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分钟了解《昭义军节度使》唐肃宗时期在今山西与河北设置节度使

五分钟了解《昭义军节度使》唐肃宗时期在今山西与河北设置节度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骑着蜗牛追飞机 访问量:1522 更新时间:2024/2/1 10:14:24

概述

昭义军节度使,是唐肃宗时期在今山西与河北设置的节度使,主要领有古山西泽、潞二州与河北相、卫、贝、邢、洺六州。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叛将薛嵩以相、卫、邢、洺四州投降朝廷,唐肃宗封其为相卫六州节度使。治所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市)。领有相州(今河南安阳)、卫州(今河南卫辉)、贝州(今河北清河)、邢州(今河北邢台)、洺州(今河北永年)。

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朝廷改相卫节度使为昭义军节度使。

大历十年(775年),昭义军兵马使裴志清在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引诱下,举兵作乱,驱逐节度留后薛崿(又作薛萼),率部归附魏博镇。田承嗣占领了相、卫、洺、贝四州。

大历十二年(777年),朝廷以泽潞节度司马李抱真兼领昭义军事务。昭义军节度使遂与泽潞节度使合为一镇。

唐德宗建中初年,昭义军移治潞州。领有泽、潞、邢、洺、磁五州。

唐僖宗中和年间,因李克用据泽、潞二州,昭义军曾分为二:一治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一治潞州。

唐昭宗天复初,昭义军又合二为一。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废置。

割据六州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朝廷派遣仆固怀恩收复河朔。相州守将薛嵩请求投降。仆固怀恩收复河朔回来后,就表奏薛嵩及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分理河北道。

中央朝廷此时也元气大伤,无力追究安史叛将。因此,为了笼络河北安史旧部,朝廷就任命薛嵩为相卫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各自占据数州之地。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广德二年(764年),仆固怀恩反叛朝廷,边域各处战争不止。朝廷招抚四方之师平叛。所以薛嵩与幽州节度使李怀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等人得以招回亡散兵卒,各自拥有数万精兵,修缮城邑,训练军队,自己设置文武官将,地方贡赋据为私有,朝廷也无法控制。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相卫节度使薛嵩上表,请求把相州的滏阳,洺州的邯郸、武安划出来,设立磁州。朝廷同意了。因此,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又称为相卫六州节度使。

赐号昭义

薛嵩对相卫在大乱之后的重建作出了很大贡献。使相卫六州很快恢复了生气。

大历元年(766年),朝廷封薛嵩为高平郡王,实封二百户,并为相卫镇赐号昭义军,因此相卫六州节度使又称昭义军节度使。

大历二年(766年),薛嵩向朝廷请求,任命其子薛平为磁州刺史。之后其又因治民有方,朝廷累迁薛嵩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平阳郡王。

大历八年(773年)正月,检校尚书右仆射,平阳郡王、昭义军节度使薛嵩去世。其子薛平,年纪才十二岁,将士们想要拥戴他做节度留后,薛平并不推辞,表面答应了下来。过后,他将这一职位让给叔父薛崿,自己却在夜里悄悄护送父亲灵枢回归故里。正月六日,代宗下诏,任命薛崿为昭义军节度留后。

田氏盗据

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年)正月三日,昭义军牙将裴志清在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引诱下,举兵作乱,驱逐了节度留后薛崿,请求率部归附田承嗣。田承嗣假言救援薛崿,却率军长途奔袭,攻占了相州。薛崿被迫逃到洺州,并上表朝廷,请求入朝为官,代宗答应了他。于是,朝廷随后任命昭义军大将薛择为相州刺史,薛雄为卫州刺史,薛坚为洺州刺史,因为他们都是薛嵩的族人。

大历十年(775年)正月十四日,代宗命内侍孙知在到魏博节度使驻地魏州告谕田承嗣,希望他恪守本境,不要侵扰旁镇。但田承嗣却没有奉诏。不仅如此,正月十九日,田承嗣反而派遣麾下大将卢子期攻取洺州(今河北永年),杨朝光攻取卫州(今河南汲县)。

