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盗墓王温韬, 盗掘18座唐代陵墓唯独乾陵地宫完整, 下场如何!

一代盗墓王温韬, 盗掘18座唐代陵墓唯独乾陵地宫完整, 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天乐谈科技 访问量:3290 更新时间:2023/12/6 14:04:28

挖人祖坟,天打五雷轰,史上甚是强悍的盗墓贼温韬,究竟有多么罪大恶极?单单就从他盗挖唐朝陵墓18座的人生履历来看,此人绝对不是一个善茬,不知道大家可否相信天道轮回,反正从温韬最终的结局来看,最终也确实得到了应得的报应。

准确定义温韬的行为,确实已经不能将其算为盗墓贼所为

之所以将他称之为盗墓王,也就是这个缘故,毕竟贼是要偷偷摸摸进行的,温韬胆大妄为的盗墓行为,已经到了光天化日强取豪夺的地步,尽管温韬身为地方节度使,但是在整个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尤为严重,也确实给了温韬一定的可乘之机。

李唐王朝在整个关中地区,总共有18座陵墓

严格意义上来说,全部被温韬所光顾过,只不过他最终成功实施盗窃行为的仅仅只有17座,唯独是乾陵的地宫,最终确实找不到方法,只能不了了之,乾陵地宫之所以这么神秘,不仅仅是因为它埋葬着唐高宗和武则天,而是因为当时温韬在发掘这座墓之时,只要一靠近就会风雨大作,天降异象,属实不利于盗墓行为的实施,或许因为也是温韬怕遭报应,觉得做人应该留一底线,哪怕将来真的到下面了,也能给李唐王朝一个合理的交代不是?

为什么乾陵地宫如此引人瞩目呢?

据说是因为在唐高宗逝世之时,武则天就已经把全国财政收入1/3下葬于至此,而当武则天去世之后,整个宫中1/3的宝物又被下葬于此,据大体推测,乾陵地宫中的宝物足足有几百吨,不然也不会让温韬如此心动,而且除了温韬之外,就连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为了进一步扩大自身势力范围,取得可靠的财政收入支持,就曾经动过乾陵的主意,当时的盗挖行动更是猖獗,足足派出了有几十万人,将当时的梁山整个翻了个遍,留下了众多几十米的深沟,也未能从中捞到一分一毫。

压根不知道低调的盗墓王温韬

利用自己七年当节度使的职务之便,确实通过盗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此人也是摇摆不定,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一棵,毕竟整个唐末的形势一天一个变化,只要是稍微有点实力,都能够称王称帝,温韬也就在选谁当老大这件事上,一直左右摇摆,一会要认朱温当爷爷,另一会又想找李茂贞叫爸爸,总之只要能够苟活着,必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的。

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一次性盗挖了爆发了唐朝关中十八陵,当然不可能善始善终了,坏事做尽的温韬,当时触目惊心盗挖黄陵的过程,也是有许多人亲眼见证过的,而且为了体现自己的厚脸皮,温韬甚至将自己盗挖的宝贝一一列举,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这样的行为怎么能不惹人恨呢?哪怕不是冲着他的行为,就是冲着他手里的宝贝,都要狠狠宰他一刀。

本来温韬就是见风使舵的主儿,最终能有什么好下场?

李克用死后。投降李存瑁的温韬,确实利用盗挖的宝贝,买到了一定的好处,但是他却不知,这些年来树敌过多,早就有人想置他于死地了,李存瑁手下的宰相郭崇韬就是一位,只不过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下手罢了。

正当李存瑁活在温柔乡之时,李嗣源可早已经瞄准了他的位置,当然也包括盗墓贼温韬,杀了李存瑁。又顺手将温韬关进了大牢,这也算是温韬倒霉 的真正开始,不仅剥夺了他的官位,而且直接让他回老家自生自灭,这一辈子反复无常的温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就栽到了反复无常四个字上,李嗣源也是反复无常的高手,本来想就那么算了的李嗣源,无意间又想起这个盗挖祖坟的千古罪人,决定直接将其流放,后来想想,还是不解气,算了,直接赐死吧!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其实不然,无论温韬最终用盗来的宝贝干了什么,都不会有太多人过问,但是温韬的所作所为,直接也给子孙后代带来了灭顶之灾,别人一旦知道他们是温韬的后代,自然就会联想到,温韬肯定会有宝物遗传给他们,不管有没有,终究还是想要分一杯羹,拿不出来怎么办?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最终,据说是温韬后人落了个满门被宰的下场,看到这里,大家有何看法呢?

咱们评论区不见不散哟!

