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赏画 | 五代 · 巨然《层岩丛树图轴》

赏画 | 五代 · 巨然《层岩丛树图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书法网 访问量:2951 更新时间:2024/1/6 23:50:24

巨然,钟陵(今江西南昌附近)人,详细生平已很难考证,主要活动在五代末至北宋初。他是钟陵开元寺的僧人,后因善画山水而出名,成为南唐后主李煜的座上客。与董源并称“董巨”,为江南山水画派重要一支。并与五代荆浩关仝和董源并称五代至宋间四大山水画家,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层岩丛树图》绘一场大雨过后,山峦间还漫延着些许的水气,只见曲折的小径,幽寂地穿梭于树林之间,路上没有任何活动的迹象,连立于一侧的树木也不见特殊姿态。左侧,高山堆叠的秩序井然,其表面肌理,在细长线条的描绘下,显得十分平缓与温和。通过画家细致的笔触的描绘下,由这些层岩与丛树所建构起的世界,彷佛停止了运转,连空气中的分子也凝结于静谧之中。

该幅画山径曲折萦回,穿过树林深入重山之中。画树用点叶及针叶法,点、线笔墨间有拙意,树干大都笔直,而且一般高低,连一两株姿态稍特别者也没有。画中山峦略成锥体之状,有近、中景二层,属于主题所在,远景仅见缥渺之山头。山顶,一粒粒的小卵石堆置其上,山体则布满了和缓迤长的线条,像是大雨打在山顶上,雨水顺着山坡所刷洗成的自然景观。这样描写山石的方式,后来在艺术史上有了特定的术语,分别称为“矾头”与“披麻皴”,根据这些特征,也让找到董源、巨然在风格上的承袭关系。

山峦起于画幅的左下角,取侧入之势。山峰层峦叠嶂,山势奇峭险峻,林中小径,曲折环绕,虚实相生,意趣深远。另外,画中勾皴兼具,笔墨秀润,深得山水之真趣。本幅无作者款印,不过有明代董其昌的题识,称此为“僧巨然真迹神品”。用墨浓强部分少,而淡处多。山石造型无特意追求雄伟或奇险之体势,画中无烟云之形状,但笔墨浓淡与景物虚实间,饶有烟云之气氛,通幅有平淡之意,而无奇绝精巧之趣。郭若虚称巨然画云:“工画山水,笔墨秀润,善为烟岚气象,山川高旷之景……。”米芾云:“巨然师董源,今世多有本。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多。”两家之评约已道出巨然的风貌、神韵。

董其昌在画幅上方的诗堂跋云:“观此图,始知吴仲圭师承有出蓝之能。元四大家之自本自根,非易易也。”吴镇师承巨然,是为史实,但两者相去近四百年,风貌虽相近,而各有不同之时代特征,如吴镇受元代文人画潮影响,其线条或皴法,书法笔趣之意较浓,而〈层巖丛树〉用笔较有渲淡之处,“写”的意味尚不强。至于画树,吴镇受宋元画影响,其近景常有数棵略有姿态之大树,也与该幅异趣。

高清图片欣赏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

更多文章

  • 赏画 | 巨然《萧翼赚兰亭图》(传)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巨然,董源,李成,画家,兰亭序,王献之,书法作品,萧翼赚兰亭图

    巨然《萧翼赚兰亭图》(传)绢本 轴 设色 144.1x59.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幅画描绘萧翼赚兰亭图的故事。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听说辩才和尚藏有羲之兰亭序真迹,于是派遣御史萧翼设法谋取。翼便以书生的打扮,先与辩才交游,两人常以诗文酬答,情感融洽,渐渐地,辩才对翼不加防备。有一天,趁辩

  • 层岩丛树图+溪山兰若图 欣赏 巨然

    历史解密编辑:5分享标签:巨然,层岩丛树图,溪山兰若图,董源,画家,山水画

    《层岩丛树图》是五代宋初画家巨然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描绘了江南雨后山林烟岚浮动的自然景象,画中峰峦耸峙,丛林茂密,山路深曲,充满清新潮湿的气息。作者用独特的画法表现出一种秀逸、静寂、朦胧的美,是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溪山兰若图》为宋代画家巨然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

  • 五代僧人【巨然】山水画全集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巨然,山水画,董源,山水,水墨,秋山问道图