大历十年(775年)二月一日,田承嗣引诱卫州刺史薛雄投降,薛雄没有答应,田承嗣在被拒绝后派人将薛雄暗杀,还将他的妻子、儿女和全家老小屠杀殆尽。完全占据了昭义军相、卫、洺、磁五州,还自己设置官吏,掠夺了昭义军的精兵良马,把他们全部带回了魏州。又逼迫孙知在和他共同巡视磁、相二州,并让二州的将士用刀割下耳朵,划破脸庞,请求朝廷让田承嗣为大帅。

大历十年(775年)二月七日,朝廷以皇十三子李造为忻王、领昭义节度大使。

朝廷征讨

大历十年(775年)二月十二日,朝廷以华州刺史李承昭为相州刺史、昭义兵马留后。

大历十年(775年)三月,朝廷下诏贬魏博节度使、雁门郡王田承嗣为永州刺史。诏令河东节度使薛兼训、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幽州节度使朱滔、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永平军节度使李勉、汴宋节度使田神玉、昭义节度使李承昭、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河阳节度使马燧共同出师进讨。

大历十年(775年)五月,田承嗣的部将霍荣国据磁州归降朝廷。同时,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攻陷了德州。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攻陷了卫州。

大历十年(775年)八月,田承嗣无奈,只得遣使进献降表,表示愿意归附朝廷,但不久,却又命部将卢子期进犯磁州。

大历十年(775年)十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派精兵救援,生擒卢子期,送往京师。

大历十一年(776年)春正月,田承嗣上表请罪。朝廷派谏议大夫杜亚到魏州传旨,允许他改过自新。相卫之战遂止。

此战之后,相卫镇的六州,只剩下了邢州、磁州。朝廷遂以李承昭为昭义军节度使,磁、邢兵马使。

抱真为帅

大历十一年(776年)十二月,昭义军节度使李承昭上表称疾,朝廷遂以泽潞行军司马李抱真为磁、邢兵马留后。暂时主持昭义事务。

大历十二年(777年),昭义军与泽潞镇合为一镇。仍号昭义军。领有泽州、潞州、邢州、磁州、怀州及河阳三城。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二月,朝廷正式下诏任命昭义军节度留后李抱真为昭义军节度使。昭义军节度遂徙治潞州。

领有五州

建中二年(781年),魏博节度使田悦反叛,一面命部将康愔进军邢州,一面命部将杨朝光驻军于邯郸西北的卢家砦,断绝昭义军粮道,自己随即跟进。唐德宗下诏,命河东节度使马燧和神策军大将李晟援救李抱真。

河东军、神策军与昭义军自壶关东下,在卢家砦、双冈先后击败魏博军,杀死了田悦的将领杨朝光,解除邢州之围,后又在临洺打败了田悦,于是解除了对临洺和邢州的包围。田悦退保洹水。

李抱真又和马燧在洹水大败田悦,田悦只率了几百名骑兵逃回魏州。军使符璘与其副使李瑶帅兵降于马燧。李再春以博州降唐。

李抱真与马燧之间积恨很深,等到共同讨伐田悦,两人多次发生争执,导致大军久无战功。神策军行营招讨使李晟从中劝和,终于使二人释怨结好。

这时洺州刺史田昂请求归降马燧,马燧上奏将洺州隶属于昭义军,请卢玄卿为刺史。朝廷同意了。

此战,李抱真率昭义军夺回了自大历十年时就被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夺占的洺州全境,昭义军自此领有泽、潞、邢、洺、磁五州之地。

讨伐四镇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幽州节度使朱滔、恒冀都团练观察使王武俊等因抱怨朝廷赏赐不公,遂联合魏博田悦,共同聚兵反叛。并派遣使者至淄青镇,与淄青节度使李纳相约称王。史称“四镇之乱”。朝廷急命马燧与李抱真等率军讨伐。

建中四年(783年)六月,李抱真派遣节度参谋贾林到成德节度使王武俊的军营去劝降。贾林见到王武俊后,说道:“我来此是奉诏规劝,不是来投降的。” 王武俊闻言色变,进问详情。贾林道:“天子深知您忠义为国,在您登坛称王之时,您还对左右的侍卫们说:‘我本来就十分忠义,只是天子不察。’诸将也曾共同上表证明大夫的忠义之志。天子览表动容。对我说:‘先前处事有误,追悔莫及。朋友间有了过错尚可道歉,朕为四海之主,你们怎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呢!

