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咧两晋(四章)贾充为何反对女婿司马攸继承王位,却支持司马炎

胡咧两晋(四章)贾充为何反对女婿司马攸继承王位,却支持司马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2467 更新时间:2023/12/6 15:54:19

晋武帝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了西晋,给华夏在汉末乱世时候带来了短暂的统一。可这个历史功绩并非司马炎一人完成的,而是依靠司马懿父子给他留下了基业。司马炎是继承了父亲司马昭的晋王地位,再进一步篡夺曹魏政权,最终登上皇帝位的。在此之前,司马昭对于晋王的继承者人选出现过长期的犹豫,候选人在司马炎和司马攸之间反复摇摆。最后司马昭接受心腹贾充的建议,立司马炎为晋王世子,这才解决了继承人问题。然而,司马炎的竞争对手司马攸却是贾充的女婿,为何贾充会反对自己女婿上位呢?

司马炎和司马攸都是司马昭的儿子,从史料上看他们都非常优秀。司马炎一统三国自不必说,司马攸也是政绩出色,是西晋初期的重要辅政大臣。他被司马炎任命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封齐王,是太康之治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可以说,两人中任何一人继承司马昭的地位,都能够结束三国乱世,完成华夏的统一。正是因为两个儿子都很优秀,所以司马昭在继承人选上难以抉择。最终还是由他的心腹贾充出面建议,司马昭才立了司马炎为晋王世子,继承司马家的家业。而司马炎也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篡夺曹魏政权,成为西晋的开国皇帝。

对于司马昭在两个儿子之间摇摆,这是任何父亲都会面临的幸福的烦恼。可贾充支持司马炎,反对司马攸的行动便让人难以理解了。实际上贾充与司马攸的关系更近,因为他是司马攸的老丈人。贾充的原配妻子叫李婉,是中书令李丰的女儿。他们生了两个女儿,其中长女贾褒便嫁给司马攸为妻。按照常理推测,贾充应该支持司马攸继承晋王之位,这样他就是司马家的姻亲,如果司马攸能成为皇帝,那他就是新朝的国丈。以贾充在曹魏末年的地位,到时候他必然是权倾天下的宰执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是贾充不但没有推荐自己的女婿,反而把女婿的对手司马炎推上台了,这就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从史料上看,贾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是曹魏末年和西晋初年出了名的奸臣。他为司马昭独霸曹魏大权,和司马炎篡夺曹魏,立下大功,是司马氏灭亡曹魏的重要帮凶,在历史上也是声名狼藉。以他这种自私自利的人,断然不会做出舍己为人的事情,所有的考虑都是从利益出发。既然如此,拿他胳膊肘往外拐,到底是为什么呢?在舍弃了自己的女婿司马攸之后,他又凭什么从司马炎那里得到好处呢?

从曹魏和西晋的史料分析,贾充如此做既是趋利避害的操作,也是为了贾氏家族长远利益考虑。首先,支持司马攸有很大的政治风险,与司马昭的利益相冲突。司马攸虽然是司马昭次子,但却是司马师嗣子。司马师无子,司马昭便把自己的次子过继给哥哥,所以司马攸继承了司马师在曹魏和家族的地位资源。由于司马家的家业是从司马懿开始发扬光大的,所以作为长子的司马师是最好的继承人。司马师去世后,由于无子,才让司马昭得位。可如果让司马攸成为继承人,便让晋王回到司马师一系,这是司马昭不太乐意的事情。

其次,由于尚书令李丰参与了诛杀司马师的政变,贾充需要与李家划清界限。在司马师掌权之前,李丰是曹魏的中书令,是宰相之一。贾充娶了李丰的女儿李婉,也是贾家与李家的政治联姻,增加贾充在朝廷中的分量。司马师掌权后独霸朝政,李丰忠于曹魏,与夏侯玄、张缉等人密谋诛杀司马师,最终事败被杀。李婉也因此而被发配乐浪郡,贾充没被牵连已经是运气。可是司马攸的老婆贾褒是李婉的女儿,如果贾充支持司马攸,无疑与李家扯不清楚。在司马氏掌权的大环境下,保持与忠于曹魏的李家的姻亲,显然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第三,司马攸的政治理念与贾充不合,不符合贾氏的长远利益。司马攸是典型的汉朝标准儒家学者,崇尚节俭和反对奢靡,坚持中央集权和民本主义,在政治上能力很强,所以才能使得国家从汉末乱世中迅速恢复,创造了"太康之治"的社会繁荣。但是他反对当时兴盛的门阀制度和司马炎提出的郡国分封制,他认为这种制度是祸乱国家的根源,所以他在当宰执大臣时都阻碍这种制度的推行。然而这不符合贾氏的利益,与贾充把贾氏发展成为北方大门阀的理念相冲突。如果司马攸上台,必然限制门阀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土地兼并。

