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被逼退位,想出一计报复李世民,着实让李世民头疼

李渊被逼退位,想出一计报复李世民,着实让李世民头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1571 更新时间:2024/1/30 16:55:16

说起“盛唐”,多数人会认为李世民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其实不然,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的父亲,也就是被称为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君主,即“李渊”!

李渊,出身名门望族,年幼丧父,很早就世袭了其父的爵位,即“唐国公”。

要说隋朝时期,身为皇室的杨家对李家还是不错的,李家在杨家的庇护下也是高官厚禄,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

隋朝后期由于杨广的统治,全国上下闹起了农民起义,起义的火烧遍了全国。李渊在此时也想分一杯羹,于是就带着儿子们起兵了,这也就有了“太原起兵”的故事。

在历史上,有人说李渊此举不仗义,李渊和杨广本是表兄弟,其外公都是独孤信,李渊在此时起兵多少就有些不讲究了。

可话说回来,隋朝拿的天下也没干净哪去。李渊如果不起兵,到最后恐怕要给杨广陪葬了。那时候想吃肉得趁早,毕竟当皇帝的事情,谁都想!在利益面前,亲情多少有些苍白了!

李渊起兵的时候,自己的儿子都不小了,其中最能干的就是李渊家的二小子,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唐太宗李世民!

儿子能干,老子就能享福,所以李渊在起兵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享福的,带兵打仗的事自己一般不掺和,都交给李世民了!

李世民的能干是有目共睹的,在李渊起兵之后,李世民为了家族大业可谓是一马当先,整个集团的军权都掌握在李世民的手里。有了军权之后的李世民,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

自打李渊起兵以后,李世民先是击败了陇西的李轨集团,然后就是拿下了西秦的薛举父子,打薛举多少有些费力,但好在是拿下了。

在那之后,又击退了宋金刚和刘武周的联军,活捉了窦建德,打败了王世充。可以说,李世民为整个唐朝的建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让人不禁感叹“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封赏不一定是最大!

按理说,李世民如此的战绩,当皇帝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吧!但故事往往就是不如人意的。

李渊是一个偏心眼,最喜欢的还是大儿子李建成。一心想把皇位交给李建成,李建成也顺理成章当了太子。这也就有了之后的事,也就是“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父子反目,“李渊”被逼“退位”自古无情多是帝王家!

自古有云:“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帝王心术对有功的人往往都是这般待遇,只是没想到对自己的儿子也这般。

想想也是,以前创业的时候大家是父子兄弟,现在创业成功了,大家变成了君臣关系。这多少有些现实,但又是事实!

多年的戎马,造就了李世民的声望,军队的将帅也多出自李世民的调校,毕竟这些人都是跟着李世民出生入死的。

李世民在军队的势力让李渊有些忌惮,加上太子和齐王的挑唆,李渊开始有意排挤自己的好儿子,其目的就是架空李世民,让其远离军权!

唐朝开国以后,到伦功请赏的时候,李世民只得到了一个“秦王”和“太子”二字失之交臂。

虽然李世民忍了,但是跟随他的那些位将帅没一个忍得了的,他们都在等,等一个机会,把自己的主子送上皇位!

唐武德九年,突厥的大军再一次踏进了唐朝的国门。面对大兵压境,李渊没有让李世民挂帅出征,而是选用了裴寂作为此次战役的主帅。

从这次主帅的任用,就可以看出,李渊对李世民的排挤,说什么也不愿意把兵权交给李世民。

裴寂的能力属实有限,此次战役打的一塌糊涂,最终酿成了败局。面对这样的场面,李渊不得已再一次用了李世民。而这一次,也让李世民重新拿回了兵权。

李世民重握兵权,让太子集团多少有些忌惮。李建成向李渊推荐自己的好弟弟齐王接替李世民统帅三军征战突厥。

此时,这一些都是太子集团的阴谋,他们想拉拢李世民的亲信,在滇池将李世民斩杀。只是没想到李世民先他们一步来到了玄武门!