王武俊说:“我是个胡人,为将尚且懂得安抚百姓。天子怎么可能会专以杀人来安定天下?如今山东有五股叛军,等到战胜他们时,百姓已尽皆暴尸荒野,即使战胜了叛军又能让谁来守卫呢?我不害怕归顺朝廷,但先前已经与诸镇结盟。我们胡人性直,不愿做理亏的事。如果天子能下诏赦诸镇之罪,我当带头响应归顺。诸镇如果有不顺从的,我肯定会奉诏予以讨伐。这样一来,我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朋友,不用五十天,河朔便能平定。”说完,就让贾林回去禀报李抱真,暗中结盟。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原幽州节度使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马燧等将都回师勤王,李抱真也打算退回昭义。田悦打算与王武俊、朱滔一同袭击李抱真。这时,贾林再次游说王武俊道:“如今退兵前面是粮食辎重,后面是精锐部队,人心坚固,难以图谋。就算战胜,利益也归魏博所有;一旦失败,成德则大伤元气。您为什么不先收复成德镇原辖的易定沧赵四州呢?”王武俊便背弃了与田悦的约定。

德宗罪己

兴元元年(784年)正月初一,德宗在奉天下罪己诏,宣布大赦天下。王武俊、田悦、李纳见赦令后,皆去王号,上表谢罪。惟有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自恃兵强财富,谋划称帝,建国号大楚,改元武成。

赦令下达后,四方人心大悦。等到次年德宗返回长安后,李抱真入朝对唐德宗说:“山东宣布赦书,士卒皆感泣,臣见人情如此,知贼不足为虑也!”

德宗在奉天下罪己诏,宣布大赦天下后。李抱真又派门客贾林劝说王武俊,联合对付朱滔,王武俊虽然答应了。但内心却还在犹豫。

双方军队当时还互不信任,李抱真打算带几名亲兵亲自到王武俊军营里去。他去之前,门客都劝阻他,李抱真让昭义军节度司马卢玄卿掌管军队并嘱咐他说:“我今天的所作所为,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我如果死了不能回来,管理军队听从朝廷的命令,就靠你了;指挥军队东讨叛逆,洗刷我的耻辱,也靠你了。”说完头也不回的带着几骑亲兵就走了。

信人不疑

当时王武俊的军营戒备森严,李抱真对他说:“朱泚、李希烈相继僭越称帝,朱滔围攻贝州,他们这是想骑在我们头上。凌辱我们啊。您既然不能和他们争雄,难道愿舍弃大唐的九世天子反而去臣属叛贼吗?何况,陛下已经在奉天颁布了罪己诏,真可以说是夏禹、商汤一样的好天子啊。如今皇帝被迫离京避难,您自己难道能安心吗?”

说到德宗因逃难而出奔奉天,他情不自禁地抱着王武俊哭了起来,哭的泪水与鼻涕直流,王武俊也哭了,周围的人也被感动了。

李抱真便和王武俊约为兄弟,发誓共同剿灭乱贼。王武俊道:“十兄(李抱真家中排行第十)您天下闻名,得蒙您的劝谕,让我弃恶从善,免去死罪,还享受到王公的尊贵与荣宠。如今又不因为我是个胡人,而认为与我结为兄弟是一种耻辱,您让我用什么来回报你啊!朱滔所倚仗的,不过是回纥的骑兵罢了,十兄不必担心。到时交战,请十兄坐在马上,看着我指挥作战。我一定为十兄击败他!” 到了晚上,李抱真就睡在王武俊营帐里,睡的很死。王武俊对他不怀疑自己而很受感动,对他更加恭敬,用手指着心对天发誓道:“我这条命就交给十兄破敌了。”于是两军连营而进,屯军于贝州三十里外。

