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有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知道李渊的野心有多大了

李渊有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知道李渊的野心有多大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茶小姐说历史 访问量:1327 更新时间:2024/4/18 8:56:40

李渊是唐朝的第一位皇帝,当然了许多人认为他的存在感极弱,完全是可有可无的人,实事真就如此吗?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开创了盛世,大唐一扫前朝民不聊生、天下疲敝的局面,因此李渊早些退位更加被人视为正确之事了。其实大唐基业的创立完全离不开李渊前期的运筹帷幄,没有他在前期主持大局大事难成。

李渊在大势已成的局面下选择了定都长安,派出自己的儿子和武将们征战,李渊的嫡系儿子一共有四人,这四人为了李家的基业立下了不世之功,特别是长子李建成和二子李世民。古代的人取名字都有着一定的寓意,特别是名门望族,名字绝对不可能乱来,细心的人观察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会发现:其中蕴含之意不简单,年轻时候的李渊也曾是个想要成就大业的人。

李渊出生唐国公一脉,典型的名门望族,是那个时代顶级的世家豪门之一了,在陇西之地颇有地位,更何况拉上了隋文帝杨坚这条线。隋文帝还是大臣之时,与李渊的父亲一脉关系极好,李家在北周朝中颇有地位,杨坚能获得皇位离不开李渊一脉人的支持。

隋朝大一统后,李家因为站队正确,获得了隋文帝的重用,家族愈发兴旺。李渊七岁之时,父亲去世,身为嫡长子他不得不继承爵位,隋文帝看到自己的朋友更是心腹大臣的儿子年幼之时继承爵位,担心李渊年幼被奸人带坏,于是就亲自带在身边教导。李渊在隋文帝的教导下长大,国朝之内的地位已经高得不能再高了。

李渊长大后,杨坚授予李渊刺史之位,让他管理三州之地,这既是考验也是锻炼。能力不凡且英俊的李渊随后获得了北周长公主的看重,于是两人结为夫妻,婚后生下了四个孩子,即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李渊身为唐国公知道伴君如伴虎,家庭教育是必须的东西,因此四个孩子大多文武双全。

隋文帝杨坚去世后,隋炀帝获得皇位,他在位期间滥用民力,父亲留下的那点基业没多久就被挥霍得一干二净,天下群雄起义反叛。李渊身为隋朝忠臣,即使多次受到隋炀帝的侮辱,依然兢兢业业地去平叛。来来往往的平叛最后让李渊发现一个实事:叛乱的人越来越多了,平叛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叛乱的速度,于是李渊带着四个孩子揭竿而起,创立全新基业。

李渊是唐国公一脉,为官时结交了诸多朋友,天下士子也知道李渊爱才的名声,于是纷纷来投。随着基业的越来越多,实质上是皇帝的李渊只能坐镇中枢,把持大局,儿子们则纷纷派出去打仗。李世民为人谦和,骁勇善战,对将士赏罚分明,颇为让军中之人信服,渐渐地李世民的声望都快超过李渊和李建成了。

长子继承皇位这是李渊早已计划好的事情,他心中对李世民又于心不忍,因此长子和次子纷争不断。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棋胜一招,击杀太子李建成,没多久李渊退位,李世民登上历史的舞台,自此大唐开始了盛世之景。

李渊的四个孩子,长子李建成,寓意建功立业,次子李世民,寓意济世安民,三子李元霸,寓意宏图大业,四子李元吉,寓意事事顺心,吉祥如意,连起来读李渊的野心不就昭然若揭了吗?可以看出李渊年轻时候所图甚大,绝不甘心低人一等,时代给了李渊机会,李家因此也一跃成为皇家贵族!

更多文章

  • 李渊起兵后闪击长安,家仆忽然来报:小姐已经扫平半个关中了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渊,平阳公主,李世民,长安,李建成,柴绍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唐高祖李渊自太原起兵之后,好不容易募集到三万士兵,然后带着这支军队,一路向千里之外的长安进攻。然而就在李渊一路过关斩将,好不容易渡过黄河之后,却忽然来了一个李家的家臣。这位家臣找到李渊之后,很开心地向李渊报告说:恭喜老爷,小姐组织了十几万大军,现在正等着您去接收

  • 李渊:历史上所有朝代,为何李渊统一天下最快,李渊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渊,王世充,窦建德,李世民,李密

