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别以为司马睿开创了东晋,就非常厉害了,竟然被大臣们活活给气死

别以为司马睿开创了东晋,就非常厉害了,竟然被大臣们活活给气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看点啥 访问量:134 更新时间:2024/1/26 3:09:22

古有三纲五常,在如此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皇权自然成了至高无上的存在,几乎没有哪个男子能够抵挡住帝位的诱惑。可鲜有人知的是,历史上就曾出现过这样一位帝王,不慕帝位不贪权,一生都在后悔继承皇位。以至于,最后被大臣活活气死了,他就是晋元帝司马睿

司马睿是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琊武王司马伷之孙,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公元290年,司马睿世袭为琅琊王。

太熙元年四月二十日,晋武帝去世,皇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大赦,改年号为永熙。

然而,此次司马衷即位虽看似平顺,实则暗潮汹涌。因为,新帝天资愚钝,使得西晋政权渐渐失去了控制。于是,朝野之上尽是争权夺利之辈,更有甚者竟开始明目张胆地培植党羽。因此,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权,司马睿选择了明哲保身,直接退守封国。

彼时的司马睿虽贵为琅琊王,但他手中却并无兵权。所以,在西晋轰轰烈烈的八王之乱后,司马睿依附了受封于东海国的司马越。永兴二年,司马越起兵迎接晋惠帝,司马睿临危受命为平东将军留守邳下,随行的王衍和王导也被委以重任。正是从此时开始,繁衍于琅琊之地的王氏家族开始走上政治舞台。

当时,王导和王衍这些王氏子弟,都是司马睿在洛阳结识的朋友,以及嵇康之子嵇绍。因为,司马睿恭检避让的策略,洛阳不少有识之士都对其赞赏有加。王导算得上是琅琊的头等士族,而其族兄王衍更是当时有名的士族领袖。于是,有了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司马睿逐渐在西晋政坛上站稳了脚跟。

永嘉元年,司马睿偕同王导等人南渡至建邺,使得晋朝的政治中心南移,史称“永嘉南渡”。此次南移后,以王导、王敦兄弟为代表的王氏家族,势力逐渐散布全国。当时,头号人物王导始终栖居枢机之地,而其兄弟王衍则主要负责征讨上游。最终,“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开始显现。

建兴四年,刘曜围攻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次年三月,司马睿改元为建武,东晋正式建立。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司马睿还只是晋王位,并未称帝。建武二年,晋愍帝的讣告传到江东,司马睿才正式称帝。那时,东晋领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

所以,得到该地区世家大族的支持,对新帝来说极为重要。

其实,从势力角度上来说,司马睿应当算是史上最没有权威的帝王了,因为,他的皇位是臣僚送的。而他之所以能顺利登临帝位,是东晋王室已然成为了汉族政权的象征,故:王氏兄弟甘愿为其奔走呼号。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让司马睿没想到的是,自己亲手创建的东晋,却被王氏家族玩弄于股掌之间。

当时,司马睿重用王导,将其比作自己的“仲父”,几乎所有的国家大事,司马睿都会询问他的意见。而王导也因为皇帝的信任权势扩张,仅在南朝时期,王氏家族就出了八位皇后。后来,司马睿深感大权旁落之祸,暗地里开始用刘隗、戴渊等新人,而此举则引起了王敦等人的极大不满。

永昌元年,野心勃勃的王敦以讨伐刘隗为名,率兵攻打建康,王导则以保全家族利益为由暗助王敦。不久,王敦攻入建康,戴渊被杀,使得司马睿输得一败涂地。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司马睿彻底沦为了王氏家族的傀儡。从前的“仲父”王导负责处理朝中的大小事务,而其族弟王敦则还师武昌,遥控东晋朝政。可见,司马睿身为天子,号令却无法传出宫门,实乃帝王之大不幸。在卧床不起后,他曾试图通过重用司徒荀组来钳制王氏。

但哪曾想,司徒荀组却英年病逝,由此,更是加重了司马睿的心病。永昌元年十一月,司马睿忧愤而终,享年四十七岁。然而,作为东晋的开国君王,司马睿或许没有什么伟大事迹值得后人歌功颂德,但是,他的死却无疑让许多人记忆深刻。据历史资料记载,司马睿是被臣子活活气死的。

