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桓玄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佳,可是他干的一件事,让蔡伦感谢他两千年

桓玄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佳,可是他干的一件事,让蔡伦感谢他两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酒城森哥S 访问量:3555 更新时间:2023/12/25 6:23:34

东晋末年时期的桓玄,在历史上的评价极差,被扣上了乱臣贼子的帽子,可是有一个人却十分感谢他,此人就是东汉时期的蔡伦,至于二人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若是论起古代最混乱、最黑暗的王朝,晋朝绝对榜上有名,无论是西晋还是东晋,都让华夏文化受到了重创。与此同时,由于朝廷政治十分混乱,导致朝廷内部分崩离析,各类争权夺利的戏码不断上演,造就了一幕幕的悲剧。东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权臣,他被历史学家称为是妄人,他的一生曾辉煌无比,却始终逃不掉小丑的命运,此人正是东晋权臣桓玄。

桓玄是一位官二代,其父亲桓温是东晋掌管军政大权的将军,正因如此,靠着父亲的声望与权势,桓玄很快就变成了一位纨绔子弟,他的性格中几乎囊括了所有富家子弟的劣根性,甚至还目空一切的瞧不起任何人,总是认为自己的才学和声望超乎常人。果不其然,就在桓玄借着父亲的势力逐渐掌握朝廷权力之后,他便对晋朝怀有异心,当自己的地盘扩充到晋国掌控区域的两倍时,开始公然与朝廷对抗,试图争夺权力。

桓玄势力庞大,果然顺利地拿下晋国都城,并逼迫晋安帝让位,自己接掌玉玺成为皇帝,立国号为楚。可谁也想不到,就在桓玄安享皇帝美梦之时,大将军刘裕公然起兵讨伐桓玄,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将桓玄彻底击败,并当众砍掉他的脑袋。至此,一代妄人彻底沉寂,从此在历史中留下了千古骂名。

谈到这里,我们也应该理智的用辩证法去看待历史,历史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活人,他们的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相反,每一位历史人物都可能存在两面性。比如刻苦学习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也成为了一代奸臣,写下《悯农》的李绅,竟然是一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始作俑者,同样的道理,臭名昭著的桓玄也是如此。桓玄最大的功绩,就是极大的推动了造纸术的发展,让纸张发替代竹简的趋势加快了脚步。众所周知,在汉代之前,无论是朝廷办公还是民间从事文学活动,往往都会使用竹简记载的方式。竹简是由竹子制成的简牍,青竹需要被劈开并切割成等分,之后以火烤至焦黄,才能正式被制作为竹简。当然,竹简虽然便于书写却缺点明显,竹简本身制作困难且十分沉重,往往一篇千字文章需要两卷简牍,无论是携带还是观看,都会给人一种劳累的感觉。

西汉时期,纸张开始逐渐被制造出来,但当时的纸张制作工序十分粗糙,制造出来的成品也不利于书写,墨水也会将纸张染成一片,因此,纸张几乎没有普及开来。更重要的是,竹简自发明之日起,已经普遍被大众接受,社会逐渐形成了竹简制作、运输、贩卖、使用的完整产业链,一大批人都靠着竹简产业糊口。

不过到了东汉时期,随着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良,纸张的质量开始大幅度跃升,甚至开始出现了规模性取代竹简的趋向。制简产业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开始采取各种手段故意打压纸张的推行,试图维持原本的书写状态,纸张的推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此尴尬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东晋时期,直到桓玄登位后才彻底改变。

据史书《初学记》载:桓玄《伪事》曰: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桓玄本人从不按常理出牌,也不会兼顾产业和民生,他靠着一时喜恶一刀切的推行纸张,顿时让简牍文书从此基本绝迹。纸张不仅在民间流通,而且也成为官方文件的载体。

正是靠着桓玄的推动,纸张也成为了现代办公、学习的重要书写载体,同时也促进了造纸行业的迅速发展,更催生了一大批名纸,如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西安东郊灞桥制造的灞桥纸、左伯纸以及藤纸等等。显然,纸张技术如此高速发展与纸张的广泛使用,无论是蔡伦还是桓玄都不会想到,桓玄更不会猜到,自己会在无意之间造就了蔡伦的名声,看来蔡伦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下桓玄。

从竹简到纸张,从纸张到无纸化办公,社会永远在发展,潮流是势不可挡的,它时刻告诫我们,要紧跟潮流的步伐,永远不要试图用螳臂挡住历史滚滚前进的车轮。

参考资料:《历史名人》 李伟彤著 西安出版社出版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更多文章

  • 皇帝桓玄:每天要吃20斤肉,坐坏龙椅,宠幸妃子还需要宫女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星盘解密标签:桓玄,皇帝,司马炎,刘裕,宠幸,宫女

    而在中原王朝这两段大一统时期的中间,却存在着一段不为人知的黑暗过往。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由于有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加持,加之其本身英雄人物辈出和精彩的故事,让全国人民对此段历史都有所了解,其后的晋朝、南北朝却成为了中国人的集体至暗时刻。混乱的东西晋如果让一个学生回顾这段历史,相比于汉、唐如数家珍的

  • 南北朝风云:刘牢之投奔桓玄,一人三反,众叛亲离,自缢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走走道就疯了标签:桓玄,刘裕,丞相,晋朝,刘牢之,司马元显,史说三国,南北朝风云,五胡十六国

