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狈论南唐(十二)韩熙载高才博学,是神仙中人,为何不被南唐重用

狈论南唐(十二)韩熙载高才博学,是神仙中人,为何不被南唐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481 更新时间:2024/1/15 13:34:42

南唐虽然在军事上完全不是后周和宋朝的对手,被打得狼狈不堪,但在文化上却是鼎盛繁荣,创造了很多流传数百年的文化作品。李煜、徐铉、韩熙载都是南唐文化的代表人物,其诗文收录到了很多著名的典籍之中。尤其是韩熙载,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是与徐铉并称为"韩徐"的文人典范。他是当时江南文坛的魁首,被称为"韩夫子",也被认为是"神仙中人"。然而韩熙载的理想却不是成为一个文学家,而是成为治国理政的宰相。可终其一生,他的理想都未能实现,南唐三位皇帝都没有重用他。

关于韩熙载不被南唐重用的问题,历史学者们有多种解读。其中最为主流的一种说法认为韩熙载恃才傲物,性格上过于清高,所以不受皇帝喜欢。因此韩熙载在朝中一直没有成为掌握实权的宰相,而是多处于清贵,却没有决策权的官职之上。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韩熙载的性格的确是有些恃才傲物,但这都不是事情的主因。从当时南唐政坛来看,恃才傲物的不只韩熙载一人,这几乎是文人官员的通病。中国自古以来有文无第一的说法,文人相轻是官场常态。若以恃才傲物就否定一个人,那能当官的文人就没几个了。

实际上以恃才傲物来否定韩熙载,这根本就是非常笼统的说法,根本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实质问题。这种说法的来源,是陆游在《南唐书·韩熙载传》中的说法,他说韩熙载"年少放荡,不守名检"。由于陆游是南宋文坛名宿,他的影响力远超一般的学者,于是给很多人留下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而与韩熙载同时代的南唐名臣徐铉的评价却更加贴切,他在撰写《韩熙载墓志铭》时写道"以俊迈之气,高视名流,既绛灌之徒弗容,亦季孟之间不处。"这句话比陆游那句更加高明,也更准确的描述了韩熙载不被重用的原因。

徐铉的话有两重含义,而一般人只理解到第一重。第一重含义就是说韩熙载恃才傲物,有文人的清高的风骨,不受当时南唐名流的欢迎。这些名流既有文坛名人,也包括南唐皇室和各家贵族。这个说法与陆游基本一致,也是现代主流历史学对韩熙载的评价。

徐铉评价韩熙载的第二重含义更加深刻,也指明韩熙载不受重用的原因。他原文提到了"绛灌之徒",这是西汉名将周勃灌婴,他们都是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开国元勋。他又提到了"季孟之间",这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两家权臣,季孙氏和孟孙氏。徐铉通过这两个词,影射了南唐当时政坛的乱象。

徐铉用"绛灌之徒"来指代南唐当时的武将集团,用"季孟之间"来指代江南本土的贵族集团。而韩熙载之所以不能被南唐朝廷重用,并非能力问题,也不是性格清高,而是不容于这两个集团。实际上从南唐的历史来看,在南唐亡国原因上,这两个集团要负上大部分的责任。正是这两个集团勾结,与韩熙载所代表的外来者发生激烈的党争,才使得南唐国力日衰弱,最终被宋朝所灭。而南唐的三个皇帝都站在本土集团的立场上,既利用韩熙载等人治国,又猜忌外来者,搞得政治乱象频出,最终危急到了国家的根基。

南唐三代皇帝李昪李璟和李煜都是不太信任外来者的,尤其是韩熙载这个外来者中顶尖的存在,他们对其的态度是既打又拉。这一点韩熙载本人也非常清清楚,他自己就对人抱怨过南唐烈祖李昪,"先帝知我而不重用,只是因我是幕客之后。"这一方面是说韩熙载的出身并非高门大阀,他的父亲韩光嗣当过北方节度使的观察支使,属于幕职官系列。很多人将其解读为韩熙载的无理抱怨,他们认为李昪实际上还是用了很多出身门第不高的庶族人才。实际上韩熙载抱怨的并非门第,而是来历,因为韩熙载不是南方人,而是北方人。