其实,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司马睿的死也是有据可依的。当人过于忧伤时,身体会分泌许多激素,即:出现所谓的内分泌紊乱。长此以往,身体必然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毛病。换言之,司马睿的重疾是因为忧愁和不开心导致的。

话说,晚年的司马睿长期处于被囚禁的状态,而朝野上下约四分之三的官职都被王氏兄弟换成了自己人。于是,看到王家势力已经触及天下各处,司马睿的心中既惊惧又愤怒。可是,面对当时的情况是,司马睿却不能发火,更不能对王氏族人说重话,使心中的忧愤根本无从排解。

久而久之,体内分泌的激素成了毒素,加之其晚年身体免疫力每况愈下,就得了重病。试想一下,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司马睿的心病根本难以得到有效医治。最终,在旁人的一番刺激下,司马睿就死了。其实,纵观历代君王,大多数人到了垂暮之年虽贪图享乐,留下一世骂名,却依旧活得逍遥自在。可是,反观司马睿便会发现,他虽自始至终都活得小心翼翼,却依旧难改其傀儡皇帝的宿命。

从前,他出生于王室之家,手无实权,后来,他在旁人辅佐下成了东晋开国君王,依旧手无缚鸡之力。或许,这一切都是宿命。

其实,关于司马睿的父亲,史学界一直流传着多种说法。

一种认为,司马睿不该姓司马,而应该姓牛,因为,其是夏侯氏与牛金偷情生下的孩子。这种说法主要来源于“牛继马后”的预言,即《玄石图》中曾记有“牛继马后”的预言。当时,升任太傅的司马懿害怕预言成真,便直接下毒杀死了手下一位名叫牛金的将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司马睿是夏侯氏与府中下人牛钦的孩子。因为,从前有“牛继马后”的传言,时人便戏称司马睿为“牛睿”。譬如:明朝李贽便直指司马睿为“南朝晋牛氏”,而非司马氏。而正史则称司马睿是司马觐与夏侯氏的孩子。所以,这三个说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今人无从辩驳。

但我们更愿意相信,他是司马觐的儿子。

参考资料:

【《晋书卷六·帝纪第六》、《魏书·列传第八十四·僭晋司马睿传》、《容斋随笔·晋之亡与秦隋异》】

标签: 司马睿王导王敦王衍司马炎晋愍帝

更多文章

  • 中兴虽成权柄落,苟与门阀共天下——最无权势的开国之君司马睿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王敦,王导,皇帝,吴国,门阀,司马睿,司马氏,开国之君

    引言南宋词人陈亮有感于晋宋偏安江南,如出一辙,中原丧失,于是在《念奴娇·登多景楼》中发出这样的感慨:“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很显然,词中的“门户私计”表面上即指门阀政治,而“六朝”则指代三国时期的吴国、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但严格来说,三国时期的吴国还未形成门阀政治。虽然孙吴政权确实需

  • 司马睿在建康称帝,为什么其它王爷不来和他争位?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生活的大西瓜标签:皇帝,晋朝,建康,司马睿,司马炎,司马昭

    在晋朝时期,司马睿成功地在建康称帝,成为晋朝的皇帝。然而,这一过程并非顺利无阻,其它王爷的态度也很关键。司马睿之前的晋朝,一直处于分裂和动荡之中。然而,自从司马炎、司马昭相继称帝,晋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司马睿的祖父和父亲的称帝经历,为他的称帝奠定了基础。此外,司马睿也积极掌控朝

  • 【中英文艺家在线】安徽重要历史名人 · 桓玄、戴逵|傅少森

    历史解密编辑:经典诗书画标签:桓玄,戴逵,傅少森,文艺家,中英,刘裕

    安徽重要历史名人 · 桓玄、戴逵文/傅少森52、桓玄形貌瑰奇神疏朗,博通六艺善文章。自恃英雄豪杰命,晋室戒忌诉冤肠。专横荆州士民惧,响应王恭与廷抗。被推盟主矜倨傲,夺取朝权祸心藏。威逼篡位建桓楚,玩乐无道骄奢荒。民心思变举兵讨,被杀头颅挂健康。失政丧国在位短,书写改简用纸张。崇道抑佛性贪婪,鄙陋诈

