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旭光解读王羲之手札,全是干货!

张旭光解读王羲之手札,全是干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小教程 访问量:4672 更新时间:2024/2/11 15:16:01

导 读

提起学习王羲之书法,当代最具话语权的应该是张旭光先生,他对王羲之学习、继承与创造、教学都有着重要意义!王羲之手札对于学习书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下面,大家一起看看张旭光老师生动解读王羲之手札,讲得又全又好!

得示帖

《得示帖》示字很楷化,“知足下”成为一组,从楷到草、再到行;“吾亦劣劣”为一组,“明、日出”是行楷,“乃行”又一组草书,“不欲”一组行书;遲大概是因为“触雾故也”比较大,看了位置写不下,遲字用了草书后一下子就显得笔画少了,增加了动感变化。

“王羲之顿首”又是一组。动静的节奏,轻重的节奏如音乐的节奏、诗词的平仄,在创作中行楷加入到草书中,草书也可以加入到行楷里,使一件作品达到了丰富而精彩。

丧乱帖

《丧乱帖》用的新法,用笔翻飞,增加折笔,速度和力度增加了。所以他必然走向新法。能翻腾、纵横驰骋和痛快淋漓。不再笔笔中锋,也有枯笔。两晋南北朝由于连年战乱,被称为华丽血的时代,丧乱帖是典型的新法作品。后人没人把王羲之阳刚大气的东西表现出来,从赵孟頫、董其昌开始就把宽博厚重、方正骨骾、圆浑大气、以及险绝的东西弱化了。就平淡了。

当代书坛学二王的很多,绝大多数都缺乏阳刚气魄。《得示帖》主要是速度、轻重、快慢的节奏。通过《丧乱帖》和《姨母帖》的分析,主要理解从古法到新法的笔法问题。

二谢帖

《二谢帖》是新法,直接下笔。作品中线条轻重变化较大,要从一副图的角度分析其粗细块面的对比。所形成的板块的轻重关系,互相之间是交叉的,这种章法的应用给我们是一个示,好像是在读图,整体区域有明显的虚实对比,更加有波澜、感染力。

姨母帖

《姨母帖》是羲之古法到新法的笔法变化一个手札,显得沉厚、大气、浑穆。但古法不能潇洒起来,沉着的古法不能让他发挥心中那潇洒一面。所以他必然走向新法。古法笔法常常被称作高古,依然受到当代书家的欢迎。古法能表现出张力,宋克章草中常常夹些小楷,新、古的相互调节。

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第一行厚重又精致,厚重沉着还经典,每个字都很经典紧密还不散,大气开张还精致,而不是灵秀,有行气感,有能量感。

忧悬帖

《忧悬帖》大气厚重,是王羲之的典型。写王羲之最忌讳写娟秀,“忧”方向,“悬”字方向,有着明显区别,犹如“卯榫”关系,无论怎么歪、斜,行气是足的,是贯通的。

频有哀祸帖

《频有哀祸帖》第一行主要靠单字距离去调节疏密关系,“不能自”三个字联写在一起。三行的距离关系,有单字、有组合的应用。尽显大气疏朗。

平安帖

《平安帖》显示正大,高雅的一面。如何运用,如何写出高雅,需要多方面的素养。还比王珣的《伯远帖》,多数人临会写的甜美,而天津的吴玉如写出了高雅。现在国展中写二王的很多,但往往写的文雅秀气,证明对王羲之了解的还很肤浅。

何如奉橘帖

《何如帖》尽显尊贵高雅,宫廷优雅的气象,其线条健丽,刚劲,富有神采。而且感觉其笔画都高贵。“尊”字的感觉,如人挺着肚子神采奕奕站立的感觉,反应出其生命状态。如何理解,这是个人的看法,供参改。《奉橘帖》收和放的关系,很巧妙,字少也疏朗,适合放大去书写。

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笔法上方圆兼用,圆多方少,沉着厚重。前面速度慢,后面快一点,古法和新法结合。乾隆的字显得发闷,没力量,没神采,他只写《兰亭序》,就是没写圣教序。

十一

初月帖

《初月帖》是草书,又不是很草,让你感觉草不起来。比书谱气息更好了,节奏非常适合草书的创作,两个字的组合,三个字的组合,这种节奏,很从容,很容易让你增加品味。不会乱和躁。是草书创作很好的借鉴。

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

每天免费订阅中医知识!

