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唐旧臣徐铉为故主李煜写墓志铭:此事危险,处理不好,我命休矣

南唐旧臣徐铉为故主李煜写墓志铭:此事危险,处理不好,我命休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朗文史阁 访问量:962 更新时间:2024/1/17 14:22:49

978年,南唐后主李煜宋太宗赵光义赐死,和李煜一起降宋的南唐旧臣徐铉接到紧急任务:为李煜撰写墓志铭。

徐铉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对家人说:“此事危险,一旦处理不好,我命休矣!”

为故主撰写墓志铭,为何是危险之事?徐铉又是如何逃过此劫的?

1

徐铉是南唐著名的才子,从小便聪明伶俐,文采了得,与南唐名臣,《韩熙载夜宴图》的主人韩熙载齐名,人称“韩徐”。

入仕后,徐铉先后担任过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等职,也算是平步青云。

但很可惜的是,徐铉所服务的朝廷,已经处于随时崩盘的边缘,无论怎么讨好北宋朝廷,也只是在苟延残喘罢了。

在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召唤下,徐铉多次劝说李煜远离小人,励精图治,奈何李煜贪图安逸,一点都没有奋发图强的心思。

公元974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大将曹彬征讨南唐,李煜大惊失色,慌忙派能说会道的徐铉到宋朝求和。

徐铉进言说:“宋室早就想要吞并南唐了,我朝一再退让,导致局面越来越被动。今天敌兵已来,我们再度求和,无异于与虎谋皮。只有拼死一战,方有一线生机啊!”

李煜不听,依然派徐铉去谈判,徐铉只得北上面见赵匡胤。

第一次谈判时,徐铉对赵匡胤说:“李煜待陛下,如同儿子对待父亲,没有过失,为何要被征讨?”(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

赵匡胤说:“你觉得我们父子能分两家吗?”(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

徐铉无奈,只能回去告知李煜赵匡胤灭南唐的决心,让其早作准备。

第二次谈判时,徐铉再次对赵匡胤解释说:“李煜只是因为生病而不能来朝拜谒,并不是拒诏,乞求陛下缓兵,保全南唐百姓的性命。”

赵匡胤想驳斥徐铉,但又辩不过他,一怒之下,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这才结束了此次争辩,颇有些胜之不武的意思。

第三次谈判时,赵匡胤实在是不想和徐铉这个能言善辩的大才子过招了,直接对手下说:“找一个不识字的殿前侍卫去对付他。”

徐铉以为这位使者是宋朝的外交代表,便倾尽气力,滔滔不绝地讲述己方主张,数落宋朝的过分,希望能够感化使者。

但无论他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都得不到对方的一字回应。无奈之下,徐铉只好郁闷而无奈地回到了南唐。

这之后不久,南唐被宋军攻破,徐铉和李煜一起被宋军俘虏,押送至开封。

赵匡胤没有对李煜下毒手,只是封其为违命侯,暗戳戳地表达了对李煜负隅反抗的不满。

对之前屡次给自己添堵的徐铉,赵匡胤就更加不客气了,声色俱厉地指责道:“你多次劝说李煜与朕对抗,难道不知道会有今天吗?如果你早劝李煜投降,事情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徐铉毫无惧色地反驳称:“作为南唐的臣子,为国效力何罪之有?我今已为阶下囚,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赵匡胤看徐铉如此正气凛然,倒是不由自主生出了敬畏之心,又怜惜他才高八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不仅没杀徐铉,还留他在宋廷任职。

2

徐铉虽然曾经忠心于南唐,但为人并不死板,从此一心一意在宋廷效力,兢兢业业,在事业上不断突飞猛进。

由他考订的《说文解字》,撰写的《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书,均为北宋的文化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徐铉倒也算在平安如意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几年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徐铉再次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此时宋朝的皇帝已经换成了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不像哥哥赵匡胤那样宽宏大度,对李煜也是早有杀心。

978年七夕节,恰逢李煜42岁的生日。李煜命令府第中的伶人作乐为自己庆贺,声音很大。偏偏李煜还填了新词《美人》来缅怀故国,诗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样的诗句。

赵光义闻言大怒,认为李煜贪恋皇位,怀念故国,于是诸罪并罚,直接赐给李煜牵机药,草草结束了这位诗人皇帝的悲情一生。

虽然恨透了李煜,但为了掩人耳目,赵光义还是选择大张旗鼓地追封李煜为吴王,以王礼将其厚葬于洛阳的北邙山。

在为李煜办丧礼时,徐铉的一个仇家趁机向赵光义进言:“徐铉是吴王旧臣,对吴王生平之事所知甚多,由他来撰写墓志铭,最为合适不过。”

赵光义当即准奏,徐铉接到任务后却大惊失色,他知道,这是一个凶险无比的任务。

作为南唐旧臣,如果贬低旧主,将会被人扣上以下犯上、不忠不义的帽子,为世人所不齿;如果称颂旧主,又将被宋朝君臣忌惮,命不久矣。

思虑再三,徐铉想出了一个办法。

当天,徐铉找到赵光义,恳切地说:“皇上,臣一生忠义,绝不敢怀有半点私心。希望陛下能体谅臣的难处,容许臣保留一点对故主的情义,否则臣万万不敢写这墓志铭。”

赵光义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便允许徐铉据实来写,不必有顾虑。

之后,徐铉真情流露,写出了《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从为人、为政、为文等角度,中肯地评价了李煜的一生。

文中有“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此生虽未死,寂寞已消魂”这样的语句,将对故主的思念悲痛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墓志铭完成后,有人拿里面的文字告状,称徐铉赞美李煜,有不臣之心。赵光义想到徐铉之前的请示,没有为难徐铉,反而称赞他正直忠义。徐铉这才算有惊无险地逃过一劫。

