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冉闵是互联网历史学造出来的“神”?对比史料,一目了然

冉闵是互联网历史学造出来的“神”?对比史料,一目了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爱宠物爱生活 访问量:3494 更新时间:2023/12/29 1:04:08

冉闵的事迹在互联网上是被夸大了。

基本,自东晋至清末,都没有什么人对冉闵有什么特别的印象。

也就是《水浒传》里写呼延灼使用连环马攻梁山,吴学究跟宋江说起过前燕与闵魏厮杀时,十六国名将慕容恪用连环马锁死了冉闵。还有历史学家邓广铭老师在代表作《岳飞传》里分析金人“拐子马”和“铁浮屠”是,也同样提到了慕容恪用连环马锁死冉闵事。

可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冉闵能被人们偶尔想起,不过是他死于历史上罕见的连环马大阵事,而不是他有什么特别光辉的事迹,或特别大的贡献。

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起,互联网上刮起一阵怪风,把冉闵这个原本不为人关注的人物尊崇上了“拯救了濒于亡族的汉人”的高度,让人震骇莫名。

还是让我们客观冷静地来审视冉闵的一生,看看他是否真的那么伟大,当得起如此崇高的推崇。

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其父冉瞻,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因不堪刘渊、石勒之类的匈奴人、羯人杀戮抢掠,八九岁就跟随父辈加入到并州刺史司马腾所率领下逃难求食的“乞活军”中。

永嘉四年庚午(公元310年)七月,石勒于河内大破乞活军陈午部,俘虏了不少乞活军军将,其中就有年方十二岁的少年勇将冉瞻。

石勒喜其小小年纪却骁猛多力,命侄儿石虎收养冉瞻为义子。

冉瞻打仗勇猛,攻战无前,在石虎帐下屡建奇功,历位左积射将军、西华侯。

咸和三年(328)七月,石虎自轵关西进,攻击前赵的河东,惹毛了白眉汉主刘曜,尽发国内大军追着石虎的屁股打,追到高候,两军混战,石虎大败,后赵士卒的尸体枕籍达二百多里,冉瞻战死于乱军之中。

石虎心伤爱将,视冉闵如同亲孙。

冉闵年稍长,身长八尺,骑朱龙赤马,左手使双刃矛,右手使钩戟,其谋略、果断、勇气、非但远胜乃父,武力指数更称得上两晋年间第一人。在石虎帐下历位北中郎将、游击将军。

石勒死,石虎篡夺了侄儿的帝位,立自己儿子石邃为太子。

石虎很宠爱石邃,经常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搂着石邃,大秀恩爱。他不止一次在群臣面前说:“朕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晋室司马氏父子兄弟要自相残杀,正是他们的自相残杀,才使朕有今天在中原称帝的机会。你等看仔细了,朕们父子情深,朕怎么会舍得杀我的阿铁!”(阿铁,石邃的乳名)

可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石邃生性残暴,形同精神病狂发作者,做了许多人神共愤的事来挑战石虎的神经。

石虎忍无可忍,亲手杀了石邃,并将石邃、太子妃妾以及石邃的儿女共二十六人全部杀死,将尸体全部塞入一个大木棺材里找个肮脏地方埋了。又诛杀东宫宫臣、近侍二百多人,废石邃的母亲为东海太妃。

杀了石邃,石虎另立次子石宣为太子。

石宣的人品和石邃不相上下,不久,同样死在石虎手下,死得很惨,腹部被剖开,肠脏被揪出,寸寸割断,又纵火焚烧,骨肉已成灰。

总之,石虎取笑司马氏宗王之间因出现了“八王之乱”而致丧失天下,而他的儿孙们后来也轰轰烈烈地上演了一出属于他们的石氏版 “八王之乱”,参演主角有后来继位的石世和其他的石遵、石斌、石冲、石衍、石鉴、石苞、石祗等七个宗王,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刚好也是八个。

八个宗王之间,这个杀了那个,另一个又杀这个,杀得很热闹,被卷进来的大臣、将领、士兵、还有无辜平民,死伤无数,血流成渠。

冉闵,就在这石氏版 “八王之乱”之乱中崛起。

石遵要废石世而自为帝,遍视朝中文武,最为强悍武勇者为冉凉,为了得到冉闵的支持,就以自己膝下无子为由,鼓励冉闵说:“努力吧!事成后,太子由你来做。”可真等到他登基了,却食言自肥,立了侄子石衍为太子。

因为忌惮冉闵,石遵还召集了义阳王石鉴、东平王石苞、汝阴王石琨、淮南王石昭等人密谋杀灭冉闵。

为求自保,冉闵先下手将石遵废了,推举石鉴为帝。

但石鉴跟石遵一样,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他暗中指使东平王石苞、中书令李松等率军夜攻冉闵。

