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炎告诉你,娶媳妇的重要性

司马炎告诉你,娶媳妇的重要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2774 更新时间:2024/1/29 7:44:24

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历经四帝(祖孙)三代,五十二年而亡。

有人说,西晋短命的原因是因为武帝司马炎分封诸侯王,没吸取西汉“七国之乱”的教训,是历史倒退。所以最终酿成了“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的覆亡。对于这个观点,我只能报以“呵呵”来表示。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我们先跳过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从他的儿子司马衷讲起。

白痴皇帝

司马衷,史称晋惠帝。

但凡了解些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司马衷是个白痴,但是这些论调的根据大多是司马衷“何不食肉糜”的言论得出的。

也因此而传出了司马衷“白痴皇帝”的说法。确实,司马衷不聪明,读书也不多。但要说司马衷是白痴,那是不对的。

毕竟,他老爹司马炎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要他把天下交给整天两眼无神,只知道张着嘴傻笑,流一地哈喇的傻子,你觉着可能嘛?换了你是司马炎,你会那么做吗?除非司马炎自己是个傻子。

史书里还有一些细节也从侧面印证司马衷不是白痴。

比如八王之乱时,永安元年(304年),司马衷受到司马颙的威胁越来越大,因此下密诏给刘沈和皇甫重攻司马颙。

另外,司马衷生了一子五女,其中儿子司马遹自幼聪慧,颇有司马懿的风格。传说司马衷的皇位就是因为这个儿子才得到的。

还有和贾南风所生的小女儿司马女彦,史书形容她“聪明歧嶷、便能书学、讽诵诗论”。

我们按正常推理,白痴是做不了这些事的。何况,司马炎儿子一大堆,干嘛要挑个傻子来毁了自己家的天下呢。虽说后来,这司马家的天下就是从他这儿子开始不行的。不过这锅也不能司马衷一个人背。

又有人说,之所以把皇位传给司马衷是因为他是嫡长子。那时候的规矩是立嫡不立长。我认为这话就听听好了。

纵观整个中国封建王朝史,立嫡不立长就是一句口号。但凡皇帝位子有机会传给下一代,大部分皇帝对继承人问题还是很慎重,很务实的。

毕竟这不仅关系家族的命运,还得保证祖坟以后不被人家给刨了,不然后代子孙都没地方祭奠自己。

所以说,具体谁做接班人,还是皇帝老子说了算。综上所述,司马衷肯定和聪明不沾边,但是也不至于是智障白痴,最多是又笨又蠢。

其实想想也正常,从出生就是天潢贵胄,养尊处优,享受着天底下最富足的生活,从小生活在皇宫,接触的人除了宫女太监,就是太监宫女。

平日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生活常识基本等于零。又缺少家教,读书又不好。真所谓“理论实践都不行”。

在那个文人士族做啥都要讲究“先要起个范儿”的魏晋南北朝,就显得言行粗鄙不堪,举止异于常人了。

自然,皇帝老子认为他行,那这些问题也就不妨碍他最终坐上皇位。

其实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职位,一旦环境和内部机制成熟了,就算上面坐了头猪,在一段时间内也能正常运转。比之上面坐了个喜欢作死的人,还是会好很多的。

就比如说皇帝那把龙椅。

所以说晋惠帝登基后,如果不作死,按部就班,西晋或许还可以多太平一段时间。但是,美好的理想总被残酷的现实所击败。司马衷不作死,不代表他媳妇不作呀。

而他媳妇这一作,就让西晋一统天下不到十二年朝政就开始乱了,他这媳妇就是贾南风。

一次人事调动,毁了一个朝代。

历史其实没太多内在逻辑,偶然因素才是决定性因素。

就像这个贾南风做皇后就是个偶然事件,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事件的起因是一次正常的人事任命。话说,司马炎要把贾南风他爹贾充派到长安常驻。

这贾充不知道是因为属于“宅男”呢,还是觉着长安太苦,总之就是不想离开家。

但皇帝的圣旨不敢违抗啊,又实在不想去。愁的不行,于是找老朋友荀勖去商量。

荀勖度着方步,想了半天,一拍屁股(据说两汉魏晋时的士人想问题有三个习惯动作,一是搓手,二是敲头,三是双手摩擦臀部)说,“诶,有了!”。

接着对着贾充说,“太子还没婚配,你那小女儿不错,要不就嫁给太子。这样,你就能因为嫁女而把出镇长安的事先搁起来了。这搁着搁着不就可以过去了吗?”

