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八卦一下杜预
杜预是公认的人才。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才,史书上也记载了一些杜预小时候的“特异”——爱读《左传》,自称有“《左传》癖”。这可新鲜了,别人有洁癖、赌癖、纨绔大癖,可真的很少听说一个富家子弟有喜欢《左传》的癖好
爱《左传》就算了,人还特别博学,什么经济、政治、立法、史学、工程他都研究过。除了这个,他没当官就觉得自己将来会立功,写文章也能写出点新花样
不过杜预老爹和司马懿关系不咋地,于是司马懿生前杜预一直打酱油。司马昭执政后,司马家在曹魏宫廷已长成参天大树。为了巩固统治,司马昭开始招纳人才。杜预娶了司马昭的妹妹(后来的高陆公主)为妻,这下杜预觉得自己起飞了
起飞也没那么容易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18万大军攻蜀。邓艾率领部下从阴平小道直插成都,一举拿下蜀汉。可惜战后邓艾开始飘了,被正面作战的钟会给拿下押解回京。在蜀汉降将姜维撺掇下,钟会派人把邓艾在途中干掉。随后钟会想要和姜维谋反割据益州,姜维想趁机复国,两人各自心怀鬼胎。结果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钟会和姜维被杀。钟会的幕僚大多被杀,而杜预却凭智慧幸免于难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杜预逃过一劫后食邑增加1150户,真是拿命挣钱。随后晋朝建立,身为皇帝司马炎的姑父,杜预心想终于不用拿命赚钱了
结果,公元268年,贾充和杜预负责制订《晋律》。名义上贾充主持,但脏活累活都是杜预在干。随后杜预任河南尹想改变官场一些陋习,然后被石鉴弹劾免去官职
人要是倒霉起来,那真是霉上加霉
公元270年,杜预被启用担任秦州刺史。此时石鉴成为杜预的上司,杜预很无语。此时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南凉武王秃发乌孤祖先)起兵造反,连败晋军。石鉴公报私仇,命令杜预率领三百士兵出击。杜预不愿意送死,提出名为“五不可,四不须”的建议,拒绝出兵。石鉴迅速搜罗罪名将杜预逮捕。还好杜预是驸马,没被整死,拿命换的爵位却丢掉了。好在不久后石鉴惨败证明杜预的意见正确
秃发树机能在公元280年被杀,他的叛乱为十六国局面埋下伏笔。此次叛乱晋军伤亡惨重,四位封疆大吏被干掉,处理这家伙用了长达十年,更是使晋朝威风扫地
不久,公元271年,看到晋朝虚弱的南匈奴在山西搞武装暴动。因为杜预精于谋略,第二次被启用,不久担任度支尚书(相当于三省六部制的户部尚书)。这一份工打了七年,然后石鉴那个倒霉玩意又出来搅屎,两人一起被免职。又过了几年,杜预官复原职
公元278年,羊祜临终前推荐杜预挂帅。于是,公元278年十一月,身为作战配角被无限支配的杜预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
杜预一直主战。由于司马炎一直对伐吴优柔寡断,于是杜预决定出手教训吴军给外甥司马炎壮胆
西陵之战后,孙皓减少西陵守军数量。西陵守将为吴军名将张政,杜预决定捶一下张政
于是杜预刚到任立刻偷袭张政,张政没有想到杜预来得这么快,吃了一个败仗。本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吃个败仗没什么,世上没有常胜将军
但是老板不给力真是没办法
因为老板太严,张政没敢报告失败。结果杜预棋高一着,派人以外交的名义将俘虏大张旗鼓的送到孙皓面前。孙皓大怒,立刻就把张政换了
杜预略施小计就送走了强敌,赶紧给外甥壮胆。司马炎十分高兴,心已相许。
于是公元279年八月,杜预准备好了一切,上书请求开打。结果晋朝扬州主帅王浑上表觉得吴国要举全国之力伐晋,反对出兵。司马炎同意了,将伐吴时间推迟到公元280年。
杜预要吐了,赶紧上表提出吴军已经自顾不暇,伐吴稳操胜券。司马炎犹豫了很久,仍是不置可否
杜预这下真急了,第三次上表要求立刻开战。他痛斥反对派不顾国家利益,提出灭吴计划可能已经泄露,必须趁吴国没有采取措施前抢先动手。 奏章送到时,司马炎正在和张华下棋
司马炎询问张华的意见,张华想起羊祜临终前曾嘱咐过一句话:伐吴大计有你才可实现
张华决定不负羊祜所托。他立刻推开棋盘,恳求司马炎立刻下决心伐吴。贾充等人上书反对,但这次司马炎终于下定决心伐吴。
接到消息,杜预叹了口气。看着妻子高陆公主,他半开玩笑的说:“本来觉得娶你之后我直接平步青云、半生躺平,哪知道这些年来这么折腾。娶你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夫妻二十几年的和睦和九年前保住了性命,还有这个一直不让我省心的外甥。”说完忍不住笑了起来
高陆公主也是会心一笑,她知道丈夫最大的心愿就是伐吴,现在他得偿所愿,一定十分欢喜
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司马炎调集二十多万大军兵分六路大举伐吴。杜预被任命为西线指挥,调遣王濬的水军完全攻取荆州
气势浩大的伐吴战争正式开打
注:杜预和高陆公主的对话为笔者虚构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我,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