这样的人当了皇帝,西晋或许会长治久安,成为数百年的王朝。但是自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将受到破坏,门阀以此进行瓜分国家资源,进行土地兼并,争夺朝廷权力的行为将逐渐被终止。这对于门阀世家来讲是很大的打击,很可能从新盛走向衰败。实际上西晋的灭亡从根源上讲就是门阀世家和司马诸王争权夺利而导致的内乱,才给了异族五胡乱华的机会。如果走司马攸的路子,门阀世家被极大削弱,司马诸王不会被分封,军政大权集中到朝廷,自然没了这样的结果。但这对于贾氏等门阀家族而言,却不是什么好事。

第四,为了争取权势,也为了得到司马昭的信任,贾充已经成为司马昭麾下门阀集团的一员。李丰与夏侯玄发动的政变失败后,贾充迅速与李家切割,投入了司马氏麾下。他先迎娶了郭氏的女儿郭槐为妻,然后又帮司马昭杀掉曹髦,可以说是司马昭阵营中最大的功臣之一。因此他成为司马氏的重臣,也成为支持司马氏的门阀集团的代表,他身后还有郭氏、杨氏、荀氏等多个世家大族。他支持司马炎,反对司马攸,不仅仅是个人和家族的考虑,也是这些世家大族的共同意见。贾氏想要成为门阀世家集团领袖,自然不能忽视这些家族的态度。

可以说从贾充的父亲贾逵开始,贾氏就是在复制曹魏和司马氏的路子,想要逐步登上帝国的皇位。这也是之后两三百年各大门阀世家的追求,连绵乱世和短命王朝的根源所在。要完成这一切,贾氏背后必须有强力的门阀世家集团支持,然后一步步的消灭竞争对手,走上巅峰之位。之前的成功者曹操父子,司马懿父子都是如此,贾逵、贾充、贾南风也是走这条路。所以贾充必须从家族和门阀集团利益出发考虑,选择符合他们利益的继承人,而不是从整个国家层面。司马攸虽然是贾充的女婿,却是门阀世家的绊脚石,自然会被踢开。

西晋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几乎就按照门阀世家设计的路子在走,除了西晋初年在司马攸辅政的时候有个"太康之治",然后除了祸国殃民,也就不剩什么了。司马炎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自认为能用分封制来解决门阀制度的缺陷,实际上却是火上浇油,越搞越严重。而以贾充为首的门阀家族的大员们,却利用司马炎的失政,为家族争取了大量的权势,勾结司马诸王形成与中枢对抗的权力集团。当司马炎去世后,这个集团开始争夺中枢大权,最终酿成了"八王之乱"。这是门阀集团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重要的历史周期律。

可以说当贾充建议司马昭选司马炎做继承人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晋朝的国运。这既是司马昭自己的私心所致,也是其麾下门阀集团的共同选择。这些门阀不会让司马攸上位,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强大的汉朝,而是让家族有竞争皇权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司马昭对司马炎的评价是非常正确的。司马炎坚持以分封制来压制门阀世家,结果却使得司马诸王与门阀世家勾结,体现出他刚愎自用的一面。司马炎明知门阀世家包藏祸心,他还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最终逼死了司马攸,断送了晋朝最后的希望。

更多文章

  • 晋武帝司马炎,一个宽厚而又好色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司马炎,司马衷,皇帝,司马师,刘毅

    都说秦国奋六世余烈而得天下,司马家是父子三代谋划而篡位成功,但实际上司马炎就是一个摘桃子的,他本人没有任何能力可言,应该是最没有出息的开国皇帝了。司马炎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这也是为何司马炎登基后,大肆分封宗室,授予很大权力和兵权,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司马炎被士族裹挟。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炎只能依靠宗室。虽然

  • 铁血与柔情共存,为何武帝司马炎不失为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司马炎,武帝,司马昭,曹魏,贾充,司马师

    “帝宇宽宏大量,立于仁恕,宽宏大量,不逊于任何人”,司马炎是开国之君,他的心胸要宽广得多,他可以容忍“政敌”司马攸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扩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信任荀勖和贾充这样的人才,他最擅长的就是恩威并施。“而晋武皇帝,则是一位独树一帜的帝王。”晋武帝司马炎是怎样用他的铁腕和温柔来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的

  • 同是篡位夺权,为何司马炎善待曹家,刘裕却将司马家族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司马炎,刘裕,司马家族,曹家,司马懿,曹操

