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将陶侃:为陶渊明之祖父,大器晚成,力挽狂澜、有再造晋室之功

名将陶侃:为陶渊明之祖父,大器晚成,力挽狂澜、有再造晋室之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爱宠物爱生活 访问量:2928 更新时间:2024/1/20 6:44:13

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冒姓建汉,克洛阳、取长安,于西晋建兴五年(公元316年)十一月迫降晋愍帝司马邺

由是,西晋宣告灭亡。

第二年(公元317年)三月,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称晋王,改元称建武元年。

东晋王朝徐徐揭开了序幕。

东晋建武二年(公元318年)三月,愍帝遇害的消息传到建康,晋王司马睿才改称皇帝,史称晋元帝。

东晋小朝廷草创,面临的困难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比如,祖逊请兵北伐,司马睿就根本调不出一兵一卒以供驱使。

这主要是他所处的江东特殊地理位置所造成的。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一番大混战过后,成三足鼎立之势。

晋灭三国,江东是最后并入大晋版图的。

而自吴主孙皓出降至“八王之乱”,前后时间才不过短短二十年!

江东的士民,特别是名族,人心尚未归附。

晋武帝司马炎刚死,不少江东名士就纷纷冒出头来,要再造吴国,将司马氏的势力逐出江东。

这些人中,闹腾得最为厉害的是张昌

张昌,差一点就成了大气候。

张昌是义阳(今河南新野)人,他在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率先举事,占据江夏郡(以安陆即今云梦县为中心的湖北省一部),易名为李辰,另外物色了一个名叫丘沈的人,将他改名叫刘尼,诈称汉室后裔,立为皇帝,跟匈奴人刘渊一样,打出了兴复汉室的旗号,兵出樊城,围宛城(南阳),攻襄阳,声势很大。

张昌的部将石冰东进扬州、江州;另一部将陈贞攻陷武陵(今湖南常德)、零陵、长沙、武昌(今湖北鄂州)、豫章(今江西南昌)等地。

临淮(今江苏盱眙东北)人封云起兵响应,进攻徐州。

这样一来,张昌很快就占据了荆、江、徐、扬、豫五州的许多地方。

为了将张昌镇压下去,晋政府以沛国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刘弘任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这个刘弘时年六十八岁,年纪很大了,虽不能打,却有识人、用人之能。

他在打击张昌的过程中,大力起用了庐江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人陶侃为将。

陶侃这年也已经四十五岁了,年纪也大,但和刘弘比较起来,还年轻。

陶侃绝对是个人才,只是他出身贫寒,无人赏识,仅此而已。

说他出身贫寒,到底贫寒到什么境地呢?

他年幼时,父亲就已病故,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

湛氏是个很要强的母亲,为了不让人家看扁自己的儿子,对儿子管教非常严格,要儿子用功读书,自己则辛勤纺织,资助儿子去结交朋友。

陶侃长大成人后,曾任县主簿,但仍未摆脱贫贱的地位。

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

陶侃窘迫得拿不出东西待客。

为了不让儿子丢脸,湛氏咬咬牙,将自己的头发剪了,才换回了一些酒水、蔬菜。

可是柴薪不够,陶侃不得不将家里的屋柱每一条都削下一半,这才做出了一桌像样的食物。

范逵酒足饭饱,上路了,陶侃又热情地相送了百余里。

就靠着这种赤诚待人的心,陶侃赢得了范逵的赞赏。

范逵向庐江太守张夔郑重地推荐了陶侃,陶侃因之得召为督邮,领枞阳令。

对张夔的知遇之恩,陶侃没齿不忘。

张夔的妻子生病了,方圆数百里内都没有医生,而大雪飘扬,陶侃眉头皱都不皱一下,帮忙奔走,延医就药,人皆配服其义。

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陶侃到洛阳寻找发展机会,但受尽了白眼和冷遇。

刘弘不拘一格用人才,到了荆州,就用陶侃为南蛮长史(南蛮校尉的幕僚长)、大都护,将军队交给他带领。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

陶侃感激刘弘对自己的信任,以死相报,将浑身解数全部抖搂出来,首战就在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北)打得张昌溃不成军,此后,越战越勇,越打越顺手,连战连捷,彻底平定了张昌之乱。

刘弘异常满意,既是表扬陶侃,也是表扬自己,说:“我在羊祜羊公手下做参军时,羊公预言我会做到接替他的位置,这话算是应验了。现在,我也做个预言,不久的将来,陶侃就会接任我的官职,做我的继任者。”