朱滔命大将马寔、卢南史带领回纥、契丹军前来挑战,王武俊派赵珍率精骑三百对阵,同时,李抱真部将王虔休也结成犄角之势接应。两军交战时,回纥穿阵而过。王武俊按兵不动,待回纥退出,便趁势进逼。朱滔大败。在王武俊、李抱真合力追杀下,逃奔德州,丢弃武器甲胄堆积如山。李抱真因功加封为检校司空、食实封五百户。

虔休归唐

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因服食丹药而死,朝廷辍朝三日,赠官太保。

李抱真去世那天,其子殿中侍御史李缄秘不发丧。昭义军营田副使卢会昌让李抱真的外甥元仲经暗中和李缄谋划让李缄领军。皇帝没有答应。使者召见昭义军步军都虞候王延贵,让他主持昭义镇事务,让李缄入朝。元仲经逃跑了,被王延贵捕杀。军中大乱,王延贵正色对众人说道:“军州是天子的军州,将帅空缺,应当等待朝廷的命令,怎么能乱来,败坏朝廷法度!”军中将士听从了他的话,避免了溃乱。

朝廷知道后嘉奖他,任命邕王李謜领昭义节度大使、泽潞邢洺磁等州观察等使。任命王延贵为潞州左司马,兼御史大夫,昭义军节度留后。赐名王虔休。让他安抚昭义镇,王虔休严明号令,勤勤恳恳地处理军政事务,俭省节用,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发展社会生产。潞州连年丰收,民富军强。两年后,升为潞州长史、昭义军节度使、泽潞磁邢洺观察等使,不久又任为检校工部尚书。

从史叛变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王虔休去世。朝廷辍朝三日,赠官左仆射。朝廷任命河阳节度使李长荣(亦或李元淳)为昭义军节度使。

贞元二十年(804年)八月,李长荣(亦或李元淳)去世,唐德宗派遣宦官前往昭义镇,挑选继任者,昭义军大将卢从史素来奉迎宦官,他便站出来自请担任节度使,得到朝廷同意,朝廷授他为昭义军节度使。然而,卢从史担任节度使后,行为却逐渐狂恣,为政无道。

卢从史曾暗中献诛灭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的计谋,来迎合皇帝的意思。

但是当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朝廷命令他出兵讨伐王承宗,卢从史却逗留不进。反而一面与叛乱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秘密往来,又一面向朝廷求宰相之位,还诬告说各道讨伐军多与成德叛军有私下的联系,无法进兵。这些行为使得唐宪宗非常忧虑。

士美治军

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四月,镇州行营招讨使吐突承璀秘密逮捕了卢从史,立即押送长安。昭义军将士听说节度使被擒,都列阵出营查看情况,昭义军大将乌重胤素来忠于朝廷,大声喝止住军队,大家才不敢动。朝廷因此功,任命昭义军都知兵马使、潞州左司马乌重胤为怀州刺史、河阳节度使。任命河阳节度使孟元阳为潞州长史、昭义军节度使、泽潞邢洺磁观察使。

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朝廷任命河南尹郗士美为栓校工部尚书、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军节度使。来代替孟元阳。

郗士美号令严明,赏罚有度,一改前任积习,当时朝廷下令讨伐割据承德的王承宗,郗士美派遣兵马使王献率领精兵一万充当先锋。不料,王献畏敌,逗留不进,郗士美将其召回,数其罪后斩之。下令军中:“敢后出者斩!”然后,郗士美亲自击鼓,昭义军奋力死战,成德叛军大败。当时,包围成德镇的有七、八个藩镇,共十余万人,但只是包围着成德,并不真正作战,且多犯法,只有郗士美的昭义军勇敢精勇,威声甚振。

