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是篡位夺权,为何司马炎善待曹家,刘裕却将司马家族灭门?

同是篡位夺权,为何司马炎善待曹家,刘裕却将司马家族灭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3744 更新时间:2024/1/27 22:48:52

在古代历史上,一个朝代的诞生,也意味着另一个朝代的覆灭,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无疑是一次社会各阶层的重新洗牌。而在朝代的更迭下,原有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破,一批新贵成功登上权力舞台,而原有的掌权者则跌落云端,成为亡国之君。

一般情况下,废帝的下场都十分凄凉,毕竟新皇作为新王朝的开创者,为了巩固政权,即使会背负谋朝篡位的非议,也要将亡国之君除之而后快。如刘裕在夺权之后,便灭了司马家族满门;不过也有司马炎等辈,在夺权之后,却善待曹家人。

但令人诧异的是,同是篡位夺权,司马炎与刘裕,一个善待亡国之君,一个将其斩尽杀绝,最后反倒是司马家族非议不断,骂名远远多于刘裕代晋建宋。

在西晋灭亡之后,虽然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但此时的朝廷早已经腐朽不堪。到了后期,地方军阀林立,底层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而刘裕便是在这个阶段慢慢崛起,在南征北伐、投戎建功之后,慢慢进入政权中心,最后走了司马家族篡位夺权的老路,取代晋朝,建国刘宋。

与司马炎优待曹奂不同,对于东晋末帝司马德文,刘裕的态度可算不上什么友好。虽然司马德文审时度势,十分自觉的禅位给刘裕,并极力表示自己心诚,但刘裕并不领情,反倒对于其背后的司马家族这个庞然大物十分忌惮。

司马德文在让位之后,其妻褚皇后诞下一子,但很快便在刘裕的指示下被害死。对于司马德文本人的存在,刘裕也是如鲠在喉。但苦于司马德文日常行事十分谨慎,一切饮食也都是由褚皇后负责,刘裕无从下手。最后刘裕还是安耐不住,为了除掉这个前朝掌权者,直接派人用被子闷死了他。

显然,刘裕并没有“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种觉悟。对于司马家族,他可谓是心狠手辣,直接斩尽杀绝,导致司马懿后人满门团灭。偌大一个家族,直接被斩断根脉,绝无东山再起的可能。

而刘裕之所以作出弑君的举动,而并非像司马家族一样,在夺权后善待曹家,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两者情况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一来,刘裕出身不好,背后也缺乏底蕴深厚的家族力量作为支撑。诚然,“英雄不问出处”,刘裕大权在握之后,身为帝王,至少明面上是不会有人那么不长眼,去斤斤计较他的出身。但是他出身贫寒,也并没有背靠福胤数代的庞大家族力量,这也是不可争的事实。反倒是盘根错节、实力雄厚的门阀士族,对刘裕所代表的的新生寒门政权构成极大的威胁。

再来看司马家族,经历几代人的专权,司马家族已经成为朝廷最有力的依靠,其势力之大,与曹氏亲族也不相上下。这种情况下,曹家人对于司马家族的威胁性并不大,所以司马炎才不处置废帝,因为他并不担心曹家反扑,甚至还能因为这个举动,在外谋得一个善待曹家的好名声。

而且刘裕在夺权时,已经接近六十岁的高龄。他前半生征战南北,落下不少陈年旧疾,早已预料到自己命不久矣。再加上前车之鉴,司马家族掌权的晋朝并未能绵延数代,而是“昙花一现”,尤其是西晋内部权贵集团势力庞大,朝廷腐败、奢侈成风,仅仅坚持了51年便亡国。刘裕生怕重蹈覆辙,所以才在生前直接先发制人,狠狠打压高门权贵,更是灭司马家族满门,从根本上断绝以司马家族为代表的高门士族对抗新政权的可能性。

二来,司马家族篡魏开晋并非一件易事,而是在司马懿政变夺权后,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去慢慢架空曹魏宗室,这才有了最后司马炎逼退魏皇帝,开创晋朝。不论当时天下人对于司马家族篡魏开晋一事是如何看待,但至少经历三代司马氏专权,众人已经慢慢习惯并接受了这一事实。

但刘裕就不一样了,他一朝夺权,过程实在是太快,中间并未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去取信众人,不仅政权不稳,朝廷内外也存在太多的隐患因素,司马家族更是他的心腹大患。为了确保自己的皇位稳固,也是为了强化统治,避免政权再次更迭,他下狠手,将司马家族满门抄斩,直接永绝后患。

由此来看,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外部条件,还是内在因素,弑君都是刘裕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刘裕与司马炎也没有谁更仁慈之分,刘裕灭司马家族满门在当时也算是“无奈”之举。

而刘裕在称帝后,也确实励精图治,展现了惊人的治世才能。他在执政期间,深刻吸取西晋亡国的经验教训,极力重用寒门子弟,振兴教育,还整顿吏治,废除苛法,彻底结束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并大大改善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算是一代明君。

