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煜最牛的一首词,随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年来从未被超越……

李煜最牛的一首词,随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年来从未被超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品读红楼梦 访问量:1935 更新时间:2023/12/7 1:31:41

在古代,古人们非常的推崇吟诗作赋,甚至于若是诗写的好还能够得到官职,因此,特别是在唐朝宋朝时期,诗人众多,几乎遍地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写诗高手。

而有一个人相当的特殊,他除了有诗人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让所有人都向往的职业——皇帝。说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知道我指的人是谁了,没错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左图:郑午昌作李煜词意图,右图:陈佩秋书

李煜在作为皇帝方面的成就,并不是那么的突出,甚至都算不上一个称职的皇帝,然而他在吟诗作赋方面的天赋可是超乎常人的。其中有一首被称为李煜最牛的一首词,随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来从未被超越!究竟是什么词呢?竟然能有如此评价,让我们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位诗人皇帝,李煜。李煜,南唐后主。初名为从嘉。字重光,号为钟隐。是李璟的第六子。公元961至975年在位,国破降宋。后被宋太宗所毒死。

李煜在政治上虽是庸驽无能,但他的艺术才华却是卓绝非凡。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可确定的有三十八首,存诗有十六首。而这次所要讲述的,就是李煜最牛的一首词——《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此为名。又名为《一江春水》、《巫山十二峰》等。古代词开始大体都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便逐渐形成固定的曲调,后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也是如此。

现代的王方俊在《唐宋词赏析》中说:这首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作《虞美人》,被前人誉为 “词中之帝”,是李煜囚居汴京时所作。历来为《虞美人》填词的大词人众多,但无一能超过李煜者。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李煜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历历在目。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作者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作者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

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二“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此词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

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以致作者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歌》)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作品。

标签: 李煜虞美人后主故国

更多文章

  • 李煜写一首《相见欢》,七百年间无人能出其右,唯有纳兰尚可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煜,纳兰容若,相见欢,辛弃疾,苏轼,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后主李煜擅长写“亡国词”,词风别具一格,乃是“南唐派”的代表,与当时非常流行的“花间派”齐名。“花间”和“南唐”两个流派,在宋初逐渐演变成了“婉约派”。原本以为“花间派”就此失传,但是没想到过了七百年的时间,“花间”一派在世上依然还有传人,这个人就是素有“清初第一词人”之称的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在

  • 李煜的《长相思》无人可及,纳兰容若仿作一首,全词直接碾压李煜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李煜,清朝,长相思,纳兰容若,纳兰性德,五代十国

    李煜的《长相思》无人可及,纳兰容若仿作一首,全词直接碾压李煜引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也是他的绝命之词。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王朝不断更迭交替,帝王数不胜数,而对艺术颇有造诣的帝王更是不计其数。其中,南唐后主李煜绝对可以称得上帝王界的顶尖艺术家。

  • 李煜生命最后的哀歌,从问天问人到问己,千年后还被费玉清唱火了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煜,宋太宗,宋太祖,后主,小周后

    台湾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费玉清,嗓音珠圆玉润、清亮动人,最适合演唱《一剪梅》、《梦驼铃》和《在水一方》这一类深情婉转的曲子。他曾经在十多年前,替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配唱片尾曲《几多愁》。这首曲子的歌词,即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费玉清的嗓音与剧中吴奇隆李后主的扮相

  • 北宋欲灭南唐,李煜向北宋求和,赵匡胤回了一句话,成为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李时针的时针标签:李煜,皇帝,娥皇,刘禅,北宋,南唐,宋太祖,宋太宗,赵匡胤,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

    赵匡胤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经历了那个乱世,军阀乱战民不聊生,不管是个何种角色,都敢称王称霸耀武扬威一番。赵匡胤痛恨当年所发生的一切。在他看来,是武将篡权导致的割据乱战的现象。而赵匡胤自己也是武将篡权夺取了天下之后,当上了皇帝。因此,赵匡胤在成为皇帝之后,就立志要悲剧不再发生。他要将五代十国时期残余的政

  • 李煜爸爸很忧愁的一首词,下阕14字成千古名句,入选宋词三百首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李煜,悠悠,名句,春恨,诗人,宋朝,古典乐,五代十国,宋词三百首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李璟〔五代〕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开篇“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写了一个常见的生活场景,词人卷起珍珠帘,把它挂在玉钩上,透过窗户向窗外看去,只见春天忧愁的景象,依旧紧锁着

  • 李煜非常经典的代表作,道尽了悲愁与痛苦,竟成为他的绝命词

    历史解密编辑:傻妞说事标签:李煜,皇帝,词作,宋朝,诗人,虞美人,宋太祖,古典乐,五代十国

    引导语: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时代的变迁,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都成为了我们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和重要的传承。在古代封建社会主义中,朝代经过无数次的更迭,兴盛和衰亡都让我们感叹,而最让我们感到羡慕和向往的职位就是皇帝了。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着至高无上的

  • 李煜:为他人画作题了一首词,不经意成千古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李煜,后主,书生,诗人,宋朝,宋太祖,宋太宗,古典乐,五代十国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姑娘,这里有最美古诗词01 | 成为自己人这一生最悲凉的事,就是无法做成自己,最终也没能成为别人。南唐后主李煜,本是一个志在山水,浪漫又多情的逍遥客。可命运偏偏捉弄人,让他成为了一国君主。成为一国君主也就罢了,偏偏赵匡胤不答应、欺负人。直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欺负

  • “一代词帝”李煜经典词作25首,每一首都至真至情,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七喜文学标签:李煜,词作,故国,全词,声乐,宋朝,古典乐,一代词帝,五代十国

    李煜(937—978年),原名从嘉,字重光,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李煜去除唐国号,改称“江南国主”。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东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

  • 杜甫抒发兴亡之叹,写下一个千古名句,李煜化用后的意境超出原句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杜甫,李煜,唐玄宗,苏轼,皇帝,黄庭坚,唐朝,艺术家

    王国维、叶嘉莹在点评李煜词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夸他是一位罕见的天才。他的词风浑然天成,仿佛从未向别人取经。显然,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李煜固然是一位天才,但是他的创作水平,也是通过勤学苦练,才逐步提升的。且不说他早期和后期词风的变化,单说他有一首非常著名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就被俞伯平指出:“此

  • 李煜作一首《相见欢》,700年间无出其右者,唯纳兰性德尚可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执笔读春秋标签:李煜,宋朝,相见欢,宋太宗,李清照,古典乐,纳兰容若,五代十国

    南宋陆游有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话说的是——世上有许多传世佳作,其实并不是由作者呕心沥血得来的,而是那位作者刚好有那一份才华,又刚好得到了那一瞬间的“灵感”,因此才把它写就了。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许多绝妙好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因此王国维等名家在点评李煜词时,经常说他其实“阅历很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