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已经自愿让出皇位,唐肃宗为何还要忌惮父亲呢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已经自愿让出皇位,唐肃宗为何还要忌惮父亲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二哥谈事 访问量:979 更新时间:2024/2/1 12:28:41

当李亨派来的特使,把李亨已经在灵武即位的消息转达给唐玄宗时,他一点也不意外,马嵬驿事变时,他就已经预料到这一天很快就要来到了。

马嵬驿那个盛夏的夜晚,士兵们突然哗变,杨国忠被当场打死。在唐玄宗宣布赦免士兵的命令后,他们不光不肯离去,反而把矛头对准了杨贵妃。唐玄宗环顾四周,高力士陈玄礼一起,劝他忍痛割爱。

那一刻他知道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连最信任的人也站在了太子一边。

唐玄宗很有自知之明,所谓士兵哗变不过是给他一个体面的台阶,其实这是由太子李亨为首的一场逼宫游戏,当然这场游戏如果离开陈玄礼和高力士的赞助是玩不起来的。

是自己亲手断送了大唐江山,也是自己扔掉了收复失土的责任,离开了长安,自己手上的权力金字塔就已经开始崩塌,所以此刻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女人被害死。

第二天,御驾将行,一群百姓拦住,强烈要求太子留下来领导大家平叛。唐玄宗明白,这是一帮群众演员,是昨晚节目的延续而已。

他有两个选择:一是拒绝,把太子带到蜀地;二是顺应民意,让太子留下,自己独自去蜀地。

既然是演戏,他的第一选项肯定会被拒绝。李亨也不傻,到了蜀地谁敢保证老爸不会跟自己翻脸?

第二个选项似乎很理想,皇帝当了逃兵,总需要有个挺身而出的人,太子或许就是大唐最后的希望。但这个选项有风险,太子放了单飞还会乖乖听话吗?

果不其然,父子俩分道扬镳,李亨刚到灵武就被拥立为新君,唐玄宗“被太上皇”了!

此时唐玄宗又有两个选择,一是宣布太子即位非法,并下旨征讨;二是打落肚里咽,宣布自己的退休,权力转交给儿子。

很显然,第一个选择最高兴,大唐经不起内讧了,况且唐玄宗本人早就没了信心,更没了统领天下的威望。

我敢断定,假如唐玄宗想选择父子反目,他的圣旨都跑不出陈玄礼和高力士的手。

你或许奇怪,这二人怎么还敢跟唐玄宗到蜀地?为何不跟李亨去灵武呢?他们为何要背叛唐玄宗呢?

其实他们二人依然忠于唐玄宗,敢冒着被清算的危险到蜀地就是明证。只是他们的“忠”更宽广,他们知道,没有大唐帝国的存在,所谓的“忠”就是空中楼阁。

既然唐玄宗已经不能拯救大唐,那为何不助太子一臂之力呢?因此马嵬坡事变他们是为“大义”,跟随唐玄宗来到蜀地是尽“小忠”。既然如此,他们一定会让唐玄宗接受做太上皇的现实。

于是,唐玄宗别无选择,他“大度”地给儿子补办手续,颁了一道禅位诏书,并派人将玉玺宝器送往灵武,让大唐政权在一片祥和中平稳过渡。

可是,唐玄宗真的是心甘情愿地让位吗?当然不是,一是他自己已经丧失信心,不再有担当,让位其实是甩锅;二是他的话已经不管用,不让位只能自讨没趣。

当环境有变,唐玄宗再次燃烧起雄心壮志的时候,他会甘心吗?当然也不会,收复长安后,大唐缓过气来了,唐玄宗开始不安于当太上皇,并频频向儿子的领地伸手。

唐玄宗被迎回长安后,李亨下了一招臭棋,他将父亲安置了兴庆宫,而不是在宫城内。或许李亨的意图是想让老爸远离权力中心,但兴庆宫反而成了唐玄宗与朝臣沟通的方便场所。

史书虽然掩盖了父子俩的权力争斗,但史学家从两唐书以及民间史料中,找到了一些间接证据,甚至有人称这段时期是“二元政治体系”。

有两个事件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件事,唐玄宗登长庆楼,接受百姓的朝拜,还接见了神策军节度使郭英乂,以及剑南道奏事官,并让玉真公主和如仙媛代表他招待二人。

