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祖逖:18岁才开始读书,却成为晋国名将被称赞至今,怎么做到的?

祖逖:18岁才开始读书,却成为晋国名将被称赞至今,怎么做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海的倒影 访问量:4649 更新时间:2024/1/28 11:17:29

司马睿建立了东晋,保全了司马家最后一丝血脉。称帝后的司马睿除了要高筑墙、勤练兵之外,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北伐收复失地究竟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不管司马睿最后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就有一个人已经用事实来告诉他:

不北伐,你永远只能被人欺负。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祖逖

说起祖逖这个人,大家可能觉得耳熟,仔细想一下却想不起他的任何经历。但如果说起“闻鸡起舞”,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而祖逖,正是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那么,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

祖逖年轻的时候,天性放荡爱自由,为人又特别慷慨,经常接济穷苦人家。等到祖逖成年后,思想上有了一次很大的转变,他对自己批判了一番:我天天这样游山玩水,进不能为政当官,退不能浇菜种地,刚刚好卡在中间,不进不退,活着真没有意思,我要改变自己,决定好好读书。

如果有人到了18岁之后才决定读书,你千万不要嘲笑他,因为宋代的苏洵在37岁时发奋读书,照样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好文章。

祖逖比起苏洵,这个决定比他早了19年。论才华,祖逖也不输苏洵,他废寝忘食地读了几年书,博览古今,肚子里装满了墨水。

他跟朋友们一聊天,朋友都发现祖逖非常有才能,能力足够当一个丞相。后来,祖逖被举孝廉、秀才,但最后却没有去当官。这是因为当时已经天下大乱了。

祖逖生活的这个时代,在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他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绝对不会放任国家不管。祖逖很清楚国家现在一定需要会打仗、打胜仗的人。但在上战场之前,自己要有一个硬朗的身子板,有点武艺会更好。

此时他在司州认识了一个朋友,叫做刘琨。他俩在一起经常谈论国家大事和天下纵横,两人的观点合得来,有时见解不同也能打开新思路,这都让对方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觉。他俩的关系好到同睡一张床,同盖一张被。

有一回,祖逖半夜听到了一声公鸡的打鸣声,吵得他睡不着觉。当我们半夜被吵醒的时候,脾气暴躁的人可能会骂人,性格温柔的人或许会掏出手机,但祖逖认为,公鸡吵醒他,是上天在激励他,劝他早日学成武艺,报效国家。于是,祖逖叫醒睡在旁边的刘琨说:“兄弟,公鸡这叫声是在提醒我们啊。”两人对视了一眼,二话不说就到院子里蹲马步,跑圈,舞枪弄棒。

从此以后的每一天,

两人都在鸡叫之后起来习武,顺便看看凌晨四点的晋王朝

。而这也是历史故事“闻鸡起舞”,流传了一千多年,激励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当祖逖习成武艺之后,他开始了自己救国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他具体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给司马睿写信。

这个时候司马睿还没有迁都称帝,身份上还是琅琊王,不过他多加了一层身份:丞相。西晋王朝经历了战乱,晋王朝的王爷们大多死在的了内乱上,偏居一隅的司马睿反而保全了实力,从一个存在感超低的小王爷一举跃为晋朝的当事人。

祖逖给司马睿写的信中,提到了天下大乱的主要原因: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也就是说,天下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是因为皇上无道才使臣子们怨恨叛乱,而是因为那些王爷们为了争权夺利,自相残杀。所以戎狄乘隙,毒流中土,北方的狄人跟西方的戎人才会乘着我们在处理家务事的时候,来到中原闹事,抢占土地。

祖逖讲了事实之后,他还给司马睿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大王,你任命我们这样精忠报国的人领兵打战,去北伐,把我们的地盘夺回来,一雪国耻。当司马睿看到祖逖的信时,他的感觉只有一个:又喜又惊。喜的是,晋朝有这样的人,一定可以守住江南之地;惊的是,他根本就不想北伐,只想当一个佛系王爷。可他又怕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会伤害到晋朝人民备战抗战的积极性,于是他象征性地给了祖逖一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做衣服。

有粮食有衣服,却没有兵器,也没有士兵,怎么打战?这难不倒有北伐之志祖逖,他

接下来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招兵买马,建兵工厂。

这时,祖逖得到了司马睿的同意,他带着自己先前招募的100多人前往根据地,到长江的另一边去。当船走到长江中央的时候,他想到了山河破碎、百姓飘零的场景,瞬间哀伤万分,哀到极致,他说出了一句豪情冲云的话:“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也就是说,祖逖立下誓言,北伐失败的话,自己一定会像长江一样有去无回。北伐这件事,现在成了祖逖的终生事业。

