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赫赫武皇帝!拓跋焘北击柔然,东征奸尸狂魔慕容熙,西平沮渠牧健

赫赫武皇帝!拓跋焘北击柔然,东征奸尸狂魔慕容熙,西平沮渠牧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三三三 访问量:4208 更新时间:2024/1/20 8:51:24

拓跋焘十六岁继位,三年内两次带兵亲临前线,以自身为诱饵,攻占了大夏国的统万城,活捉夏国君主赫连昌,迫使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定求和告降,这是拓跋焘一生当中第一个“武功”,而第二个,就是北击柔然。

柔然在北魏的最北边,土地面积极广,时不时地来抢掠一波,对北魏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拓跋焘执意讨伐柔然,可鲜卑贵族们却站在了拓跋焘的对立面。

与讨伐赫连昌的大夏一样,拓跋焘的背后仍然有他最信任的谋士崔浩的支持,纵然鲜卑贵族们一个个讲诉了太多的困难,讨伐柔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拓跋焘从不担心长孙嵩的事件再一次重演。

此次讨伐柔然,北魏的大将与重臣们皆跟随拓跋焘一起前往,临行前,寇谦之曾询问崔浩,对此战是否有绝对的信心,崔浩则表示,胜利是一定的,只恐怕拓跋焘和鲜卑贵族们贪图眼前的小利而放虎归山,无法取得全胜。

灭夏之前的北魏周边国家分布

拓跋焘北击柔然

拓跋焘的进军计划如同崔浩设想的一样,一路之上皆是恐慌的柔然人,由于对拓跋焘北伐没有准备,柔然兵溃败千里,在各大帝国之间周旋的高车部再次选择背叛柔然,投到北魏的怀抱,随后对柔然人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拓跋焘本人则率领大军沿弱水西进,一直追击到涿邪山附近,拓跋焘犹豫了,不愿意往前追了,跟随他一起出来的鲜卑贵族们也适时的劝谏。

这位贪图眼前利益的皇帝和大臣们最终在涿邪山选择班师回朝,此次进攻柔然,胜利的最大原因在于出其不意的突然性,可是眼看着就要活捉柔然国主大檀的时候了,拓跋焘竟然回去了,此时,带领着几百个残兵败将的柔然国主大檀距离拓跋焘大军已经不到足一百八十公里的距离。

此战后,柔然国主大檀可汗饮恨病亡,他的儿子吴提继任柔然可汗,而高车诸部则又重新回到北魏的掌控范围内,为了防止柔然人报仇再次南下抢夺,拓跋焘加固汉代长城,设立北魏六镇,严防死守。

柔然骑兵

拓跋那大战塞北

或许是出于没有活捉柔然可汗的恨意太重,没过几年,拓跋焘再次点兵北伐,此次北伐的重用性不言而喻,拓跋焘甚至带着太子一起打过了涿邪山,但是柔然人这一次学得很聪明,他们不与拓跋焘正面交锋,只是一味地逃窜,避开北魏的先锋部队,将拓跋焘的大军诱到大漠深处,坚壁清野,等到北魏大军粮草不济的时候,再予以消灭。

拓跋焘当然不会上这个当,粮草快没有的时候,他就开始退军了,如此一来,雄心满满的北伐再次无疾而终,拓跋焘非常懊恼,他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认为柔然人之所以不敢跟他硬碰硬主要在于北魏的兵马实在是太多了,以多欺少,柔然人很害怕。

北魏兵

因此,第三次北伐的时候,拓跋焘削减了战斗部队,他让拓跋那和拓跋羯儿领少数精兵北上,寻求与柔然的决战,柔然国土土贺可汗这一次看的真真切切,来的北魏兵实在是少之又少,因此他出动了,以数倍于拓跋那的大军将北魏军包围,试图全歼。

可是土贺可汗低估了拓跋那的实力,这位也是一个打仗不要命的主,在重重包围之下,硬生生地打出来一个漂亮仗,吓得土贺狼狈逃跑,丢掉了无数的辎重粮草,几乎把柔然的全部底子都陷进去了。