看起来李辅国向李亨报告说“太上皇在兴庆宫交通内外,导致灵武拥立之臣内心不安”,绝非空穴来风。于是就引发了第二件事,给李隆基同志搬个家。

第二件事,李辅国矫诏强行将唐玄宗从兴庆宫移居西内,并差点引发弑君案。

按史书说法,这次矫诏是李辅国趁李亨生病之际偷摸干的,但我认为未必如此,这种事李亨没法批准,所以应该是他的默许。

一场简单的移宫,却差点引发弑君大案。

前几日,李辅国先矫诏夺走了唐玄宗的三百匹良马。搬家那天,唐玄宗身边就十几匹马,以及几十个老弱宫人。

可走到睿武门时,李辅国带着五百名武士突然挡在去路。唐玄宗见状,吓得差点掉下马来。高力士见状挺身而出,大声呵斥李辅国,并责问他想干什么?

李辅国大骂高力士是个不懂事的臭老头,边说边挥刀砍死了一名侍从。一场血案眼看就不可避免,高力士临危不惧,他扭头对五百武士喊道:“太上皇向你们问好!”

武士们下意识地腿一软,收刀跪倒,并高呼“万岁”。高力士趁热打铁:“李辅国,你过来给太上皇牵马!”

李辅国眼看局势逆转,他只好乖乖地与高力士一起,替唐玄宗左右执。

不过,这段文学色彩太浓,假得很。对李辅国来说他敢弑君吗?他有必要弑君吗?就算他真的想杀了唐玄宗,至于笨到在大庭广众之下行凶吗?

所以,别看史书写得那么热闹,那么正气凛然,一点靠不住。这场迁宫应该是一场突然袭击,唐玄宗根本没有思想准备,所以被惊吓了。对李辅国来说,只要唐玄宗乖乖就范就大功告成,他不会加害唐玄宗。

这两件事都说明一个问题:唐玄宗回到长安后,并没有安心扮演退休老头的角色,他越位了。

搬入西内的唐玄宗彻底失去了自由,陈玄礼在搬家前已经被勒令致仕,高力士在搬家后又被流放,身边除了一个最小的混血女儿李虫娘外,他举目无亲。

皇帝当到这个份上,也正让人嘘唏!

更多文章

  • 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李亨还有没有机会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唐肃宗,李亨,皇帝,唐玄宗,武惠妃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或者仅仅只是没有马嵬兵变的话,李亨十有八九没有机会当皇帝。李亨生于71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三儿子,他能够坐上皇太子的宝座,可谓是运气使然,他能够活着坐上皇帝的宝座则是局势和阴谋使然。李亨有两个哥哥,一个是李琮,一个是李瑛。李琮虽然是李隆基的长子,但是却没有被立为皇太子,也许这也是

  • 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还有没有机会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唐肃宗,唐玄宗,郭子仪,史思明,李辅国,安禄山

    唐肃宗李亨,原名李嗣升,后又改名李浚、与、绍、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本来,这太子的尊位是无论如何也轮不上李亨的。其中也有一番争宠夺嫡与阴差阳错,挟私陷害的宫廷内幕更是难以避免。史载,唐玄宗共有30个儿子,他在位当皇帝的时间长,多欲浪漫,内宠众多,即使被立为太子,也很难熬到登基称帝的那一天。唐玄

  • 唐史:唐肃宗病危前后,皇宫发生浴血事件,参与者都有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唐肃宗,李辅国,唐玄宗,张皇后,李豫

    唐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唐肃宗在大明宫宣政殿举行了盛大的册立太子典礼,册封皇长子李俶为皇太子,并为其改名叫李豫。这让唐肃宗的正妻张皇后极为不满,张皇后也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唐肃宗的第十三子和李佋和第十四子李侗,他们因是皇后所生,所以都是嫡子。张皇后一直在筹划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但她生的两个儿子出生