辛秘抚境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朝廷任命河南尹辛秘为检校工部尚书,代替郗士美为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昭义军节度使、泽潞磁洺邢等州观察使。当时朝廷又出兵讨伐王承宗,昭义军出镇作战,花费很大。朝廷商议在战争过后,要能使昭义镇恢复生机,于是任命辛秘为节度使。辛秘做节度使四年,府库积钱七十万贯,兵马粮草积累无数。淄青李师道叛乱平定后,朝廷将要对幽州、成德用兵。

于是在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任命武宁军节度使李愬为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军节度使来代替辛秘。十月,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去世,朝廷让魏博节度使田弘正改任为成德节度使。

刘氏割据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四月,朝廷让李愬改任为魏州大都督府长史、魏博节度使。十月,朝廷让因斩杀了李师道而被封为义成军节度使的刘悟移镇潞州,任昭义军节度使兼平章事。

七月,幽州大将朱克融叛乱,囚禁节度使张弘靖,朝廷想让名将到幽州镇守,于是任命刘悟为检校司空、平章事,卢龙节度使。刘悟刚到邢州,成德王廷凑又叛变,军队不能进入幽州。刘悟认为幽州方乱,不要立即进讨,请授予节钺,慢慢再做打算。于是朝廷又让刘悟为昭义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兼太子太傅,平章事。兼幽、镇招讨使。

监军刘承偕多次侮辱刘悟,又纵容手下违法乱纪。昭义军士兵作乱,刘悟却不制止他们。将士们囚禁了刘承偕。朝廷无奈,只得贬谪了刘承偕。从此之后,刘悟十分骄纵,想要效仿河朔三镇,割据昭义。朝廷失意之徒,大多来潞州向他求援。

从谏骄横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九月,刘悟去世。遗表请任命其子刘从谏继任为昭义军节度使。

仆射李绛认为昭义镇是内地,与河北三镇不一样,不能答应。但宰相李逢吉、中尉王守澄因为接受了刘从谏的贿赂,就说可以继任。最终唐敬宗任命晋王李普领昭义军节度大使,任命刘从谏主持昭义留后事务。不久后,唐敬宗又任命昭义留后刘从谏为昭义军节度使。

唐文宗太和元年(827年),义成军节度使李听在馆陶兵败,回到浅口的时候,刘从谏亲自带领骑兵救他,得到了李听的信任。因此刘从谏后又升任检校尚书左仆射,任命司空,封为沛国公。

太和七年(833年),刘从谏来京城朝拜文宗,本来打算请求朝廷把自己调到其它藩镇。但抵达京城后,发现朝廷政出多门,事权不一,士大夫大多通过行贿走门路才能做官升迁,于是,从心底里轻视朝廷。回到昭义后,变得更加骄横跋扈。

会昌伐叛

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重,欲效法河北诸镇,割据一方、对抗朝廷。

会昌四年(844年),宰相李德裕用成德、魏博、河中等镇兵力进攻昭义,由刘沔、王茂元一起攻讨刘稹,史称“会昌伐叛”。邢州、洺州、磁州相继倒戈。昭义军节度留后刘稹被杀,昭义平定。

苦心经营

朝廷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卢钧为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军节度使、泽潞邢洺磁观察等使。次年冬天,卢钧奉诏命五千昭义军远戍代北,昭义兵不愿远戍,在与家人诀别时,乘醉倒戈攻城门,卢钧被迫入潞城,至晚抚劳方定。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李执方接替卢钧担任昭义军节度使,当时邢州等地疮痍未复,愁怨尚多,朝廷希望他能果枉雄方,以孚至化。

大中三年(849年),薛元赏接任李执方时,朝廷又告诫他:“上党束山东之襟要,控河内之封壤”,希望他能解长裾于戚藩,树高牙于戎闽。右职分五兵之重,南台膺亚相之雄。

此后,又经郑涓【大中六年(851年)到大中九年(854年)】、韦博【大中九年(854年)到大中十年(855年)】两任节度使。

大中十年(856年)十月,毕瑊接任昭义军节度使。朝廷称毕瑊“得营平屯田之术,有伏波寇之谋”。是“方泽良帅”,希望他能像德宗时的昭义军节度使李元淳那样,使昭义五州重新繁荣。

