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铁血与柔情共存,为何武帝司马炎不失为一代明君?

铁血与柔情共存,为何武帝司马炎不失为一代明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1815 更新时间:2024/2/12 16:56:49

“帝宇宽宏大量,立于仁恕,宽宏大量,不逊于任何人”,司马炎是开国之君,他的心胸要宽广得多,他可以容忍“政敌”司马攸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扩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信任荀勖和贾充这样的人才,他最擅长的就是恩威并施。“而晋武皇帝,则是一位独树一帜的帝王。”晋武帝司马炎是怎样用他的铁腕和温柔来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的?

一、世子之间的竞争,宽宏大量

司马炎此生最大的敌人,便是他的亲哥哥——司马依。司马攸颇有戚嶷的风范,“及长,清安允准,好施舍,好书,能写,能写,是世之楷书。”由于司马师有子嗣,所以司马攸就被司马师收养了,司马师又是司马懿的大儿子,这也就意味着,司马攸成为了家族的第三任家主。司马昭死后,继任大权的重任落在了司马昭的头上,司马昭也想将王位让给司马攸,正犹豫间,请来了擅长地图的裴秀,裴秀一见司马炎如此神态,就对司马炎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裴秀和贾充等大臣的帮助下,司马炎顺利登上了皇位。

这一次的太子之战并没有太多的火药味,在众臣的建议下,司马炎成功地登上了王位,而司马攸也没有反叛。司马昭和他的夫人王元姬曾经多次劝阻他们,让他们不要自相残杀,但是他们都听从了司马攸的话。司马炎登基之后,即刻册封自己的兄弟为齐王,任由他掌管军政,不问世事。司马攸这辈子也算是尽忠职守,“齐王攸,非明德至亲”。司马炎表现出了他的大度,对待曹魏和蜀汉的皇族,他并没有为难魏帝曹焕,而是将他册立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并且允许曹奂以天子旌旗的名义,向魏国正道进贡,而不是朝堂上的臣民,直至曹奂长眠。司马炎还封了一个人为王爷,并且还取消了对汉人的囚禁。司马炎以一己之力,完全地接受了曹魏的传承,得到了整个国家的支持。

二、无为为政,改革旧有制度

司马炎的声名,在他的声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泰始三年(267),司马昭派贾充、羊祜、杜预等人将《泰始律》修撰完毕,于第二年正式出版,《泰始律》被称为“除其秽浊,留其清,事从中典,复于良时”,成为中国有史以来首部以儒学为主的法律,在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司马氏的统治地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曹魏是由晋国继承的,司马炎在魏明帝曹叡统治期间,推行“无为而治”,颁布了五条政令:一曰正,二曰勤民,三曰抚孤寡,四曰敦其本,五曰弃其所”,大大推动了国家的发展。

三公九卿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秦始皇开始,经过了汉代的发展,逐渐成熟,魏承汉,魏风,司马炎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由于宰相权力的限制,司马炎逐渐扩展三个省份的权力,并将三个省份的权力扩展到三个省份,并且都听从皇上的命令,三个人中,就是宰相还没有完全失去权力,九卿也就形同虚设。另外,司马炎在重用上做出了一项被后人唾弃的决定,那就是重新实行分封制度。司马炎册封他的先祖,包括他的先祖,以及他的嫡系后裔,都是真正的君王,他们想要通过册封来稳固司马氏的地位,在短短的数年内,他册封了五十七位大王,五百余位诸侯。

三、一统天下,太康鼎盛

景元四年(263),司马昭执掌大魏政权,将蜀汉覆没,三国格局就此瓦解。泰始五年,当上皇帝的司马炎,对东吴发动了进攻,不管是之前的不作为,还是因为他不想招惹魏帝和安乐公,都是因为他想要削弱他对吴国的抵抗。经过十年的筹备,就连伐吴的将军杨虎也因为疾病而去世,晋国的最佳攻占机会也来了。咸宁五年,司马炎兵六路,二十万兵马,向东吴发起了总攻,双方在纸上的战力相差并不大,但是双方的实力相差甚远,短短三个多月,晋军便连克了东吴四州四十三县,收了二十三十万吴军,自此,汉末之乱,一统天下。

完成了大一统的心愿,武帝便着手建设自己梦寐以求的帝国。在体制上,他实行严格的司法,不惧任何有头有脸的人物,并提拔了张辅等同豪争锋的人。司马炎推行的“户调式”体制,即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既保障中央和农民利益,又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士族特权。司马炎还通过兴修水利、劝农桑、减免徭役等措施,使社会经济得以复苏和发展。太康王朝的来临,人们对此赞不绝口:“晋世宁,四海太平,安乐普天,永大宁。四海平平,乐政昌盛,杯盘舞。”

但是,司马炎一手建立起来的王朝,也是他一手毁掉的,在司马越看来,太康王朝虽然表面上是一片祥和,但实际上,暗流涌动。在吴国灭亡后,司马炎恢复了自己的清正廉洁,与群臣争夺财富,但魏郡和弘农一带,都下了一场大的冰雹,衮州,荆州,扬州。就在他认为世界已经稳定的时候,他却没有料到,他派来的那些重要人物,竟然会在他去世之后,引发了一次“八王之乱”,更让他没有料到的是,他一手终结的内战,竟然在他去世之后,再次爆发了一次长达三百多年的战争

标签: 司马炎武帝司马昭曹魏贾充司马师

更多文章

  • 同是篡位夺权,为何司马炎善待曹家,刘裕却将司马家族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司马炎,刘裕,司马家族,曹家,司马懿,曹操