拓跋那此次虽然也没有完全消灭掉柔然,但柔然自此便衰落下去了,再也没有社仑可汗时期的雄风,面对南方强大的敌人,柔然开始向西发展,避开这个人见人怕的拓跋焘。

北燕,何止一个乱

西灭大夏,北击柔然,南边的刘宋此时正值鼎盛时期,不易攻伐,拓跋焘的身边就剩下东边的北燕了。

此时的北燕,那叫一个乱。

北燕源自于后燕,慕容垂建立后燕后,攻打拓跋珪时死在了参合坡,拓跋珪趁势消灭了慕容垂的儿子,后燕皇帝慕容宝,占有了后燕绝大多数州郡。慕容宝兵败后投奔舅父兰汗,兰汗虽然是慕容宝的亲舅舅,但权力欲望太强了,假装迎回慕容宝后就将其斩杀,随后灭掉了慕容宝的儿子和鲜卑慕容氏的宗族子弟,唯有兰汗的女婿,慕容盛一人没有受到诛杀。

慕容盛在兰汗帐下假装顺从,却日夜想着为父报仇,为了瓦解兰汗的势力,他以女婿的身份不断地在兰汗耳边吹风,本就多疑的兰汗借此机会赶跑了两个弟弟,兰堤和兰难,失去弟弟护佑的兰汗瞬间成为了孤家寡人,大权在握的慕容盛振臂一呼,兰汗与他的儿子就一命呜呼了。

慕容盛

灭掉兰汗,慕容盛登上后燕的皇帝之位,慕容盛继承了鲜卑慕容氏的军事才能,战争本领非常强,周边的高丽等国家全成为他的手下败将,但多年隐忍造就的性格畸形让慕容盛过于强势,对待手下非常苛刻,因此树立了不少敌人。

没过多久,对慕容盛不满的大臣们就秘密地组成了反叛联盟,将慕容盛刺杀了事,慕容盛一死,丁太后擅自决定废掉慕容定太子之位,改立慕容熙为帝。

慕容熙奸尸

慕容熙是慕容盛的叔叔,不过要比慕容盛小了不少,他之所以能够成为皇位的接任者,主要是因为他经常与丁太后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

可惜,丁太后错付了人,慕容熙当上皇帝以后,就宠幸苻氏姐妹,对丁太后不理不问,丁太后当然生气了,又想搞政变,慕容熙不是小太子慕容定,对于丁太后的一举一动他早就了如指掌,还未等丁太后发难,就逼死了她。

丁太后刚死没多久,符氏二姐妹相继病亡,慕容熙悲伤到不能自已,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有记载的皇帝奸尸,就是慕容熙留下的。

《晋书》评价慕容熙

没有人愿意跟着一个喜欢奸尸的皇帝混,这是毋庸置疑的,禁军统领冯跋将慕容熙驱逐出龙城,改立慕容宝的义子慕容云为帝。

慕容云本姓高,跟鲜卑慕容氏没有多大的关系,从慕容云登上皇位,建立北燕开始,纵横百余年的鲜卑慕容氏在中国东方彻底消失,但在中国的西部还有一个分支,吐谷浑。

奇葩的北燕国主,冯弘

高云虽然是被冯跋推举上位的,但却不是傀儡皇帝,相反,他的权力可不小,身边的侍卫都是心腹将领,尤其是离班和桃仁两兄弟,简直是高云的左膀右臂,可就是这两个兄弟,竟然离奇的将高云刺杀了。

冯跋是看着高云被杀的,他既没有上前阻止,也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在高云被杀后立即处死了离班二人,高云一死,冯跋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北燕的皇帝,他虽然是禁军统领出身,但做皇帝是绰绰有余的,在他治下的二十余年里,北燕人民享受到了难得的和平。

冯弘反叛

冯跋病危去世前,他的宠妃宋氏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竟然矫诏宣称不准太子入宫面圣,此事被太监胡福知道以后,他立刻通知了冯跋的弟弟冯弘,冯弘带兵冲入宫中,软禁了宋氏母子,废掉了太子冯冀,诛杀了冯跋一百多个儿子,吓死了老皇帝冯跋。

