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桓温与此人本关系亲密,可后来桓温见到此人就跑,桓温老婆很开心

桓温与此人本关系亲密,可后来桓温见到此人就跑,桓温老婆很开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阔儿看世界 访问量:444 更新时间:2024/4/5 14:21:03

桓温州做刺史的时候,谢奕是晋陵太守。徐州和晋陵相隔不远,但这二位名人却没什么特殊的交情,不过是年节来往、公交接之类的事情。等到桓温出任荆州刺史,准备西行的时候,两人的关系却好了起来,桓温时不时地跑去和谢奕聊天喝酒话家常,谢奕也会很客气地招待。

谈笑间,时间过得很快,连谢奕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两人感情就好了起来,就像多年的朋友一样。要走了,表示一下亲密,这在东晋名士辈出的大环境下很正常。况以当时谢家的权势地位,桓温来亲近也正常之极。

只是谢家有一个慧眼识人的女人—谢奕的弟媳,她说:“桓荆州的用意和平常有些不同,大伯肯定会和他一起走的。”别人都不相信,谢奕为人洒脱得很,怎么受得了和别人在一起的拘束呢?不久,桓温果真要谢奕去当荆州司马,谢家人还没明白咋回事呢,谢奕就跟着他去了。

桓温性格十分率真,谢奕为人也很直爽狂放,二人志趣相投,很谈得来。到荆州之后,两人时常饮酒作诗,搞个小聚会;在花园里,在酒桌上,两人不分上下,相处十分融洽,互相引为知己。

后来,谢奕每天都到桓府去,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就如同在家里一样吟诵长啸,不计较任何礼节。桓温开始还引以为傲,时常说:“这是我方外的司马啊。”后来,粗心的桓温发现情况有些变化:谢奕无论是在他家里,还是在刺史府里,都不讲规矩了,不但说话不知轻重,不分场合,还时不时地来个偷袭,拍拍他的肩膀,高兴时猛然捏捏他的鼻子,或揪一小撮头发,搞得他很丢脸。桓温虽然生气,但又抹不开面子,怒不起来。

而谢奕则把桓温的容忍当成了不要脸的资本,继续着他的恶作剧,甚至常借着酒劲挑战桓温的底线。有一次,谢奕喝醉了,又来拉拉扯扯,桓温怕他纠缠,干脆假装不在。可是谢奕却在外面大声喊:“我知道你在呢,再不出来我就要破门了啊!”桓温知道他的个性,使了个诈,偷偷躲到老婆那里去。边跑还边回头,结果没看见前面的路,一头撞到柱子上去了。老婆看着狼狈的桓温,大笑着说:“如果没有你的狂妄司马,我还真见不到你这个大忙人啊。”一句话把桓温说得面红耳赤。

先生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桓温是逮着了狐狸,惹来一身骚。虽然谢奕非小人,但关系太过亲密总会有不方便之处。不过在这件事情中,最受益的恐怕是桓温的老婆了。

标签: 桓温太守亲密谢奕刺史

更多文章

  • 为父报仇的英雄少年郎,桓温三次北伐,为何一步步成为了祸国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桓温,平定,皇帝,北伐,前燕,成汉,少年郎,晋朝,五胡十六国

    上篇文章谈到了东晋那些英年早逝的犹如“过家家”般的皇帝,庾亮一手操作导致苏峻叛乱,最后也算认识到错误,将功补过。走了舅舅,来了女婿关于桓温,凡是谈及东晋的历史总归是少不了他的。据考证桓温的祖上是桓范,就是之前讲到的劝曹爽挟皇帝曹芳以号令天下的那位,骂曹爽兄弟像猪像牛的那位,被司马懿杀掉的那位。其父桓

  • 军事能力超群的桓温,为什么没能有效收复北方失地?

    历史解密编辑:勇敢他标签:桓温,关中,慕容垂,豫州,晋军,北伐,晋朝,五胡十六国

    引言在西晋发生八王之乱后,中原地区便一直掌握在北方少数民族手里,而拥有中华传统帝祚的东晋政府只能偏居江左。由于在魏晋时期中国南方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北方,所以当时东晋在南北方的力量对比中处于劣势,一直以战略防守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但是到了东晋中后期,随着北方局势的逐渐混乱以及东晋地区的经济发展,东晋终

  • 东晋桓温——千古功过任人评说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桓温,桓玄,司马懿,司马绍,太守,权臣

