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司马炎口中的“酒鬼”,喝醉后大喊三个字,成为年轻人口头禅

他是司马炎口中的“酒鬼”,喝醉后大喊三个字,成为年轻人口头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4151 更新时间:2024/1/25 15:47:00

根据《神农本草》中所记载的献资料,我国酒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距今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是5000年的酒的文化历史演变,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酒早已经不是单纯饮用的佳酿,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寄托世人情感的一种载体!“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古人清明时节思念古人借酒消愁的怀念之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送别友人时饱含不舍之情的离愁之酒;“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古人看淡生死了无牵挂的潇洒之酒!

古今中外都很多文人墨客沉迷于饮酒,很多经典诗篇的创作也是在醉意朦胧之时!如果说诗仙李白是我国古代诗人的标杆和楷模的话,那么今天介绍的这位主人公,则可以说是古代嗜酒如命的第一大酒鬼了!他是谁?又有着怎样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一同聊聊

“无能”的名仕

晋武帝司马炎在位的泰始初,当时还没有科举制度,想要当官儿基本上就得是靠人推荐或者在社会上以及知识界有名望,刘伶就被任命为建威将军手下的一个参军,就是负责军营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负责为将军出谋划策,刘伶当时是很愉快地答应了这样一个任职。

晋武帝司马炎在当时就已经对于刘伶的名号,有着一定的认识,就想看看此人是不是真的和传闻当中一样拥有着大智慧,是个能够委以重任帮助治理国家的一个能人,司马炎就找机会集齐了当时靠着名望被人推荐而来的官员,开了个会,让他们各自谈论一下评定国家治理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对策。

刘伶是真的敢说,他直接就在众人的面前谈起了黄老学说推崇的道家的那种无为而治的状态。可是刘伶根本就没有发现当时的社会儒家学说已经占到了绝对地位,同时司马家是属于夺权获得的皇帝位置,那可是需要一大批的人才,来帮他想出弹压各地反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办法。刘伶希望司马家采用无为而治的方法,那不是等着被人夺了皇位?司马炎之后封赏了很多参加这个辩论会的能人才子,而等待着刘伶的却是因为被认为没能力被除去官职!

自恃清高

刘伶被罢官后,或许是因为他常年阅读黄老学说对于事件的看法能够找到不同的角度吧,刘伶自己的内心里还是比较平静的,成天驾驶着一辆用鹿拉着的车,车厢里面除了一点小小的供人坐着的空间之外,就全是他在驾车游览期间收集到的各种美酒。在当时用鹿拉车就已经比较奇特了,刘伶这个人呢在一边驾驶着这辆用鹿拉的车,还一边喝着酒,读者朋友千万不要模仿这种属于酒后驾驶的行为!

喝酒喝得浑身燥热,刘伶还把自己衣服给脱了个精光,就这么光天化日之下在大街上横冲直撞,好歹穿个衣服遮遮羞啊,这赤身裸体的成何体统?而刘伶则是在那里胡言乱语信口开河,发表着自己内心的不满和郁郁不得志!完全不顾及身边人投去的异样目光,依旧我行我素!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事情就又传回到晋武帝司马炎的耳朵里面了,朝廷马上派人来征召刘伶回到超星里当个官,刘伶这时候心里可就觉得当时我一片热心,你是爱答不理,现在你司马家知道刘伶有大才想把我请回去,那好刘伶叫你知道什么叫高攀不起!刘伶反倒是拿起了架子!

有酒量却没有“肚量”

刘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把自己关在家里喝酒,这一天喝醉了酒的刘伶,喝着喝着就发现身旁的酒壶里没了酒,就在屋子里大喊赶紧来人给我拿酒来!喊了半天也没人有反应,刘伶就自己亲自到院里的酒缸去打酒,这可能当时确实喝多了一个不小心刘伶一个跟头就栽到酒缸里去了,后来赶到的家里的侍从,还有他的夫人想把他拉出来,刘伶就告诉他们不用不用,要是有人来找我就叫他到这儿来见我,可见那有些人虽然醉了,但是他比醒着还清醒明显就是给朝廷派来的人安排了这样一个场面。

过一会儿朝廷下达任命的人到了刘伶在家里,来人就问了你们家家主刘伶人呢?刘伶的夫人就把这个朝廷来的使者带到这个大酒缸跟前,抬起脚来就对这个酒缸蹬了过去,女刘伶这时候也被吵醒了,当然还处于很严重的醉酒当中,刘伶光着半截身子从酒缸里站起来,手的姿势还像是握住了一个酒杯,朝廷来的使者赶紧说恭喜刘大人啦,您又被聘请入朝为官了,刘伶看着独自一人前来的使者,醉醺醺的对这位使者说:“还有谁”!说完之后刘伶大笑着走出了酒缸,迈着醉步走出了院子大门到街上去了。

这朝廷使者一看,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如果朝廷的使者只有自己一个人,那肯定是朝廷又给了个小官,刘伶显然是认为司马家想要重新让这个有才能的人为自己服务,那就必须拿出诚意来给刘伶一个大官当当,还得把人家恭恭敬敬地给请回去,仅凭着一个使者和一张任命状刘伶肯定不会去任职了。最后使者就回去跟司马炎禀报了这件事,司马炎听了之后也内心非常清楚,但他一个皇帝能放弃这面子吗?就又宣布取消任命!刘伶就是一个“酒鬼”没啥才学。