就算不谈刘裕掌权与治世的能力有多出色,就是在军事方面,他也有着不逞多让的过人才能。刘裕的大半生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以武定国。在内平定动乱,在外征战讨伐,一生剿灭了多方割据势力,功绩累累,是难得一见的将才。在从军过程,他曾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平定孙恩起义更是让他扬名万里,也让他有了正式进入当时政治中心的叩门砖。

在乱世之中,出身寒门并有着从军经历的刘裕,深刻的明白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而在顺利进入政治中心后,他又亲眼目睹了腐朽不堪的朝廷以及盘根错节的军阀权贵。所以刘裕在统一南方并收复北方失地后,才选择了代晋建宋,并在登上皇位后大力改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刘裕能够成功篡位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不过可惜的是,即使铲除了司马家族这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这好不容易谋来的皇位,刘裕依旧没能多坐几年。420年,刘裕从司马家夺得政权,开创南朝刘宋,仅仅两年不到的时间,他便因病离世。

戏剧性的是,249年,司马懿从曹家夺得政权后,也是在两年后病逝。两人都是夺权,虽然对于上一任掌权者的处理方式大相径庭,司马懿只是架空魏室,而刘裕则是将司马家族灭门,但归根结底,两人都未能好好品尝这夺来的胜利果实。

更让人不胜唏嘘的是,在夺权之后,西晋内部奢侈腐败、政风黑暗,再加上门阀世家力量过于庞大,仅仅维持51年便亡国;而南朝宋虽然传四世,历经十帝,也有刘义隆等治国明君,但奈何后代还是昏庸之辈居多,在后期内斗频繁的情况下,也只延续了59年便衰亡。

虽然司马家族在掌权后,并未对曹家人斩尽杀绝,甚至优待废帝。不过要说司马炎对曹家人有多好,那也不见得。说到底,更多的是为了自身在外的名声,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并不存在多少真情实感。

当年,司马懿虽然是曹操身边的得力大将,但是曹操对于他的品性与野心也是心知肚明。曹操曾这样对曹丕说过:“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此言也点明了司马懿的心性,他必不可能甘愿一辈子这样为人臣子,之后肯定会出手干预曹家的事情。

事实也的确如此,249年,司马懿起兵政变,从曹魏手中夺得政权。虽然并未真正改朝换姓,但也慢慢架空魏室,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削弱曹魏的宗室力量。可以说,除了登基称帝,司马懿与真正的掌权者并无二样,这也为之后的司马家族后代篡魏开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当时司马懿在手握曹魏实权后,为了排除异己,对于曹魏宗室中曹爽等人的处置可说不上什么仁慈,反倒狠辣之极,直接屠杀了曹爽一党的三族,手段之血腥,令人发指。那时的司马懿必然想不到,自己的后代也会被篡位夺权,还被灭了族。

到了司马昭专政时期,更是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直接在光天化日之下,于街头当众杀害曹魏皇帝曹髦。如此之行径,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司马炎正式开创晋朝后,相比前几代掌权人,他对于亡国之君的态度要大度的多,不仅封曹奂为陈留王,还允许其使用天子旌旗,受诏不拜等等。

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曹家已经对当时的司马家族构不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也触碰不到司马家族的实际利益,所以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给亡国之君一些甜头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还能给自己换来一个美名不是么。

也正是因为知晓这段历史,刘裕才对司马家族心存忌惮。他生怕历史重演,根基不稳的自己会被司马懿的后代再度颠覆政权,所以才快刀斩乱麻,果断将司马家族灭门。

值得玩味的是,虽然司马炎与刘裕都是篡位夺权,甚至刘裕都没有善待亡国之君。但由于司马家族篡位之举有悖于忠诚和信义,所以即使司马氏善待废帝,从后世风评来看,依旧常常遭到诟病,还被不少人认为是因果报应。

更多文章

  • 古代侍寝方式能有多奇葩,唐玄宗一骑绝尘,司马炎不甘落后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唐玄宗,司马炎,皇上,李宸妃,皇帝

    女人太多怎么办?古代皇帝表示真是痛并快乐着,后宫佳丽三千人,皇帝一人不够分,面对这个难题,古代帝王可以说是各展神通,发明了各种奇葩侍寝方式,百姓纷纷直呼辣眼睛!这些皇帝究竟发明了什么方法呢?唐玄宗花样百出说起古代的风流帝王,第一想到的那不得是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多牛X,开元盛世一说出来那必引得其他

  • 晋武帝司马炎最看好的孙子,从小聪慧,为何会被诱导成一个废材?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司马炎,司马衷,贾南风,晋惠帝,皇帝,晋武帝,国防政策,三国,军事制度,军事政策

