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武帝司马炎英明神武,却扶持“白痴”儿子上位,使王朝走向灭亡

晋武帝司马炎英明神武,却扶持“白痴”儿子上位,使王朝走向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2638 更新时间:2023/12/17 20:29:01

东汉末年,社会凋敝,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地方诸侯争霸不断。何进、董卓、曹操先后成为东汉朝堂上的权臣。

在曹操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帜率铁蹄征伐下,北方大地重归一统。天下进入到曹、孙、刘三足鼎立的局面。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刘备、孙权紧随其后,相继建立蜀汉、东吴,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期。在曹丕一朝,魏臣司马懿通过改革选官制,推行屯田而受到魏文帝重用,逐步进入曹魏权力中心,魏国的国力也蒸蒸日上。

曹丕死后,司马懿通过与蜀汉、东吴的长期交战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成为曹魏集团屈指可数的“三朝老臣”。

公元249年,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发动“高平陵之变”,将曹氏一门的重臣一举铲除,曹魏实际成为司马家族的朝廷。

一统天下,太康之治

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继续在朝堂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司马一族在曹魏的权势熏天,时有谚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260年,在司马昭的指示下,贾充、成济率兵将魏帝曹髦杀死,司马昭彻底掌握曹魏君主的废立大权。

263年,邓艾钟会率军灭蜀,司马昭封蜀汉后主刘禅为安乐公。265年,司马昭薨逝,其子司马炎继任为晋王。次年,司马炎逼迫魏帝禅让,司马炎称帝即位,国号“晋”,史称“西晋”。

司马炎刚即位时,颇有明君风范,在国内兴修水利,改革田制,轻劳薄赋,使得西晋国力得到飞速发展。在中央,司马炎设立太宰、太保等职,为后世三省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在法律典籍上,司马炎颁布《泰始律》,与前朝相比,大大减轻了对犯人的处罚力度,

是中国第一部以儒家经典为蓝本的法律文献,使得西晋初年出现了短暂的社会繁荣,夜不闭户的局面。

经历过战乱的司马炎深知天下百姓对和平的渴望,即位之初便将自己祖父曾推行的屯田制废除,鼓励南方百姓来北方居住、种田,还将土地赐予南方来的百姓。

明君却立“蠢”太子

到了太康元年,整个西晋正处于不断向上攀升的状态,国家富足,兵强马壮。司马炎将目标放在了南边的东吴,这一年,西晋二十万大军越过长江天堑,直捣东吴建业。东吴末帝孙皓出城投降,三国重归一统。

西晋统一天下之后,司马炎的思想渐渐陷入骄傲自满之中,在他眼里,自己的功绩足以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自己的国家远迈秦汉。由于思想的骄傲,整个人开始变得懈怠起来,逐渐对朝堂大事不闻不问,一心投入在享乐之中。

自得意满的司马炎面对重归一统的天下,心里暗自犯起了嘀咕:如何才能保江山永世太平?思来想去,他决定向汉高祖刘邦学习——推行郡国并行制。

太康年间,司马炎将天下富庶地区分给司马家族的四十多个王,并赋予他们极大的自主权,如今来看司马炎这一步无疑是一步错棋,这步错棋为几十年后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端。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西晋作为短暂的统一王朝,它的灭亡与统治者是分不开的。如果说分封诸王是八王之乱的祸源,那么晋武帝在继承人的选择上面则把西晋正式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

中国古代,皇位一般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这个问题同样摆在了晋武帝司马炎面前。可他的嫡长子司马衷却生来笨拙,为了考验司马衷,司马炎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如何治国理政。

要是以常人的智商来说,即便不能侃侃而谈,也至少能说出几个治国理政的例子。可对于智商不够的司马衷来说,这比登天还难。他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可历史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

早些年间,晋武帝便发现儿子司马衷愚笨、懦弱的特点,为了帮助儿子改变性格,司马炎便将开国大臣贾充的女儿许配给他。贾充的这位女儿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悍妇——贾南风。

贾南风一听自己的丈夫有机会当太子,顿时欣喜若狂。到处求贤帮助丈夫答题。不仅如此,

城府颇深的贾南风深知若是试卷答得过于完美必然会受到皇帝猜忌。

于是在试卷答毕后,又经过反复修改,让整篇文章平淡如水,但也不失道理,再交由丈夫司马衷抄写一遍,最终经过自己检查后呈给皇帝。

司马炎本就抱着不大的希望翻看试卷,可越读越觉得儿子司马衷的陈词虽然无味,但不无道理,完全出乎自己的预料。就这样,在贾南风的暗中操作下,司马炎最终确立了太子的人选。