李世民的密探向其告知了太子的计划,这让李世民起了杀心,此时李世民的船上也不再是他自己,那些凌烟阁的功臣们早已是虎视眈眈,大有你不上,我们就把你架上去的意思。

玄武门,守将常和,本是太子一手提拔上来的,只是这一次他选择了李世民,李世民在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的密谋下,决定在这里斩杀太子与齐王。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入朝,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也来到了临湖殿,太子只是觉得不对,也说不出哪里不对,或许这就是死亡的预兆吧!太子叫上齐王掉转马头欲返回东宫。

此时的李元吉隐约听见后面有人在叫喊,转头一看是二哥李世民。李元吉起了杀心,但多少有些紧张,毕竟对亲兄弟下手,谁都不会那么从容。

李元吉张弓搭箭准备射死李世民,可是太紧张了,手抖的很,射了几次都没有射中。久经沙场的李世民多少有些冷静,拿起弓箭,一箭就射死了太子!就这样李建成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了阎王!

看着死去的太子,李元吉有些慌了神。眼瞅着,尉迟恭又带着人马赶到,李元吉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是李世民的阴谋!

李元吉知道这次活着很难,只是他想试一试,但是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还是久经沙场的尉迟恭!没有一炷香的功夫,李元吉就身中数箭,一个踉跄摔下了马!

此时的李世民因为马惊摔倒在地,李元吉和李世民距离很近,准备用弓勒死李世民,只是眼看着尉迟恭就冲了上来,李元吉只能跑,准备跑进皇宫找父亲李渊救命,尉迟恭是铁了心要给李世民扶上皇位的,他马不停蹄的追赶负了伤的齐王,一箭射死了逃跑的李元吉。就这样,李世民这个秦王要变成太子了!

那天,风和日丽,李渊在船上和爱妃们嬉戏呢。此时,一身戎装的尉迟恭来到了船前,告诉李渊要保护他,并声称领了秦王的旨意,接替皇宫的警卫工作,并声称有人要作乱。

那天,尉迟恭一身是血的样子,来到了李渊面前,李渊多少有些害怕,怕自己的好儿子连自己一起做了。听到秦王杀了太子和齐王,李渊多少有些伤心和悔恨,悔不当初直接立李世民当太子多好,只是这一切都晚了。李渊只能留下无尽的悔恨。

李渊被迫退位,说不恨李世民?

太子和齐王相继被杀之后,李世民也没有放过他们的子嗣,毕竟这件事只能做绝,要不以后有人报复也难说。

李世民解决了齐王府和东宫一切的隐患后,只身一人来到了李渊面前,他告诉了李渊这一切,李渊表现的很平静,此时说啥都晚了,搞不好自己都得死!

在群臣的逼迫下,李渊把李世民立为太子,并且还对参加“玄武门之变”的人进行了嘉奖,尤其是尉迟恭。

此时,李渊的儿子还很多,大多都是一些娃娃,这些娃娃对李世民来说没有什么竞争力,李世民也不能为了皇位把自己的弟弟全部杀了。只是没想到这些孩子最后也成了李渊报复李世民的一种手段。

“玄武门之变”后的两个月,李渊就退位做起了太上皇,此时的他也是对权利没了欲望,李世民也早已把他架空,面对这等局面,李渊做得还是不错的。

当了太上皇之后的李渊,整天就是声色犬马,四周都是自己儿子的眼线,李渊也只能靠这些事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一直到公元635年才去世。

话说,李渊不恨李世民是不可能的,好端端两个儿子就这样死了?好端端的皇帝坐着就被人拉下马了?好端端的就得看儿子的脸色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渊在之后的日子也没个说话的地方,于是李渊只能拼命地“造娃”。

没当皇帝之前的李渊,生孩子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当了皇帝之后的李渊,那真是一个“造娃小能手”。在公元618年继位到“玄武门之变”这中间李渊就生了15个儿子,姑娘肯定也有只是无法考证。

中国有句老话,叫长兄如父。李渊年纪大了一走了之,这可苦了李世民了。

面对父亲留下来的这些弟弟妹妹。李世民可是操碎了心。孩子大了没爹没娘,当哥哥的不管,谁管。

男孩大了得封王给封地,女孩大了得给找婆家送嫁妆。虽然这些事不能撼动李世民的权利,但多少给李世民添了不少堵,这也算李渊对李世民的惩罚吧!