实际上,陶侃后来的成就比刘弘大多了。而且,名气也大了不知几百倍。

唐朝礼仪使颜真卿曾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为他们设庙享奠,“太尉长沙公陶侃”就赫然在列。

大宋宣和年间,宋室也为古代七十二位名将设庙,其中也有陶侃。

而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陶侃也位列其中。

插一句,陶侃的曾孙更有名——中国古代田园诗歌创始人陶渊明。

据说,赫赫有名的“诗仙”李白还把陶渊明视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呢。

张昌死了,他的部将石冰还在扑腾。

受陶侃胜利的鼓舞,江东的周、贺、甘等大族乘势而起,很快就瓦解了石冰的势力。

这几个代表人物是名士周处的儿子周玘、吴国名臣贺邵的儿子贺循、名将甘宁的曾孙甘卓。

石冰无法再在江南立足,遂从临淮移师寿春(今安徽寿县),进入淮南。

八王乱起,京师缺粮,尚书仓部令史陈敏正好在寿春调粮,看见石冰来了,便指挥手下的运粮兵与石冰对砍。

陈敏,字令通,庐江(今安徽舒城)人,打仗很有两把刷子,他以寡击众,与竟然连胜石冰数十次。

石冰连运粮兵也打不过,也学人家造反,不如自己撒泡尿,自己淹死自己算了。

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二月,陈敏与周玘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合攻石冰,石冰全军覆没,只身逃往徐州寻求封云庇护。

陈敏管你封云还是封雨,追到徐州,照打,直将石冰、封云二人授首,方才心满意足。

跟陶侃一样,陈敏也立了大功,朝廷任命其为广陵相。

不过,与陶侃忠于晋室不同,陈敏是个不安分的主。

晋永兴二年(305年),晋室王爷司马越以陈敏为右将军、前锋都督,意欲让他发挥能打硬仗的特长,替自己扭转中原败局。

得了右将军、前锋都督的头衔,陈敏以回江东扩充军队为由,于此年十二月据历阳(今安徽和县)赫然树起反旗。

他很能打,分兵四出,很快就占据了江东各郡。

他还着意收罗江东豪杰、名士,并授意手下推自己做都督江东诸军事、大司马、楚公,加九锡。然后挥军西进,拟席卷荆州,恢复孙吴时的旧境。

荆州刺史刘弘让陶侃驻军于江夏郡予以截击。

因为陶侃与陈敏同是庐江郡人,有人担心陶侃会倒向陈敏。

刘弘大手一挥,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况且,陶公绝不会是那样的人。

陶侃知道了此事,为了让荆州的所有官员都消除对自己的疑心,坦坦荡荡地将自己的一子一侄送回荆州,当作人质。

刘弘又把他们打发回江夏,说:“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你我都是堂堂大丈夫呢!”

陶侃又是新一轮的感动,再次以死相报,奋力作战。

陶侃和陈敏都是当世的豪雄。

两雄相争,高下很快分出。

到底是陶侃用兵稳健,棋高一着,成功击退了陈敏的进攻。

陈敏稍有锉败,原先归附于他的顾荣等人就开始动摇了。

周玘甚至策动了陈敏的大将钱广斩杀了陈敏的弟弟陈昶,在建业(即后来的建康,现在的江苏南京,)举兵反陈敏。

这么一来,甘卓也将女儿接回家,跟着举兵讨陈。

陈敏内外交困,走逃无路,被俘被斩。

标签: 陶侃陶渊明太守晋元帝

更多文章

  • 西晋名将陶侃的兴起之战:事变初起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陶侃,太守,王敦,大军,王澄,西晋,晋朝,史说三国

    公元三一一年正月,荆州乐乡(今湖北江陵附近)发生了一起巴蜀难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由于县衙处理不力,这场冲突愈演愈烈,后演变成聚众滋事,更有数百巴蜀难民在以李骧(此李骧与大成政权的李骧乃是不同的两人)为首的几名领头者领导下冲击县衙,居然一攻而就,杀死县长,占领县衙。对此类事件,晋帝国的态度一向很明

  •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7月30日 · 江西第一名将陶侃家事考

    历史解密编辑:冯晓晖标签:陶侃,九江历史上的今天,太守,江西,寻阳

    334年7月30日,东晋名将陶侃病逝于鄂州。地点: 鄂州 类别: 人物陶侃像 图源:搜狗百科咸和九年六月十三日(334年7月30日),东晋名将陶侃病逝于鄂州。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

  • 陶侃混迹官场无靠山,五十岁带兵打仗,逆袭成历史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陶侃,刘宏,王导,华轶,晋朝,司马睿,史说三国