数易其帅

大中十一年冬,朝廷任命宣武军节度使裴休为检校户部尚书、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昭义军节度使、潞泽磁邢洺观察使。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朝廷任命朔方节度使唐持接替裴休担任昭义军节度使。

咸通二年(861年),昭义军节度使唐持死于任上。

咸通三年(862年),朝廷任命灵武节度使刘潼接任。

咸通四年(863年),沈询为昭义军节度使。沈询为政简易,性情恬和。沈询的一个奴仆和侍女私通,沈询想要杀他,结果奴仆勾结牙将作乱,夜攻府第,沈询全家遇害。

咸通五年(864年),朝廷以李蠙为昭义军节度使。

咸通九年(865年),朝廷任命卢匡接任昭义军节度使。

咸通十三年(872年),朝廷以高湜为昭义军节度使。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昭义军乱,大将刘广逐节度使高湜,自为留后。朝廷任命左金吾大将军曹翔为昭义军节度使。

讨伐沙陀

乾符四年(877年)六月,以汝州防御使李钧为检校尚书右仆射、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军节度使、潞刑洺磁观察等使。九月,沙陀李国昌、李克用父子侵犯云州、朔州。十月,朝廷诏命昭义军节度使李钧、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吐谷浑赫连铎和白义诚、沙陀安庆部和萨葛部合兵讨伐李国昌父子。

乾符五年(878年)十二月,代北北面行营招讨使、昭义军节度使李钧,与沙陀李克用在河东岢岚军的洪谷大战,大败而归,李钧中流箭而死。昭义军将士大乱,被沙坨李克用屠杀殆尽。朝廷遂以高浔代之。

梁晋争霸

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八月,高浔与黄巢的将领李详在石桥作战,大败而归,高浔无奈,只得投奔河中,李详乘胜攻取了华州。九月,高浔为部将成麟所杀。昭义镇的天井关守将孟方立又率领士卒攻杀了成麟,自称留后,将昭义镇的治所改在邢州。潞州人推举宦官吴全勖为留后。

中和二年(882年)诸道行营都统王铎以皇帝的名义任命孟方立为邢州刺史。孟方立拒绝受命,并拘押了吴全勖,称宦官不能为留后。,他写信给王铎,要求派一名文官来任节度使。王铎任郑昌图为留后。随后,僖宗又任兵部尚书王徽为新任昭义节度使。王徽嫌路途遥远,且得知孟方立已控制了昭义镇在太行山以东的邢州、洺州和磁州,便拒绝赴任,反而推荐了郑昌图。

郑昌图赴潞州就任,但不到三个月就离开了,使孟方立实际控制了昭义镇。朝廷无奈,就任命他为检校左仆射,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军节度使、潞泽邢洺磁观察等使。

两分昭义

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冬,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命大将贺公雅攻打孟方立,被孟方立击败。李克用又派左营军使李克修讨伐,李克修攻陷了泽州、潞州,并杀了潞州刺史李殷锐。李克用和孟方立从此开始为了昭义镇的控制权而开战。

中和四年(884年)秋,在李克用要求下,僖宗任李克修为昭义军节度使,据泽、潞二州,,使得昭义镇出现了两位节度使。孟方立据邢、洺、磁三州,并遥领潞州,从此昭义五州有了两个节度使。

晋统昭义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六月,李克用亲自带兵讨伐孟方立,孟方立派大将马溉和袁奉韬抵抗,在琉璃陂被李克用打败,二将被俘。李克用包围邢州。孟方立无望,饮鸩自杀。士兵推他的弟弟孟迁为留后。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正月,李克用派遣李存孝再次攻打邢州,孟迁以邢、洺、磁三州投降。被搬到了太原居住,李克用任命安金俊为邢、洺、磁团练使,以孟迁为汾州刺史。

