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当了太子有了兵权,不会再逼李渊了,为何李渊主动退位

李世民当了太子有了兵权,不会再逼李渊了,为何李渊主动退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 访问量:2389 更新时间:2024/5/1 23:33:39

“玄武门政变”过后的第二天,李渊便主动退位,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

说起来,李渊是没有必要把皇位交给李世民的。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敢发动政变,杀掉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但是并不敢杀他。因为李世民想要的是当太子,想要的是兵权。而在“玄武门政变”发生后,尉迟敬德就冲进宫来,以保护李渊为名,向李渊要兵权。当时李渊不但把兵权交给了李世民,而且还把太子之位交给了李世民。对于李世民来说,他无非想的是兵权和太子之位。而李渊已经给他了,他自然就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

再说了,李世民其实是一个相当注意自己形象的人。从“贞观之治”中,李世民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为了团结绝大多数人,消除“玄武门政变”对他产生的不良影响。不但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党羽没有进一步追究,而且还尽量听取大家的意见。尤其是对魏征。尽管魏征多次不给他留情面,指责他身上存在的缺点。但是,他都没有处罚魏征,而且还对魏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一方面固然表明李世民有宽广的胸怀,另一方面也表明,李世民是在刻意地在天下人面前,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

既然李世民是非常在乎自己形象的人,因而他绝对不可能杀李渊。毕竟在古代,无论是采用什么方式“杀”父亲,都叫做“弑君弑父”,这在礼教社会里,是第一等的大罪。谁愿意轻易顶着这样的大罪呢?再说了,有了兵权,李世民就有恃无恐。而有了太子之位,皇位迟早都是自己的。所以,李世民也没有必要做出那样极端的事情了。

由此可见,李渊似乎是没有必要主动退位的。

(李渊画像)

但实际上,李渊第二天就宣布让位。而李渊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显然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那么,为什么李渊要在第二天就宣布退位呢?他有什么不得不退的理由呢?

一、李渊无法善后。

李渊不退位,也没有关系。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李渊无法解决的。就是如何对“玄武门政变”进行善后的问题。

这个事件,李渊是不能不处理的,是必须要给一个说法的。如果李渊认为,这件事是李世民残杀自己的兄弟,做得不对。那么,李渊就必须处理李世民。

但问题是,李世民手中有兵权,身后还有一大帮人,他处理得了李世民吗?显然是办不到的。

如果李渊给出的意见是李建成、李元吉不对,是他们谋反,李世民这样做,是主持正义。对于李渊这个父亲来说,他是不忍心发布这样的结论的。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们的那些儿子们,都已经被残忍杀害了。现在再把污水泼到他们身上,认为他们是谋反。李渊良心上怎么过得去!而且,就算李渊昧着良心做出这样的结论,他也无法面对天下人对他的指指点点。

所以,李渊干脆把皇位让出来,让李世民自己去解决。不管李世民如何解决,别人就算要指责,也都会指责他李世民,不会指责李渊了。

(李世民画像)

二、李世民的手下要夺位。

李渊如果不让出皇位,就算李世民不急着当皇帝,李世民的手下也是会反复逼迫李世民夺位的。如果李世民不同意,他们说不定还会铤而走险,自己干,让李世民默认。总之,李渊如果当皇帝,他将一直处在危险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李世民的手下看来,李渊就算不处罚李世民,但肯定会处罚李世民的手下。李世民是李渊的亲儿子,但李世民的手下与李渊没有关系。再说了,为了打击李世民的势力,避免他做大,李渊也会这么干。

总之,李世民的手下,肯定也认为他们处在危险之中。为了避免掉脑袋,所以他们肯定会逼迫李世民的。

(李渊起兵石雕)

三、李渊不愿意再当皇帝。

李渊当初就不太愿意起兵造反,是李世民逼迫他,并且还把隋炀帝的宫女送到李渊的家里,李渊脱不了嫌疑,才不得不这么干。

李渊当了皇帝以后,由于儿子们一直争闹不休,他自己也烦心透了。他的儿子们一直争斗不休,谁都想当皇帝。李渊给他们调停,也不知调停过多少次了。历史记载中,李渊曾三次说过要把李世民立为太子,就可以看出,他的心中有多烦恼。

总之,皇帝这件事,李渊干起来不如意。所以趁机把皇位让给李世民,正是一个借坡下驴的恰当时机。

事实上,李渊交出皇位后,他的日子还是过得很逍遥的。从李渊退位以后,还不断地生孩子就可以看出来,他还真的有点喜欢退休后的生活。

人各有志,怎么说得清楚呢。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标签: 李世民李渊李元吉兵权李建成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称帝后,太上皇李渊的“尴尬”谁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李世民,李渊,太上皇,刘邦,魏征,长孙皇后

    公元626年,唐朝第一位皇帝李渊宣布退位,把皇位禅让于次子李世民。后者尊李渊为太上皇,李世民登基后,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为贞观。唐朝盛产“太上皇”,李渊则是唐朝第一位太上皇。在退位仪式上,李世民对李渊尊重有加,一幅“父慈子孝”的画面。实际上,李渊的退位,饱含无奈。一、玄武喋血:父慈子孝的背后两个月前