结语:这个被司马炎称为酒鬼的刘伶,就这样一次次地错过了大好的入朝为官的机会,就这样籍籍无名地度过余生!也被后世之人认为是蔑视礼法、纵酒避世之人的典型!这样的行为可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的酒鬼了,现代人们在取得某种成就或者喝酒喝多时都会经常说道这句:“还有谁”!很多人已经不记得刘伶其实是一个身有大才之人,只记得一个沦落到整日沉迷于酒精,只喜欢将自己灌得大醉,浑浑噩噩度日的人!对于刘伶您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标签: 司马炎酒鬼刘伶酒缸

更多文章

  • 司马炎之后,西晋还有三位皇帝,结果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司马炎,皇帝,晋怀帝,司马衷,晋惠帝,晋愍帝

    司马炎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曹魏后期,司马炎进封新昌乡侯,拜抚军大将军、晋国世子。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后,司马炎拜相国,袭封晋王。不久之后,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改元泰始。司马炎在位初期,厉行节俭,颁行户调式,促进人口增长,取得了“太康之治”的成绩,并

  • 司马炎:弑父上位,荒淫好色,却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遂令天下父母心PLUS标签:司马炎,皇帝,司马衷,司马昭,皇位,贾南风

    历代帝国的开创者,无一不是气度恢宏、高瞻远瞩的明君,就连最没有存在感的晋王朝,其开国君主司马炎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主,即便他晚年非常荒淫无道。说起司马炎大家可能都不熟悉,但要说起他的父亲司马昭或许就能对上号了,虽然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嫡长子,可是他继承父业可谓非常艰辛。据说司马昭是被司马炎用毒药害死的,

  • 司马炎大封天下,导致地方宗室过于强大,是八王之乱的根源所在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司马炎,八王之乱,曹魏,司马衷,匈奴,晋朝

    司马家族建立晋朝之后,实现了曹魏没能实现的大一统局面,但统一局面并没持续多久,内部就爆发了持续十几年的八王之乱,将西晋王朝的国力都消耗殆尽,也造成了无力抵抗胡族的入侵,最终灭亡。自八王之乱开始,的确算是黑暗时代的开启,五胡入华又让几次中国大一统局面分崩离析,造成了持续几百年的乱世局面。造成这种结果的

  • 司马炎迟迟不伐吴:示弱于外,松懈敌志,不打无准备之仗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司马炎,吴国,匈奴,陆逊,蜀汉,曹魏

    司马炎自称帝到发动伐吴战争,大约相隔14年之久。在这14年中,晋王朝的局部边境先后发生过规模不大的一些战争,但大的战争一次也未爆发。为了一次战争准备时间之长,这在中国历史上也实属罕见。我们可以简单统计一下:秦始皇嬴政登基后仅25年,相继击灭六国;汉高祖刘邦48岁于沛县起兵,连年征战,仅用7年便统一天

  • 司马炎后宫的秘密——扒一扒司马炎的私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同度嘟嘟标签:司马炎,后宫,司马懿,杜预

    司马炎后宫的秘密——扒一扒司马炎的私生活南宫寒言趣谈2022-07-0114:58安徽关注今天我们按照中式骂人惯例评论下司马炎首先,司马炎同志不要太灰心,你还是很优秀的。你手下有羊祜、张华、杜预、王濬一批良臣卖力帮你干活,说明你还是有魅力的。再说了你灭吴统一了全国,你以前很多人都想这么干但是全都失败

  • 司马炎统一三国后,为什么没有对三国后主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司马炎,后主,刘禅,三国,吴国

    中国的历史中总能找到成功的共同点,也都能找到每个朝代陨落的不同之处。“以史为鉴”可以让后世之人更早地了解危机,避免危机。纵观中国的千年历史,一统地朝代过后就会出现分裂之态,此时往往处在世道混乱,民不聊生的阶段。在秦朝覆灭后,就进入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即使到后期汉朝一统,仍然逃不掉群雄争权的局势,所以才

  • 西晋“八公”:司马炎称帝时,官职最高的八位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司马炎,司马懿,曹魏,曹爽,司马孚,太尉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6年~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的嗣父(堂伯),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司马炎出身河内司马氏。初以门荫入仕,封北平亭侯。后迎立魏元帝曹奂,授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拜抚军

  • 从晋武帝的施政措施来正确的看待晋武帝司马炎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司马炎,贾充,司马昭,分封

    提及西晋的历史,很多人都是痛心疾首,由于其在嬗代之路上沾染了太多的血腥,以致于对于西晋总是贬多褒少,而司马昭命令贾充杀害魏帝曹髦的举动更是被世人所诟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这之后成为了野心家的代名词。在以往的观点之中,由于对西晋这个朝代并无多大的好感,所以大多数人都用有色眼镜来看待晋武帝司马炎

  • 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有多厉害?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他的白痴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司马炎,贾后,司马衷,司马懿,东宫,晋武帝,三国,军事政策,国防政策,军事制度

    司马炎的这个孙子,叫做司马遹(yù),又称愍怀太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司马炎之所以传位给白痴儿子司马衷,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司马衷有司马遹这样一个好儿子。司马遹在五六岁时,就表现出惊人的聪慧,比如有一次宫中晚上失火,司马炎登楼远望,身旁的司马遹赶紧拽着司马炎的衣襟到暗处,司马炎好奇地询问他原因,司

  • 司马柬:晋武帝司马炎第三子,备受宠爱却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三国,司马炎,司马柬,晋惠帝,司马衷,贾南风,晋武帝

    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共有二十六个儿子,知名者十八人。按相关文献,仅知第十八、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六皇子早殇。对于司马炎来说,因为长子司马轨早夭,所以册立次子司马衷为太子,这就是之后的晋惠帝。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司马柬,则是司马炎的第三子。和司马衷比起来,司马柬无疑是适合的太子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