贾充一听,深以为然。但这个谁去和司马炎说呢?荀勖自告奋勇他去说。

接着荀勖就去找了司马炎的皇后杨艳(名字挺现代的)。皇后一听高兴的不行。说我这傻儿子真愁找不到哪家勋贵的女子愿意嫁给他呢。这贾充即使开国元勋又是晋朝世家,这赶情再好不过了。

于是,在杨艳和荀勖的撺掇下,司马炎最终同意了这门婚事,贾充的外派任务就顺理成章的取消了。

得到这个消息,贾充就得意的哼着小曲得意的。但一进门,看见在院子里玩耍的小女儿就傻眼了。

原来,这小女儿确实不错,知书达理,人也漂亮,但年龄也太小了,个头也小。这还没到嫁人的时候呢。

贾充心里暗暗叫苦,我咋把这茬给忘了呢。于是又赶紧找荀勖商量。

荀勖又开始度着方步,想了半天,再一拍屁股说“诶,有了”

转过头问贾充:“你不是还有个大女儿嘛,你把大女儿嫁给太子不就可以了!反正皇帝那一家子都不认识你的两个女儿”

贾充一听,咧着嘴边笑边点头称是,但点着点着就嘴角又耷拉下来了。

苦着脸说:“老兄,我这大女儿恐怕不行。”

荀勖问:“为啥不行?”

贾充答道:“我这大女儿不光长得丑,还脾气差,做事凶悍跋扈,家里人见她跟见老虎一样。这怎么能嫁给太子呢?”

荀勖哈哈一笑,说:“我知道你这个女儿,也知道她的这些缺点。可是,太子是个傻子呀。傻子嘛,糊弄糊弄不就过去了。”

就这样,因为司马炎的一个正常的人事任命,就把他们司马氏亡国灭种的祸根给埋下了。

董卓在世

贾南风初入宫廷,就跟回自己家一样,凶悍跋扈一点没变。三下五除二就把小老公收拾的服服帖帖(结婚时贾南风15岁,惠帝13岁)。

从此后司马衷多了个小娘,听话是基础,挨个打罚个跪那是轻的,没让你跪榴莲那是恩典。

要是敢和其他妃嫔勾勾搭搭,那就是两个字“找死”。姑奶奶不能杀了太子,那可以杀勾搭太子的妃嫔呀。管你怀孕没怀孕的,抢过旁边站岗宿卫军手里的长戟就直接开干。

颇有当年凤仪亭董卓“梳妆掷戟”的风采。只不过,这是个女董卓。

结果这事让她皇帝公爹知道了。司马炎一听,那还了得,这是牝鸡司晨啊。于是就要废了她。

这时候,又轮到那个习惯摸着屁股想辄的荀勖上场了。他开始四处奔走,各种活动。

又和內宫的皇后杨芷(前皇后杨艳去世时怕其他人做皇后危及司马衷,所以临终求司马炎迎堂妹杨芷入宫为后),嫔妃赵粲(杨艳的表妹)和杨珧(杨芷的叔叔)里应外合,找了一堆有身份的人为她求情。总算是有惊无险的过了这一关。

妖后出世

公元290年(永熙元年),司马炎驾崩,司马衷继位为帝,贾南风被封为皇后。

司马炎终归还是不放心这个儿子。临死帮他弄了两个辅政大臣。

一个是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另一个是汝南王司马亮。杨骏,水平一般,但权力欲望强烈。

靠着女儿是皇后,身居高位,再加他两个能力不错的弟弟,尚书令杨珧、卫将军杨济,权倾朝野,当时人称“三杨”。

司马炎用他辅政的其中原因之一说起来也好笑,就是杨骏没儿子,他辅政不会篡权夺位。

而汝南王司马亮,是司马懿家老四,武帝的叔叔。水平也不咋地。所以还没等司马炎咽气,就被杨骏先下手为强赶出了洛阳。只能在宫门口哭天抹泪了一阵,然后就被吓的跑回到封地去了。