  • 李渊既然已经册封李建成为太子,为什么又让李世民掌握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隋炀帝,李元吉,玄武门之变

    凌云摘要:李渊起兵反隋,接着又和群雄争夺天下,在打下大唐江山的征战中,李渊明明比较看好长子李建成,却为什么让次子李世民手握重兵,结果埋下了兄弟相争,玄武门兵变的祸根。李渊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会这么做?【公告:本号在今日头条新开关联账号“知兵堂老周”,敬请大家关注支持】李渊起兵反隋,接着又和群雄争夺天

  • 为何说李渊篡位是必然的?将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起来,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总探长爱时尚标签:李渊,唐朝,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李渊篡位是必然的?将他四个儿子名字连起来,才知野心彰明昭著引言: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大唐创业起居注》相信很多历史迷们应该都知道,这句话所描述的便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不过,虽然建立唐朝,统一全国,但是在历史上,对于李渊的存在感却非常低,一方面针对李渊的史料没有大的亮点和吐槽点,另一方面李

  • 唐高祖李渊是哪里人?他对大唐的建立有何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唐高祖,李渊,隋炀帝,李密,独孤信,突厥

    一、出身勋贵自李渊的祖父李虎起,李氏一门就一直是西魏和北周的支柱。李虎不仅是自西魏的建国元老,更和实际建立西魏的宇文家族有共同的渊源,都出自北魏六镇中的武川镇(今内蒙武川)。北魏时期,北方六镇是抵御北方柔然的军镇,也是北魏的国家支柱,镇将和镇军在北魏有很高的地位。六镇间各不相属,可是本镇内却视如兄弟

  • 作为隋朝首都,长安城进可攻退可守,李渊父子是如何将其攻克的?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李渊,唐军,关中,唐朝,长安城,李世民,李建成,平阳公主,隋朝首都

    公元617年,李渊正式向下属各郡县发布文告,宣布起兵,号召各郡县听从指挥。在打破了通往长安城的最后一道防线之后,李渊父子决定直取长安。作为隋朝的京都,长安城地处关中、土地辽阔、物产丰富,有利于持久作战,可以说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虽然,此时的长安城依旧有重兵把守,但城中的百姓却早已陷入了慌乱

  • 李渊退位后有多凄惨, 就知道李世民有多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周小鸭标签:李世民,李渊,玄武门之变,武则天,李建成,皇帝

    在历代开国皇帝中,没有一位像李渊这样被无视和蔑视的了,明明是自己谋划和开启了大唐的开国基业,但到最后一切功劳都成了儿子的功绩,自己却成为了一个昏庸无能的“老色批”。能成为开国皇帝不过是生了一个好儿子,人家是虎父犬子。他是这里的犬子虎父。但事实上显然不是这么回事,李渊所有的功绩包括长子李建成的功绩都被

  • 李渊退位后生30个孩子,唐太宗头痛不已,武则天仅用一招全部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人和政通标签:李渊,隋朝,李世民,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七绝》曾言:“剑拔弩张势峻严,同胞反目为皇权。”盛唐初期,玄武门之变爆发,皇位易主,唐太宗开创贞观盛世。虽太宗之治繁荣无比,但高祖威胁却无处不在。纵观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史便会发现,虽皇帝掌握着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皇室的生活却混乱无比,毕竟人人都对权力趋之若鹜,而为争夺皇权,皇室兄弟手足相残之事十

  • 李渊酒醒之后,发现自己身边睡着杨广的两位妃嫔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李渊,隋炀帝,李世民,刘文静,裴寂

    公元617年,李渊参加宴会,第二天早上酒醒后,发现身边居然睡着杨广的两位妃嫔,李渊瞬间一个头两个大,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李渊昨晚宠幸的不是别人,正是隋炀帝杨广在晋阳行宫的尹、张两位嫔妃。皇上的女人都敢碰,这李渊怕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更何况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杨坚孤独皇后的姐妹,李渊和杨广是妥妥

  • 李渊有4个儿子,将他们4人的名字连起来,发现李渊的野心非常大

    历史解密编辑:张艺腾数码知识标签: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皇位,杨坚

    历代王朝,无数皇帝都会将皇位传承给自己的儿子。因为只有自己的血脉,才能世代相传,巩固政权和皇位。但是在乱世中,总会出现不一样的人。人都想往前走,世界之大,则野心也会随之增加。中国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初唐政治家,做为唐朝开国创业的帝王,后代文学家对其评价不一,但是其影响深远,建立了唐代的基本制度

  • 隋唐创业花名册:杨坚为何叫普六茹坚,李渊为何叫大野渊?

    历史解密编辑:大老头看史标签:杨坚,李渊,北魏,皇帝,西魏,唐朝,宇文泰,大野渊,隋文帝,隋唐创业,普六茹坚

    创业公司,喜欢搞花名,这样看上去似乎更有神秘色彩,会让人不自觉地进入某种情景,激发员工的创业激情。这个改花名这事,可真不是现代人的原创,中国最伟大朝代的唐朝,在草创阶段,也曾经用过花名。隋唐两代皇室,都曾经改过名字,比如说杨坚叫普六茹坚,李渊叫大野渊,听起来怪怪的,名字怪不要紧,能当皇帝就行。那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