    公元618年五月,随着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登基,唐朝正式开国。唐朝长达289年的历史,由此开始。不过,李渊刚登基的时候,形势其实并不是很乐观。因为当时的天下,正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就在李渊登基两个月之前,杨广刚刚被麾下的禁军发动兵变,亲手干掉。随着杨广身死,各地群雄并起,整个中原瞬间分崩离析。而李渊登基

  • 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李渊的野心昭然若揭

    历史解密编辑:珺瑶婉史标签:李渊,李世民,杨坚,隋炀帝,李建成,皇帝,国防政策,唐朝,军事制度,军事政策

    说起“唐朝”,人气榜排名最高的?不是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女皇“武则天”!而作为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属实是没有什么存在感!在历史的长河里,李渊一直是被人遗忘的。可如果没有李渊?哪里会有李世民呢?毕竟是李渊一手建立的“唐朝”。李渊,作为“关陇贵族”的一份子,在隋朝有着不可小看的地位。李渊的爷爷在西

  • 杨广和李渊有多大仇?身为表哥的李渊,对得起杨广对他的器重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隋炀帝,李渊

    大业九年,李渊从殿内少监,转任卫尉少卿。可以说,这是李渊改变命运的一次调动。这一年李渊48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从文官到武将的一次转型。殿内少监,说实话就是负责隋炀帝生活起居的一个官员,虽说和皇帝靠得近,只能由亲信担任,但这妥妥的是一名文官。而卫尉少卿,虽说是个管武器库的从四品军官,可好歹是跨

  • 李渊在处理几个儿子之间的争端时过于感性,只因缺少一人的提醒?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李渊,杨坚,皇位,高祖,唐朝,隋炀帝,李世民,独孤皇后,宋太祖赵匡胤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时发生的“玄武门事变”是改变唐朝历史走向的一次政治事件,事变发生后,唐高祖李渊黯然走下权力舞台。关于这次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各方面的解读,有相当多的分析文章,其中,李渊个人的感性发挥是很重要的因素。“玄武门事变”的发生,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李渊肯定要承担相当的责任,他

  • 李世民争夺皇位,依靠的是秦王府集团,李渊为何容忍该势力壮大?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李渊,皇帝,隋朝,唐朝,李世民,李建成,唐高祖,唐太宗,书法家,秦王府集团,女皇武则天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9月,唐高祖李渊让位于皇太子李世民,未来的“天可汗”李世民以皇帝的身份闪亮登场,是为唐太宗。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李世民看着跪拜的满朝文武,特别是为其登上帝位立下大功的出自秦王府集团的一干臣子,自然是志得意满。李世民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虽然是主干,但成就大事离不开诸多围绕在身

  • 密结盟友、重点打击和“据险养威”的战略是李渊争霸天下的保证

    历史解密编辑:纵哼四海标签:李渊,李密,唐军,隋军,突厥,薛举,唐朝

    在隋末众多的起义军及贵族官吏割据势力中,李渊军在初期的声势并不显赫,比之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等起义军来说,李渊军是势单力薄的,加之北方的隋军势力尚强,这就迫使李渊在战略上必须采取广结盟友,重点打击的谋略。即使在唐王朝建立,唐军力量大增的情况下,李渊仍然坚定不移地贯彻了这一策略。这是唐军能够先后战胜各

  • 李渊,到底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标签:李渊,裴寂,皇帝,唐朝,李世民,隋炀帝,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宋太祖赵匡胤

    (唐高祖李渊 画像)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

  • 李渊是怎么大权旁落的,为什么没人帮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隋炀帝,长安

    隋末晋阳起兵开始,李渊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非常注重跟三个儿子的关系,(尽管他还有其他儿子,但嫡庶有别)所谓“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用来形容他对儿子们的感情也十分贴切。后来帝国建立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立了李建成为太子,但也没有因此而冷落了在军事上表现优异,且立有大功的李世民,使得秦王府的势力越来越强

  • 李世民勾决囚犯,死囚脖子上有个“胜”字,李世民:刀下留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世民,刘恭,李建成,李渊,刀下留人,玄武门之变

    一般能名流千古的帝王大多数都是施行仁政的君主,而说起仁政之君,唐太宗李世民必须得排在第一位。他执政期间的文治武功一直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他的雄才伟略已经被赞扬过无数遍,无不是歌颂他为唐朝乃至中国历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因为他的功绩卓越,使得玄武门之变的杀兄夺位之举都成为了一种正面积极的行为。一个帝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