杨骏赶走了司马亮,想着朝中再也没人和他争权。于是自封太傅,遍插党羽,大肆封赏,邀买人心;又打击异己,刚愎自用,把能得罪的,不能得罪的都得罪个遍。搞得天怒人怨。

不仅如此,又对皇帝不放心。不仅在皇帝身边安插了亲信,还要求皇帝的诏书必须太后同意才能发出。

两个弟弟一看这不行啊,就劝他们这个大哥说,哥呀,这不行。咱得低调,这历史上一家出了两个皇后的家族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可这人在权力和欲望面前就往往就是头猪,而且是一头喜欢作死的猪,不是想挡就能挡住的。

于是杨骏就带着杨氏一族开始在作死的路上一路狂奔。

杨骏的跋扈嚣张惹恼了很多人。其中之一,就是贾南风。

不过她可不是什么正义感爆棚,而是生气杨骏不让她参与朝政。

其实,贾南风一直对她那个老公阿姨外加后婆婆的皇太后杨芷心怀怨恨,她不记人家当初救她度过了被废的危机,反而认为是杨芷在武帝面前说她坏话。

现在又加杨骏阻止她参政,一下又点燃了她当年后宫“梳妆掷戟”的雄风。

于是,贾南风勾结一直被杨骏打压的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和宦官董猛开始密谋政变。

又派李肇联络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要求他们领兵讨伐杨骏。结果司马亮估计被吓怕了,嘴上满口答应,就是没行动。倒是司马玮雷厉风行,上奏折说要回来看看他皇帝弟弟。

这时候,这个杨骏就又显出了外强中干的草包本性。居然不敢阻止,是的,是不敢,不是别的原因。

这诸侯王没事要到你地盘上遛达遛达,明摆着就是来和你“说道说道”的。

所以等司马玮一入朝,贾南风就指使司马衷下诏,诬告杨骏谋反。

又派东安公司马繇领四百人讨伐杨骏,司马玮驻屯司马门。结果,杨峻、杨珧、杨济被杀,夷三族。

贾南风又借口皇太后杨芷曾在布帛中写“救太傅者有赏”,而称太后一同谋反。矫诏废皇太后杨芷为庶人,关在金墉城,第二年被活活饿死。

贾南风终于露出了她凶悍跋扈的本性,之后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又杀了司马亮和司马玮。

至此,朝政大权被贾南风掌控,她的亲戚党羽,如其族兄贾模、内侄贾谧、堂舅郭彰这些亲党,多被委以重任。

贾南风也成了不是皇帝的皇帝。

虽然贾南风得偿所愿,控制了朝政大权,但也因此为祸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拉开了序幕。

西晋接下去的事件就不再一一赘述了,相信大家也应该有所了解,

之所以贾南风这段要写的相对详细。

一是因为这是西晋极速衰弱的起点,

二来是因为贾南风虽不是西晋导致灭亡的罪魁,但起码是祸首。

那罪魁是谁呢?下一篇文章,我们就讲导致西晋灭亡的罪魁。

如果您觉着内容还行,还烦请加个关注给我点鼓励。之后我会努力更新更多优质内容!再次说声谢谢,谢谢您的支持!

更多文章

  • 曹操的孙子:却成为西晋的忠臣,还受到司马炎的宠信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曹操,司马炎,曹魏,曹植,魏武帝

    266年,曹魏末代皇帝曹奂被迫禅让皇位,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即位,建立西晋王朝。按理说曹家江山被终结,他们的宗室应该心怀不满才对,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曹操的一个孙子居然成为西晋的忠臣,还受到晋武帝司马炎的宠信,两人的关系非常好。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一、济北王此人名叫曹志,字允恭

  • 司马炎篡位时,大封家族成员为王,为何却把一位堂叔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幽默海花英标签:司马炎,司马懿,曹魏,司马孚

    265年,经过三代人几十年的的努力,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终于将曹操的孙子曹奂赶下台,建立了西晋王朝。司马炎在成为皇帝后,在加封文武百官的同时,还对自己的家族成员进行了封赏,其中许多人都被封为王。司马炎吸取前朝教训,给这些宗室王爷们很大的权力,结果引发来了后来的“八王之乱”。然而,在司马炎给宗室封王的过

  • 三家归晋:刘后主乐不思蜀,司马炎以晋代魏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禅,孙休,邓艾,姜维,蜀汉,司马炎,司马昭,刘后主,三家归晋,史说三国