南唐朝廷的外来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南方闽国被灭后并入南唐的,一部分是逃避北方战争南下的。而韩熙载正好是来自于北方的文人,他的家族在北方战乱中北被害,父亲也死于兵祸。他在好友李谷的资助下南逃,希望在南方有所作为,甚至跟李谷吹嘘要当宰相。他先投靠了南吴皇帝杨溥,可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南吴就被南唐取而代之。于是韩熙载又投靠了南唐皇帝李昪,成为秘书郎,掌太子东宫文翰。实际上这种官职看似清贵,其实没什么权力,算是预备咨询的人才。这说明李昪认可其能力,但猜忌其出身。

后来的南唐皇帝李璟、李煜都是这样对待韩熙载的,一方面给予其高低位和高待遇,另一方面却猜忌和限制其权力。他们用韩熙载的才,却又不相信他,这种矛盾的情况,是源于南唐朝廷的内部格局。南唐从建国开始就是本土派掌权,一直打压和猜忌外来者。

其中武将集团和本土文臣互相勾结,成为垄断朝政的朋党。而外来者为了在朝中生存,不得不结党与之抗争,最终在南唐朝廷中形成党争的局面。这个党争最为严重的时候便是在李璟当皇帝的后期,当时形成了以宋齐丘冯延巳、陈觉为首的本土派,和以韩熙载、孙晟、常梦锡等人为首的外来派。

两个政治派系的党争非常激烈,各持立场针锋相对,使得朝中乱象频出。就连后周世宗柴荣兵临城下时,党争都还没有停止,南唐军队中互相拖后腿。最终李璟不听韩熙载的劝告,以本土派的枢密使陈觉出任军队的监军使。而陈觉本身又是个军盲,结果搞得南唐军队进退维谷,名将刘仁瞻被气死,使得战争大败,丢了淮南的十四个州。南唐就此开始走下坡路,直到被宋朝曹彬大军所灭。可即便后果如此严重,李璟仍旧包庇本土派,无法平息党争。这使得南唐的党争持续下去,直到国家灭亡。

南唐后主李煜即位后,延续了李璟的做法,更加变本加厉。他猜忌外来派,甚至毫无理由的贬斥韩熙载,使得本土派壮大,而国家则被这些本土派挖断了根基。他任用的大多为本土派大臣,包括严续、张洎等人,而且偏听偏信,最终把国家也葬送在他们手里。(严续虽是外来者,却娶了李昪的女儿,李煜的姑爹)

而韩熙载为了自保,不得不沉迷于酒色之中,天天在家办宴会,以表示自己没有更大的野心。李煜曾多次提出要拜韩熙载为相,而韩熙载则纵情声色,躲避拜相。这并非韩熙载不想当宰相,而是看穿了李煜的本质。李煜只想利用韩熙载来召集外来派,帮本土派背锅,而并非真正的托付国家政务。

著名的文物画卷《韩熙载夜宴图》就是描绘了韩熙载在家办宴会的场景,据说还是李煜专门找人绘画的。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当时韩熙载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完全破灭,而且亡国当俘虏的命运迫在眉睫,个人内心和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与痛苦在折磨着他,使他除了以声色自娱来安慰和消磨自己外,已别无出路。因此我们看到画作上,韩熙载非但不是心情欢畅,反而表现出悒悒不乐、心情沉重的表情。

从这些历史来看,韩熙载在南唐不受重用,与其性格上恃才傲物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党争的失势。由于他是北方南下的外来者,在朝中又是外来派系的领袖,所以被本土派打压,又受到皇帝猜忌。因此他的才学和能力的不大发挥,而政治抱负也无法施展。他的朋友李谷却因为没有南下,反而受到后周世宗柴荣的重视,最终成为后周宰相。从这一点上也看出,柴荣有着容人之量,敢于用有能力的新人。与柴荣相比,李璟和李煜父子就差得太多了。他们有人才而不能用,沉迷于诗词歌赋,盲目信任本土派,最终断送的自家的江山。

标签: 韩熙载李煜宰相陆游后周世宗

更多文章

  • 韩熙载宴客 为何要坐在床上看表演?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韩熙载,夜宴图,屏风,围屏,家具

    《韩熙载夜宴图》(以下简称《夜宴图》)传为五代南唐顾闳中的作品,生动再现了1000多年前五代南唐大臣韩熙载府上夜宴宾客的场面。《夜宴图》之所以成为古代绘画中的经典之作,其重要性在于画面中描绘有清晰、丰富的人物、家具、器用等图像,为古代服饰、乐舞、礼仪、空间、家具的研究起到重要参考作用。《夜宴图》中的