李渊在当太上皇的时候,也是60多岁的人了,但是就“造娃”这件事也是没闲着,在628年,就给李世民添了一个好弟弟,取名“李元婴”,这个弟弟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滕王”,在以后的日子里可给李世民找了不少麻烦。

李渊的“大报复”,滕王“李元婴”

如果说李渊给李世民留下的弟弟妹妹是一种报复,那么“李元婴”就是整个“报复”计划里的大炸弹。这个混世魔王,可着实让李世民头疼。

作为李渊的第22个儿子,李元婴的年龄比李治的年龄还要小。作为最小的皇子,李渊对其的管束不得而知。只知道这哥们从小就是个混世魔王。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用弹弓打人,在唐朝的弹弓可不是恶作剧武器,而是货真价实的武器,搞不好是要出人命的。

面对李元婴的胡闹,李世民一直都是严加训斥,到了李治当皇帝的时候,对这个皇叔也是头疼得很。

李元婴成年以后,就被哥哥封了“滕王”。李世民可能是杀了两个兄弟,多少有些内疚,对自己的其他弟弟都是不错的,基本上都当了王爷,没有什么大事,一般也不会拿他们开刀。

可能李元婴也心知肚明,所以在自己封地滕州闹得非常的凶。自打李元婴到了滕州以后,那里的百姓算是遭了殃。

李元婴喜欢鸟,四处放鸟网,喜欢打猎,踏着良田追赶猎物,最后百姓把状都告到李世民那里了。李世民一看没招了,只能给他调到了“金州”!

金州就是今天的兰州,那里离突厥人很近,算是唐朝防御的最前端。本以为把李元婴调到那里,能学习学习,有所长进,可没曾想这个荒唐的王爷总是在半夜把城门打开出去游玩。

也不知道兰州城外半夜有啥好。要知道那可是军事重地,半夜开城门等于找死。金州的守将也被这个荒唐王爷搞得大气不敢喘。只能上报朝廷。

李世民死后,李元婴这个大炸弹落到了李治的手里,在李世民治丧期间,李元婴在家里公然开起了舞会,这让李治和皇家颜面扫地。

没办法的李治,只能把他安放到了苏州,在苏州的李元婴荒唐到家了,经常把别人家的小媳妇领回家里。搜刮民脂民膏,弄得当地的百姓是苦不堪言,李治对其也是隐忍,只是严加斥责,并没有其他的举动。

皇室的纵容,让李元婴那是变本加厉的作,李治对其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先后把这个小皇叔调到不同的属地。

在那之后,李元婴也丝毫没有懈怠,开始了迷上了大兴土木,他用自己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四处修园子!最著名的莫过于“滕王阁”了。也就是著名的《滕王阁序》的滕王阁!

回顾李元婴的一生,对权利并没有什么威胁,但就他所做的荒唐事,绝对是丢尽了皇家的脸面。不得不说,他是李渊给李世民填的最大的一个“堵”!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当了太子有了兵权,不会再逼李渊了,为何李渊主动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李渊,李元吉,兵权,李建成

    “玄武门政变”过后的第二天,李渊便主动退位,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说起来,李渊是没有必要把皇位交给李世民的。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敢发动政变,杀掉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但是并不敢杀他。因为李世民想要的是当太子,想要的是兵权。而在“玄武门政变”发生后,尉迟敬德就冲进宫来,以保护李渊为名,向李渊要兵权。当时李渊

  • 李世民称帝后,太上皇李渊的“尴尬”谁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李世民,李渊,太上皇,刘邦,魏征,长孙皇后

    公元626年,唐朝第一位皇帝李渊宣布退位,把皇位禅让于次子李世民。后者尊李渊为太上皇,李世民登基后,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为贞观。唐朝盛产“太上皇”,李渊则是唐朝第一位太上皇。在退位仪式上,李世民对李渊尊重有加,一幅“父慈子孝”的画面。实际上,李渊的退位,饱含无奈。一、玄武喋血:父慈子孝的背后两个月前

  • 李渊既然已经册封李建成为太子,为什么又让李世民掌握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隋炀帝,李元吉,玄武门之变