杀完侄儿以后,他又霸占了冯跋的妻子宋氏

此时,北燕的乱局被拓跋焘看在眼里,他已经急不可耐地想要吞并北燕了,这个时候冯弘又作妖了,竟然带着妃嫔、财宝和龙城百姓跑高丽去了,北燕至此灭亡。

冯弘的下场就比较惨了,到了高丽还摆北燕皇帝的架子,一点寄人篱下的道理都不懂,高丽王一生气,就把冯氏宗族子弟全部干掉了,唯有冯弘的孙女逃脱,此人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冯太后

北凉被灭,拓跋焘统一北方

北燕被灭,摆在拓跋焘面前的就只有北凉这一个阻碍了,北凉国主沮渠牧健从老凉王沮渠蒙逊手中接管的是一个四面通吃,逍遥自在的国家,并且他还是拓跋焘的大舅哥,这种身份和关系网图个安享晚年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沮渠牧健有个小毛病,好色。

拓跋焘出于对沮渠牧健的尊重,也派遣了自己的妹子武威公主下嫁给新凉王,可是沮渠牧健却不喜欢武威公主,或出于对拓跋焘的愤恨,或者是武威公主长得实在是不如人意,总之,从嫁到北凉后,武威公主的夜生活并不美满。

沮渠牧健

一个好色的王爷,不跟自己的正妻腻在一起,难道是找别的妃嫔去了?其实也不是,沮渠牧健似乎对他后宫里面的妃子并不感兴趣,他竟然勾搭上了自己的嫂子,李氏。

人间惨剧还有比乱伦更可怕的吗?有,那就是沮渠牧健的嫂子李氏竟然爱上了这个好色的弟弟,人一旦有爱,就会生恨,她不恨沮渠牧健,也不恨拓跋焘,她恨武威公主,她觉着是这个女人让她们被迫乱伦,不能光明正大的走到一起。

于是李氏下毒了,打算毒死武威公主,这个无辜躺着中枪的可怜的公主连夜被送往北魏平城救治,勉强保住了性命,却永久落下了残疾。

拓跋焘恨,他恨李氏的嫉妒心,更恨北凉对他权威的无视,因此他决定讨伐北凉。

不出意外,鲜卑贵族们跟之前讨伐夏、柔然和北燕时一样,又一次地站在了拓跋焘的对立面,北魏的这些贵族似乎对开疆拓土不怎么感兴趣,但司徒崔浩却始终站在拓跋焘身后。

北凉太小了,面对强大的北魏,毫无还手之力,举手之间就被消灭了,北凉灭,沮渠牧健被擒,没多久被杀。

至此,拓跋焘实终结了十六国乱世的局面,一统北方。

标签: 慕容熙拓跋焘北魏慕容宝北燕

更多文章

  • 后燕皇帝慕容熙的爱有多疯狂?皇后死后尸体不下葬,每晚仍要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影视万汇标签:慕容熙,后燕,慕容垂,慕容宝,皇后,太后

    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慕容复被段誉在少林寺打败,意图自尽时,他的父亲慕容博及时出手,救下了他。为了鼓励慕容复活下去,慕容博还搬出了大燕国当年的英雄人物,比如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这些人都是当世豪杰,治国有方、威震邻邦。从这一点上说,慕容博还真没有吹牛。但慕容家就没有荒唐子孙么?显然不太

  • 后燕疯狂皇帝慕容熙:皇后死后尸体不准下葬,每晚仍要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慕容熙,皇帝,后燕,皇后,疯狂,五胡十六国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一心想要复国,他想要恢复的政权就是燕国,在燕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表现优秀,治国有方,除了他们之外,后燕还有一位非常疯狂的皇帝,皇后死后尸体不准下葬,每晚仍要侍寝,这位皇帝就是慕容熙。成为皇帝慕容熙是后燕开国皇帝最小的儿子,原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13岁的时候遇到朝中臣子作

  • 后燕皇帝慕容熙:皇后去世,尸体不准下葬,每天晚上仍让她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左都护卫标签:慕容熙,皇后,后燕,太后,慕容垂,皇帝

    我们或许都知道,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乱世年代,五代十国时期可以说是真正的让百姓极度受苦的年代。那个年代下,百姓的生命简直就是草芥不如,各大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形成了五胡乱华这个令人痛心的历史时期。在五代十国的后燕,尤其是后燕的光始元年,慕容氏一族发生了权力更替。作为次子,慕容熙成功地熬到了出头之日,接替了

