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咧两晋(二十)面对祖逖的逆袭,为什么石勒停止南侵请求互市?

胡咧两晋(二十)面对祖逖的逆袭,为什么石勒停止南侵请求互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3725 更新时间:2023/12/8 19:02:53

五胡乱华时候的胡人政权向来非常残暴的,即便是以推崇儒家治国著称的后赵皇帝石勒,对反抗者和失败者都是大开杀戒。可以说胡人军队在战争中的表现毫无人性可言,大屠杀之类的场景比比皆是,汉人百姓在他们眼里就是"两脚羊",食人之事成了司空见惯。如果有人敢于领军抵抗胡人军队的侵略,那多半会遭受屠城之类的军事报复。然而在后赵与东晋争夺豫州控制权时,后赵军队屡次被豫州刺史祖逖击败,失去了豫州在黄河南岸的大片土地。石勒却反常的没有进行大规模军事报复,反而停止南侵,向祖逖发出互市的请求。

对于石勒这种反常的操作,后世学者们也感到非常意外,于是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很多人认为是祖逖在军事上征服了后赵军队,让石勒忌惮祖逖在豫州的军事实力,于是主动发起了求和的行为。这种说法的理由是源于祖逖面对后赵军队时打出了少有的高胜率,将这些在北方不可一世的强敌赶回了黄河北岸,几乎全部控制了黄河南岸的土地。如此的战果让石勒对祖逖非常畏惧,不敢使用军事手段进行挑衅,所以才停止了南侵。而石勒派人在成皋县为祖逖的母亲修墓,主动写信请求互市,也说明了石勒面对祖逖时退缩的态度。

实际上从当时的史料上看,上述说法是一厢情愿的,也是根本不符合历史背景的。毫无疑问,祖逖领军在豫州的逆袭对后赵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夺回了被后赵占领的黄河南岸土地,这的确让后赵军队不敢轻易南下。然而从整个综合实力看,祖逖以一州之力对抗占据半个北方的后赵,这差距是非常明显的。以石勒的坚强意志,打了几次败仗就放弃豫州,这显然不符合他的一贯作风。从石勒的军事生涯看,他遭受的失败不在少数,但要说窝窝囊囊的缩回北方,却从来没有过。如果没有进行战略方向的改变,石勒是必然对这些势力进行军事报复的。

从史料来看,除了面对祖逖之外,石勒也有两次在兵败后未进行军事报复的战例。一次是在他经略淮泗期间,遭受到东晋军队的抵抗,另一次是意图攻取江汉地区,败于东晋宰相王导之手。这两个战例发生时,石勒的军队还没有后来强大,也没有再邺城和襄城建立自己的大本营,所以当时东晋面对的军事压力远远不如后来的祖逖。按照史料中记载,石勒这两次放弃南下的目标,其最大的原因是战略方向的调整。石勒的首席谋士张宾否定了石勒南下作战的思路,认为北方军队不适合南下作战,而是提出了北上邺城和襄城的战略方向。

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中最为常见的决策改变,其原因是北方人不适合在南方水网密布的地形上作战。张宾建议石勒改变战略方向,放弃经略淮泗和江汉,返回北方腹地,其根本原因便是如此。所以石勒没有对击败他的东晋军队进行军事报复,甚至面对追击的晋军时也没有反杀,而是一步步的往北撤离。

当然这两个战例发生时,石勒还没有占领半个北方,更没有与前赵皇帝刘曜分庭抗礼,所以综合实力上远远不如。而面对祖逖时,石勒在北方已经非常强大,借着汉赵内乱而成为北方最大的军阀之一。他与前赵皇帝刘曜分庭抗礼,其军事实力已出现争霸天下的势头。

这次面对祖逖时的失败可以说是石勒领兵以来最大的败仗之一,也是丢失土地最多的一次。黄河以南的豫州土地尽数被祖逖的军队掌控,这对石勒来说是定都襄城之后从未有过的失败。而这次战争的领兵将领也是麾下的名将,不论是结义兄弟桃豹,还是侄子石虎,都是石勒崛起时横扫千军的名将。尤其是石虎,他可以说是石勒手下最强将领,后赵的一半土地都是他打下的。可以说祖逖的胜利不仅仅在于战役层面,更是从战略层面破坏了石勒的计划。而当时石勒正在与刘曜争夺北方大地的控制权,所以此战的失败影响非常重大。

因此战后最大影响便是石勒调整了自己的战略方向,将主要军事力量集中到了北方,对黄河以南采取守势策略。石勒主动选择与祖逖言和就是这种战略方向调整的需要,也是为了与刘曜争霸北方做准备。尽管石勒当时已经占据了半个北方,军事实力远在祖逖之上,但刘曜的实力却不在石勒之下。