    凌云摘要:李渊起兵反隋,接着又和群雄争夺天下,在打下大唐江山的征战中,李渊明明比较看好长子李建成,却为什么让次子李世民手握重兵,结果埋下了兄弟相争,玄武门兵变的祸根。李渊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会这么做?【公告:本号在今日头条新开关联账号“知兵堂老周”,敬请大家关注支持】李渊起兵反隋,接着又和群雄争夺天

  • 为何说李渊篡位是必然的?将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起来,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总探长爱时尚标签:李渊,唐朝,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李渊篡位是必然的?将他四个儿子名字连起来,才知野心彰明昭著引言: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大唐创业起居注》相信很多历史迷们应该都知道,这句话所描述的便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不过,虽然建立唐朝,统一全国,但是在历史上,对于李渊的存在感却非常低,一方面针对李渊的史料没有大的亮点和吐槽点,另一方面李

  • 唐高祖李渊是哪里人?他对大唐的建立有何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唐高祖,李渊,隋炀帝,李密,独孤信,突厥

    一、出身勋贵自李渊的祖父李虎起,李氏一门就一直是西魏和北周的支柱。李虎不仅是自西魏的建国元老,更和实际建立西魏的宇文家族有共同的渊源,都出自北魏六镇中的武川镇(今内蒙武川)。北魏时期,北方六镇是抵御北方柔然的军镇,也是北魏的国家支柱,镇将和镇军在北魏有很高的地位。六镇间各不相属,可是本镇内却视如兄弟

  • 作为隋朝首都,长安城进可攻退可守,李渊父子是如何将其攻克的?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李渊,唐军,关中,唐朝,长安城,李世民,李建成,平阳公主,隋朝首都

    公元617年,李渊正式向下属各郡县发布文告,宣布起兵,号召各郡县听从指挥。在打破了通往长安城的最后一道防线之后,李渊父子决定直取长安。作为隋朝的京都,长安城地处关中、土地辽阔、物产丰富,有利于持久作战,可以说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虽然,此时的长安城依旧有重兵把守,但城中的百姓却早已陷入了慌乱

  • 李渊退位后有多凄惨, 就知道李世民有多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周小鸭标签:李世民,李渊,玄武门之变,武则天,李建成,皇帝

    在历代开国皇帝中,没有一位像李渊这样被无视和蔑视的了,明明是自己谋划和开启了大唐的开国基业,但到最后一切功劳都成了儿子的功绩,自己却成为了一个昏庸无能的“老色批”。能成为开国皇帝不过是生了一个好儿子,人家是虎父犬子。他是这里的犬子虎父。但事实上显然不是这么回事,李渊所有的功绩包括长子李建成的功绩都被

  • 李渊退位后生30个孩子,唐太宗头痛不已,武则天仅用一招全部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人和政通标签:李渊,隋朝,李世民,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七绝》曾言:“剑拔弩张势峻严,同胞反目为皇权。”盛唐初期,玄武门之变爆发,皇位易主,唐太宗开创贞观盛世。虽太宗之治繁荣无比,但高祖威胁却无处不在。纵观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史便会发现,虽皇帝掌握着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皇室的生活却混乱无比,毕竟人人都对权力趋之若鹜,而为争夺皇权,皇室兄弟手足相残之事十

  • 李渊酒醒之后,发现自己身边睡着杨广的两位妃嫔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李渊,隋炀帝,李世民,刘文静,裴寂

    公元617年,李渊参加宴会,第二天早上酒醒后,发现身边居然睡着杨广的两位妃嫔,李渊瞬间一个头两个大,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李渊昨晚宠幸的不是别人,正是隋炀帝杨广在晋阳行宫的尹、张两位嫔妃。皇上的女人都敢碰,这李渊怕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更何况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杨坚孤独皇后的姐妹,李渊和杨广是妥妥

  • 李渊有4个儿子,将他们4人的名字连起来,发现李渊的野心非常大

    历史解密编辑:张艺腾数码知识标签: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皇位,杨坚

    历代王朝,无数皇帝都会将皇位传承给自己的儿子。因为只有自己的血脉,才能世代相传,巩固政权和皇位。但是在乱世中,总会出现不一样的人。人都想往前走,世界之大,则野心也会随之增加。中国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初唐政治家,做为唐朝开国创业的帝王,后代文学家对其评价不一,但是其影响深远,建立了唐代的基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