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冉闵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屠夫?拨开云雾,原来真相如此残忍

冉闵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屠夫?拨开云雾,原来真相如此残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斟北斗 访问量:2295 更新时间:2023/12/11 13:59:58

十六国后赵末期,中原出现了一个争议很大的历史人物——冉闵,他曾颁布“杀胡令”,因而被许多“大汉主义”者视为民族英雄。但是他的所做所为又严重破坏了北方经济,因而被人称为“屠夫”。那么冉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中来了解。

一,中原大背景:石虎的残暴统治

冉闵,原名石闵,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后赵是十六国时期一个非常强盛的政权,在石勒时代,后赵统一了中原,使得北方的经济有所恢复。石勒是一代雄主,他的丰功伟业不容否定。

333年,石勒去世,太子石弘即位。石弘喜爱儒家文化,是石勒精心挑选的继承人,但是兵权却掌握在石虎的手中。石虎是石勒的侄子,在统一北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性格残暴,以滥杀取乐。石勒曾经想杀掉石虎,但始终没有下定决心。334年,石虎发动兵变,将石勒的妻妾、子孙屠杀殆尽,后赵进入了石虎时代。

后赵统一中原时的局势

石虎即位后,穷兵黩武,大兴土木,滥杀无辜,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他在襄国、邺城、长安、洛阳大规模建造宫殿,动用的民力超过百万。他对前凉、前燕、段氏鲜卑、东晋等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意图统一天下,但是都以失败告终。他掠夺民女为嫔妃,后宫人数多达4万人,历史罕见。

史称当时“众役繁兴,军旅不息,加以久旱谷贵,金一斤直米二斗,百姓嗷然无生赖矣”,“荆楚、徐扬间,流叛略尽”。在这样的时期下,北方人们开始发动了反抗了。337年,侯子光在关中起义;342年,李弘在河北起义。两次起义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也说明后赵的统治已经陷入危机。

不仅如此,其石氏宗室还在自相残杀。石虎立石邃为太子,而石邃也十分骄淫残忍,他甚至还密谋杀石虎。于是石虎杀邃,立改石宣为太子。而石虎又宠爱石韬,石宣又密谋杀石韬。阴谋败露后,石虎杀石宣,并将东宫卫的七十万人发配凉州。

邺城复原图

这七十万人基本都是从民间征调的民力,他们是无辜受害者,自然也对石虎不满。349年,其中一支被发配的士兵在关中雍城起义,以梁犊为统帅。梁犊自称晋征东大将军,号召各族加入反赵队伍,“比至长安,众已十万”。他们先后在新安、洛阳击败了后赵大军,使得后赵摇摇欲坠。为了对付这支起义军,石虎重用羌人和氐人去镇压,虽然获得了成功,但是却导致羌氐集团崛起,更难应对。

二,冉闵出台“杀羯令”

这时候,中原的“乞活军”活跃起来。西晋末年,中原大乱,并州的百姓在司马腾的带领下逃亡冀州求食,这就是乞活军的源头。最初,乞活军被卷入了“八王之乱”,成为了军阀的炮灰。后来匈奴攻破洛阳,乞活军就开始与胡人斗争。他们是兵农合一的组织,以骁勇善战、组织严密、持续时间长久著称。

后赵统一中原后,乞活军一度陷入低迷,但是他们坚决和胡人作斗争,其首领陈午曾告诫部下“勿事胡”。而冉闵父亲冉瞻就是乞活军的一员。冉瞻十二岁的时候,被石勒俘虏,于是石勒让石虎来抚养,并改为石姓。后来冉闵出生后,也就成为了石虎养孙。胡人的血亲观念不重,养子的地位和亲生子的地位相近,因而冉闵早年备受重用,而他也十分勇猛,在对东晋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

用现在的话来说,冉瞻当了汉奸,而冉闵是汉奸之子。349年,石虎去世,诸子争立,自相残杀。石氏经过一番内斗后,石遵上台。他答应石闵,未来让石闵做太子。但他后来又食言让石衍为太子。于是石闵发动政变,废杀了石尊。

此后,石鉴即位,而他想密谋杀石闵和大将李农。在关键时刻,石闵和李农奋起反击,在邺城大开杀戒,夺取了政权。石闵攻陷邺城后,打开城门,宣布“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结果羯人纷纷出城,而汉人则纷纷入城。石闵明白了羯人不可能拥护自己,于是下“杀羯令”,在邺城共屠杀了20万人。

许多网文将冉闵的政策说为杀胡令,这是不正确的。冉魏的政策,只针对建立后赵的羯人,没有针对一切胡人。另外,冉魏控制的地区只有邺城周边几百里地区,也不可能对其他胡人进行屠杀。冉闵的“杀羯令”并非是为了保护汉族利益,而是为了利用汉族的支持来和石赵作斗争,因而民族大义谈不上。当然,冉魏的政策客观上是有利于保护汉人利益的。

