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起兵后闪击长安,家仆忽然来报:小姐已经扫平半个关中了

李渊起兵后闪击长安,家仆忽然来报:小姐已经扫平半个关中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1343 更新时间:2024/1/13 9:33:52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唐高祖李渊自太原起兵之后,好不容易募集到三万士兵,然后带着这支军队,一路向千里之外的长安进攻。然而就在李渊一路过关斩将,好不容易渡过黄河之后,却忽然来了一个李家的家臣。

这位家臣找到李渊之后,很开心地向李渊报告说:恭喜老爷,小姐组织了十几万大军,现在正等着您去接收。另外,前面一直到长安的路,小姐已经先替您扫平了。

这种情节,看上去很像是某网文小说里的情节,但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当然,那位家臣和李渊说的话,可能不太准确,但事情的确就是这样的。

这位很像是某网文小说里女主角的女子,便是李渊的三女儿,平阳昭公主。至于姓名,正史上没有记载,野史传闻叫李秀宁。

对于平阳公主早年的生平,史书上没有什么记载。我们只知道,这位平阳公主,是李渊和正妻窦氏所生,也就是李渊的嫡女,是李建成李世民的亲姐妹。不过,因为这位公主的详细生年不详,我们也不知道李世民到底应该叫她姐姐还是妹妹。

平阳公主成年之后,被李渊嫁给了隋朝名将柴慎之子,柴绍。柴家也是当时有名的名门望族,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尤其是柴绍,本人更是十分出色,年纪轻轻便被选为太子千牛备身,也就是太子的亲随。作为太子的亲信,只要太子将来能够即位,柴绍自然也就前途无量。

两人之间的这桩婚事,显然是一桩政治联姻。不过,两人成婚之后,却十分恩爱,也算是一桩美满的姻缘。可惜后来,柴绍追随的这位太子殿下,英年早逝。柴绍的仕途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过,柴家和李家都不是一般的人家,给柴绍在朝中安排一个位置,还是不成问题的。所以后来,柴绍也就一直在长安做官,夫妻二人也就常年生活在长安。

后来,到了隋朝末年,李渊被派遣到山西任职。李渊眼见各地叛乱不断,知道隋朝恐怕即将灭亡,于是便开始暗中准备起兵造反。大业十三年,当李渊即将准备谋反之前,李渊开始派人向各地的李家宗室成员示警,并且让他们赶往太原。因为一旦李渊起兵的话,他们作为李渊的家属,肯定会受到牵连。而作为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柴绍和平阳公主,立刻准备逃往太原。但就在这个时候,两人却忽然发现,关中地区已经彻底封锁了。

原来,此时的关中地区,遍布农民起义,各地都已经戒严。想要走官道光明正大地前往太原,几乎不可能。一旦被隋朝官吏发现,肯定会产生怀疑,到时候夫妻二人就等于是自寻死路。而走小路的话,柴绍作为一个男人,或许还能逃到太原。可平阳公主作为一个女子,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所以最后,夫妻二人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柴绍自己前往太原,让平阳公主留下,找个地方藏起来。这个决定,看似有点‘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味道,实际上却很有道理。柴绍作为女婿,到了太原之后,可以帮助李渊做很多事情,价值最大。而平阳公主作为女子,路上的艰辛很难承受,反倒是留在长安附近,凭李家在长安附近积攒多年的人脉,藏起来根本不成问题。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夫妻二人就此分别。柴绍赶往太原,期间又遇到了李建成,然后一齐到了李渊身边,帮助李渊执掌兵马,立下了大功。而平阳公主这边,接下来的故事就比较魔幻了。

首先,平阳公主和柴绍分别之后,回到了陕西户县,回到了李家老宅。然后,平阳公主并没有主动藏起来,而是女扮男装,将李家的老宅尽数卖掉,换来了一笔动资金,并以此招募了数百人,拉起一支队伍。

接下来,平阳公主派人去联络各地的农民军。当时关中地区,同样有很多农民军势力,鱼龙混杂。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平阳公主却打着李家的旗号,将好几支强大的农民军,都拉到了自己这边。