  • T158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邮票

    历史解密编辑:兰州大黑标签: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人物画,李煜,画家

    T158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邮票发行日期:1990-12-20发行量: 1706.85万套 全套面值:2.50元齿孔度数11度 全套枚数5版 别 胶版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整版枚数20枚(5枚横式联印)各枚详细情况编号 面值 规格(MM)名 称 发行量 设计者1 50分 60*34 五代 南唐韩

  • 中国绘画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韩熙载,韩熙载夜宴图,仕女,画家,周昉,后主

    点击:“收录于话题”分类,查阅全部。提示: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韩熙载夜宴图作者:顾闳中创作年代:五代·南唐规格: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藏馆:北京故宫

  • 南唐韩熙载放浪形骸为哪般?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韩熙载,李煜,宰相,宋太祖,郭威

    作者:许云辉(一组《韩熙载夜宴图》,局部)聚精会神闻琵琶、击鼓伴奏观六幺、宴间小憩各为乐、管乐合奏盘膝赏、曲终人散主宾别。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生动传神记录下画面主人、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画面中的韩熙载面色始终沉郁寡欢,与当年和李谷分别时判若两人。当初,他被迫南渡与李谷分手时,曾豪

  • 春风新书|千年前的那个酷暑,袒胸露乳的韩熙载心中有点凉凉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韩熙载,李煜,周文矩,陆游,宰相,欧阳修

    春风新书|千年前的那个酷暑,袒胸露乳的韩熙载心中有点凉凉钱江晚报2022-07-1315:47钱江晚报官方帐号关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宋浩最近有点热,下班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开空调,恨不得“袒胸露乳”。这个装束说起来有点不雅,但在自己家里还是可以的,1000年前的人就这样——《韩熙载夜宴图》局部著名绘

  • 读书 刺杀韩熙载——一幅《夜宴图》背后的生死沉浮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韩熙载,夜宴图,李煜,周文矩,宋太祖,陆游

    《画里浮生:中国画的隐秘记忆》金哲为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本书是一本趣味解读中国古画的新颖之作,除了通常的绘画风格讲解、作品流传介绍等,作者更侧重于还原古画背后的历史情境和人物遭遇,沉浸式地讲述画家和文人背后的“意难平”。全书将100多幅中国画背后的故事分为6种人生境遇来解读,大到王朝

  • 堪比谍中谍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古代工笔重彩人物画顶峰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韩熙载夜宴图,人物画,韩熙载,工笔,李煜,画家

    导语:百年前的古人开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但实际上却是一场关乎生命的较量,他为自保于是歌舞升平夜夜笙箫,他被派去监视他人,却意外画出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正因有了图卷的详尽真实描绘,才让我们得以窥见千年前南唐

  • 兵强马壮为天子:《安重荣出行图》背后的粟特番将安重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粟特,突厥,契丹人,石敬瑭,安重荣出行图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心发现】“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说出这句惊人之语,但又道出了本质性事实的人,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粟特裔将领安重荣。虽然其生前没有做出称帝的实质性举动,但是其隐藏的称王意图,却从其功德碑的浮雕上露出峥嵘。2000年河北正定出土了一尊重约107吨的巨型青

  • 徐熙娣魅力真挡不住,泰迪熊大衣穿成开叉款式,大V领秀贴身背心

    历史解密编辑:云泽点评汇标签:小s,大衣,裸色,开叉,西装,泰迪熊,徐熙娣,填词人,古典乐,贴身背心,华语音乐,华语歌手

    #云上时装周##理想春季穿搭#泰迪熊大衣是很常见的一种大衣,款式简单但是却显得十分高级,泰迪熊大衣穿搭舒适,很多女性都在穿,泰迪大衣的颜色也非常丰富,大部分女性都会选择驼色或者一些浅淡的颜色,而徐熙娣却不一样,性感活泼乖张的徐熙娣选择了蓝色的泰迪熊大衣,而且温暖舒适的泰迪熊大衣被她穿出了性感气息。徐

  • 柳浪画派:“当代徐熙”田世光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工笔,田世光,山水画,花鸟画,于非闇,柳浪画派,书法作品,徐熙(高丽)

    (本文为李魁正先生2016年纪念其恩师田世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特别撰文)引言我们的恩师田世光先生已经驾鹤西去17年了。在此纪念先生诞辰百周年之际,再次缅怀先生对传承和推进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以及对中国美术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是美术界和中国画坛十分重要的一件大事。自去年纪念著名工笔花鸟画家俞致贞诞辰10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