  • 肥胖皇帝桓玄:500斤重,一屁股坐坏龙椅,一顿饭干掉20斤肉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桓玄,皇帝,刘裕,刘备,司马衷,司马昭

    在中国封建帝制存在的2000多年里,虽然一共产出了将近500位皇帝。但是除了个别开国皇帝之外,大多皇帝都比较精瘦,一来这跟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关,二来守成之君劳于政务,长期面对着天下各处报备上来的奏章,耗费心神,自然也就难得肥胖。然而历史上总归有一些特殊人群。明仁宗朱高炽就是一个肥胖皇帝,宋太祖、宋太宗

  • 桓玄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佳,可是他干的一件事,让蔡伦感谢他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酒城森哥S标签:桓玄,蔡伦,皇帝,刘裕,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

    东晋末年时期的桓玄,在历史上的评价极差,被扣上了乱臣贼子的帽子,可是有一个人却十分感谢他,此人就是东汉时期的蔡伦,至于二人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若是论起古代最混乱

  • 皇帝桓玄:每天要吃20斤肉,坐坏龙椅,宠幸妃子还需要宫女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星盘解密标签:桓玄,皇帝,司马炎,刘裕,宠幸,宫女

    而在中原王朝这两段大一统时期的中间,却存在着一段不为人知的黑暗过往。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由于有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加持,加之其本身英雄人物辈出和精彩的故事,让全国人民对此段历史都有所了解,其后的晋朝、南北朝却成为了中国人的集体至暗时刻。混乱的东西晋如果让一个学生回顾这段历史,相比于汉、唐如数家珍的

  • 南北朝风云:刘牢之投奔桓玄,一人三反,众叛亲离,自缢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走走道就疯了标签:桓玄,刘裕,丞相,晋朝,刘牢之,司马元显,史说三国,南北朝风云,五胡十六国

    “刘牢之将军来访-”当刘裕刚刚回到帐中时,突然,帐下侍卒进来向刘裕禀报。“老将军何故急速到来,有何指令?”刘裕在营前匆匆迎上刘牢之,拉住他的手,并急切地问道,“请进账详尽吩咐!”“孙恩已死,此贼现以孙恩的妹夫卢循为王,卢循是何许人也,如今他已经名声在外了?”进帐坐下后,刘牢之忙问刘裕。“卢循其人,也

  • 桓玄篡晋,刘牢之自尽,刘裕京口起兵,开始发迹

    历史解密编辑:雾漫了江南标签:刘裕,桓玄,太守,孟昶,晋朝,刘牢之,宋武帝,司马元显,史说三国,五胡十六国

    自从孙恩起兵以来北府军推进的速度很快,从京口出兵,击斩贼将许允之等,直渡钱塘江,一直打到吴郡(今苏州市)。初来乍到,敌兵虚实不清,刘牢之命刘裕率一支数十人的小分队前往侦探义军的行动。行军途中,正好与孙恩的数千人马狭路相逢。小分队的人心里害怕,多有退缩之意。刘裕大喝:“敌众我寡,即使撤退,敌人的骑兵也

  • 奸雄刘裕笑计开南朝:一笑倒桓玄,二笑除政敌,三笑取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刘裕,桓玄,司马元显,刺史

    公元402年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代。南朝第一国是刘裕所建的宋。刘裕由一个布衣,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成为开国皇帝。刘裕登基后说道:“天命归我,我顺天意。”这自然像历代皇帝一样,纯是愚弄群臣和百姓的谎言。刘裕的成功是他智谋运用的结果。刘裕的一生,恰逢乱世,他靠智谋进入了东晋王朝高层舞台,靠智谋

  • 史上最胖皇帝桓玄,重500斤一屁股坐坏龙椅,一顿饭能吃50斤肉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桓玄,皇帝,司马道子,皇位,桓温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有过这么一位君王,在位时最胖的时候达到了500斤,每天用膳的时候,光是吃肉就能吃下五十多斤,以至于上朝的时候能把龙椅都给坐塌。更离谱的是,这位皇位在宠幸妃子的时候竟然都需要太监在一旁进行协助,简直是让人匪夷所思。“此儿生有奇耀,宜目为天人。”可就是这样一位堪称荒唐的皇帝,在小时候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