又有人说:没有冉闵的“杀胡令”,中原汉人恐怕都灭绝了。这种说法也太过于偏激。当时冉魏控制地区不过是邺城一带,影响力也非常有限的。在华北到东北一带,有新兴的前燕政权。早在西晋末年,就有大量的汉人逃亡辽东投靠慕容氏,慕容氏减免税收,招揽流民,使得辽东成为了塞外乐土。前燕进入中原后,华北的战乱很快就安定了下来,人口迅速恢复。在前燕末年,其户籍人口就有900万人,而东晋不过1000多万了。

在西北地区,有张氏建立的前凉政权。前凉内部十分稳定,因而许多汉人避难于此,其境内人口达到了100万,超过了东汉时期。在关中一带,氐族建立了前秦政权。351年,苻氏在关陇推行仁政,废除了后赵的苛政,因而关中安定,人口达到了390万(统一战争之前)。因此,在当时,北方的人口数量是超过了东晋人口的,这些人口大多数不是冉魏控制范围,谈冉闵救了汉人更是无稽之谈。

三,冉魏政权是如何灭亡的?

350年,冉魏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当时冉魏控制的地界不过是邺城附近地区,处于前秦、后赵、前燕的夹击之下,危如累卵,幸好还有中原汉人的支持,因而勉强立足。冉闵请求东晋支援,不过东晋君臣忌惮冉闵称帝,因而拒绝出兵。于是,冉魏继续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冉魏建立后,“清定九流,准才授任,儒学后门,多蒙显进。”意思就是稳定士族,提拔寒门,以争取得到各级汉人的支持。不过,他却因为猜忌而杀了李农,使得乞活军对冉魏没有了好感。当时关中地区有大量的士族“拥三十余壁,聚众五万,以应东晋”,但是冉闵也没有和他们取得联系。

冉魏建立后,石祗据襄国,与冉魏对峙,双方战乱不断。先是石琨带10万人讨伐邺城被击败,随后又是冉闵带领10万人北伐襄国遭遇全军覆没。接着,刘显带领7万大军进攻邺城,结果也大败而归。刘显败归襄国后,又发动政变杀石氏,向冉魏投降。自此,后赵才宣告结束。

冉闵和石祗看似两个政权的战争,实质上依然是后赵宗室之间内斗的延续,只是双方依靠的力量不同罢了。冉魏初期,将粮仓储粮分发赈灾,以争取民心。但是两石内战不断,很快又将粮食消耗殆尽,经济恢复更是谈不上。

在前赵后赵时期,五胡内迁的频率和规模加大了,而刘渊、石勒为了充实中原劳动力,也将大量的游牧民族内迁,如石勒将氐族、胡羯10万落安置在河北;刘曜迁徙巴氐20万人到长安;石勒迁徙氐、羌15万到了河北;石虎迁徙氐、羌和关中汉人10万到关中。经过这些措施后,关东地区的胡人数量剧增,其河北的胡人数量占据了总人口的一半。

民族大迁徙

而冉闵下令让境内的胡人都迁回本地,于是“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氏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因为大量的民族外迁,导致中原再次大乱,到处都是烧杀抢掠,农业遭到了历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冉闵的迁胡令彻底让自己的统治根基瓦解。

冉闵在攻破襄国后,又想趁机进攻前燕。352年,冉闵出兵,结果在冀州遭遇惨败,自己成为了俘虏。就这样,冉魏政权宣告灭亡,于是整个华北平原和山西高原北前燕占据,中原终于安定下来。而被冉闵驱逐的氐羌则到了关中建立了前秦政权,关中也很快稳定了下来。

前秦和前燕对峙时期的北方局势

就这样,冉魏在历史上仅仅存在了三年,而范围没有超过今天的一个省,因此十六国中都没有它的一席之地,甚至它被视为后赵政权的一部分。试想,如果冉闵真正得到了汉人的支持,那么这个政权何至于三年就灭亡了?冉闵打着汉人的旗号,却与东晋对立,自然是不得人心的。而前燕、前燕虽然是少数民族政权,但却推行仁政,并在早期向东晋称臣,自然能够得到汉人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是不变的真理。

标签: 冉永曾石勒屠夫石虎冉魏

更多文章

  • 如何公正地评价冉闵?此人到底为何会引起网络上的激烈讨论?

    历史解密编辑:白日萌硕标签:冉永曾,祖逖,宣昭皇帝,石虎,石勒,冉闵,五胡十六国

    冉闵这个人被炒起来,完全是因为网络上的某些极端网民。要定义冉闵是不是民族英雄,那要看冉闵的所作所为究竟如何,以及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拯救了一个民族。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人。此人一开始并不叫冉闵,而是叫石闵。石闵的父亲,本身叫做冉良,十二岁的时候被后赵皇帝石勒的儿子石虎收为养子。所以,石闵在出生的

  • 猛将与名将的对决,冉闵VS慕容恪,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冉永曾,慕容恪,石虎,石勒

    十六国时期,第一猛将冉闵与第一名将慕容恪,在廉颇点将台,迎来一场火星四射的经典对决。冉闵网图01、前燕后赵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一对武功超绝的父子,慕容博、慕容复。父子俩人为了复兴燕国,上下奔走,不遗余力,沉浸在复国称帝梦中,不可自拔。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要复兴的燕国,其实是踩着冉闵开创的冉魏