    在古代历史上,一个朝代的诞生,也意味着另一个朝代的覆灭,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无疑是一次社会各阶层的重新洗牌。而在朝代的更迭下,原有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破,一批新贵成功登上权力舞台,而原有的掌权者则跌落云端,成为亡国之君。一般情况下,废帝的下场都十分凄凉,毕竟新皇作为新王朝的开创者,为了巩固政权,即使会背负

  • 古代侍寝方式能有多奇葩,唐玄宗一骑绝尘,司马炎不甘落后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唐玄宗,司马炎,皇上,李宸妃,皇帝

    女人太多怎么办?古代皇帝表示真是痛并快乐着,后宫佳丽三千人,皇帝一人不够分,面对这个难题,古代帝王可以说是各展神通,发明了各种奇葩侍寝方式,百姓纷纷直呼辣眼睛!这些皇帝究竟发明了什么方法呢?唐玄宗花样百出说起古代的风流帝王,第一想到的那不得是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多牛X,开元盛世一说出来那必引得其他

  • 晋武帝司马炎最看好的孙子,从小聪慧,为何会被诱导成一个废材?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司马炎,司马衷,贾南风,晋惠帝,皇帝,晋武帝,国防政策,三国,军事制度,军事政策

    北宋时曾有个神童方仲永,五岁能作诗,因此扬名,但他的才华仅仅是昙花一现,至其年长,即“泯然众人矣”。由此,有了著名的“伤仲永”(北宋名臣王安石所作散文名)的典故。方仲永很可惜,但他仅仅只是个农家子,就算“泯然众人矣”,受到损害的也只是他和他的家庭,对社会的危害并不大。而在北宋之前的七百多年前,西晋开

  • 司马炎灭吴为何准备10年?外有边患内有阻力,孙皓帮了西晋一把

    历史解密编辑:邀得一夜星河标签:司马炎,孙皓,东吴,蜀汉,司马昭,孙休

    三国后期,曹魏在司马昭执政时期灭蜀汉,司马昭病逝后,司马炎篡位称帝建立西晋,对于西晋来说,灭吴堪称国家第一件大事,可是在司马昭时期就定下了灭蜀汉后准备三年便伐吴的计划,而司马炎继位后,在269年就着手灭吴,可是一直到279年,也就是10年后西晋才开始大举伐吴,这是为何呢?其实这也是时局遏制了西晋快速

  • 司马炎后宫有上万美女,靠拉羊车去宠幸妃嫔,他到底有多少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司马炎,后宫,宠幸,司马衷,贾南风,妃嫔

    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之后,又灭掉了吴国,统一了天下,此时的司马炎志得意满,于是,便开始大肆享乐,生活奢侈腐化。司马炎的腐化生活,导致晋朝的官员也开始奢侈腐化,整个朝廷,甚至都引起了攀比斗富之风。比较著名的就是外戚王恺和石崇斗富,比谁更有钱。司马炎曾下令,公卿的女儿,到了婚嫁年龄,先供自

  • 司马炎为什么对待山涛等人采取不同的刑罚标准?-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山涛,曹魏,晋朝,司马炎,司马昭,资治通鉴,三国争霸,竹林七贤,史说三国

    公元267年,篡位后的司马炎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当时的司隶校尉李憙弹劾立进县令刘友、前任尚书山涛、中山王司马睦以及已故的尚书仆射武陔侵占公田,请求司马炎处理。而当时的司马炎面对这项弹劾,只处死了刘友,而对山涛和司马睦都没有处理,所以包括司马光在内的众多史学家都在痛骂司马炎只拍苍蝇,不打老虎。为什么

  • 刘禅死后,司马炎在他墓中放了3件陪葬品,专家:刘备估计要气炸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刘禅,司马炎,刘备,司马昭,魏国

    (导读部分可略过)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是个朝代更迭比较普遍的一个时代。因此,在这样动荡的大环境下,战争就难以避免。有一个政权的兴起,自然就有另一个政权的颠覆。而旧政权的颠覆自然也就有了亡国君,亡国君往往就是那个荒淫无道、没有治国能力的人。而他们将国家拱手让人之后,就要背负起荒淫无道,昏聩无能的千古骂

  • 司马炎能够统一天下,这三人功劳非常大,而且他们都是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空冬雪标签:司马炎,杜预,吴起,孙权,羊祜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三十二讲:司马炎能够统一天下,这三人功劳非常大,而且他们都是名将。公元220年,曹丕废掉了汉献帝,建立了魏国政权;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江东称帝,正式建立了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