    今天要说的历史逸闻,是一代名将陶侃成就功业前期,曾有过的一个人生污点。陶侃这个名字人们通常不太熟悉,这主要是因为他生活的两晋时期,这段历史脉络混乱,少有人关注。但唐德宗和宋徽宗时,陶侃分别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和武庙七十二将,可见陶侃作为武将的历史地位之高。陶侃出生于曹魏时期,却发迹于西晋末年。他出生

  • 胡咧两晋(二八)王导独揽大权夺取江州,陶侃灭郭默让其彻底死心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陶侃,王导,江州,王敦,丞相,郭默

    苏峻之乱后,东晋进入了近七十年的发展时期,朝廷内在政治上趋于稳定,也让国力迅速恢复,社会再次出现繁荣景象。然而在这样看似歌舞升平的景象下面,各个门阀士族之间的斗争却没有完全平息,只是藏到了暗处。于是东晋朝廷表面上一片祥和,暗地里却各种明争暗斗,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作为东晋开国的第一大门阀,琅琊王氏因王

  • 陶侃从寒门跻身朝廷要员,除了自身励志尽职以外,还与这个人关系密切

    历史解密编辑:上观新闻标签:陶侃,齐王,太守,杨彪,杨震,晋朝,范仲淹,梁武帝

    摘要:弘往圣之道 隆家世之业从2022年开始,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颜氏家训》有言:“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风气教化是上行下效、先后传承的结果,家风家训的形成本质上是长辈示范、子女效仿、代际传承的过程。「明

  • 陶侃无钱招待远来的客人,陶母道:剪了我的头发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陶侃,陶母,晋朝,唐德宗,宋徽宗,陶渊明

    陶侃的朋友赶路遇上大雪,想借宿在陶侃家,可陶家当时穷的,吃没吃、喝没喝的,拿什么招待客人呢?没主意的陶侃只好去问母亲:妈妈,我的朋友带了好几个仆人和他们的马匹来了,可咱们家,人吃的食物也没有,马吃的草料也没有,这可怎么办呢?陶母慈爱的看着儿子,笑了笑说道:孩子,你只管去招待客人留下来,东西我会想办法

  • 贪腐糜烂的两晋,他草根逆袭,活成了传奇清流干将话陶侃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陶侃,太守,平定,庾亮

    当他还是一个5岁的孩子,父亲就已病故。家境又极端贫寒,贫寒的程度是,下雨天,连遮雨的物件儿都没有,要么在家呆着、出门就得浇着!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不要说是在等级森严的晋朝,就是在高度文明的今天,这个孩子的前途,也一定充满了荆棘险阻,坎坷不平。陶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草根逆袭,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活

  • 叛乱此起彼伏,一代名将陶侃迎来了最狼狈的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陶侃,王敦,周访,太守,司马睿,朱伺

    此次出战杜弢,他的伯乐刘弘已经过世,但是陶侃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只能给领导打辅助的部将,他将在这次平叛中真正树立起自己一代名将的称号。司马睿给陶侃安排了两个副手,一个是振威将军周访(陶侃的儿女亲家),一个是此前曾在征讨华秩时与周访共同征战过的广武将军赵诱。陶侃任命这二人为前锋,他自己的侄儿为左翼,首战即

  • 他因女人当上了皇帝,又因女人失去皇位,他就是燕国皇帝慕容熙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不解细语x标签:皇帝,昭仪,皇位,燕国,慕容熙,丁太后,五胡十六国,女皇武则天

    上文说到让小情人当皇帝的丁太后,这一回就说说丁太后的小情人慕容熙。慕容熙既是可悲的人物,又是作死的人物。慕容熙自然是鲜卑族人,他出生于385年,字道文,小字长生,他是成武帝慕容垂的小儿子,惠愍帝慕容宝的弟弟,也是慕容盛的叔叔。慕容熙初封河间王,兰汗之乱时曾被封为辽东公,慕容盛即位后,封河间公。慕容盛

  • 抱着尸体睡觉: 后燕末代皇帝慕容熙的爱情多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后燕,慕容熙,慕容垂,宣昭皇帝,五胡十六国

    作者:不贰过魏晋南北朝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五胡十六国。其中的五胡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魏晋时期政权混乱,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所以胡人纷纷建立政权,由北往南征战。胡人的出现,严重威胁了中原汉家的统治地位。这段时期,也被历史成为五胡乱华,华夏文明,险些断绝。而华夏文明,有着明文的记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