  • 后燕皇帝慕容熙:妃子符氏去世后,尸体不准下葬,晚上仍让她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慕容熙,后燕,皇帝,慕容垂,皇后,太后

    我们或许都知道,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乱世年代,五代十国时期可以说是真正的让百姓极度受苦的年代。那个年代下,百姓的生命简直就是草芥不如,各大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形成了五胡乱华这个令人痛心的历史时期。在五代十国的后燕,尤其是后燕的光始元年,慕容氏一族发生了权力更替。作为次子,慕容熙成功地熬到了出头之日,接替了

  • 后燕荒唐皇帝慕容熙:皇后死后尸体不准下葬,每晚仍要同床共枕

    历史解密编辑:缁尘绮陌标签:慕容熙,后燕,皇帝,慕容垂,皇后,慕容宝

    古代出过很多荒唐的帝王,有唐玄宗迷恋姑姑太平公主,抢儿媳杨玉环,有朱温让儿媳们轮流侍寝,有杨广不止喜欢幼女,还喜欢男童,甚至霸占父亲的妃子,更有宋孝武帝竟和生母乱伦。还有一个皇帝的荒唐行为可以用疯狂来形容,连尸体都不放过,可以说很重口味了,他就是后燕的最后一个皇帝——慕容熙。几经动荡,登基为帝慕容熙

  • 晋安帝司马德宗:历史上唯一一个一生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的传奇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司马德宗,刘裕,晋安帝,桓玄,丞相,帝王

    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九月二十日。按中国独有的干支纪年法,是丙申年。大洋彼岸,罗马贵族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刚刚出生,现在的他虽然是襁褓之中的婴儿, 但在未来,他会发动一场震惊欧洲的宫廷政变,成为西罗马帝国的皇帝。江南大地,也有事发生。这一年,东晋王朝的第九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驾崩了。万

  • 巧合还是天命?西晋有白痴皇帝司马衷,东晋有弱智皇帝司马德宗

    历史解密编辑:竟无语凝嘢标签:皇帝,桓玄,武帝,西晋,东晋,司马衷,晋惠帝,晋安帝,司马德宗

    说起“傻皇帝”,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电视剧中刘备的儿子刘禅,但其实刘禅并不是低智商皇帝。历史上真正的傻皇帝并不多见,尤其是又傻又能长享帝位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两晋时期司马氏一家就出了两个著名的傻子皇帝:一是西晋惠帝司马衷;二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并且两人还都稳坐了很多年的皇位。不知道是历史巧合还是真的天命

  • 晋成帝司马衍:皇帝犹如困兽,时刻游走于帝国权力的刀尖之上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晋成帝,司马衍,皇帝,太后,王导,司马绍

    太宁三年,公元325年,八月二十五日。建康城天气反常,下了一整夜的雪。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肃杀,建康城里一片死寂。万籁俱寂之中,东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司马绍驾崩了。司马绍的死,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他是一个明君,一个东晋乃至两晋时期都极为难得的明君。年少登基,匡扶天下,计除权臣,扫平四

  • 古代名人智慧:司马绍转移目标得脱身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王敦,皇上,大军,明帝,司马绍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东晋明帝时,大将军王敦起兵造反,顺江东下,进攻建康(今江苏南京),谋图算夺君位,自己当皇上。消息早传到明帝马绍那里,为了平灭叛乱,司马绍亲率大军迎敌。两军相遇在都阳湖畔,扎下营寨。司马绍自恃勇力,换了一身便装,策马到王敦大营来观看虚实。守营将士见有一气轩昂之士在营外转悠,觉得

  • 东晋人物志:东晋历史上的强势皇帝,晋明帝司马绍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皇帝,王敦,王导,晋明帝,司马绍,司马睿,东晋人物志

    公元323年,东晋政权的建立者司马睿在忧愤之中死去,继承他皇帝的是他的庶长子司马绍。因为司马绍的生母荀氏是鲜卑人,只是在当婢女时得到司马睿的宠爱生下了司马绍,而司马绍长得不像当时的汉族人那样,因胡须发黄,讨厌司马绍的王敦就叫他“黄须鲜卑儿”。司马绍也很幸运,身为司马睿的皇后虞皇后没有生育,按照“无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