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盗墓的祖师爷温韬:盗大唐18座皇陵,连曹操的摸金校尉都甘拜下风

盗墓的祖师爷温韬:盗大唐18座皇陵,连曹操的摸金校尉都甘拜下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坦然风云 访问量:4856 更新时间:2023/12/27 13:06:00

《鬼吹灯》中说到:人点烛鬼吹灯。摸金校尉要擅长找墓,掘开墓时,在墓室内要点上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始摸金。

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

提到盗墓,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职业就是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一词出自《为袁绍檄豫州》。

官渡之战时,袁绍命陈琳写《为袁绍檄豫州》,用来征讨曹操,原文如下:“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白话文的意思就是:“曹操又设置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两个职位,专门用来盗墓,偷盗过的墓穴,连尸骸都露在外面。”

据说,曹操用从梁王墓中盗得的宝物,养活了手下的军队3年。

鲁迅先生曾考究过曹操的盗墓传言,他曾经说,“曹操设了‘摸金校尉’之类的职员,专门盗墓”。

而近代史最有名的盗墓,当属《东陵大盗》,孙殿英他带人盗掘了满清清东陵多座皇陵。

然而,跟五代十国时代的温韬相比,孙殿英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温韬驻守关中地区七年,竟然把唐朝18座皇陵全部盗掘,只有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只破坏了地上部分,免遭于难。

这样的“丰功伟绩”,连曹操的摸金校尉们都甘拜下风。

俗话说得好,掘人祖坟,断子绝孙。

所以温韬的下场自然也不会好到哪去。

温韬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许州节度使,温韬在五代枭雄中排不上号,只有给人家当儿子装孙子的份,但却另一个行业上做出了卓越的成绩,甚至有人将他列为这个行业的大哥,尊称为祖师爷。这个行业叫盗墓。

在来许州以前,温韬是耀州节度使,管辖今天的陕西富平等地,那个地方实在不是人呆的地方,上面有太原小弟河中硃友谦时时来找他聊天,前干爹李茂贞有空时也来执行一下家法。但温韬同志扎根此地,一干就是七年。

原因无它,这里是唐朝皇陵所在地。在七年里,温韬大干苦干,将境内及附近的18座皇陵挖了个遍。唯一没被掘开的是武则天的乾陵,不是他不想,只是他不敢,据说只要一靠近乾陵,就会风雨大作。

想来,武则天一代女皇,杀气太盛,连他公公唐太宗都不比不上。

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礼泉县东北22公里的九峻山上。唐昭陵占地30万亩,比当时的长安城几乎大一倍,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唐昭陵的设计者,是狄仁杰的伯乐,古代著名大画家阎立本阎立德兄弟,

为什么唐昭陵那么坚固呢?因为昭陵的地宫门是用重达五吨的大石头制造的,也就是至少一万斤重,这么重的大石门,至少需要十几个举重冠军,或几十个普通人才能开吧。但是还是被温韬成功开启。

《新五代史·温韬传》:“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温韬在这里起出了无数的珍宝,里面有天下第一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原件。但温韬没有受过教育,从年轻时起就是当盗贼的,对什么书画不感兴趣,弄出《兰亭集序》后并未在意,终使这一绝世珍宝流落人间,到现在不知所终。

据记载,温韬的盗墓风格十分洒脱,不用像东陵大盗孙殿英一样找军事学习的借口,也不用偷偷摸摸半夜三更不敢见人的干,其人一般白天行动,据称理由是白天挖坟,遇鬼不怕。而在成功打开墓室后,必将工作成果登记在册。

而温韬因数有钱,获改名李绍冲。

如果李世民知道挖了自己坟的温韬在李存勖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成为自己的挂名子孙,只怕先气活过来,顺便又气死过去。

到了后唐时,后唐大臣霍彦威私自将温韬送到牢里,准备砍头。这个时候,已经位列三公:太子少保。

这时候,另一位权臣把温韬保了下来,他说“温罪恶皆在梁朝,今殿下新平内难,冀安万国,岂专为公报仇邪!”

眼见温大贼又要逃出法网,好在后唐的皇帝李嗣源先生虽然年纪大了点,但脑子清楚得很,本朝用的是唐的国号,温韬挖了唐朝的皇陵,这个人不处置,怎么好意思继续使用李唐的品牌。

于是,李嗣源将温韬削职为民,打发他回老家种田去。

一年以后,李嗣源又想起了这位兄弟,觉得让他种田会污染农作物,专门下了一道诏令,将温韬流放到德州(山东德州)。

经过一年的劳动改造后,李嗣源估摸着这位已经洗心革面不会给阎王添麻烦,就一道圣旨让他自个去见朱温了。

珍惜亲情爱情友情

标签: 温韬曹操摸金校尉李嗣源乾陵盗墓

更多文章

  • 温韬盗墓:18座唐代皇陵,为什么只有乾陵没有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温韬,乾陵,陵墓,盗墓,昭陵,唐陵,刘皇后,唐代皇陵

    盗墓兴起历经之久远,至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形态开始变化之后,厚葬之俗便由之而起,于是盗墓行为亦为风靡。盗墓的兴盛,促使一代代盗墓贼也横空出世,其盗掘本领更是前浪推后浪,脸皮也是一代比一代“墙”。历代盗墓贼团伙里有一贼星,他是如何完成他的绝世盗墓?在堆金叠玉的后半生又是怎样命运在等待着他?上文中

