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2年,晋武帝司马炎荒淫无道,广纳民间佳丽充实后宫。公元272年,晋武帝司马炎荒淫无道,广纳民间佳丽充实后宫,当时天下闻名的京城才女左棻[fēn]也在其中。一天晚上,司马炎兴致勃勃地准备宠幸左棻,结果一见面,把司马炎吓坏了:“你怎么长得像个丑八怪啊?朕哪里还有一点兴致?”原来左棻虽然才华出众,但是样貌奇丑无比,让司马炎兴高采烈的来,垂头丧气地走了。
左棻相貌真的如此丑陋吗?《晋书》中就有记载称左棻“姿陋体羸。”那么为何司马炎要把他纳入后宫呢?这还是她出色的才华导致的。
左棻是临淄人,她和兄长左思一样都是自幼其貌不扬。魏晋时期,流行以貌取人的传统,不论男女都要仪表堂堂或者面貌娟秀才能做官和嫁得好人家。兄妹两人都是如此,在大家族中自然不受重视,而且就连邻里同龄人也纷纷喜欢欺辱和作弄他们。
这就给了兄妹两人很大的刺激,兄妹两人从此紧闭房门不与人交往,而在家中苦读诗书,以笔墨为伴书香为伍,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两人都变得才华洋溢,写出的文章也是花团锦簇。
左思写出一篇《齐都赋》拿出来给人品评,这下子震惊了齐地的士人才子,大家纷纷赞叹文笔优美、辞藻华丽,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左思却毫无得意之色,而是淡淡地说道:“我的文采没有妹妹左棻好,她写的才是真正的佳作啊!”说完把左棻的诗作文章拿出来给别人品评,众人看完更加的吃惊,根本无法相信这是出自女子的手笔。
由此一来,左家兄妹的才名开始在西晋传开。此时是晋武帝司马炎在位,他刚刚灭掉东吴统一华夏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因此司马炎开始偃武修文,于此同时他也开始沉迷于享乐和后宫之中。
司马炎把东吴宫中的佳丽全部接到洛阳宫中,这下宫女人数多达万余人,环肥燕瘦让他不亦乐乎。但是司马炎心中还是有点遗憾,就是宫女虽多,却没有文采出众的佳丽,每次宫廷宴会都没有佳作助兴,这点让他颇为遗憾。
此时他陡然听见齐地有位才女,写得一手好文章诗词歌赋信手拈来,顿时大喜过望,马上派人去齐地把左棻接入宫中。此时有知情的人告诉他说,左氏兄妹相貌不佳恐怕会让您失望。司马炎却淡然一笑,以为是别人嫉妒左棻的才华,阻拦她入宫。在司马炎看来,才女一般都气质不俗,再丑能到哪里去?
结果两人一见面,司马炎非常后悔了,当晚就到别的妃嫔那里留宿,只留下左棻独守空枕。左棻泪眼朦胧独坐屋中,不知日后该如何自处。
好在司马炎虽然嫌弃她的容貌,却很器重她的才华,毕竟宫中需要如此一位才女来捧场作诗附弄风雅。
还有一点就是司马炎也有点爱惜羽毛,他既然把左棻接入宫中,害怕再送出去会让人笑话他只重容貌,因此司马炎封左棻为贵嫔,随便划拨一处房子给她居住了事,除了宫内文书往来和宴会诗文的时候需要她出席外,其他时间司马炎从来不召见左棻,更别提到她那里留宿了。
左棻虽然空顶着皇妃的名头,却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心中委屈万分。只是封建皇权说一不二,她一个弱女子又能如何?也只能当作司马炎的御用“写手”来完成宫中文书和诗文写作工作。
左棻满腔哀愁常常融入诗文之中,虽然大多数都是司马炎命题的宫廷应景之作,但是其中充满了左棻个人的鲜明感情。一个才女往往是内涵丰富渴望爱情的,左棻幽居深宫,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丈夫的宠爱,连正常夫妻都算不上,这让她备受打击。
但正是因为她不受司马炎的宠爱,才在凶险无比的后宫之中得以平淡,而且左棻入选宫中,也让她的哥哥左思因缘际会下得以入京成为秘书郎。
左思在京城期间也是刻苦学习,他拜访学者探讨文章,在书房、茅厕都放着书籍和纸张,以便有了灵感好记载下来。如此十年之后,左思写下《三都赋》,一时之间洛阳权贵和士人都在传颂和抄录,造成洛阳纸张价格飞涨,这也是洛阳纸贵的由来,而左思也成为名动京华的大才子。
司马炎去世后,西晋朝堂乱做一团。后来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掌握大权,她先是把太后杨芷迁居金墉城使其活活饿死,然后再阴谋废掉太子司马遹,在后宫之中凡是司马炎的旧人,只要是她看不惯的大多不得善终。如此一来,左棻整日活在担惊受怕之中,不久也就郁郁而终,绝代才女就此落幕,只留下一堆黄土向后人述说着她幽居深宫,有才华而不得施展的凄惨故事。
中国古代,由于重男轻女思想隆重,因此女子受教育得非常少。但纵然如此,在历史上还是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女才子,她们在文学上的造诣不亚于男子。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和重男轻女思想的作祟,这些女才子们大多不能一展身手。或者遇人不淑,感情生活极为不顺利。她们只能将自己的哀怨之情融入和寄托在诗文之中,让人读后可怜而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