此后,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前河东太守石晖、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人等人也纷纷加入到谋诛杀冉闵的队伍中来。

冉闵将这些人一一锉败,杀了石鉴,并石虎的子孙三十八人,邺城里所余的石氏一族尽数被诛。

下令说:“叛逆已被剿灭,良善之人无一参与。从今以后,与朝廷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听便,城门不再禁止出入。”

此令一出,城内的羯人、匈奴人纷纷蜂拥出城。

冉闵顿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知道这些胡人不可能为自己效命,冉闵一怒之下,颁布了一道“杀胡令”,宣布:汉人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

结果一天之内,数万胡人被杀。

补充一下,史书所载的“杀胡令”,只是一笔带过,所提到的内容只有这么一句:汉人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互联网上传播很火的“杀胡令”,其实是近人伪作。

再继续说冉闵的故事。

冉闵亲自率领汉人诛灭匈奴人和羯人,无论贵贱、男女、老幼,一律杀头。

死者达二十余万!

既已决心斩尽胡人,这年(永和六年,350年)正月,原后赵司徒申钟、司空郎阗等四十八人尊冉闵为帝。

冉闵犹豫道:“我们都是从前的晋人,如今晋室尚存,我与诸君分割诸郡,各称牧、守、公、侯,奉表迎晋天子还都洛阳,各位意下如何?”

尚书胡睦否定说:“将军圣德应天,本应登位。晋室衰微,远窜江表,岂能总驭天下英雄,混同宇内?”

冉闵想了想,觉得此语也是实情,司马晋室暗弱,东晋兵士又不经打,真要迎奉他们重返中原,不知他们有没有这个胆,于是慨然登帝位,大赦天下囚犯,改年号为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并恢复冉姓。追尊祖父冉隆为元皇帝,父亲冉瞻为烈祖高皇帝,尊母亲王氏为皇太后,立其妻董氏为皇后,其子冉智为皇太子。封其子冉胤、冉明、冉裕为王。文官武将进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级。

石氏仅余的一脉、即据守在襄国的石祗,听说石鉴已死,便就地即赵皇帝位,六夷胡人因冉闵大肆杀胡,纷纷纷纷响应石祗政权,接受他的封号。

另外,也有许多派系的势力面临着洗牌,羌人姚弋仲和氐人蒲洪均欲从中原抢入关中,两军开始厮杀。

东晋得知中原变乱,则复谋进取。

北面的鲜卑慕容氏也蠢蠢欲动,准备夺取赵国地盘。

冉闵一下子陷入了四面受敌的境地中。

但他也异常坦然,遣使到长江岸边报告东晋表示:“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

可惜晋室不知冉闵真正用意,未能做出及时反应。

石祗得群胡争附,军力大涨,于该年八月发十万大军进攻邺城。

冉闵率军于邯郸迎击,大败石祗军,斩杀万余羯胡士兵。

石祗大怒,派后赵将大将张贺度在昌城再集结十万余人拟再次大举攻邺城。

冉闵不等他来,命王泰等三大将率步骑十二万于黄城屯扎,自己亲统八万精卒为后继,直扑昌城。

苍亭一战,后赵军被杀近三万人,余者尽被冉魏军所俘。

冉闵振旅而还,军力三十余万人,旌旗钟鼓绵亘百余里,即使石勒、石虎两朝全盛时均未有这等壮观。

但还是有人看出了其中的忧患。

冷眼目睹匈奴刘氏和羯胡石氏兴亡全过程的陇西名士辛谧就写信恳劝冉闵,说道:“物极必反,致至则危。君王功已成矣,宜因兹大捷,归身晋朝,必有由、夷之廉(许由、伯夷的廉明),享松、乔之寿(赤松子、王子乔的高寿)。”

冉闵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现在又拥有这样数目庞大、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哪里会听得进辛谧之流腐儒的劝告?年底,他又亲率步骑十万进攻襄国。

其以次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配以新降的一千胡人骑兵为亲军,随军出征。有人劝他:“胡、羯,我之仇敌,今来归附,苟存性命耳。万一为变,悔之何及。应该诛屏降胡,去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冉闵经过一番血洗胡人后,欲收纳天下人心,又从抚纳胡人开始,又效仿起匈奴刘氏和羯胡石氏胡汉分治的制度,用大单于位号,收编胡兵,不听。