  • 唐玄宗年过76岁,唐肃宗却送他100个美女,2年后才知其高明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唐玄宗,唐肃宗,安史之乱,杨玉环,李亨

    众所周知,在我国封建王朝当中,历朝历代的皇室子弟,都对于皇位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表示崇高的向往,许多的皇子皇孙都想要掠夺皇帝的宝座,虽说存在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其他兄弟对于皇位宝座的觊觎,从而还引发诸多的战争,战争的爆发无异于是悲剧的导火线。也正是因此,许许多多的皇室子弟当中,基本上

  • 永王之乱究竟是怎么回事?唐肃宗身在西北,如何"隔空"平定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平定,唐朝,唐肃宗,安禄山,史思明,节度使,永王之乱,五代十国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唐肃宗虽于灵武即位称帝,在大唐王朝生死存亡的多事之秋,勇敢地肩负起领导全国人民抗战,收复失地,重整河山,再现辉煌的重任,但是,整个平叛战争形势却日趋严峻危机了。1、全国战场的烂摊子在河北,潼关失守,郭

  • “退位”后的唐玄宗:被儿子唐肃宗软禁,气得绝食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唐玄宗,唐肃宗,李辅国,长安,郭子仪,杨国忠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迅速占领洛阳、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蜀地。在抵达成都时,他身边只有“扈从官吏军士到者一千三百人,宫女二十四人”。就在唐玄宗下诏罪己,准备平叛事宜之时,他得到了来自灵武的消息,原来自己已经成为太上皇了。六年后,唐玄宗病死于长安。那么“退位”后的唐玄宗又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呢?一、被

  • 李隆基年过76,儿子唐肃宗送给他100名宫女,2年后玄宗便衰竭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听趣闻史标签:唐玄宗,唐肃宗,安史之乱,李亨

    导语:不管是我们熟知的朝代历史还是各种影视作品中,自古以来的皇家父子"先君臣,后父子"的父子关系,一定都让我们感觉到了诸多的压抑和无奈吧。"身在皇家,身不由己"是我们学习历史后,对帝王家的孩子同情和了解。那么,在历史上真正的皇家父子关系是如何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唐玄宗李隆基司马光的历史著作《资治

  • 76岁太上皇绝食身亡,临死前怒视苍天,十三天后儿子唐肃宗驾崩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唐肃宗,唐玄宗,太上皇,杨玉环,杨国忠,安史之乱

    “开元盛世”是整个封建时代的顶峰,在军事、文化和艺术上都取得了空前成就,其开创者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一位传奇帝王。他和杨玉环之间充满悲情色彩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可是当杨玉环魂断马嵬坡后,唐玄宗又是如何收场的呢?在唐玄宗继位之前,唐朝皇室成员间因为争夺皇权,已经连续多年爆发了多场激烈的争斗,其

  • 唐玄宗年过76,唐肃宗却送他100名貌美女子,2年后才明白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唐玄宗,唐肃宗,杨国忠,杨玉环,朱祁镇

    唐朝历史上的巅峰是开元天宝年间,这一时期,唐朝达到了顶点,国家财富超越了隋朝。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安史之乱,大唐帝国的繁荣被拦腰斩断。回顾这段历史,要说谁最伤心,那自然是唐玄宗。因为他开创了这一切,结果又被自己亲手葬送。而且更为可悲的是,不久后,他还被自己的儿子夺去了权力,成了太上皇。后宫的寂寞是难以

  • 唐玄宗有多狠?曾一日连杀三子,后却被唐肃宗疑忌圈禁,晚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唐玄宗,唐肃宗,李辅国,武惠妃,高力士

    前言 唐玄宗,亦称唐明皇,名李隆基,女皇武则天嫡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期间,文治武功可圈可点,唐王朝达于鼎盛期 ,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开元之治”;晚年的李隆基独宠杨贵妃,重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倦于政事,遂酿成了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唐王朝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