在此期间,长安方面,也发现了平阳公主的动作,连忙派人来镇压。结果在平阳公主的领导之下,这支仓促阻止起来的乌合之众,反倒是正面击败了隋军。就连隋朝名将屈突通,都败在了平阳公主手上。如此一来,也就导致更多的农民军,愿意投效平阳公主。

几场大战下来,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已经尽数落入平阳公主的控制当中。而且,在几场大战当中,平阳公主令行禁止,用战争对麾下的农民军进行历练。等到几场大战结束之后,平阳公主麾下的这支军队,已经由一群乌合之众,变成了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

这支军队,被当时的百姓称之为‘娘子军’。因为平阳公主军令严格,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很快就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

两个月之后,整个山西西南部,已经彻底落入平阳公主手中。平阳公主麾下的军队,总数也超过了七万,直接威胁到长安的安全。正是因为平阳公主这支力量的存在,导致隋朝不敢将太多兵力派往前线,也给李渊减轻了不少压力。

在此期间,李渊那边也是进展顺利,一路过关斩将,即将渡过黄河。平阳公主得到消息之后,当即派人前去接应。李渊这时也派柴绍过来,与平阳公主共同领兵,夫妻二人联手领兵打仗。等到李渊渡过黄河之后,平阳公主麾下的军队,已经达到了近十万人的规模。此后,平阳公主派出一支万余人的精锐,与李世民会师于渭水北岸,共同进攻长安。

在李渊和平阳公主两个方向的夹击之下,长安方面,很快就成了孤城一座。此时的长安城内,守卫力量极度空虚。反观李渊这边,李渊一路过关斩将,兵力也在不断膨胀。进入关中之后,李渊麾下的军队总数,也超过了十万。再加上平阳公主的十万大军,总计二十万人,根本不是长安城内那点守军能够抵挡得了的。所以,数日之后,李渊便率军正式攻入长安,奠定了唐朝开国的基础。

如果不是平阳公主的努力,李渊想要攻入长安,还真未必会那么容易。就连能不能度过黄河,恐怕都是一个未知数。

拿下关中之后,平阳公主也被李渊正式册封为公主。后来,唐军开始横扫天下,平阳公主因为是女子之身,不便再继续领兵征战。但李渊还是没有浪费自己女儿的军事才华,让平阳公主去镇守山西的苇泽关。苇泽关是山西的大门,想从中原地区进入山西,苇泽关是唯一的通道。

后来,因为平阳公主守卫在此,苇泽关还改了个名字,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娘子关。

然而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寿命却不长。武德六年,在娘子关镇守数年之后,平阳公主因病去世。此后,李渊册封其为平阳昭公主。平阳二字为她的封号,而昭字则是谥号。按照古代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这个昭字,也是对平阳公主战功的认可。而且,在平阳公主去世之后,李渊更是破例以军礼为平阳公主下葬,平阳公主也由此成了唐朝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公主。

从平阳公主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渊是真的命好,不但生了李建成和李世民这样的儿子,就连平阳公主这样的女儿,一样可以建功立业,帮他建立唐朝。究其原因,这恐怕要归结于李渊的夫人窦氏,确实很会教育孩子。窦氏教导的几个孩子,都比较优秀。而窦氏去世之后,包括当时年纪尚小没有接受窦氏教导的李元吉,以及李渊其他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庸才。

平阳公主的故事,也在告诉我们:即便是打仗这样的事情,女子也未必就不如男子,谁说女子不如男?

更多文章

  • 李渊:历史上所有朝代,为何李渊统一天下最快,李渊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渊,王世充,窦建德,李世民,李密

    公元618年五月,随着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登基,唐朝正式开国。唐朝长达289年的历史,由此开始。不过,李渊刚登基的时候,形势其实并不是很乐观。因为当时的天下,正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就在李渊登基两个月之前,杨广刚刚被麾下的禁军发动兵变,亲手干掉。随着杨广身死,各地群雄并起,整个中原瞬间分崩离析。而李渊登基

  • 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李渊的野心昭然若揭

    历史解密编辑:珺瑶婉史标签:李渊,李世民,杨坚,隋炀帝,李建成,皇帝,国防政策,唐朝,军事制度,军事政策

    说起“唐朝”,人气榜排名最高的?不是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女皇“武则天”!而作为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属实是没有什么存在感!在历史的长河里,李渊一直是被人遗忘的。可如果没有李渊?哪里会有李世民呢?毕竟是李渊一手建立的“唐朝”。李渊,作为“关陇贵族”的一份子,在隋朝有着不可小看的地位。李渊的爷爷在西