  • 冉魏的建立者、“武悼天王”冉闵这辈子为什么有三个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冉永曾,石虎,冉魏,石勒,苻洪,石闵

    这几年,冉魏的建立者、“武悼天王”冉闵在网上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但大部分网友对于冉闵的了解是非常不足的(比如只知道“杀胡令”),冉闵在他们眼中只是个“符号”而不是曾活在世上的真实人物。比如很多网友都不知道,冉闵这辈子一共有三个姓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两晋之交,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在与流民帅陈午交战之时俘虏

  • 冉闵好面子,既然摆明了一定要死,不如死说点豪言壮语显得壮烈些

    历史解密编辑:留泽说美食标签:军队,胡人,辽民,冉闵,冉永曾,毛文龙,慕容恪,五胡十六国

    大赦问题,起因是讨论慕容隽到底是不是一开始就想杀冉闵?这个问题很重要,直接涉及到冉闵是否是功利主义者的评判。我们都知道冉闵临死前说了慷慨激昂的一大段话,直接摆明华夷立场。如果冉闵这段话是真心,那就说明他是置生死于度外的勇士,辩论的那些什么夺权,封儿子单于之类只为个人利益的论调完全不攻自破了。因为冉闵

  • 武悼天王冉闵——为何杀胡

    历史解密编辑:倔强烈阳标签:冉永曾,杀胡令,石虎,胡人,羯族

    河南省内黄县某地有一座冉闵雕像。是2021年由某冉姓后裔集资兴建。每年都会举行公祭冉闵的纪念活动。因为杀胡事件,很多人把他称为民族英雄,但是作为事件背景的冉闵生平以及冉闵杀胡的动因大多人却并不清楚。1.杀胡事件谈论一个人,至少要对其生平有大概了解,而不应仅看了一两个短视频片段得出结论。下面是网络上对

  • 一纸“杀胡令”拯救数万汉人性命,冉闵到底算不算是民族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always俊熙标签:石勒,石虎,匈奴,慕容,刘显,冉闵,冉永曾,杀胡令,五胡十六国

    公元317年,西晋这个史上最垃圾的大一统王朝正式宣告灭亡。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赵再次南下,直取西晋末代皇帝晋愍帝所在的都城长安。此时的西晋已经是千疮百孔,毫无抵抗之力,晋愍帝只得脱掉上衣,坐羊车出城投降。司马家处心积虑从曹魏手中得来的天下,仅仅存续了52年便土崩瓦解了,“五胡乱华”的血腥大幕就此拉开,

  • 石闵(冉闵)当年为什么要建议石虎杀死苻坚的祖父苻洪?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冉永曾,石虎,苻洪,宣昭皇帝,石闵

    熟悉东晋十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冉闵建立的冉魏是个存在不到两年的短命政权。而冉魏短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冉闵没有得到苻洪(苻坚的祖父)的支持,导致冉魏的实控地盘一直被局限在邺城周边。有意思的是,冉闵当年曾经建议石虎杀死苻洪。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建武四年(338年),后赵在昌黎之战中被前燕打得大败,只有后

  • 冉闵为汉人而战?这只是冉闵的投机 冉闵的成就不足以被今人高歌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忆梦泪无痕标签:冉永曾,石虎,慕容恪,吕布,石勒

    为了写这篇文章,也为了把冉闵完完整整的呈现给大家,我把《晋书》中提到冉闵的章节都做了一次整理,顺便参考了《资治通鉴》,查阅了一下《魏书》(《魏书》关于冉闵就几句话,参考价值不大),而不仅仅局限于《晋书·冉闵传》。冉闵,现在一个妥妥的民族英雄的形象,写点不一样的,我甚至都不大敢动笔。还是先扬后抑吧。冉

  • 汉族冉闵为什么能在羯族占统治地位的后赵控制军事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冉永曾,匈奴,石虎,石勒

    太宁元年(349年),石闵(冉闵)控制了后赵的军事大权,为其取代后赵和颁布“杀胡令”奠定了基础。有意思的是,冉闵早在暴君石虎在位时期就已经是后赵大将了,而后赵是羯族占统治地位的政权。既然如此,汉族冉闵为什么能在羯族占统治地位的后赵控制军事大权呢?虽然后世将匈奴、鲜卑、羯、氐、羌并称为“五胡”,但羯族

  • 冉闵不该被称为民族英雄?如果没有冉闵,华夏民族将面临严峻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石虎,冉闵,冉永曾,匈奴人,民族英雄,华夏民族,五胡十六国

    冉闵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千百年来史学界和民间对冉闵的争议从来没有中断过,有人说冉闵是个残暴之徒,而且忘恩负义;有人说冉闵是华夏民族的民族英雄,他的杀胡令使三百万凶残的羯族人和匈奴人被杀,挽救了华夏民族;还有人说冉闵虽然对华夏民族有功,但是他的功绩被神化了,他根本没那么伟大,也不该被称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