更多文章

  • 一代盗墓王温韬,盗掘18座唐代陵墓,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温韬,乾陵,陵墓,后唐,皇帝,武则天,盗墓,唐代陵墓,五代十国,唐朝,军事制度,中国军事制度

    看到题目的人千万别读成了“一代盗墓,王温韬”,其实应该是“一代盗墓王,温韬”。温韬是谁呢?他为什么盗唐代陵墓呢?温韬原来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人。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汉、后周,从后梁到后周仅有53年,也就是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温韬就是后梁的人,虽然做个大官,是耀州节度使,相当于如今的陕西司令员

  • 史里有毒:盗圣温韬发家史

    历史解密编辑:纪录馆长标签:温韬,乾陵,朱温,李存勖,昭陵,李嗣源

    从前有个军人他为祖国守边疆、上战场//i1.go2yd.com/image.php?url=0SzERY96fS机缘巧合下开启职业生涯第二春凭着祖传的盗墓技巧和一个风水罗盘成了倒斗界的一颗新星此人就是此人就是温韬盗墓是一项十分缺德的职业但在古代的某些特殊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盗墓一共分为四派摸金、发丘、

  • 山西温韬:少年志愿青春 温暖环保交城

    历史解密编辑:记录者新闻标签:温韬,团校,吕梁,交城县,山西省,青年志愿者

    温韬,男,汉族,2006年4月出生,交城县成村人,2020年5月加入中国青年团,现于交城中学就读。现任中国青年团交城中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交城中学校学生联合会主席,交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编辑部干事,交中青协、名师青协联合会名誉会长等职,是吕梁市校园公益领军人物。屡获“优秀青年志愿者”“青年

  • 盗墓的祖师爷温韬:盗大唐18座皇陵,连曹操的摸金校尉都甘拜下风

    历史解密编辑:坦然风云标签:温韬,曹操,摸金校尉,李嗣源,乾陵,盗墓

    《鬼吹灯》中说到:人点烛鬼吹灯。摸金校尉要擅长找墓,掘开墓时,在墓室内要点上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始摸金。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提到盗墓,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职业就是摸金校尉。摸金校尉一词出自《为袁绍檄豫州》。官渡之战时,袁绍命陈琳写《为袁绍檄豫州》,用来征讨曹操,原文如下:“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

  • 温韬盗墓:18座唐代皇陵,为什么只有乾陵没有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温韬,乾陵,陵墓,盗墓,昭陵,唐陵,刘皇后,唐代皇陵

    盗墓兴起历经之久远,至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形态开始变化之后,厚葬之俗便由之而起,于是盗墓行为亦为风靡。盗墓的兴盛,促使一代代盗墓贼也横空出世,其盗掘本领更是前浪推后浪,脸皮也是一代比一代“墙”。历代盗墓贼团伙里有一贼星,他是如何完成他的绝世盗墓?在堆金叠玉的后半生又是怎样命运在等待着他?上文中

  • Perfect Human Consulting Group创始⼈ 敬翔

    历史解密编辑:福布斯标签:敬翔,初创者,创业者,创业,consulting

    “创业”,⼀个让⼈憧憬、忐忑、期待的词汇。它成就了我们眼中的巨头,明星企业家;它为消费者升级着各种体验,也推动着社会整体发展;它是⽆⽐光鲜亮丽的词汇,它成功让很多⼈跨越阶级;但在这光鲜的背后却有着冰冷的数字与不尽⼈意的泥泞与曲折。如果你曾尝试过与登顶的创业者深度沟通,你⼀定会发现他们所描述的“创业”

  • 后梁名臣敬翔,如何辅佐朱温建立大业,又为何晚年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糖不天呀标签:朱温,敬翔,黄巢,黄巢起义,李振,晋国

    朱温曾这样评价敬翔:"天降奇人,以佐于我!"敬翔,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大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虽然出生乱世,但他从小喜爱读书,才思敏捷,文采突出,人们都把他看作是少年英才。他曾经进入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但是没有考中,等到黄巢带领军队攻入长安之后,他便逃往了汴州。后来他的才华被朱温所发掘之后,便一直跟随在

  • 耶律德光的皇位和江山来得真容易!铸的钱也成后世珍品

    历史解密编辑:冷暖自趣标签:皇位,皇帝,通宝,石敬瑭,阿保机,耶律倍,耶律德光

    80年代末,在辽宁朝阳(朝阳距离曾经的辽中京很近),在一家废品收购站的角落,一个装满出土铜钱的麻袋被遗忘多年。“会同通宝”,震惊钱币圈。图源华夏古泉由于沉积时间太久,这个麻袋里的铜钱已经无法考证具体出土地和重量,但可以确认就在朝阳地区,可以说会同通宝的发现证明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会同”年间开铸了年号钱

  • 大话杨门(番外九)火山王杨衮并非杨家将祖先,而是耶律德光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王杨,杨业,郭威,杨门,杨衮,杨家将,契丹人,后周世宗,耶律德光,宋太祖赵匡胤

    杨家将的故事本来是宋元时期的民间传说,至明朝开始被当时的小说家汇集成册,于是在民间百姓中广为流传。由于中国古代识字率不高的社会状况,评书、戏剧等民间艺人成为了古代民间故事流传的重要渠道。杨家将的小说通过这些民间艺人的改编和传播,最终在清朝的特殊社会环境下达到巅峰状态。在当时的评书界有"金呼家,银杨家

  • 辽太宗耶律德光:光哥的人生事迹,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历史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德光,石敬瑭,后唐,阿保机,辽太宗,李从珂

    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这一年,按干支纪年法,是壬戌年。对大唐来说,这并非是一个很好的时节。军阀混战,各地节度使做强做大,皇帝在遥远的长安城里,正襟危坐,但已然成了摆设。朱温、李克用、杨行密、钱镠、王建,这些在后来的五代十国里割据一方的军阀们早已登上了历史舞台。今天你给我一套旋风腿,明天我给你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