克修含冤

李克用胜利归来时,在潞州慰劳诸将。李克修生性节俭,不好奢华浪费,因此场面安排的比较简便。李克用为此非常生气,对李克修处以笞刑并严词辱骂。李克修气得大病一场。大顺元年(890年)三月,在潞州家中去世,享年三十一岁。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李克用的弟弟李克恭接任昭义军节度使。李克恭横暴不法,又不懂军事,潞州人很怨恨他。将领冯霸反叛。李克用派遣李元审讨伐他,在沁水作战,李元审大败被伤,跑到了潞州。

朱温入境

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昭义军牙将安居受反叛,杀了李克恭及李元审,派人去传召冯霸,冯霸没有听从,安居受害怕而逃跑了,到了长子,被人杀了,首级被送给了冯霸。冯霸于是进入潞州,自称留后,依附宣武节度使朱全忠。

朱全忠请河阳节度使朱崇节做潞州留后。李克用派遣康君立、李存孝率兵包围了潞州。此战后李克用封康君立为昭义军节度使,李存孝为汾州刺史。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李存孝向朝廷上呈表章以邢州、洺州、磁州三州归顺朝廷,昭宗颁发诏令,任命李存孝为邢、洺、磁三州节度使。

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薛志勤代替康君立为昭义节度使。

罕之附梁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十二月,薛志勤去世,李罕之乘其丧期,率军直入潞州,自称留后,并写文书给李克用说:“我听到薛志勤去世,新的统帅还没来,怕潞州被其他势力窥视,所以没等命令现屯兵潞州了。”李克用大怒,派遣李嗣昭讨李罕之。李罕之向朱全忠求援。

光化二年(899年)六月,李罕之病重,朱全忠令丁会代李罕之为昭义军节度留后。

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全忠派遣氏叔琮攻打李克用,兵出天井关,孟迁投降,被带到了汴州。朱全忠厌恶他的反复无常,将他杀了。

唐昭宗天复四年(904),朱全忠杀害唐昭宗,准备自立为帝,任命丁会为昭义军节度使。

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年),李嗣昭与周德威攻取潞州,招降丁会。李嗣昭被任命为昭义军节度使。

更多文章

  • 李辅国和张皇后为何翻脸,张皇后被抓捕唐肃宗李亨怎么就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辅国,唐肃宗,李亨,张皇后,唐玄宗

    宝应元年(762)四月十六日,唐肃宗李亨静静地躺在龙床上,他如同柔弱的烛光,一阵风就能吹灭。李亨就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月初他已经下旨由太子李豫监国。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作为大唐皇帝,自己居然是被活活吓死的。当晚,大明宫内突然人声鼎沸,马嘶弦响,大唐王朝上演了无数次的宫变大戏又开始了,这一次对决的双方是

  • 亲爹被太监呵斥,皇后被太监杀害,唐肃宗为什么这么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唐肃宗,李辅国,唐玄宗,韦后,宦官,皇后

    唐肃宗李亨,一生命运多舛,光是当太子就当了18年,好不容易把李隆基熬下了台,又落入宦官李辅国的手中。李辅国虽然是个太监,却可以对李隆基大呼小叫,甚至当着李亨的面,亲手杀了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张皇后,那么当时的李亨,为什么丝毫没有反抗呢?忍辱负重,终于登临后位李亨一共有三任妻子,其中张氏是李亨相处时间最长

  • 李泌击溃安禄山,唐肃宗问他要何赏赐,李泌:我想睡在陛下膝盖上

    历史解密编辑:快乐的小秀标签:李泌,安禄山,唐肃宗,唐玄宗

    因曰:“若臣之所愿,则特与他人异。”肃宗曰:“何也?”泌曰:“臣绝粒无家,禄位与茅土皆非所要。为陛下帷幄运筹,收京师后,但枕天子膝睡一觉,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动天文足矣。”这段话是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记载的一段趣闻。这里的肃宗,即唐肃宗李亨,而这里的“泌”乃是唐代名臣——邺侯李泌。当时正值安史之