    三家归晋:刘后主乐不思蜀,司马炎以晋代魏司马昭既防邓艾,又防锺会,先请魏主下诏,囚邓艾解京,一面命锺会进兵成都,一面令贾充将兵入斜谷,自奉魏主出屯长安。着着防到,司马昭之才实过锺会、邓艾。锺会接到诏敕便欲麾兵直进,姜维急劝会道:“邓艾若拒公,必且劳动兵戈,不如先遣监军卫瓘,前去收邓艾,然后进兵不迟。

  • 司马炎灭东吴,统一全国,为何却偏偏立“傻”儿子为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贾充,太子,三国,司马炎,司马衷,贾南风,军事政策,军事制度,国防政策

    司马炎不是傻子,虽然不像其他开国之君那么英明神武。但是基本的是非观和理智还是有的,司马炎其实一直想要废除司马衷。可是因为晋朝的“特殊国情”所以总是无法实施。1、晋朝的治国理念。其余朝代治国,要么奉行法家严刑峻法,要么采用道家修养生息,要么施展儒家仁义礼智。但是,晋朝则不然。因为司马家觉得自己得国不正

  • 晋武帝司马炎荒淫无道,广纳民间佳丽充实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司马炎,后宫,皇帝,贾南风,晋惠帝,晋武帝,三国,军事制度,国防政策,军事政策

    公元272年,晋武帝司马炎荒淫无道,广纳民间佳丽充实后宫。公元272年,晋武帝司马炎荒淫无道,广纳民间佳丽充实后宫,当时天下闻名的京城才女左棻[fēn]也在其中。一天晚上,司马炎兴致勃勃地准备宠幸左棻,结果一见面,把司马炎吓坏了:“你怎么长得像个丑八怪啊?朕哪里还有一点兴致?”原来左棻虽然才华出众,

  • 晋武帝司马炎英明神武,却扶持“白痴”儿子上位,使王朝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

    东汉末年,社会凋敝,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地方诸侯争霸不断。何进、董卓、曹操先后成为东汉朝堂上的权臣。在曹操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帜率铁蹄征伐下,北方大地重归一统。天下进入到曹、孙、刘三足鼎立的局面。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刘备、孙权紧随其后,相继建立蜀汉、东吴,历史正式

  • 西晋亡于匈奴刘渊,东晋亡于宋公刘裕,司马炎一个制度致王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刘渊,刘裕,桓温,桓玄,西晋,匈奴,东晋,三国,司马炎,司马氏,宋武帝,南北朝

    司马炎在西晋刚建立不久,就制定藩王制度,将司马家族各个宗室的子弟都封为王爵。司马炎对于自己家的亲戚们非常慷慨,一次性就批发了27个姓司马的王爷。这些王爷跟明清那些有名无实的王可不一样,司马炎允许他们在自己封国内部都建立自己的一套官员体系,相当于建立一个独立于中央政府的小朝廷。并且,司马炎同意这些王在

  • 三国最牛的俘虏,一位当面怒怼司马炎,一位吓得司马炎掉头就跑

    历史解密编辑:关你西红柿标签:司马炎,俘虏,司马昭,东吴,贾充,曹魏

    三国时期是我们都比较熟悉都一段儿历史,因为这段儿历史出现了太多的英雄,再加上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把这段儿历史搬到了文学领域,历史和文学相结合,让我们对三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三国的末期,有两位非常厉害的俘虏,虽然当俘虏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这两个人却非常地厉害。一个敢当面嘲讽建立西晋的皇帝司马

  • 司马炎为什么要干掉自己的亲生父亲?进来为您揭开谜底。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司马炎,司马昭,司马懿,皇帝,晋王,司马师,曹魏,国防政策,三国,军事政策,军事制度

    司马炎是西晋开国皇帝。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攻其父为“晋王”。 数月后,司马炎逼魏元帝曹桓退位,司马炎立都洛阳,改元。 太初,称国为晋,历史上称西晋。 司马昭死后几个月突然称帝,司马昭又死的离奇,司马昭之死是否与司马炎有关,司马炎为何要杀司马昭,下面笔者简单分析一下 . 先分析司马昭是怎么死

  • 他是司马炎口中的“酒鬼”,喝醉后大喊三个字,成为年轻人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司马炎,酒鬼,刘伶,酒缸

    根据《神农本草》中所记载的文献资料,我国酒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距今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是5000年的酒的文化历史演变,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酒早已经不是单纯饮用的佳酿,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寄托世人情感的一种载体!“借问酒家何处有,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