3

徐铉历经吴越、南唐、北宋三朝,始终坚持遵从本心做事,保持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堪称文人中的楷模。

最令人叹服的,是徐铉的才德兼备不迂腐。

无论对南唐还是对北宋,徐铉都做到了问心无愧。他既不卖主求荣,又不随波逐流,作为亡国之臣,真的是非常难得。

《宋史》评论徐铉:性简淡寡欲,质直无矫饰。可以说一个非常到位的评价了。

心胸坦荡,做事光明,同时不放弃思考,不做无谓的牺牲,这就是徐铉的人生智慧。

你怎样看待徐铉这个人?欢迎留言。

更多文章

  • 李煜最牛的一首词,随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年来从未被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品读红楼梦标签:李煜,虞美人,后主,故国

    在古代,古人们非常的推崇吟诗作赋,甚至于若是诗写的好还能够得到官职,因此,特别是在唐朝宋朝时期,诗人众多,几乎遍地皆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少写诗高手。而有一个人相当的特殊,他除了有诗人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让所有人都向往的职业——皇帝。说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知道我指的人是谁了,没错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左图:郑

  • 李煜写一首《相见欢》,七百年间无人能出其右,唯有纳兰尚可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煜,纳兰容若,相见欢,辛弃疾,苏轼,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后主李煜擅长写“亡国词”,词风别具一格,乃是“南唐派”的代表,与当时非常流行的“花间派”齐名。“花间”和“南唐”两个流派,在宋初逐渐演变成了“婉约派”。原本以为“花间派”就此失传,但是没想到过了七百年的时间,“花间”一派在世上依然还有传人,这个人就是素有“清初第一词人”之称的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在

  • 李煜的《长相思》无人可及,纳兰容若仿作一首,全词直接碾压李煜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李煜,清朝,长相思,纳兰容若,纳兰性德,五代十国

    李煜的《长相思》无人可及,纳兰容若仿作一首,全词直接碾压李煜引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也是他的绝命之词。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王朝不断更迭交替,帝王数不胜数,而对艺术颇有造诣的帝王更是不计其数。其中,南唐后主李煜绝对可以称得上帝王界的顶尖艺术家。

  • 李煜生命最后的哀歌,从问天问人到问己,千年后还被费玉清唱火了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煜,宋太宗,宋太祖,后主,小周后

    台湾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费玉清,嗓音珠圆玉润、清亮动人,最适合演唱《一剪梅》、《梦驼铃》和《在水一方》这一类深情婉转的曲子。他曾经在十多年前,替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配唱片尾曲《几多愁》。这首曲子的歌词,即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费玉清的嗓音与剧中吴奇隆李后主的扮相

  • 北宋欲灭南唐,李煜向北宋求和,赵匡胤回了一句话,成为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李时针的时针标签:李煜,皇帝,娥皇,刘禅,北宋,南唐,宋太祖,宋太宗,赵匡胤,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

    赵匡胤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经历了那个乱世,军阀乱战民不聊生,不管是个何种角色,都敢称王称霸耀武扬威一番。赵匡胤痛恨当年所发生的一切。在他看来,是武将篡权导致的割据乱战的现象。而赵匡胤自己也是武将篡权夺取了天下之后,当上了皇帝。因此,赵匡胤在成为皇帝之后,就立志要悲剧不再发生。他要将五代十国时期残余的政

  • 李煜爸爸很忧愁的一首词,下阕14字成千古名句,入选宋词三百首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李煜,悠悠,名句,春恨,诗人,宋朝,古典乐,五代十国,宋词三百首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李璟〔五代〕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开篇“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写了一个常见的生活场景,词人卷起珍珠帘,把它挂在玉钩上,透过窗户向窗外看去,只见春天忧愁的景象,依旧紧锁着

  • 李煜非常经典的代表作,道尽了悲愁与痛苦,竟成为他的绝命词

    历史解密编辑:傻妞说事标签:李煜,皇帝,词作,宋朝,诗人,虞美人,宋太祖,古典乐,五代十国

    引导语: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时代的变迁,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都成为了我们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和重要的传承。在古代封建社会主义中,朝代经过无数次的更迭,兴盛和衰亡都让我们感叹,而最让我们感到羡慕和向往的职位就是皇帝了。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着至高无上的

  • 李煜:为他人画作题了一首词,不经意成千古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李煜,后主,书生,诗人,宋朝,宋太祖,宋太宗,古典乐,五代十国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姑娘,这里有最美古诗词01 | 成为自己人这一生最悲凉的事,就是无法做成自己,最终也没能成为别人。南唐后主李煜,本是一个志在山水,浪漫又多情的逍遥客。可命运偏偏捉弄人,让他成为了一国君主。成为一国君主也就罢了,偏偏赵匡胤不答应、欺负人。直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欺负

  • “一代词帝”李煜经典词作25首,每一首都至真至情,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七喜文学标签:李煜,词作,故国,全词,声乐,宋朝,古典乐,一代词帝,五代十国

    李煜(937—978年),原名从嘉,字重光,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李煜去除唐国号,改称“江南国主”。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东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

  • 杜甫抒发兴亡之叹,写下一个千古名句,李煜化用后的意境超出原句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杜甫,李煜,唐玄宗,苏轼,皇帝,黄庭坚,唐朝,艺术家

    王国维、叶嘉莹在点评李煜词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夸他是一位罕见的天才。他的词风浑然天成,仿佛从未向别人取经。显然,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李煜固然是一位天才,但是他的创作水平,也是通过勤学苦练,才逐步提升的。且不说他早期和后期词风的变化,单说他有一首非常著名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就被俞伯平指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