  •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出逃,乱世天子唐肃宗波折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唐玄宗,唐肃宗,安史之乱,李亨,李辅国,唐朝,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唐肃宗的一生确实是相当波折的,在娘胎中就差点丢了命,后来阴差阳错成了大唐的太子。但是作为唐玄宗的儿子,他这个太子又是很憋屈的,谨小慎微的,不仅被父亲打压,还要和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周旋。安史之乱的发生倒是给了李亨一个重生的机会,让他勇敢的与唐玄宗分道扬镳,扛起了平叛的大旗。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压下安史之

  • 唐肃宗在灵武称帝后唐玄宗为保证政权安稳主动宣布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唐肃宗,唐玄宗,安禄山,杨国忠,灵武,高力士

    马嵬兵变,并不是唐玄宗失去权力的核心因素。在很多人印象中,唐玄宗逃离长安,是因为安禄山的叛军已攻破潼关,随时将席卷整个西北。但问题是,在唐玄宗逃离长安后,安禄山仅仅是来长安走了一圈,然后又迅速退回潼关一线。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安禄山实际上是缺乏占据西北的能力。事实上,唐玄宗决定逃离长安城,绝不是因为大

  • 唐玄宗年过76,唐肃宗却送他百名女子,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唐玄宗,唐肃宗,安史之乱,安禄山,皇位,杨玉环

    常言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样的生存法则在古代的皇室之中尤为显著,从很多历史事件来看,皇室内部的争斗异常激烈,为了夺皇位兄弟之间可以兵戎相向,父子之间也会反目成仇,亲情在权势和利益面前不值一提。有些时候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表面所看到的那样,背后很可能是暗流涌动,各怀鬼胎,就比如在唐朝时期唐玄宗已

  • 唐肃宗收复两京, 为何说变相帮助叛军多活6年! 真相, 错失3次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晓七姑娘标签:叛军,唐军,唐朝,唐肃宗,郭子仪,安庆绪,仆固怀恩,五代十国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至德二载(公元757年)二月十九日,肃宗到达凤翔10天,这时陇右、河西、安西、西域的援军皆云集于凤翔,而且江淮地区所征集的军需物资亦自汉水源源不断运到洋川、汉中。还有,从凤翔通过散关而至成都之间的道路

  • 唐肃宗为何变脸杀了兵马副元帅?一封表文揭秘,父子猜忌大臣遭殃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元帅,李亨,唐朝,唐肃宗,哥舒翰,节度使,唐玄宗,五代十国

    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擅自登基称帝,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当月,远在成都的唐玄宗接到李亨送来的报告:恭喜老爸,您被升级为太上皇了。对这个结果,唐玄宗无可奈何,他做出了一个理智的决断:给儿子补办登基手续,并将三位宰相派遣到儿子身边,辅佐他完成平叛大业。就这样,大唐帝国以非暴力

  • 唐玄宗年过76,唐肃宗却送他100名貌美女子,两年后才知道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唐玄宗,唐肃宗,杨国忠,太平公主,李旦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经两千多年时间,出现过大大小小的帝王君主无数,在这些帝王之中,不乏有一些饱受争议者,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虽然他统一中国,为国家后来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但是生性暴力,还做出了焚书坑儒的荒谬之举。另有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十几年,重用人才,但是上位之后为了加强专制统治,胡惟庸案抄家砍头

  • 李倓被父亲唐肃宗冤杀?史料含糊其辞,细节透露的玄机让人难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山东科普标签:李泌,唐肃宗,李辅国,唐玄宗,武则天,五代十国,李倓(唐朝)

    建宁王李倓的死让人扼腕叹息,有人称之为“史上最冤的皇子”。文学家褚人获作诗抒怀:“君子听不聪,佳儿被摧戕。遗恨彼妇寺,寸牒宁足偿!”褚人获一骂唐肃宗,二骂张皇后,三骂李辅国,是他们害死了一代贤王,声称哪怕是将他们活剐了也难以解恨。不过,李倓之死其实是一笔糊涂账,没人能说得清,史料的记载逻辑不清,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