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细思极恐的真相,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其实是个恐怖的故事

细思极恐的真相,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其实是个恐怖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炮讲故事 访问量:2734 更新时间:2024/1/10 8:10:56

世人皆说“桃花源”好,且来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带着憧憬之心,在人们固有的印象当中,那便是人间仙境,无凡俗之扰,亦无生活之忧。

在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美得又总是那般不真实,最为主要的是,故事的最后,不管武陵的太守,亦或是南阳的刘子骥,虽说都前往寻找捕鱼人所言的那个桃花源,但是最终都未能如愿,太守迷了路只好返回,而刘子骥更是一无所获,反倒是落下了病根,最后因病离世。不过,后世之人倒是对陶渊明的这篇《桃花源记》进行了另一番解读,最终所呈现在人眼前的“桃花源”,属实是令人细思极恐。

首先,在《桃花源记》的开头,便言明了故事主人公是一介渔夫,众所周知,作为渔夫,其长年累月的在江河劳作,且基本上都是自己去的水域,自是对当地轻车熟路了。不过,这陶渊明笔下武陵渔人却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自己在行驶船只的过程当中,竟然稀里糊涂地迷了路,实属是令人难以置信。此处乃是疑点之一。其次,这武陵渔人乃是“晋太元中”之人,此时正值两晋时期,并非是太平盛世年,不过在《桃花源记》当中倒是提及:“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这是一个极为美好的地方,当时战火不断的社会实属是大不相干。这乃是疑点之二。

再者,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通道,实属是有些“非一般”——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般而言,这地方再怎么地隐蔽,其实也不至于是这般构造,在一开始的时候那般狭窄,后来又忽然开阔了,想来是仙药通过一条极为狭窄的通道才可进入其中,才能见到那个大村子。可是,哪个地方的村庄会这般布局呢?此乃疑点之三。最后,便是这村子的布局以及村民的打扮,此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由此可见啊,当地整个的布局其实是相当之讲究的,但是,这似乎不符合当时的村落特点。一般来说,村子的布局基本上不会那么的讲究,在建造之时大都是随心随地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房屋的建造,而此处实在是过于讲究。而村民们,分明一直都是与世隔绝的,但是他们所穿的衣服却和外面的人一样。此乃疑点之四。

这疑点之一,所对应的便是民间流传极为广泛的“鬼打墙”现象,据说,倘若是遇上了某些东西,即便是你熟悉的地方,你也走不出去;这疑点之二,在民间的说法当中,桃树是极为神圣的存在,最为主要的是,它是驱邪辟邪之物,像古代的道士,基本上都会佩有一把桃木剑在身上,为此,这桃花林多半是用来镇邪之故,以阻这阴灵鬼怪进入人间;这疑点之三,武陵渔人所去的桃花源,布局上倒是极为像当时的家族式陵墓群,像是一条长长窄窄的墓道;这疑点之四,村子的布局那般齐整,倒也像是坟墓修建时的讲究,而他们身上所穿的衣服,之所以会和外面的人穿的一样,极有可能是已逝者的后人烧给他们的。

其实,除了这些之外,在《桃花源记》中还可以抠出很多的小细节,比如说“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就可以发现,这些村民基本上都是家家户户有酒有肉,很多人推测说,这其实就是他们后人所供奉的祭品。不得不说,属实是细思极恐,大家再仔细探究一番,相信也会有更多的发现,比如说,为渔人不留在那里过好日子而是选择离开?只是因为还有家人在外?那他为何要告诉太守这件事情呢?渔人是否是这个“鬼村”设置的一个诱饵呢......

更多文章

  • 你还记得和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立志报国的那位青年才俊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刘琨,祖逖,石勒,晋元帝,太守,并州

    “闻鸡起舞”估计是很多人从小就听过的励志+爱国成语故事。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故事的细节在记忆中逐渐淡弱,但大概内容,应该还有印象。其奋发有为的精神内涵,也往往给许多有志于事业成功的人以激励和动力。至于这个成语中的两个人物,估计有不少人还会记得祖逖的一些事迹,毕竟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在许多通俗历史文化读

  • 东晋名臣故事,祖逖唬王敦,正气凛然,霸气无双,霸道王敦也服软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王敦,祖逖,刘琨,晋朝,大将军

    《世说新语·豪爽》中记载了一则东晋名臣祖逖吓唬权臣王敦的故事,很有趣,全文如下:王大将军始欲下都,处分树置,先遣参军告朝廷,讽旨时贤。祖车骑尚未镇寿春,瞋目厉声语使人曰:“卿语阿黑,何敢不逊!催摄面去,须臾不尔,我将三千兵槊脚令上。”王闻之而止。不少人都知道“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制造这个成语的就是祖