    巨然山水巨然,江宁(今南京)人。生卒不详,五代宋初画家。南唐亡,至开封为开元寺僧。善画山水,深得佳趣,知名于时。笔法师董源,早年着力刻划形象,用长披麻皴画山,山顶金画矾头,晚年逐渐趋于淡泊,追慕自然。与董源并称“董巨”,为江南山水画派重要一支,并与五代荆浩、关仝和董源并称五代至宋间四大山水画家。巨然

  • 李圣天是谁?如果没有他,中国会是最大的穆斯林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圣天,穆斯林,于阗国,王朝,于阗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信徒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分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各个地区的文化风俗不同,因而信仰的教道也各不相同。我国是一个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各族人民的信仰的各不相同,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是以信仰佛教为主,佛教从汉朝传入我国,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两千年。可是你知道吗,曾经在一个时期,如果没有这个

  • 李圣天:遏制了伊斯兰教传播的步伐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李圣天,于阗国,伊斯兰教,王朝,于阗

    当阳光穿过那繁复精美的彩色玻璃时,那投射在祈祷之人身上的光影如同一个万花筒一般,将阳光拆分为善恶美丑的万般模样。中国是一个经历过两千年历史迭代的国家,二十余个朝代的更替带给了华夏子孙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华夏的大地上衍生出不同的民族和多样的宗教信仰的彩色。其中,伊斯兰教就因其独特的异域特色成为我国宗教信

  • 权臣徐温堪称南吴版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徐温,曹操,权臣,丞相,朱温,高祖

    作者:许云辉“曹将军:我任用您为征讨吴越国副将,却不能满足贵部需求,这完全是我的过错!曹将军因此弃明投暗,我完全理解!您但放宽心,我会厚待您的妻儿老小,绝不会罪及他们!”南吴叛将曹筠阅信后泣不成声,悔恨交加。半年后,吴越反攻南吴,曹筠为报答权臣徐温的宽容之恩,临战前率所部阵前起义重归南吴,反戈一击,

  • 南汉殇帝刘玢:杀机四伏,诡谲难测,步步惊心,这皇帝谁当谁倒霉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刘玢,皇帝,晋王,高祖,五代十国,南汉殇帝

    (月夜)光天二年,公元943年,入夜。月圆,雾浓。月光在浓雾中散发着幽静的光芒,使原本就昏暗的夜色,变得更加凄迷。月色划过精致的角楼,使南汉王朝的长春宫在长夜中平添了几分肃穆。长春宫畔,池水环绕,浮萍满地,宫殿的飞檐上,雕梁画栋,金鳞金甲,虽然是夜里,但仍然呈现出一派金碧辉煌。大殿之上,歌姬漫舞,一

  • 赏画 | 文嘉《仿董源山水图》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文嘉,山石,明朝,诗人,画家,文徵明,书法家,书法作品,仿董源山水图

    文嘉《仿董源山水图》纸本 立轴 水墨 155x71.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文嘉(1501—1583年),字休承,号文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次子。官和州学政。工诗文书画,继承家学,又以多见古人名迹,故其画作能脱去习俗。著《和州诗》。“甲戌”为明万历二年(1574年),作者时年74岁。作者在题记中

  • 『海外馆藏』董源《溪岸图》,被誉为“中国的蒙娜丽莎”

    历史解密编辑:艺坛时讯标签:董源,溪岸图,山水画,画家,范宽,蒙娜丽莎

    董源(生卒年不详),字叔达,江西进贤人,在南唐朝担任北苑副使的官职,他擅长山水画,常用披麻皴和点苔法,用平远法,绘画江南一喧的山色风光,他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与另一位画家巨然和尚并称“董巨”。 又与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溪岸图》,传为五代董源所作,绢本设色,纵220.3厘米,横109.

  • 赏画 | 董源《江堤晚景图》(传)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董源,绢本,画家,张大千,书法作品,江堤晚景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董源《江堤晚景图》(传) 绢本 立轴 小青绿 179x116.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绘绿意盎然的春日里,行人游春赏景,一侧的酒馆挂旗开门营业;松树高大苍翠,群山巍峨,山脚下河面波光粼粼,一片春日好时光!此幅《江堤晚景图》为张大千先生遗赠,这幅画据张大千先生的考证,订为董源的作品。非也,很典型的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