坐镇长安的刘曜是汉赵名将,在灭西晋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趁着汉赵内乱掌控国家大权,最终登上皇位。刘曜也是占据了半个北方的领土,有着强大的匈奴大军,是对石勒的最大威胁。与刘曜相比,被东晋掣肘而困在豫州的祖逖,根本威胁不到石勒的根基。

因此对于石勒而言,自己最大的威胁是刘曜而不是祖逖,所以战略方向一定是针对与刘曜的战争展开的。除了刘曜以外,石勒还有一个疥癣之疾,那便是鲜卑段氏的段匹磾。段匹磾作为辽西鲜卑的首领,又是东晋册封的幽州刺史,他与冀州刺史邵续成为石勒后院最大的威胁。这两人联合后,必然会在石勒与刘曜作战是起兵呼应,成为后赵军队最大的隐忧。祖逖由于被东晋朝廷的内讧卷入,所以无法主动北上攻击后赵。然而段匹磾和邵续却不受东晋朝廷掣肘,对后赵的威胁是最现实的。所以对石勒而言,段匹磾与邵续的威胁比祖逖还大。

按照张宾给石勒的战略设计,石勒先要平定段匹磾和邵续的威胁,然后集中力量与刘曜争夺北方的控制权,而东晋和祖逖是出于最次要的地位。在北方完成统一以前,张宾的策略中是不建议主动向东晋发起军事上的挑衅的。因此在整个黄河以南和山东淮北战线上,后赵的军队都是采取守势的。祖逖攻占豫州之后,石勒将占线退到黄河北岸,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东晋主动北上插手战争的可能性。而祖逖作为东晋最能打的名将,石勒在军事上不可能不忌惮,但又不能主动破坏对抗刘曜的大战略,只能先从政治上入手解决问题。

石勒选择向祖逖示好,修筑祖逖母亲的坟墓,请求停战并开互市,都是为了在政治上停止与东晋的战争,方便他把战争资源投放到对抗刘曜一线。同时石勒也有借此拉拢祖逖,离间祖逖和东晋朝廷的关系,让司马睿更多的猜忌祖逖,进而达到扰乱对方的目的。以当时东晋朝廷的局势,正是司马睿和琅琊王氏兄弟争权,祖逖被双方都不待见的时候,正好也借机让东晋无力进行北伐。虽然通过互市和短暂的和平,让祖逖在豫州的势力快速发展,甚至在做一些北伐的准备。但这却根本无法威胁石勒的根基,因为石勒比祖逖强大太多。

石勒只要按照战略方向平定段匹磾和邵续,攻破刘曜的前赵政权,就能完成北方的统一。而祖逖再强大也只有豫州之地,还受到东晋朝廷的掣肘,根本没办法展开北伐。可以说从战争资源来看,石勒和祖逖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石勒根本不用担心祖逖北伐的问题。

只有东晋朝廷解决内讧问题,全部集中资源支持祖逖,那才会对石勒产生威胁。但以司马睿和琅琊王氏兄弟为了私利不顾国家的作风,这种矛盾根本不可能调和,所以东晋朝廷永远不会支持北伐。因此这种历史背景下,石勒对祖逖的和谈互市不但缓兵之计,更是外交策略。

标签: 石勒祖逖豫州司马睿平定刘曜

更多文章

  • 我叫祖逖,闻鸡起舞的祖,击楫中流的逖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祖逖,石勒,司马睿,刘琨,石虎,豫州

    我姓祖,名逖,字士稚。家住范阳遒县(今河北沫水县)。家中兄弟姐妹六人。什么?问我排行第几?不重要,因为我才是主角。今天我要摊牌了,不装了。我就是个富二代。所以我从一出生,就注定了我的今后的命运,做官、做官、还是做官。在我做官之前,我的生活除了读书写字,就是吃吃喝喝、喝喝吃吃,无忧无虑,锦衣玉食。但,

  • 祖逖北伐因何功败垂成?当个人威望引发皇权戒惧,败局就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祖逖,司马睿,石勒,晋元帝,刘琨,中原,北伐,皇权

    引子:闻鸡起舞祖逖生活的时代大约在两晋交替(西晋后期和东晋初期)之际。据史料记载,祖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抱负不凡。他是一个识大体,有韬略,具有强烈民族感情的杰出人物。祖逖和一个叫刘琨的年青人同为司州主簿,两人意气相投,志趣相近,遂结成莫逆之交。两人好到什么程度呢?用司马光的话说叫“同床共寝” 。某日