  • 名将祖逖死后,他的宗族后裔结局如何?叛变后惨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彩虹呦呦标签:祖逖,石勒,王安,王导,豫州,祖约

    东晋名将祖逖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虽然没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但却留下了“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先吾着鞭”这样的千古佳话。321年,由于受到东晋朝廷的猜忌,又得知东晋矛盾重重,祖逖因此忧愤成疾,最终病死,终年56岁。祖逖在起兵之初,是带着整个宗族参加的,那么他的后裔、宗族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 「收藏与推荐」——泰斗级书法家蔡祖逖作品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精品标签:书法,蔡祖逖,书法家,书法作品,艺术

    书以致远 贤心所达——记著名书法家蔡祖逖在当下书坛创作的大环境中,蔡祖逖先生的书法造诣理念确是有着十分经典的实践意义和借鉴意义,因此我们今日观赏他的众幅书法作品,也绝不能是从单一的审美层次上来看待,而应当是以多方面的文化视角和思想角度来对其书法作品进行全面的意义剖析!在习书历途上,蔡祖逖先生自幼便是

  • 此人与祖逖齐名,还是中山靖王之后,为晋朝效忠至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祖逖,晋朝,刘琨,石勒,王敦

    祖逖是晋朝名将,他在年轻的时候勤奋刻苦,听到鸡鸣后就起来舞剑习武,传为千古美谈。其实,祖逖当时并不是一个人“闻鸡起舞”,他的一位好友也是如此,两人志同道合,“共被同寝”,然后一起练武。这个人与祖逖齐名,还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他最终为晋朝而死!那么,这位晋朝的忠臣到底是谁呢?一、少年成名此人名叫刘琨

  • “闻鸡起舞”的祖逖后来怎么样了?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历史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祖逖,司马睿,刘琨,石勒,豫州,孔融

    “闻鸡起舞”的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讲述的就是祖逖一天夜里睡觉,当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有一只公鸡的叫声把祖逖给打醒了。当时和祖逖住在一起还有刘琨,刘琨认为半夜听到鸡叫声很不吉利,结果祖逖直接一脚把刘琨给踹了起来,两个人披上衣服去院子里面舞剑,磨练自己的武艺,为的就是在乱世来临之后干出一番事业。祖逖

  • 祖逖:18岁才开始读书,却成为晋国名将被称赞至今,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海的倒影标签:祖逖,豫州,刘琨,丞相,苏洵,晋朝,司马睿

    司马睿建立了东晋,保全了司马家最后一丝血脉。称帝后的司马睿除了要高筑墙、勤练兵之外,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北伐收复失地究竟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不管司马睿最后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就有一个人已经用事实来告诉他:不北伐,你永远只能被人欺负。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祖逖。说起祖逖这个人,大家可能觉得耳熟,仔细想一下

  • 胡咧两晋(二十)面对祖逖的逆袭,为什么石勒停止南侵请求互市?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石勒,祖逖,豫州,司马睿,平定,刘曜

    五胡乱华时候的胡人政权向来非常残暴的,即便是以推崇儒家治国著称的后赵皇帝石勒,对反抗者和失败者都是大开杀戒。可以说胡人军队在战争中的表现毫无人性可言,大屠杀之类的场景比比皆是,汉人百姓在他们眼里就是"两脚羊",食人之事成了司空见惯。如果有人敢于领军抵抗胡人军队的侵略,那多半会遭受屠城之类的军事报复。

  • 我叫祖逖,闻鸡起舞的祖,击楫中流的逖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祖逖,石勒,司马睿,刘琨,石虎,豫州

    我姓祖,名逖,字士稚。家住范阳遒县(今河北沫水县)。家中兄弟姐妹六人。什么?问我排行第几?不重要,因为我才是主角。今天我要摊牌了,不装了。我就是个富二代。所以我从一出生,就注定了我的今后的命运,做官、做官、还是做官。在我做官之前,我的生活除了读书写字,就是吃吃喝喝、喝喝吃吃,无忧无虑,锦衣玉食。但,

  • 祖逖北伐因何功败垂成?当个人威望引发皇权戒惧,败局就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祖逖,司马睿,石勒,晋元帝,刘琨,中原,北伐,皇权

    引子:闻鸡起舞祖逖生活的时代大约在两晋交替(西晋后期和东晋初期)之际。据史料记载,祖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抱负不凡。他是一个识大体,有韬略,具有强烈民族感情的杰出人物。祖逖和一个叫刘琨的年青人同为司州主簿,两人意气相投,志趣相近,遂结成莫逆之交。两人好到什么程度呢?用司马光的话说叫“同床共寝” 。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