等渡过了长江,祖逖开始招募士兵,训练他们,直到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战士,一个能以一当十的士兵。同时,祖逖派人建造兵工厂,找来铁匠,日夜熔铁造兵器。在士兵的训练声跟铁匠的打铁声中,祖逖的队伍渐渐成型,成为了一支有战斗性的队伍。终于,祖逖可以到战场上跟敌人刀兵相见了。不过在此之前,祖逖还要完成他的第三件事:打通北伐的通道。

当时,以长江为界,南边是晋朝,北边有好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在大家都在打战的时候,还有一些三不管地区,这里有人占山为王,以求自保。祖逖想要真正走上北伐的“不归路”,那他就一定要在长江以北的地方有一所坚固的堡垒,可以为北伐之路源源不断输出粮食、士兵。

所以,祖逖开始在豫州这个地方,去劝服那些“地头蛇”加入北伐军。说得难听点,就是叫他们乖乖把城池交出来。其中,有个叫做张平的人占据着太丘城,杀了祖逖派来的使者。祖逖看见自己的属下被杀,气炸了,立马攻打太丘城,打了几天没打下来。祖逖想,还是得来阴的啊。他巧用离间计,挑拨张平跟部将谢浮的关系。谢浮着了祖逖的道儿,趁开会的时候,把张平杀了,最后带着大家伙向祖逖投降。就这么,祖逖拿下一城。

但是张平还有一个好哥们叫樊雅,他占着豫州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城市——谯城。听说张平死了,他马上带兵去突袭祖逖的大本营,但祖逖好歹是读过几本兵书的人,在大家一片慌乱的时候还沉重冷静,加上士兵的英勇,很快就击退了樊雅。

祖逖是个脑子很清醒的人,他懂得,樊雅这番出兵完全是江湖道义,糊弄一下属下,因为樊雅经常对他们说,来了就是兄弟,在这个乱世,只有我樊雅管你们的生死。如果樊雅不出兵,那他很难跟部下们交代,部下也看不到大哥对兄弟的真情谊,反而会让他们产生一个奇怪的想法:死了就不是樊大哥的兄弟了?

所以说,樊雅必须出兵,好让部下们卖命干活。看透这一点的祖逖派人去劝说樊雅投降:“小伙子,别挣扎了。你想想,祖逖是正规军,你加入就有编制了,成公务员了,以后也不愁吃喝,国家还能给你养老。你不归顺的话,成,你能抵挡得住汉赵的兵力吗?”樊雅听了这番话,思来想去还是当公务员靠谱,索性率众投降了。

这么一来,祖逖拿下了谯城后,彻底在豫州站稳了脚跟。同时,祖逖也建立了一个北伐根据地,打通了北伐的通道。在以后的岁月里,祖逖将要在豫州城里为北伐出谋划策、调度粮草、抗击戎狄。

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没有随着时代漂流成为一个无名的受害者,他反而去做很多人都不敢做、不想做的事。从“闻鸡起舞”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赤子之心,从“中流击楫”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腔热血,从“收复豫州”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足智多谋。他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

努力虽晚,但永远不迟。

标签: 祖逖豫州刘琨丞相苏洵晋朝司马睿

更多文章

  • 胡咧两晋(二十)面对祖逖的逆袭,为什么石勒停止南侵请求互市?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石勒,祖逖,豫州,司马睿,平定,刘曜

    五胡乱华时候的胡人政权向来非常残暴的,即便是以推崇儒家治国著称的后赵皇帝石勒,对反抗者和失败者都是大开杀戒。可以说胡人军队在战争中的表现毫无人性可言,大屠杀之类的场景比比皆是,汉人百姓在他们眼里就是"两脚羊",食人之事成了司空见惯。如果有人敢于领军抵抗胡人军队的侵略,那多半会遭受屠城之类的军事报复。

  • 我叫祖逖,闻鸡起舞的祖,击楫中流的逖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祖逖,石勒,司马睿,刘琨,石虎,豫州

    我姓祖,名逖,字士稚。家住范阳遒县(今河北沫水县)。家中兄弟姐妹六人。什么?问我排行第几?不重要,因为我才是主角。今天我要摊牌了,不装了。我就是个富二代。所以我从一出生,就注定了我的今后的命运,做官、做官、还是做官。在我做官之前,我的生活除了读书写字,就是吃吃喝喝、喝喝吃吃,无忧无虑,锦衣玉食。但,