皇后暴虐,引起八王之乱

成为太子后的司马衷非但没有帮到父亲一点忙,反而让司马炎开始为太子妃的事情操心起来。

司马衷不仅仅对古典文籍一概不懂,人的七情六欲,似乎也并不具备。

司马衷13岁便与贾南风成婚,可如今六年过去,两人竟未生下一儿一女。司马炎眼看自己一天天老去,可愚笨的儿子却一直没有继承人。

为了让司马衷懂得男女之理,司马炎另辟蹊径:在后宫挑选了一名妃子,让她以教“周公之礼”为名做太子的“伴读”。

之后看来,妃子谢玖的“教学成果”十分成功,太子不仅对周公之礼有所了解,谢玖的肚子也一天天大了起来。可太子妃贾南风的彪悍是世人皆知的,谢玖害怕自己因此遭受迫害便上书恳请皇帝让自己回宫。

眼见目的已经达成的司马炎便同意了她的请求,就这样谢玖在皇宫中为太子生下了一名男婴,取名为司马遹,愚笨的太子直到若干年后才知道自己有个儿子。

司马衷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了父亲的两次“考验”。公元290年,司马炎病逝,司马衷继位。谁都看得出来,西晋这个新兴帝国会很快陷入一场危机当中,可人们不知道的是,这场危机的制造者却不是皇帝本人……

司马衷即位后,便将谢玖立为贵妃,这让皇后贾南风很是嫉妒,不久后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拷打致死,儿子司马遹也被废为庶人,不久被贾皇后陷害之死,司马炎半生的心血就这样被悍妇贾皇后毁于一旦。

可怜的蠢皇帝司马衷还蒙在鼓里,整天做着春秋大梦。

除掉谢玖母子后的贾南风依旧不改彪悍的做事态度,眼看朝中她已经权势滔天,贪婪的她便把目光放到了司马诸王身上,贾后的专政本就让司马家族多有怨言,加上她毒辣地将太子司马遹杀死,更引起以赵王为首司马诸王的不满。

公元291年,楚王司马玮举兵,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等相继响应, “八王之乱”爆发。最终迫于诸王的压力,皇后贾南风吞毒酒自杀。此后诸王间为了争夺大权纷纷短兵相接,司马衷也沦为傀儡皇帝,饱受折磨。

307年蠢皇帝司马衷在贫困交加中去世,死前身旁竟无一人照看。而西晋王朝也随着他的死,进入到更加无休止的战乱之中,晋朝的丧钟已经在不远处敲响了。

我们时常这样开玩笑道:

“司马懿一人花光了后世三代的智商”

,可回望晋朝的立国,无论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还是司马炎,他们身上都拥有着一个统治者应有的智慧与沉稳。

可“创业容易守业难”,司马家三代人创下的宏图伟业却因司马炎的疏忽让数十年的基业立即走向衰败。

其实回头想想,晋武帝立悍妇贾南风为太子妃,明知道太子蠢笨不可为君还考验他将皇位强加给他,

司马炎在储君问题上犯的错误才是一切祸端的源头。

司马炎让自己后宫妃子培养太子的方式更是将人伦视若旁骛,这种环境下又怎能指望培养出贤明的继承人呢?司马炎在继承人上种种雍容寡断的操作成为后世一千多年的反面案例,时刻警醒着后来人。

标签:

更多文章

  • 西晋亡于匈奴刘渊,东晋亡于宋公刘裕,司马炎一个制度致王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刘渊,刘裕,桓温,桓玄,西晋,匈奴,东晋,三国,司马炎,司马氏,宋武帝,南北朝

    司马炎在西晋刚建立不久,就制定藩王制度,将司马家族各个宗室的子弟都封为王爵。司马炎对于自己家的亲戚们非常慷慨,一次性就批发了27个姓司马的王爷。这些王爷跟明清那些有名无实的王可不一样,司马炎允许他们在自己封国内部都建立自己的一套官员体系,相当于建立一个独立于中央政府的小朝廷。并且,司马炎同意这些王在

  • 三国最牛的俘虏,一位当面怒怼司马炎,一位吓得司马炎掉头就跑

    历史解密编辑:关你西红柿标签:司马炎,俘虏,司马昭,东吴,贾充,曹魏

    三国时期是我们都比较熟悉都一段儿历史,因为这段儿历史出现了太多的英雄,再加上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把这段儿历史搬到了文学领域,历史和文学相结合,让我们对三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三国的末期,有两位非常厉害的俘虏,虽然当俘虏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这两个人却非常地厉害。一个敢当面嘲讽建立西晋的皇帝司马