也由此可见,冉闵杀胡人,并不是什么要拯救汉人以免亡族,而且,所杀胡人也很有限,后期主要还是依靠胡人,其政权设大单于也很具胡人特色。

襄国乃是后赵旧都,经过石氏几十年的反复锤炼打造,坚城深濠,冉闵屡攻不下。

但石祗饱受冉闵连续几个月的猛击,却也大为恐惧,自去皇帝之号,称赵王,派人潜往鲜卑慕容燕国那里乞师,许诺以传国玉玺相赠。同时,又派人去姚弋仲处求援。

姚弋仲很快发来二万八千兵来援,燕王慕容儁也派来了三万兵来助。

冉闵腹背受敌,看情形危急,决意亲自率军,力争一战而下襄国。

卫将军王泰进谏:“今襄国未下,外救云集,正想我军出战,再腹背夹击。我们应该坚壁高垒,观势而动,寻找机会出奇兵。况且,陛下以万乘之尊,亲临行阵,万一有失,大事去矣!”

冉闵沉吟不定。

道士法饶不以为然,说道:“我观天象,太白入昂,当杀胡王!陛下您围襄国日久,无尺寸之功;今外贼大至,又畏敌不击,如此,将何以服众?”

听法饶这么一说,冉闵血气上涌,提起惯用的矛、戟,大呼道:“我战意已决,敢谏阻者斩!”

可是冉魏大军久攻坚城不下,早已师老兵疲,现在后方又出现了两支生力援军,军心大惧,哪里还鼓得起余勇攻城?

大军开战,惶惑不安,在胡、羌、鲜卑三方夹击下,很快崩溃。

冉闵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惨败,与十余骑奔还邺城。

他的儿子冉胤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被那一千名胡人亲军绑献与了石祗。

石祗狞笑着,命人将他肢解虐杀。

冉闵的三十万大军已经溃散,石祗也就不再客气,命其大将刘显将兵气势汹汹地七万扑向邺城。

这时的冉闵,兵微将寡,深悔先前不听卫将军王泰之计,听说敌军压境,赶紧派人传如王泰入宫,共商拒敌之策。

可王泰已心灰意冷,托称身有巨创,无法行动,

冉闵上门探望,王泰拒绝不见。

冉闵看他拿架子,折身而回,想都不想,马上点起城中仅余的人马,直接杀向驻于距邺城二十多里外明光宫的刘显军。

就不信少了你王泰一颗臭鸡蛋,老子就做不成蛋糕了!

刘显料定冉闵遭遇新败,定然不敢轻出,冉闵突然杀来,仓猝不能应战,全军大乱。

冉闵左手持双刃矛,右手持钩戟,骑朱龙赤马,一马当先,率军大砍大杀,刘显军被斩落的脑袋近三万余。

一战得胜,冉闵再接再厉,一直把刘显逐杀至阳平。

刘显逃无可逃,躲无可躲,只得秘密派人请降,自称愿回襄国杀石祗谢罪。

冉闵于是放了他一条生路,引军而回。

回到邺城,有人密告王泰要叛入关中。

杀!冉闵想都不想,下令将王泰斩首,并灭其三族。

刘显其实早已有反石祇的心,回到襄国,猝然发难,处杀了赵王石祗及其宗室、高官十余人,将首级送往邺城。

看着这些首级,冉闵长出了口恶气,下诏封刘显为上大将军、大单于。

刘显并不希罕冉闵的封赐,据襄国称王,然后急攻冉闵辖下的常山。

这都什么事儿?!冉闵亲率八千精骑驰援常山,以少击众,打得刘显溃不成军,往襄国落荒而逃。

往哪儿逃?!

冉闵决定不再放过他,尾随追击,追至襄国,将刘显斩落马下,并将石勒苦心经营了半生的襄国宫室烧成白地,方才心满意足而还。

冉闵立国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民众无法耕种,国用物资渐渐坐吃山空。

冉闵只能以战养战,率军于常山、中山等郡游掠。

鲜卑燕王慕容儁知道冉魏乏粮,知道时取中原的机会来了,于东晋穆帝永和八年(公元352年)五月其以慕容霸统帅东路军,慕舆于统领西路军,自己亲率中路军,分三路南下,意欲清扫冉魏及其他后赵残存势力。

慕容儁来势奇快,连克幽州、蓟州,听说冉闵在常山一带就粮,遂派慕容恪率军前去进攻冉闵。

冉闵的大将军董闰和车骑将军张温看见燕军势大,谏劝说:“鲜卑连下幽、蓟,气势正盛,且彼众我寡,不如先避其锋锐,等其懈怠,再增兵与之相较!”