  • 祖逖北伐因何功败垂成?当个人威望引发皇权戒惧,败局就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祖逖,司马睿,石勒,晋元帝,刘琨,中原,北伐,皇权

    引子:闻鸡起舞祖逖生活的时代大约在两晋交替(西晋后期和东晋初期)之际。据史料记载,祖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抱负不凡。他是一个识大体,有韬略,具有强烈民族感情的杰出人物。祖逖和一个叫刘琨的年青人同为司州主簿,两人意气相投,志趣相近,遂结成莫逆之交。两人好到什么程度呢?用司马光的话说叫“同床共寝” 。某日

  • 河北历史名人 三十八 祖逖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祖逖,石勒,豫州,晋元帝,石虎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祖家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他成年后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

  • 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祖逖凭借什么成为与岳飞齐名的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岳飞,祖逖,司马睿,豫州

    公元291年,令无数历史爱好者头疼的八王之乱爆发了。这场西晋皇室为了皇权而互相攻伐的混乱历史,彻底葬送了西晋才刚崛起的国力。当时,时局混乱,朝政动荡,百姓民不聊生,北方民族的五个民族趁虚而入,占领了大片北方土地,史称“五胡乱华”,由此也开启了一段中华历史上最混乱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如今这些所谓“胡人”

  • 魏晋风云之东晋权斗(一):接替祖逖成为北伐主力的军阀家族,「谯国桓氏」如何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说书人柳白标签:祖逖,桓温,王敦,孙权,曹操,王导,太守,魏晋,司马睿,东晋权斗,谯国桓氏

    秦汉时期,在刘邦的家乡附近,有个名叫「谯」的小县城。由于东汉末年,这里出了一个曹操,小县城就风光起来了,一度,成为了郡治。。那时候还不会画什么乡镇区界,画分一下田界就是有的。所以你说一个郡面积有多大?一个州面积有多大?没人知道,全是鬼扯。大家只知道一个行政区有多少人,收多少税而已。对中原地区来说,这

  • 祖逖:东晋早期北伐第一人,没钱没军全靠自己造,硬是打出一片天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祖逖,司马睿,石勒,石虎,刘琨,王敦

    西晋的灭亡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诸多第一,如第一个中原封建王朝亡于异族之手;晋怀帝成为第一个被异族政权俘虏的中国皇帝;中原地区第一次陷入多个游牧民族的统治之下。不过像这样的第一次,对于汉人来说都是耻辱。西晋皇族在混乱中逃到南方,仓促中建立了东晋王朝,然而不论是皇帝还是世家大族,他们都无时无刻不想念北方的故

  • 魏晋风云之闻鸡起舞(下):没有正义,没有道统,没有终点的「祖逖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说书人柳白标签:石勒,豫州,太守,刘备,王敦,魏晋,司马睿,祖逖北伐,史说三国

    两晋之际,当代偶像祖逖又要来了。作为一个明星级人物,只有一个成语「闻鸡起舞」是不够的。虽然我们上次已经看过,「闻鸡起舞」基本上就是一个不知所云,今天的「中流击楫」,同样是不能让你望文生义的。它的本意就只是「渡河到一半的时候(中流),打船桨(击楫)。」真正的重点,其实是祖逖同时所发下的豪语:「诸将吏敢

  • 魏晋风云之闻鸡起舞(上):声名中等、官位一般、功绩没有的祖逖,为何各方极力争取?

    历史解密编辑:说书人柳白标签:祖逖,刘琨,刘备,石勒,曹操,晋王,魏晋,司马炎,鸡起舞,史说三国

    两晋之交,汉人英雄,只怕没有比立意北伐的祖逖更正面的人物了。我不确定「北伐」这个字眼,在中国历朝历代中有什么样的价值跟意义。失败者越厉害,成功者越不凡。祖逖的登场,或许又告诉我们一个新的小秘密。关于东汉末年,江东猛虎孙坚的四大将:程普、韩当、黄盖、祖茂。黄盖是荆州人,程普、韩当则是北方幽州人。祖茂的

  • 峭岭百合--羊献容和她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安静的翻阅标签:赵王,惠帝,羊献容,司马衷,贾南风,司马炎,司马伦,峭岭百合,五胡十六国

    这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女子,也是一位中国史上屡经废立的皇后。后世对她的评价明显负面:唐代房玄龄说她:羊氏内有特宠,外参朝政,献容幸乱,居辱疑荣。说她作为西晋汉家女儿,被前赵皇帝刘曜喜爱,受且享之,居而安之……,但话说回来,人心都向往美好,作为一名女子,先是嫁了傻子司马衷,虽说贵为皇后,却不免有红颜薄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