  • 河北历史名人 三十八 祖逖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祖逖,石勒,豫州,晋元帝,石虎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祖家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他成年后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

  • 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祖逖凭借什么成为与岳飞齐名的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岳飞,祖逖,司马睿,豫州

    公元291年,令无数历史爱好者头疼的八王之乱爆发了。这场西晋皇室为了皇权而互相攻伐的混乱历史,彻底葬送了西晋才刚崛起的国力。当时,时局混乱,朝政动荡,百姓民不聊生,北方民族的五个民族趁虚而入,占领了大片北方土地,史称“五胡乱华”,由此也开启了一段中华历史上最混乱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如今这些所谓“胡人”

  • 魏晋风云之东晋权斗(一):接替祖逖成为北伐主力的军阀家族,「谯国桓氏」如何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说书人柳白标签:祖逖,桓温,王敦,孙权,曹操,王导,太守,魏晋,司马睿,东晋权斗,谯国桓氏

    秦汉时期,在刘邦的家乡附近,有个名叫「谯」的小县城。由于东汉末年,这里出了一个曹操,小县城就风光起来了,一度,成为了郡治。。那时候还不会画什么乡镇区界,画分一下田界就是有的。所以你说一个郡面积有多大?一个州面积有多大?没人知道,全是鬼扯。大家只知道一个行政区有多少人,收多少税而已。对中原地区来说,这

  • 祖逖:东晋早期北伐第一人,没钱没军全靠自己造,硬是打出一片天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祖逖,司马睿,石勒,石虎,刘琨,王敦

    西晋的灭亡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诸多第一,如第一个中原封建王朝亡于异族之手;晋怀帝成为第一个被异族政权俘虏的中国皇帝;中原地区第一次陷入多个游牧民族的统治之下。不过像这样的第一次,对于汉人来说都是耻辱。西晋皇族在混乱中逃到南方,仓促中建立了东晋王朝,然而不论是皇帝还是世家大族,他们都无时无刻不想念北方的故

  • 魏晋风云之闻鸡起舞(下):没有正义,没有道统,没有终点的「祖逖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说书人柳白标签:石勒,豫州,太守,刘备,王敦,魏晋,司马睿,祖逖北伐,史说三国

    两晋之际,当代偶像祖逖又要来了。作为一个明星级人物,只有一个成语「闻鸡起舞」是不够的。虽然我们上次已经看过,「闻鸡起舞」基本上就是一个不知所云,今天的「中流击楫」,同样是不能让你望文生义的。它的本意就只是「渡河到一半的时候(中流),打船桨(击楫)。」真正的重点,其实是祖逖同时所发下的豪语:「诸将吏敢

  • 魏晋风云之闻鸡起舞(上):声名中等、官位一般、功绩没有的祖逖,为何各方极力争取?

    历史解密编辑:说书人柳白标签:祖逖,刘琨,刘备,石勒,曹操,晋王,魏晋,司马炎,鸡起舞,史说三国

    两晋之交,汉人英雄,只怕没有比立意北伐的祖逖更正面的人物了。我不确定「北伐」这个字眼,在中国历朝历代中有什么样的价值跟意义。失败者越厉害,成功者越不凡。祖逖的登场,或许又告诉我们一个新的小秘密。关于东汉末年,江东猛虎孙坚的四大将:程普、韩当、黄盖、祖茂。黄盖是荆州人,程普、韩当则是北方幽州人。祖茂的

  • 峭岭百合--羊献容和她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安静的翻阅标签:赵王,惠帝,羊献容,司马衷,贾南风,司马炎,司马伦,峭岭百合,五胡十六国

    这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女子,也是一位中国史上屡经废立的皇后。后世对她的评价明显负面:唐代房玄龄说她:羊氏内有特宠,外参朝政,献容幸乱,居辱疑荣。说她作为西晋汉家女儿,被前赵皇帝刘曜喜爱,受且享之,居而安之……,但话说回来,人心都向往美好,作为一名女子,先是嫁了傻子司马衷,虽说贵为皇后,却不免有红颜薄命之

  • 羊献容:一女嫁两朝,接连封后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匈奴,刘渊,皇位,刘曜,羊献容,司马衷,贾南风,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

    作者:不贰过晋朝时期,把持朝政的不是君王,而是扶持晋国建立的门阀世家。门阀世家们,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听话的君主,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将司马衷推上了皇位。而司马衷此人被门阀世家喜欢,是因为司马衷是一个痴呆傻子,不能干预朝政任何事。此时司马衷的第一任皇后贾南风准备掌握大权,导致八王之乱,最终司马衷被封为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