冉闵摇头道:“我正要收复幽州,斩杀慕容儁,现在才遇上慕容恪,就走而避之,还说什么取天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下令全军向燕军开进。

看见冉闵决意开战,司徒刘茂与特进郎闓大感绝望,相约道:“主上此战,必不能还,难道我们坐等敌人屠戮吗?”自杀身亡。

冉闵先在安喜(今河北定州),列出阵势,慕容恪大军逼近,看见冉魏军数量虽少,却是杀气冲天,慕容恪内心打鼓,不敢发起攻击。

冉闵看燕军不敢出战,便引军往常山方向转移。

慕容恪硬起头皮,麾兵进击。

双方于廉台展开了一场惊风雨、泣鬼神的恶战。

这一战,燕军数倍于魏军,且多为骑兵,却连战十场,均败在冉闵所率的步卒之下。

战到后来,燕兵人人危憟,看到魏兵即走。

慕容恪乃慕容皝第四子,早在十五岁的年纪,就长得容貌魁杰,身长八尺七寸,性格雄毅严重,慕容皝每次和他谈起家国大事,他都能说出经世之理,慕容皝由是让他执掌兵权,带他东征西讨。而他在征战中,也屡建奇功,被后世誉为“十六国第一名将”。

他看见冉魏军队凶悍,自己的军队怯战,就不断激励将士,直言冉闵有勇无谋,其军饥疲难用,只要一鼓作气,定可将其击破。

为了困死冉闵,他下令用铁锁将战马连接起来,挑选了五千名善射的鲜卑勇死士,列成方阵前进。

冉闵乘坐在朱龙赤马上,左手挥舞着双刃矛,右执猛抡钩戟,在战阵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一个斩杀三百余名鲜卑兵。

手下的魏兵受主帅感染,也是人人奋勇,以死相搏。

燕军阵脚大乱,冉闵远远看见慕容恪立在中军大旗之下,便纵马冲来,准备上演一出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好戏。

可是,慕容恪专门为他量身定制的“连环马”已经锁成了重重叠叠的好几层,等他冲上,很快锁死,团团围住,密密麻麻的刀枪剑戟,全部向他招呼。

其余燕军看见冉闵已被锁死在连环马方阵中,聚而复合,从四面夹击,大败冉闵部下步卒,斩七千余人。

冉闵瞋目怒吼,奋起神威,力毙数敌,屡次冲阵,但因燕军骑将虽死,马匹仍旧锁连在一处,犹如一道道活动的栏栅,阻挡了冉闵突围的步伐。

如此又激战半日,冉闵的部众越来越少,败局已定。但他仍是神威盖世,将围困在周围的连环马上骑将杀死,并劈断铁链,溃围而出!

燕军无不凛然,惊为天神。

可惜,造化弄人,朱龙宝马没跑上几步,终于力尽倒毙,冉闵重重摔落在地。

众燕军骑兵无不欢呼鹊跃,一拥而上,将他擒获。

慕容恪缚送至蓟城(今天津蓟县)。

慕容儁居高临下,高声责问道:“你不过奴仆下人,为何妄自称作天子?”

冉闵斜视这个鲜卑酋长,大义凛然地答道:“天下大乱,你等夷狄之族,人面兽心,尚且意欲篡位谋反。我乃中土英雄,何为不可做帝王!”

慕容儁大为惭怒,将冉闵鞭三百,送至龙城(今辽宁朝阳)遏径山处斩。

冉闵所建魏国,立国仅三年,宣告灭亡。

标签: 冉永曾慕容恪石虎石勒匈奴

更多文章

  • 冉闵真的是汉族的救星?对不起想多了,他不过是个屠夫!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冉永曾,屠夫,石虎,项羽,史书

    冉闵真的是汉民族的救星么?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肯定会拍着桌子称是!昔日五胡乱华,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江以北建立起无数的势力,但是无一例外的是,对于当时北方的原住民汉人,所有的政权,都将其当做了国家层面的最底层。奴隶社会本已经过去了千百年,而在那时候的长江以北,居然又一次出现了汉人充当的奴隶,这一切全由司马

  • 胡咧两晋(二一)冉闵算不上民族英雄,只是胡人化的汉人屠夫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屠夫,石勒,石虎,苻洪,胡人,胡咧,冉闵,冉永曾,五胡十六国

    因为冉闵这些年在互联网上被捧得很高,被粉饰成五胡乱华时期民族英雄,甚至说他为汉族在最黑暗的时刻带来一线曙光。所以他在很多青年人心中地位很高,尤其是他下达的"杀胡令",被认为是反抗胡人统治的最强手段,是为了反抗民族压迫进行的斗争。可看过两晋的史书后可以发现,网络上吹捧的冉闵并非历史的真相,而是经过了断