  • Perfect Human Consulting Group创始⼈ 敬翔

    历史解密编辑:福布斯标签:敬翔,初创者,创业者,创业,consulting

    “创业”,⼀个让⼈憧憬、忐忑、期待的词汇。它成就了我们眼中的巨头,明星企业家;它为消费者升级着各种体验,也推动着社会整体发展;它是⽆⽐光鲜亮丽的词汇,它成功让很多⼈跨越阶级;但在这光鲜的背后却有着冰冷的数字与不尽⼈意的泥泞与曲折。如果你曾尝试过与登顶的创业者深度沟通,你⼀定会发现他们所描述的“创业”

  • 后梁名臣敬翔,如何辅佐朱温建立大业,又为何晚年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糖不天呀标签:朱温,敬翔,黄巢,黄巢起义,李振,晋国

    朱温曾这样评价敬翔:"天降奇人,以佐于我!"敬翔,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大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虽然出生乱世,但他从小喜爱读书,才思敏捷,文采突出,人们都把他看作是少年英才。他曾经进入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但是没有考中,等到黄巢带领军队攻入长安之后,他便逃往了汴州。后来他的才华被朱温所发掘之后,便一直跟随在

  • 耶律德光的皇位和江山来得真容易!铸的钱也成后世珍品

    历史解密编辑:冷暖自趣标签:皇位,皇帝,通宝,石敬瑭,阿保机,耶律倍,耶律德光

    80年代末,在辽宁朝阳(朝阳距离曾经的辽中京很近),在一家废品收购站的角落,一个装满出土铜钱的麻袋被遗忘多年。“会同通宝”,震惊钱币圈。图源华夏古泉由于沉积时间太久,这个麻袋里的铜钱已经无法考证具体出土地和重量,但可以确认就在朝阳地区,可以说会同通宝的发现证明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会同”年间开铸了年号钱

  • 大话杨门(番外九)火山王杨衮并非杨家将祖先,而是耶律德光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王杨,杨业,郭威,杨门,杨衮,杨家将,契丹人,后周世宗,耶律德光,宋太祖赵匡胤

    杨家将的故事本来是宋元时期的民间传说,至明朝开始被当时的小说家汇集成册,于是在民间百姓中广为流传。由于中国古代识字率不高的社会状况,评书、戏剧等民间艺人成为了古代民间故事流传的重要渠道。杨家将的小说通过这些民间艺人的改编和传播,最终在清朝的特殊社会环境下达到巅峰状态。在当时的评书界有"金呼家,银杨家

  • 辽太宗耶律德光:光哥的人生事迹,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历史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德光,石敬瑭,后唐,阿保机,辽太宗,李从珂

    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这一年,按干支纪年法,是壬戌年。对大唐来说,这并非是一个很好的时节。军阀混战,各地节度使做强做大,皇帝在遥远的长安城里,正襟危坐,但已然成了摆设。朱温、李克用、杨行密、钱镠、王建,这些在后来的五代十国里割据一方的军阀们早已登上了历史舞台。今天你给我一套旋风腿,明天我给你一套

  • 浅析残唐(廿九)耶律德光得到幽云十六州,使契丹文明跨越式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沙陀,契丹人,阿保机,李克用,石敬瑭,耶律德光

    五代时候中原处于藩镇混战,各方藩镇争权夺利,抢夺地盘,打得热火朝天。而此时一股强大的少数民族势力在北方崛起,这就是威胁中原两百余年的契丹民族。他们在领袖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开始变革,通过战争将八部合为一部,并学习汉文化,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然后他们开始觊觎中原富庶之地,派军队南下打草谷,频繁入侵中原,成

  • 辽太宗耶律德光“三失三得”游牧民族的出路,须由草原走向汉化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辽朝,契丹,辽太宗,阿保机,游牧民族,耶律德光

    辽太宗·耶律德光是辽朝第二位国君,同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一样,是契丹乃至整个游牧民族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之主。如果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重用汉臣韩延徽提出的“胡汉分治”策略,凿开辽朝与华夏文明的“柏林墙”,那么辽太宗·耶律德光的伐晋之战中,总结出的为政“三失三得”,则是为找到游牧民族繁荣强盛找到出

  • 历史上唯一被做成一道菜的皇帝,耶律德光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耶律德光,德光,皇帝,阿保机,石敬瑭,述律平

    耶律德光(902年-94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947年2月,耶律德光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成为辽朝首位皇帝,史称辽太宗。作为游牧民族,从小就在马背上征战,耶律德光自幼随父南征北战。在跟随父亲阿保机参与的一系列战争中,南征幽州,西征吐谷浑、回鹘,表现出杰出的统率能力,为契丹国的建立

  • 一代雄主耶律德光,两度灭亡中原强大王朝,为何死后被制成木乃伊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耶律德光,德光,阿保机,石敬瑭,后唐,耶律倍

    “木乃伊”多用来形容死后不腐化的尸体。而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他死后被人为地做成了木乃伊,而这却不是他被后人所熟知的最重要的事,他就是被尊为辽太宗的耶律德光。说起耶律荣光,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是他的干儿子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在中国五代时期,石敬瑭为了得到辽国的支持,竟主动认耶律德光为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