能一夜暴富一晚成人上人,所以很多此类的小说影视作品大受欢迎。但是畅想完之后,又不得不回到现实,对比起来也有些痛苦。文学家的幻想跟我们不同,他们能描绘出来让人入胜,外国最出名的是‘乌托邦’,中国则是‘桃花源’,给了后世人无限美好的遐想。两者其实想要表达的

  • 桃花源里不收税:人间悲剧,成就了陶渊明的艺术创作

    历史解密编辑:路上读书APP标签:陶渊明,桃花源,人间悲剧,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和刘柴桑

    没有税收的世外“桃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三国之后是两晋。咱且不说东汉多少年,单说三国,60多年,西晋东晋加在一起155年,200多年时间里,一个字:乱。政权是频繁更迭,豪强是永远屹立,中央国库呢,一直空虚。老百姓这日

  • 陶渊明的千古名作《桃花源记》到底想写个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陶渊明,司马昭,浔阳,阮籍,名士,魏晋,桃花源记,千古名作,晋朝,艺术家,南北朝

    陶渊明七十一岁时,作了流传后世的《桃花源记并诗》。在这首诗里他用平实白描的笔调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向世人表白了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26岁小伙隐居深山,却被父亲一脚踹了回去:没钱,别学陶渊明

    历史解密编辑:衷曲奇闻标签:隐居,晋朝,诗人,陶渊明,李子柒,南北朝

    26岁小伙隐居深山,被父亲一脚踢回:没钱就别学陶渊明了作品发到网上,只要有人看,就有收入,比在工厂打工强多了。比如李子柒的视频风格就是在农村拍摄的。他每天做一些菜,种一些花草,很受欢迎。前段时间,表弟打算回老家做短视频。他想复制李子柒的风格,于是在大山深处找了一处老房子。收拾干净后,我买了一些设备准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

    历史解密编辑:潮汕小桀标签:采菊,晋朝,诗人,陶渊明,代表作,南北朝,桃花源记,归去来兮,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期间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农学家,被誉为“陶庵”,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怀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讲述了一个乡村幸福生活的理想境界,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宁静自在的态

  • 陶渊明是杜甫诗中吟咏最多的诗人,这是为何?能在他身上学到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妙趣世界标签:诗人,杜预,诗歌,晋朝,陶渊明,杜甫诗,南北朝,千古名句

    陶渊明是杜甫诗中吟咏最多的历史人物,涉及到陶的诗歌达三十一首之多,杜诗中明确咏及陶渊明其人其事的诗句如下:“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重游何氏五首》其二“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九日寄岑参》“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官定后戏赠》这些诗句中出现了大量的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如云、菊、酒、桃花源等

  • 陶渊明教子:善待他人,兄弟和睦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陶渊明,管仲,与子俨等疏,孔子,子夏

    《与子俨等疏》告俨、俟、份、佚、佟(1):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

  • 去一趟黄山脚下的西溪湿地公园吧,去感受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历史解密编辑:郅建伟标签:陶渊明,西溪湿地,黄山,世外桃源,公园,西溪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在许多美丽的风景中,黄山可谓是首屈一指的美景,那么你知道在最具代表性的黄山的脚下却还有一个安逸而又美好的人间仙境吗?这可是现实版的绿野仙踪—黄山市西溪湿地公园。黄山市西溪南湿地公园是黄山最不能错过的一道风景线,它的全称为黄山市西溪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国

  • 探访湖南常德桃花源,体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原汁原味

    历史解密编辑:郅建伟标签:桃花源,陶渊明,常德,世外桃源,桃源县

    这里是高冲旅记,记录旅行生活,分享旅行攻略。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

  • “梅妻鹤子”的林逋,为何能与陶渊明齐名?古人:心态值得歌颂!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文史标签:林逋,隐士,隐逸,晋朝,诗人,陶渊明,古典乐,千古名句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隐士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尤其在儒家文化占据了主流之后,隐逸文化作为其补充受到了大量不得志学子的向往。但真正能够转身进入山林的毕竟是少数,这也让隐士们成为了不少文人墨客争相传颂的对象。其中北宋隐士林逋是和陶渊明、严光并称的三大隐士,而他也为我们留下了“梅妻鹤子”这一传说,那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