    “刘牢之将军来访-”当刘裕刚刚回到帐中时,突然,帐下侍卒进来向刘裕禀报。“老将军何故急速到来,有何指令?”刘裕在营前匆匆迎上刘牢之,拉住他的手,并急切地问道,“请进账详尽吩咐!”“孙恩已死,此贼现以孙恩的妹夫卢循为王,卢循是何许人也,如今他已经名声在外了?”进帐坐下后,刘牢之忙问刘裕。“卢循其人,也

  • 桓玄篡晋,刘牢之自尽,刘裕京口起兵,开始发迹

    历史解密编辑:雾漫了江南标签:刘裕,桓玄,太守,孟昶,晋朝,刘牢之,宋武帝,司马元显,史说三国,五胡十六国

    自从孙恩起兵以来北府军推进的速度很快,从京口出兵,击斩贼将许允之等,直渡钱塘江,一直打到吴郡(今苏州市)。初来乍到,敌兵虚实不清,刘牢之命刘裕率一支数十人的小分队前往侦探义军的行动。行军途中,正好与孙恩的数千人马狭路相逢。小分队的人心里害怕,多有退缩之意。刘裕大喝:“敌众我寡,即使撤退,敌人的骑兵也

  • 奸雄刘裕笑计开南朝:一笑倒桓玄,二笑除政敌,三笑取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刘裕,桓玄,司马元显,刺史

    公元402年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代。南朝第一国是刘裕所建的宋。刘裕由一个布衣,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成为开国皇帝。刘裕登基后说道:“天命归我,我顺天意。”这自然像历代皇帝一样,纯是愚弄群臣和百姓的谎言。刘裕的成功是他智谋运用的结果。刘裕的一生,恰逢乱世,他靠智谋进入了东晋王朝高层舞台,靠智谋

  • 史上最胖皇帝桓玄,重500斤一屁股坐坏龙椅,一顿饭能吃50斤肉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桓玄,皇帝,司马道子,皇位,桓温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有过这么一位君王,在位时最胖的时候达到了500斤,每天用膳的时候,光是吃肉就能吃下五十多斤,以至于上朝的时候能把龙椅都给坐塌。更离谱的是,这位皇位在宠幸妃子的时候竟然都需要太监在一旁进行协助,简直是让人匪夷所思。“此儿生有奇耀,宜目为天人。”可就是这样一位堪称荒唐的皇帝,在小时候还被

  • 入辅建康之前桓玄政治社会势力分析兼及桓温军府荆楚地方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桓玄,桓温,建康,太守,刘裕,刺史,军事政策,国防政策,五胡十六国

    桓玄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上游荆楚地方势力出于向下游建康中枢扩展的需要,而桓楚政权大抵是以桓氏家族为核心、以荆州地方势力为主要组成力量构成的地方势力集团为寻求政治经济利益向外扩展的结果。因为就桓玄当时所能动员的军事政治社会力量而言,主体仍然是荆楚地方势力,而不是建康中枢的高门士族。而且,就桓玄的开国规

  • 野心很大,能力不足,北伐名将桓温之子桓玄篡位成功,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桓玄,桓温,司马道子,楚王,北伐

    书接上回司马道子父子专权,儿子夺了老爹的权力,作死地去挑战北伐名将桓温的儿子桓玄,结果可想而知,父子双双被杀,正可谓人若飘定挨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桓玄自从攻破的建安,改年号为大亨,此时除掉司马父子之后,权力尽数归于自己手中。于是先给自己封了个丞相,然后把自己桓氏家族能封的尽数分官担任重要职位。这不

  • 桓玄的野心:消灭杨俭期与殷仲堪,占据荆、江二州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杨俭,殷仲堪,桓玄,杨俭期,司马元显,太守

    淝水之战后,北方大乱,东晋军队借机收复了洛阳。可惜的是,淝水之战后谢安去世,东晋北伐事业夭折。紧接着,孝武帝司马曜与其弟司马道子内衅又起,各树朋党。东晋朝廷一直内争不断,而且,重要方镇的大员也没有一个是能够带兵打仗的将才。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姚兴就曾经派遣姚崇对洛阳进行过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当时

  • 桓玄与朝廷彻底翻脸:司马元显先发制人,不料却被桓玄打到家门口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司马元显,桓玄,司马道子,太守,豫州

    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司马元显刚好20岁。在孝武帝司马曜驾崩以后,东晋中枢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平衡被打破。司马道子父子因孙恩之变,无暇顾及上游,桓玄迅速夺占了荆州、雍州。朝廷无奈,只得任命其为都督荆州、司州、雍州、秦州、梁州、益州、宁州、江州以及扬州、豫州二州八郡诸军事,兼荆州、江州刺史。桓玄又擅自

  • 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开局两战两胜,桓玄错失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裕,桓玄,太守,桓谦

    元兴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桓玄登基仅仅两个月二十七天。刘裕对外宣称将要出城打猎,与何无忌等人集合义军。同谋骨干分子共计二十七人,以这些人为核心,又聚集了一百多人。第二天凌晨,京口城门刚一打开,这队人马就来到了京口城下,何无忌身穿传达诏书的朝廷使者衣服,骑着一匹快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高声叫喊有紧急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