  • 司马炎为什么要干掉自己的亲生父亲?进来为您揭开谜底。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司马炎,司马昭,司马懿,皇帝,晋王,司马师,曹魏,国防政策,三国,军事政策,军事制度

    司马炎是西晋开国皇帝。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攻其父为“晋王”。 数月后,司马炎逼魏元帝曹桓退位,司马炎立都洛阳,改元。 太初,称国为晋,历史上称西晋。 司马昭死后几个月突然称帝,司马昭又死的离奇,司马昭之死是否与司马炎有关,司马炎为何要杀司马昭,下面笔者简单分析一下 . 先分析司马昭是怎么死

  • 他是司马炎口中的“酒鬼”,喝醉后大喊三个字,成为年轻人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司马炎,酒鬼,刘伶,酒缸

    根据《神农本草》中所记载的文献资料,我国酒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距今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是5000年的酒的文化历史演变,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酒早已经不是单纯饮用的佳酿,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寄托世人情感的一种载体!“借问酒家何处有,牧

  • 司马炎之后,西晋还有三位皇帝,结果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司马炎,皇帝,晋怀帝,司马衷,晋惠帝,晋愍帝

    司马炎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曹魏后期,司马炎进封新昌乡侯,拜抚军大将军、晋国世子。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后,司马炎拜相国,袭封晋王。不久之后,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改元泰始。司马炎在位初期,厉行节俭,颁行户调式,促进人口增长,取得了“太康之治”的成绩,并

  • 司马炎:弑父上位,荒淫好色,却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遂令天下父母心PLUS标签:司马炎,皇帝,司马衷,司马昭,皇位,贾南风

    历代帝国的开创者,无一不是气度恢宏、高瞻远瞩的明君,就连最没有存在感的晋王朝,其开国君主司马炎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主,即便他晚年非常荒淫无道。说起司马炎大家可能都不熟悉,但要说起他的父亲司马昭或许就能对上号了,虽然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嫡长子,可是他继承父业可谓非常艰辛。据说司马昭是被司马炎用毒药害死的,

  • 司马炎大封天下,导致地方宗室过于强大,是八王之乱的根源所在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司马炎,八王之乱,曹魏,司马衷,匈奴,晋朝

    司马家族建立晋朝之后,实现了曹魏没能实现的大一统局面,但统一局面并没持续多久,内部就爆发了持续十几年的八王之乱,将西晋王朝的国力都消耗殆尽,也造成了无力抵抗胡族的入侵,最终灭亡。自八王之乱开始,的确算是黑暗时代的开启,五胡入华又让几次中国大一统局面分崩离析,造成了持续几百年的乱世局面。造成这种结果的

  • 司马炎迟迟不伐吴:示弱于外,松懈敌志,不打无准备之仗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司马炎,吴国,匈奴,陆逊,蜀汉,曹魏

    司马炎自称帝到发动伐吴战争,大约相隔14年之久。在这14年中,晋王朝的局部边境先后发生过规模不大的一些战争,但大的战争一次也未爆发。为了一次战争准备时间之长,这在中国历史上也实属罕见。我们可以简单统计一下:秦始皇嬴政登基后仅25年,相继击灭六国;汉高祖刘邦48岁于沛县起兵,连年征战,仅用7年便统一天

  • 司马炎后宫的秘密——扒一扒司马炎的私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同度嘟嘟标签:司马炎,后宫,司马懿,杜预

    司马炎后宫的秘密——扒一扒司马炎的私生活南宫寒言趣谈2022-07-0114:58安徽关注今天我们按照中式骂人惯例评论下司马炎首先,司马炎同志不要太灰心,你还是很优秀的。你手下有羊祜、张华、杜预、王濬一批良臣卖力帮你干活,说明你还是有魅力的。再说了你灭吴统一了全国,你以前很多人都想这么干但是全都失败

  • 司马炎统一三国后,为什么没有对三国后主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司马炎,后主,刘禅,三国,吴国

    中国的历史中总能找到成功的共同点,也都能找到每个朝代陨落的不同之处。“以史为鉴”可以让后世之人更早地了解危机,避免危机。纵观中国的千年历史,一统地朝代过后就会出现分裂之态,此时往往处在世道混乱,民不聊生的阶段。在秦朝覆灭后,就进入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即使到后期汉朝一统,仍然逃不掉群雄争权的局势,所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