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人祖坟,天打五雷轰,史上甚是强悍的盗墓贼温韬,究竟有多么罪大恶极?单单就从他盗挖唐朝陵墓18座的人生履历来看,此人绝对不是一个善茬,不知道大家可否相信天道轮回,反正从温韬最终的结局来看,最终也确实得到了应得的报应。
准确定义温韬的行为,确实已经不能将其算为盗墓贼所为
之所以将他称之为盗墓王,也就是这个缘故,毕竟贼是要偷偷摸摸进行的,温韬胆大妄为的盗墓行为,已经到了光天化日强取豪夺的地步,尽管温韬身为地方节度使,但是在整个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尤为严重,也确实给了温韬一定的可乘之机。
李唐王朝在整个关中地区,总共有18座陵墓
严格意义上来说,全部被温韬所光顾过,只不过他最终成功实施盗窃行为的仅仅只有17座,唯独是乾陵的地宫,最终确实找不到方法,只能不了了之,乾陵地宫之所以这么神秘,不仅仅是因为它埋葬着唐高宗和武则天,而是因为当时温韬在发掘这座墓之时,只要一靠近就会风雨大作,天降异象,属实不利于盗墓行为的实施,或许因为也是温韬怕遭报应,觉得做人应该留一底线,哪怕将来真的到下面了,也能给李唐王朝一个合理的交代不是?
为什么乾陵地宫如此引人瞩目呢?
据说是因为在唐高宗逝世之时,武则天就已经把全国财政收入1/3下葬于至此,而当武则天去世之后,整个宫中1/3的宝物又被下葬于此,据大体推测,乾陵地宫中的宝物足足有几百吨,不然也不会让温韬如此心动,而且除了温韬之外,就连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为了进一步扩大自身势力范围,取得可靠的财政收入支持,就曾经动过乾陵的主意,当时的盗挖行动更是猖獗,足足派出了有几十万人,将当时的梁山整个翻了个遍,留下了众多几十米的深沟,也未能从中捞到一分一毫。
压根不知道低调的盗墓王温韬
利用自己七年当节度使的职务之便,确实通过盗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此人也是摇摆不定,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一棵,毕竟整个唐末的形势一天一个变化,只要是稍微有点实力,都能够称王称帝,温韬也就在选谁当老大这件事上,一直左右摇摆,一会要认朱温当爷爷,另一会又想找李茂贞叫爸爸,总之只要能够苟活着,必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的。
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一次性盗挖了爆发了唐朝关中十八陵,当然不可能善始善终了,坏事做尽的温韬,当时触目惊心盗挖黄陵的过程,也是有许多人亲眼见证过的,而且为了体现自己的厚脸皮,温韬甚至将自己盗挖的宝贝一一列举,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这样的行为怎么能不惹人恨呢?哪怕不是冲着他的行为,就是冲着他手里的宝贝,都要狠狠宰他一刀。
本来温韬就是见风使舵的主儿,最终能有什么好下场?
李克用死后。投降李存瑁的温韬,确实利用盗挖的宝贝,买到了一定的好处,但是他却不知,这些年来树敌过多,早就有人想置他于死地了,李存瑁手下的宰相郭崇韬就是一位,只不过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下手罢了。
正当李存瑁活在温柔乡之时,李嗣源可早已经瞄准了他的位置,当然也包括盗墓贼温韬,杀了李存瑁。又顺手将温韬关进了大牢,这也算是温韬倒霉 的真正开始,不仅剥夺了他的官位,而且直接让他回老家自生自灭,这一辈子反复无常的温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就栽到了反复无常四个字上,李嗣源也是反复无常的高手,本来想就那么算了的李嗣源,无意间又想起这个盗挖祖坟的千古罪人,决定直接将其流放,后来想想,还是不解气,算了,直接赐死吧!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其实不然,无论温韬最终用盗来的宝贝干了什么,都不会有太多人过问,但是温韬的所作所为,直接也给子孙后代带来了灭顶之灾,别人一旦知道他们是温韬的后代,自然就会联想到,温韬肯定会有宝物遗传给他们,不管有没有,终究还是想要分一杯羹,拿不出来怎么办?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最终,据说是温韬后人落了个满门被宰的下场,看到这里,大家有何看法呢?
咱们评论区不见不散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