    北宋时曾有个神童方仲永,五岁能作诗,因此扬名,但他的才华仅仅是昙花一现,至其年长,即“泯然众人矣”。由此,有了著名的“伤仲永”(北宋名臣王安石所作散文名)的典故。方仲永很可惜,但他仅仅只是个农家子,就算“泯然众人矣”,受到损害的也只是他和他的家庭,对社会的危害并不大。而在北宋之前的七百多年前,西晋开

  • 司马炎灭吴为何准备10年?外有边患内有阻力,孙皓帮了西晋一把

    历史解密编辑:邀得一夜星河标签:司马炎,孙皓,东吴,蜀汉,司马昭,孙休

    三国后期,曹魏在司马昭执政时期灭蜀汉,司马昭病逝后,司马炎篡位称帝建立西晋,对于西晋来说,灭吴堪称国家第一件大事,可是在司马昭时期就定下了灭蜀汉后准备三年便伐吴的计划,而司马炎继位后,在269年就着手灭吴,可是一直到279年,也就是10年后西晋才开始大举伐吴,这是为何呢?其实这也是时局遏制了西晋快速

  • 司马炎后宫有上万美女,靠拉羊车去宠幸妃嫔,他到底有多少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司马炎,后宫,宠幸,司马衷,贾南风,妃嫔

    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之后,又灭掉了吴国,统一了天下,此时的司马炎志得意满,于是,便开始大肆享乐,生活奢侈腐化。司马炎的腐化生活,导致晋朝的官员也开始奢侈腐化,整个朝廷,甚至都引起了攀比斗富之风。比较著名的就是外戚王恺和石崇斗富,比谁更有钱。司马炎曾下令,公卿的女儿,到了婚嫁年龄,先供自

  • 司马炎为什么对待山涛等人采取不同的刑罚标准?-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山涛,曹魏,晋朝,司马炎,司马昭,资治通鉴,三国争霸,竹林七贤,史说三国

    公元267年,篡位后的司马炎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当时的司隶校尉李憙弹劾立进县令刘友、前任尚书山涛、中山王司马睦以及已故的尚书仆射武陔侵占公田,请求司马炎处理。而当时的司马炎面对这项弹劾,只处死了刘友,而对山涛和司马睦都没有处理,所以包括司马光在内的众多史学家都在痛骂司马炎只拍苍蝇,不打老虎。为什么

  • 刘禅死后,司马炎在他墓中放了3件陪葬品,专家:刘备估计要气炸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刘禅,司马炎,刘备,司马昭,魏国

    (导读部分可略过)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是个朝代更迭比较普遍的一个时代。因此,在这样动荡的大环境下,战争就难以避免。有一个政权的兴起,自然就有另一个政权的颠覆。而旧政权的颠覆自然也就有了亡国君,亡国君往往就是那个荒淫无道、没有治国能力的人。而他们将国家拱手让人之后,就要背负起荒淫无道,昏聩无能的千古骂

  • 司马炎能够统一天下,这三人功劳非常大,而且他们都是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空冬雪标签:司马炎,杜预,吴起,孙权,羊祜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三十二讲:司马炎能够统一天下,这三人功劳非常大,而且他们都是名将。公元220年,曹丕废掉了汉献帝,建立了魏国政权;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江东称帝,正式建立了吴

  • 老婆太多怎么办?司马炎:后宫超过万人,选妃侍寝方式太另类

    历史解密编辑:倾情说情感标签:司马炎,后宫,司马懿,皇帝

    俗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确,对于那些想要登上皇位的人来说,他们如果有家族的积累、有良臣的辅佐,那么在不懈的努力之下,不是没有可能成功的。可是,在成功后,如何守住这份基业,就要另当别论了。就拿晋武帝司马炎来说,他的祖父司马懿是一代枭雄,架空了曹魏政权,为司马炎成为上位者奠定了坚实基础。可惜的

  • 胡咧两晋(增一)杨珧推动司马炎分封诸王,却在八王之乱中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司马炎,八王之乱,分封,司马衷,贾南风,司马昭

    众所周知,西晋一统三国乱世,结束了华夏大地分裂割据的局面。然而这个局面并没维持多久,在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便陷入内乱之中。最终国家也因内乱而迅速崩溃,北方胡族趁机南下入侵,华夏大地再次四分五裂。历史学者们关于西晋亡国的原因提出了很多经验总结,一般来讲都绕不过晋惠帝司马衷时期的八王之乱。从表面上看,这场

  • 司马炎明知太子愚钝,为何不将其废掉,还让他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司马炎,司马衷,贾南风,贾充,杨艳

    晋惠帝司马衷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他生性愚钝,智商有些问题,难以亲自处理国政。对于这些情况,晋武帝司马炎心知肚明,然而他却没有废掉司马衷,而是继续让他做太子,最后还把江山社稷交给了这样一个人!正是由于司马炎的这个错误决定,导致西晋王朝混乱不堪,最终走向灭亡!那么,司马炎为何没有废掉司马衷呢?一、皇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