  • 天王冉闵纵横天下终究无法逆转五胡天命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冉永曾,慕容恪,石虎,五胡乱华,胡人,石闵

    东晋十六国时期,五胡乱华。富庶的北方大地沦为人间地狱,五胡在中原建立了形形色色的政权,不计其数的百姓因为战乱流离失所,惨遭胡人的奸淫掳掠与屠杀。在那个时代,杀戮是屡见不鲜的,五胡的滔天罪行尤以羯族为甚。羯人深目高鼻,族群文化极度落后,可以人为食,其建立的政权——后赵曾占据中原广阔的区域,国君石虎等人

  • 史上5位无法打败的绝世猛将,冉闵第二,第一才是公认的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冉永曾,猛将,薛仁贵,李存孝,项羽,白起

    史上5位无法打败的绝世猛将,冉闵第二,第一才是公认的战神!泱泱华夏千年历史,无数英雄人物叱咤风云、挥斥方遒。在战场上他们是无法打败的绝世猛将,在历史上他们是名留青史的英雄,在世人心中他们就是公认的最强神话!NO.1项羽要说历史上最让人遗憾的英雄人物就是项羽了,羽之神勇,传颂了千年而不衰,历朝历代的文

  • 冉闵是民族英雄,李鸿章为国为民,“地摊文化”式吹嘘何时能休?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冉永曾,李鸿章,民族英雄,石虎,岳飞,左宗棠,冉闵,地摊文化,五胡十六国

    自从学会了上网,每一天打开某网站的历史频道,都会觉得自己活得像是一个文盲。经常会遇到一大群人朝你面对面地冲过来,摁着头给你灌输“新知识”。一些“知识”甚至与你从前学到的完全相反。假如你表示不能接受,马上就会有一大群人前来给你洗脑。从岳飞是军阀到袁崇焕该死,再到秦桧跪了八百年好惨。他们会告诉你:尽信书

  • 争议极大的冉闵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篡权野心家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冉永曾,民族英雄,石虎,族人,羯族

    武悼天王冉闵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最近几年冉闵成为了一个网红人物,究其原因,是因为冉闵曾经颁布了一道著名的杀胡令,屠杀了数十万羯族人,还间接造成了另外几百万少数民族的死亡,因此有很多人把冉闵吹嘘成汉人的民族英雄。说冉闵拯救了整个大汉民族,把汉人从被灭绝的边缘拯救了过来,事实上真的这样吗。冉闵首先看冉闵

  • 冉闵:到底是武悼天王,还是网庙十哲?

    历史解密编辑:妈耶冯宝宝标签:冉永曾,石虎,石勒,杀胡令

    冉闵:到底是武悼天王,还是网庙十哲?文史风云2022-07-1718:29山东军事领域创作者关注冉闵,一个在现代网络极具争议性的古代人物。有人说他不输岳飞、郑成功等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抵抗外族入侵的优秀代表;也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暴君、屠夫,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一个名气稍微大了一些的普通君主。正是因为冉闵

  • 352年,冉闵兵败被擒、仰天长叹后身亡,慕容俊:奴仆也妄想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冉永曾,慕容俊,慕容恪,石勒,冉魏

    “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杀胡令》一出,整个后赵王朝炸锅了。石勒制定的胡汉分治,将羯族人标榜为上等统治人群,数十年来,汉人遭受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和虐待,妻女被掠,家产被收,生命难保。如今,世道变了,羯族从上等统治人群变成了被追杀的逃难者,一日之内,邺城凤阳门收到的羯

  • 十六国冉魏政权开国皇帝冉闵,如何战败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属于你我标签:皇帝,冉闵,冉永曾,慕容恪,冉魏政权,五胡十六国

    作者:忆香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冉闵(?-352年),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人,生于兰陵(今山东兰陵)。冉魏政权开国皇帝(350~352年在位),西华侯冉良之子。果断敏锐,以勇猛著称。出仕后赵,授游击将军,封修成侯。数从征伐,屡立战功。石虎死后,拥立石鉴,然后屠胡灭石。

  • 一道命令屠杀20万人,五胡乱华时期冉魏开国皇帝冉闵

    历史解密编辑:天涯执剑书生标签:皇帝,石虎,慕容,冉闵,冉永曾,五胡乱华,冉魏开国,五胡十六国

    一个历史上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被敌人蔑视为奴仆之子,却篡夺了后赵江山,为了清除反对势力,他下令诛杀20万敌人。有人说他滥杀无辜是残暴不仁,也有人说他这是替天行道。1700年后的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段历史?接下来我们将讲述冉闵的一生。冉闵冉闵的祖籍是魏郡内黄县。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百姓四处离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