    在古代历史上,一个朝代的诞生,也意味着另一个朝代的覆灭,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无疑是一次社会各阶层的重新洗牌。而在朝代的更迭下,原有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破,一批新贵成功登上权力舞台,而原有的掌权者则跌落云端,成为亡国之君。一般情况下,废帝的下场都十分凄凉,毕竟新皇作为新王朝的开创者,为了巩固政权,即使会背负

  • 古代侍寝方式能有多奇葩,唐玄宗一骑绝尘,司马炎不甘落后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唐玄宗,司马炎,皇上,李宸妃,皇帝

    女人太多怎么办?古代皇帝表示真是痛并快乐着,后宫佳丽三千人,皇帝一人不够分,面对这个难题,古代帝王可以说是各展神通,发明了各种奇葩侍寝方式,百姓纷纷直呼辣眼睛!这些皇帝究竟发明了什么方法呢?唐玄宗花样百出说起古代的风流帝王,第一想到的那不得是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多牛X,开元盛世一说出来那必引得其他

  • 晋武帝司马炎最看好的孙子,从小聪慧,为何会被诱导成一个废材?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司马炎,司马衷,贾南风,晋惠帝,皇帝,晋武帝,国防政策,三国,军事制度,军事政策

    北宋时曾有个神童方仲永,五岁能作诗,因此扬名,但他的才华仅仅是昙花一现,至其年长,即“泯然众人矣”。由此,有了著名的“伤仲永”(北宋名臣王安石所作散文名)的典故。方仲永很可惜,但他仅仅只是个农家子,就算“泯然众人矣”,受到损害的也只是他和他的家庭,对社会的危害并不大。而在北宋之前的七百多年前,西晋开

  • 司马炎灭吴为何准备10年?外有边患内有阻力,孙皓帮了西晋一把

    历史解密编辑:邀得一夜星河标签:司马炎,孙皓,东吴,蜀汉,司马昭,孙休

    三国后期,曹魏在司马昭执政时期灭蜀汉,司马昭病逝后,司马炎篡位称帝建立西晋,对于西晋来说,灭吴堪称国家第一件大事,可是在司马昭时期就定下了灭蜀汉后准备三年便伐吴的计划,而司马炎继位后,在269年就着手灭吴,可是一直到279年,也就是10年后西晋才开始大举伐吴,这是为何呢?其实这也是时局遏制了西晋快速

  • 司马炎后宫有上万美女,靠拉羊车去宠幸妃嫔,他到底有多少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司马炎,后宫,宠幸,司马衷,贾南风,妃嫔

    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之后,又灭掉了吴国,统一了天下,此时的司马炎志得意满,于是,便开始大肆享乐,生活奢侈腐化。司马炎的腐化生活,导致晋朝的官员也开始奢侈腐化,整个朝廷,甚至都引起了攀比斗富之风。比较著名的就是外戚王恺和石崇斗富,比谁更有钱。司马炎曾下令,公卿的女儿,到了婚嫁年龄,先供自

  • 司马炎为什么对待山涛等人采取不同的刑罚标准?-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山涛,曹魏,晋朝,司马炎,司马昭,资治通鉴,三国争霸,竹林七贤,史说三国

    公元267年,篡位后的司马炎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当时的司隶校尉李憙弹劾立进县令刘友、前任尚书山涛、中山王司马睦以及已故的尚书仆射武陔侵占公田,请求司马炎处理。而当时的司马炎面对这项弹劾,只处死了刘友,而对山涛和司马睦都没有处理,所以包括司马光在内的众多史学家都在痛骂司马炎只拍苍蝇,不打老虎。为什么

  • 刘禅死后,司马炎在他墓中放了3件陪葬品,专家:刘备估计要气炸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刘禅,司马炎,刘备,司马昭,魏国

    (导读部分可略过)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是个朝代更迭比较普遍的一个时代。因此,在这样动荡的大环境下,战争就难以避免。有一个政权的兴起,自然就有另一个政权的颠覆。而旧政权的颠覆自然也就有了亡国君,亡国君往往就是那个荒淫无道、没有治国能力的人。而他们将国家拱手让人之后,就要背负起荒淫无道,昏聩无能的千古骂

  • 司马炎能够统一天下,这三人功劳非常大,而且他们都是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空冬雪标签:司马炎,杜预,吴起,孙权,羊祜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三十二讲:司马炎能够统一天下,这三人功劳非常大,而且他们都是名将。公元220年,曹丕废掉了汉献帝,建立了魏国政权;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江东称帝,正式建立了吴

  • 老婆太多怎么办?司马炎:后宫超过万人,选妃侍寝方式太另类

    历史解密编辑:倾情说情感标签:司马炎,后宫,司马懿,皇帝

    俗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确,对于那些想要登上皇位的人来说,他们如果有家族的积累、有良臣的辅佐,那么在不懈的努力之下,不是没有可能成功的。可是,在成功后,如何守住这份基业,就要另当别论了。就拿晋武帝司马炎来说,他的祖父司马懿是一代枭雄,架空了曹魏政权,为司马炎成为上位者奠定了坚实基础。可惜的

  • 胡咧两晋(增一)杨珧推动司马炎分封诸王,却在八王之乱中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司马炎,八王之乱,分封,司马衷,贾南风,司马昭

    众所周知,西晋一统三国乱世,结束了华夏大地分裂割据的局面。然而这个局面并没维持多久,在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便陷入内乱之中。最终国家也因内乱而迅速崩溃,北方胡族趁机南下入侵,华夏大地再次四分五裂。历史学者们关于西晋亡国的原因提出了很多经验总结,一般来讲都绕不过晋惠帝司马衷时期的八王之乱。从表面上看,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