更多文章

  • 王羲之为什么是“书圣”?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艺术收藏标签:王羲之,书法,兰亭序,行草书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世推崇为书圣。那么,作为书圣的王羲之,究竟“圣”在哪里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他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王羲之高尚的道德品格,主要表现在:1、忠君爱国《世说新语》记载:“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

  • 此人是蔡文姬的学生,王羲之的师祖,更是楷书的创始人,看看他这件小楷作品,是不是比王羲之还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王羲之,楷书,钟繇,小楷,隶书,宣示表

    楷体作为我们日常生活最常见、常用的一种字体,以端庄秀整、美观实用著称,能写出一手精致的楷书可能是不少书法初学者的目标和梦想。当正楷写得已经得心应手时,继续练习小楷,更能提升控笔能力。当我们在练楷书时,有一人不该被忘记,他真是“楷书之祖”钟繇。钟繇,字元常,东汉元嘉元年(151年)生于河南颍川长社,他

  • 王羲之这10副对联,真是太美啦!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王羲之,对联

    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书圣兰亭风范,体势俊逸。如清风明月,如轻舞云烟;含蓄健秀,平和自然。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王羲之书法集字对联—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

  • 王羲之此帖,被誉为“二十八骊珠”!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行书,书迹

    到底“书圣”王羲之的哪一部作品,被称誉为“二十八骊珠”?被称誉为“神乎技矣”?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快雪时晴帖》。此帖是书圣王羲之的名作之一。清高宗乾隆皇帝非常欣赏、珍爱此帖,将其与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羲之族侄王珣的《伯远帖》,一起珍藏在紫禁城养心殿的书斋,视为天下书迹“三希”,其书斋也因此称为“

  • 赵孟頫临王羲之书法逐字对比,临的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赵孟頫,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太常帖》与赵孟頫临本赵孟頫临王羲之《适太常帖》,得王之气脉流畅外,更见端正朴茂,究其点画,将刻本隐去之笔意予以还原,而且增强了笔气映带与连贯性。这些,都是今天临古值得借鉴之处。左为王羲之草书《采菊帖》右为赵孟頫临左为王羲之草书《太常帖》右为赵孟頫临—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

  • 王羲之《草诀百韵歌》最好的版本,果断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草书,米芾,杨慎,墨池,晋朝,王羲之,书法家,草诀百韵歌

    《草诀百韵歌》是中国古代一本重要的草书歌诀,学草书的重要门径,作者署名王羲之,然据相关资料显示,此书最早见于北宋,伪托王羲之之名,如明代杨慎的《升庵外集》卷88云:「《草诀百韵歌》乃宋人编成,以示初学者,托名王羲之。集 古 草 诀宋书学博士米芾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草诀百韵歌》释文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

  • 王羲之“断连”,并不只是“提按”...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行书,集字,丧乱帖

    唐太宗为《晋书》撰《王羲之传论》,评王书有云:“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王羲之行书点画之间的呼应贯通笔随势动,势到而笔到,为有形之连属牵带;势到而笔不到,则笔断而意连,尤具含蓄蕴藉之风致。而王羲之行书用笔的一大特质正在于断续无踪,不主故常,断笔停顿处多意在飞动。《丧乱帖》的“之”字,笔笔分断,不相

  • 米芾费时20年,创造出一册王羲之“全解”,被后人奉为“救命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米芾,草书,小楷,怀素,晋朝,画家,王羲之,书法家,书法作品

    书法史上一直有一座高不可攀的巨峰,这座巨峰就是王羲之,王羲之在书法界的地位极为崇高,历史上很多有名的书法家,都是学习王羲之后才有所成就。南唐后主李煜就曾在《书评》中写道:“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例如虞世南得到了的妍美之韵,但却失去了超迈俊逸。欧阳询得到了他的险绝之势,但却失去了温秀之美,大多数

  • 王羲之行书《蔡家宾至帖》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行书,晋朝,王羲之,平康帖,书法家,淳化阁帖,蔡家宾至帖

    王羲之行书《蔡家帖》,又称《宾至帖》,首见于《淳化阁帖》卷六,榻本。3行,20字。被多家辨为伪帖。此帖与《平康帖》可能同出一手。右軍自会稽還後,多不自書,往往有代書人书,此帖亦许正當爾然。释文:想小大悉佳。蔡家賓至,君情感益深,惟當撥遣之耳。—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传播而发,若侵

  • 王羲之13个字,穷极书法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楷书,行书,兰亭序,用笔

    《兰亭序》中20多个“之”字,字字不同,每个字都有每个字的写法,笔法千变万化,令后人叹为观止。除了“之”字之外,在《兰亭序》中,凡是重复出现的字没有一个不变化的,这也反映了中国书法作品中笔法的丰富和多变。本文列出了兰亭中部分重复的字的高清放大版,供大家细细玩味。绝美兰亭,每个人心中不一样的美,奥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