    转载东晋桓温——千古功过任人评说播报文章遗木行人2023-01-0616:38海南已关注桓温“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这是一句相当有名的话,中国人基本上都知道,里面赤裸裸地充满了对功名事业的渴望。然而对于说这句话的人——桓温,知道的恐怕不多,确实在东晋十六国那个乱世超越一般人的豪杰实在太

  • 简文帝临终前召桓温入朝辅政,桓温为什么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桓温,简文帝,诸葛亮,谢安,辅政

    “吾遂委笃,足下便入,冀得相见。便来,便来!”这是东晋一代天子简文帝临终以前,写给自己的臣子桓温的。一昼夜之间,身陷病榻的简文帝连发四道诏书,召桓温入宫,但对方均以年老体弱为由,辞不赴命。古人常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这个桓温又是何方神圣,凭什么能够让君主临终以前,四遍催促,定欲嘱托?他又为什

  • 历史小故事: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桓温围魏救赵掌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金黄的枯草PLUS标签:桓温,太守,平定,殷浩,刺史,都督,晋朝,史说三国,历史小故事,五胡十六国

    东晋穆帝时,世家大族桓温得势,权倾朝野。晋穆帝永和元年八月,都亭肃侯庾翼去世,朝廷论议都认为庾氏家族世世代代驻守西部藩镇,为人心所向,应当同意庾翼的请求,让庾爰之接替职位。何充说:“荆楚是国家的西方门有民众百万,北边连结强大的胡虏,西边邻近强大的汉国,地势险阻,周边有万里之遥。得到合适的人选那么中原

  • 历史上的今天8月18日,桓温逝世,发现氦元素,创办延安电影团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桓温,延安电影团,袁牧之,李世民,巴尔扎克,房玄龄

    8月1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23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135天(闰年则还有136天)。“人,一简单就欢乐,但欢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1、东晋大将桓温逝世373年8月18日(农历373年7月14日),东晋大将桓温逝世。桓温(312~373年),字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

  • 桓温大权在握,离皇位只差一步,为何愿望终落空

    历史解密编辑:无忧盘生活标签:桓温,皇位,皇帝,军权,宰相,大臣,晋朝,官宦世家,五胡十六国

    桓温是东晋时期的权臣,他独揽朝政十多年,效仿伊霍废立皇帝,且有意篡夺皇位,然而最后没能成功,后来又要朝廷给他加九锡,也没能如愿。那么一个权倾朝野的大臣,为什么没能如愿以偿呢?其原因有两点。1、威望受损桓温的威望受损,使他失去了篡夺皇位的机会。我们知道,当皇帝的人得有威望,要有人支持。桓温的威望受损使

  • 另类权臣桓温,本来想当忠臣恢复中原,奈何朝廷昏暗变了心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桓温,中原,司马懿,平定,王羲之,殷浩

    东晋有这么一个权势熏天的家族,谯国桓氏,奠基人物是桓温,他是宣城太守桓彝的长子,在苏峻之乱的时候桓彝被叛军所杀,桓彝是司马懿高平陵之变中被夷灭三族的桓范之后代,本来作为三流士族,还被灭过族,是没有什么机会入主朝廷的,但是东晋权斗加上桓温超高的个人能力让他成为东晋100多年最有权势的人。桓温现在知名度

  • 桓温多次拒绝简文帝辅政的请求,谁料生前最后一个要求都没被满足

    历史解密编辑:天涯执剑书生标签:桓温,简文帝,谢安,丞相,王导

    上篇文章谈到了桓温三次北伐,虽不成功,自己倒是成为了权臣,竟然代国家行废立之事,被苻坚嘲笑道“应以死谢罪”。试问一个人权利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桓温权利在皇帝之上)对那些顾忌的人或者不赞同自己做法的人采取什么行动呢?可以参考秦王朝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当然是清除那些与自己政见不合之人。首先是文武百

  • 胡咧两晋(三一)废除晋废帝不由桓温一人决定,而是与司马昱合谋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司马昱,桓温,晋废帝,谢安,朝权

    东晋大司马桓温是历史上有名的权臣,他独揽东晋朝政十余年,主导了东晋皇帝的废立,在历史上毁誉参半。从历史学的主流观点看,既承认桓温在抵抗北方少数民族侵略和北伐复国方面的功绩,也因其废除晋废帝,杀害朝中大臣等行为,给予了负面的评价。甚至有很多极端的说法认为,桓温野心极大,早就做好了篡位称帝的准备,他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