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羲之13个字,穷极书法变化!

王羲之13个字,穷极书法变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小教程 访问量:987 更新时间:2024/2/11 9:42:05

《兰亭序》中20多个“之”字,字字不同,每个字都有每个字的写法,笔法千变万,令后人叹为观止。除了“之”字之外,在《兰亭序》中,凡是重复出现的字没有一个不变化的,这也反映了中国书法作品中笔法的丰富多变。

列出了兰亭中部分重复的字的高清放大版,供大家细细玩味。绝美兰亭,每个人心中不一样的美,奥妙不尽,亦在此。分析不足之处,欢迎各位书友补充。

“以”

不少人“以”字写不。我们看看书的写法。在兰亭序中,“以”字数量仅次于“之”字,行笔速度、行楷书的用笔不同咱就不多说了,就一点:前两笔和后两笔的距离感产生空间美感,你发现了没?所以,别把“以”字写拢了,注意布白关系。

“之”

短短三笔,变化无穷。之字的变化,总结起来,要有三种:1,行书、楷书、行楷书用笔的变化;2,行书用笔变化,比如折笔、顿笔、回锋等变化;3,主笔变化、比如二笔、第三笔主笔转换的变化。大家可以细细欣赏玩味:

“文”

力度不一,力都很足。

“会”

两个“会”字,变化不大,但终归不同,现在粗细、轻重和结构轻微变化。如图:

“山”

两个“山”字的笔顺是不是不一样?

“修”

行笔速度的变化

“事”

第三个“事”字变化最大,或许正当兴头写的。

“也”

起笔、主笔力度都有变化

“有”

“有”字主笔有一定变化

“竹”

两个“竹”字变化就大了,我们看看行书和行楷书:

“其”

“其”字也不少,变化主要表现在行笔速度,和结字顾盼的变化。

“和”

好吧,请理解异体字也算变化吧!

“为”

几个“为”字笔画较多,主要是粗细和行笔速度的变化吧。冯应该是理解到了的:对于微醉的书圣而言,粗细变化也许是当时性情所致,但求逸而不飘,重而不沉。

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

每天免费订阅中医知识!

标签: 王羲之楷书行书兰亭序用笔

更多文章

  • 国展评委淘汰王羲之颜真卿作品的几个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感情大故事绘标签:王羲之,颜平原,国展,楷书,草书,书法

    当下国展评审风向来自评委个人的审美意识,没有标准,也很难有标准……山东临沂实力派作者王羲之创作《兰亭序》,颜真卿创作《祭侄文稿》作品被淘汰,具体理由如下……淘汰理由之一:国展要求,宣纸尺寸为八尺整张,手卷长度两米四。因展厅高度为六米至八米,作品悬挂起来越大越能撑得起场子,其他人作品高度两米四,而颜王

  • 这张字帖,饱藏着王羲之笔法的精髓!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王羲之,游目帖,十七帖,墨迹

    《游目帖》收录于《十七帖》《淳化阁帖》。收藏于日本广岛安达万藏的《游目帖》摹本墨迹于1945年毁于战火,2007年7月10日由文物出版社与日本二玄社合作复原。 王羲之《游目帖》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

  • 王羲之小楷《佛遗教经》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佛遗教经,王羲之,小楷,书法家,书法

    《佛遗教经》,简称《遗教经》,又名《佛垂涅盘略说教诫经》,一卷,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此经倍受历代僧人乃至帝王的推崇,唐太宗、宋真宗曾为之作序。书圣王羲之、唐书法家孙过庭、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所书《佛遗教经》字帖,冠绝古今,各领风骚,受历代知识分子推崇、珍爱,被无数书法爱好者观赏、临摹。图文源自网络,

  •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这个时字为何没有先写横

    历史解密编辑:千千千里马标签:王羲之,行书,兰亭序,楷书,书法,草书

    王羲之写的这个“时”字,是奋笔势写出来的,所以先竖后横。而不是先横后竖。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叫做书法“识势”。古代书法里边的书写用“识势”,与我们现在讲的笔画顺序是不太一样的。我们今天的笔画顺序,主要的依据是楷书的笔画顺序,而王羲之《兰亭序》中的笔画顺序是按照行书的笔画顺序,行书和楷书的笔画顺序,有一

  • 赵孟頫临摹王羲之,厉害啊!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王羲之,书法,草书,赵孟頫

    王羲之,书圣。赵孟頫,工书法、精绘画,开一代复古之风,为承上启下之人物。同是书法大家,赵孟頫书法与王羲之有什么不同,欣赏赵孟頫临王羲之书法比较。王羲之草书《采菊帖》释文丨不审复何以永日,多少看未?九日当采菊不?至日欲共行也。但不知当晴不耳!伦等还,殊慰意。赵孟頫临王羲之草书《采菊帖》王羲之草书《太常

  •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笔法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草书,章草,笔法,晋朝,王羲之,十七帖,书法家,书法作品

    《十七帖》的笔法1、独点。独点一般为字的上点,或在字的外廓。起笔以尖锋人纸,向右下方顺势下按收笔。或空收,如“示”字;或下按后向左下方折转,顺势收锋,如“外”字。2、两点。这种点横向如“孙”字右部两点,左右呼应,前一点的收笔要与后一点的起笔在笔势上相一致;或为纵向,如“言”字上面的两点,并不强调呼应

  • 王羲之的十幅代表作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王羲之,十七帖,乐毅论,丧乱帖,兰亭序

    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等。我们挑选王羲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10幅代表作,供参考和欣赏。NO.10《大观帖

  • 王羲之所有字帖,一网打尽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王羲之,草书,行书,兰亭序,十七帖,乐毅论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

  • 他的书法深得王羲之精髓,米芾、苏轼学他的笔法,董其昌称赞他与王羲之是“书中龙象”!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王羲之,董其昌,米芾,苏轼,李思训碑,书法,拨弦乐器,书法作品

    在中国书法史上,能和王羲之并列一起被人们提及的书家一定有足够雄厚的笔法与成就。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合称“二王”不仅因为血缘,更因为王献之于行书、草书上成就斐然;颜真卿与王羲之并列,是因为他打破唐初书坛学王陷入的单一,自成一家;还有一个人也与王羲之并列,他就是李邕。董其昌曾经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右军

  • 这些原因,让王羲之书法成为不可逾越的书圣!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隶书,章草,楷书,篆书,晋朝,王羲之,行草书,书法家,书法作品

    王羲之的书法究竟好在哪里?为何他能成为后世不可逾越的书圣?主要因为他的书法具备以下六个特点:1具有楷书用笔习惯楷书的用笔特点一是注意线条的起笔和收笔,起笔和收笔的动作做得精致、丰富而到位;二是运笔形成线条中段的动作以提按为主,很少有绞转笔法;三是横折的地方几乎都是转折,有明显的折笔动作。晋 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