  • 杨广和李渊有多大仇?身为表哥的李渊,对得起杨广对他的器重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隋炀帝,李渊

    大业九年,李渊从殿内少监,转任卫尉少卿。可以说,这是李渊改变命运的一次调动。这一年李渊48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从文官到武将的一次转型。殿内少监,说实话就是负责隋炀帝生活起居的一个官员,虽说和皇帝靠得近,只能由亲信担任,但这妥妥的是一名文官。而卫尉少卿,虽说是个管武器库的从四品军官,可好歹是跨

  • 李渊在处理几个儿子之间的争端时过于感性,只因缺少一人的提醒?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李渊,杨坚,皇位,高祖,唐朝,隋炀帝,李世民,独孤皇后,宋太祖赵匡胤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时发生的“玄武门事变”是改变唐朝历史走向的一次政治事件,事变发生后,唐高祖李渊黯然走下权力舞台。关于这次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各方面的解读,有相当多的分析文章,其中,李渊个人的感性发挥是很重要的因素。“玄武门事变”的发生,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李渊肯定要承担相当的责任,他

  • 李世民争夺皇位,依靠的是秦王府集团,李渊为何容忍该势力壮大?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李渊,皇帝,隋朝,唐朝,李世民,李建成,唐高祖,唐太宗,书法家,秦王府集团,女皇武则天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9月,唐高祖李渊让位于皇太子李世民,未来的“天可汗”李世民以皇帝的身份闪亮登场,是为唐太宗。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李世民看着跪拜的满朝文武,特别是为其登上帝位立下大功的出自秦王府集团的一干臣子,自然是志得意满。李世民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虽然是主干,但成就大事离不开诸多围绕在身

  • 密结盟友、重点打击和“据险养威”的战略是李渊争霸天下的保证

    历史解密编辑:纵哼四海标签:李渊,李密,唐军,隋军,突厥,薛举,唐朝

    在隋末众多的起义军及贵族官吏割据势力中,李渊军在初期的声势并不显赫,比之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等起义军来说,李渊军是势单力薄的,加之北方的隋军势力尚强,这就迫使李渊在战略上必须采取广结盟友,重点打击的谋略。即使在唐王朝建立,唐军力量大增的情况下,李渊仍然坚定不移地贯彻了这一策略。这是唐军能够先后战胜各

  • 李渊,到底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标签:李渊,裴寂,皇帝,唐朝,李世民,隋炀帝,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宋太祖赵匡胤

    (唐高祖李渊 画像)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

  • 李渊是怎么大权旁落的,为什么没人帮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隋炀帝,长安

    隋末晋阳起兵开始,李渊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跟三个儿子的关系,(尽管他还有其他儿子,但嫡庶有别)所谓“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用来形容他对儿子们的感情也十分贴切。后来帝国建立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立了李建成为太子,但也没有因此而冷落了在军事上表现优异,且立有大功的李世民,使得秦王府的势力越来越强

  • 李世民勾决囚犯,死囚脖子上有个“胜”字,李世民:刀下留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世民,刘恭,李建成,李渊,刀下留人,玄武门之变

    一般能名流千古的帝王大多数都是施行仁政的君主,而说起仁政之君,唐太宗李世民必须得排在第一位。他执政期间的文治武功一直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他的雄才伟略已经被赞扬过无数遍,无不是歌颂他为唐朝乃至中国历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因为他的功绩卓越,使得玄武门之变的杀兄夺位之举都成为了一种正面积极的行为。一个帝王的

  • 洋人给李世民送俩波斯洋妞,李世民用完后,要退货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皇帝,洋人,李世民,波斯洋妞

    要说咱们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繁荣的一个朝代,那就非唐朝莫属了。大家知道,在那个时候的唐朝,开放与交流是它的主题,而开放就是一个国家能够强大的基本条件,因为通过开放就可以交流,交流不但可以把自己好的东西带给别人,更是可以把国外先进的文化吸取进来,积累更多的经验。比如说咱们举一些经典的例子,玄奘西行取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