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盗墓王温韬,利用职务之便,盗掘了18座唐代陵墓,其下场如何

一代盗墓王温韬,利用职务之便,盗掘了18座唐代陵墓,其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4503 更新时间:2023/12/27 10:18:14

说起盗墓贼,很多人都会想到民国时期的“东陵大盗”孙殿英,他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盗掘了清东陵,致使我国很多珍贵文物遭到损坏和流失。此外还有东汉末年时期的曹操,为了盗墓取财以资军饷,他还专门设立了盗墓的官职,比如我们熟悉的“摸金校尉”等。但无论是孙殿英还是曹操,在此人面前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此人便是令孙殿英都甘拜下风,五代时梁国的——“温韬”!

温韬利用职务之便盗掘18座唐代皇陵温韬,五代时梁国人,曾出任耀州(陕西耀州区)节度使一职,若按照当时的职官制度来看的话,这“耀州节度使”就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军区的司令员。温韬在此任上一共任职了七年之久,在这期间,温韬利用职务之便,疯狂盗墓,将关中17座唐代皇陵盗掘一空,其中在盗掘武则天李治的乾陵时,因其过于坚固,这才使乾陵幸免于难。除了唐代的这18座皇陵都遭到他的光临之外,其余关中之地的大小唐墓几乎都被其光临过!值得一提的是,在盗掘武则天的乾陵时,温韬甚至还出动了好几万人,带着铁镐铁锹前去疯狂盗掘,虽然最后无功而返,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乾陵原有的建制!

疯狂盗墓破坏了众多珍宝温韬对唐代陵墓的疯狂洗劫,造成了陵墓里很多珍贵文物损害和流失。比如在其盗掘唐太宗与文德皇后长孙氏合葬墓“昭陵”的时候,因其坚固,难以进入,于是温韬便叫人挖掘地道从地下进入。等到其到达地宫后“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看到这样装点豪华的地宫,温韬赶紧叫人将里面的陪葬品悉数搬运出去,其中包括像《兰亭序》这样珍贵字画。但可笑的是,这些盗墓贼没有什么文化,认为只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才最值钱,这些字画典籍没有什么价值,于是很多字画都遭到了严重的损坏或者是被带出来以及其低廉的价格抛售在民间!

当然了,除了唐太宗的昭陵之外,其余陵墓地宫中的珍宝也都悉数遭到了破坏。可以说,温韬给中国帝王陵寝带来的破坏是灾难性的,且是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在史学界和考古学界都将其称为是“中国盗墓史上危险最大的盗墓贼”。值得一提的是,温韬盗墓基本上都不避人,而是大张旗鼓地在光天化日下进行盗掘活动。在当时,偷盗陵墓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虽然五代战乱频繁,各国的君主无暇顾及这些,但是温韬的无耻行为却早已经刻在悠悠青史上了!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温韬也将为他这些残忍且无耻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温韬结局历史上的温韬是一个狡诈善变的人,是一个典型的“墙头草”,哪一方势力大他就会偏向哪一方。当然了,在五代这样的乱世,这确实是个不得已的求生之道,相对于那些恪守忠义之人,温韬则还是愿意做个圆滑的人。但这样的人,危机更大,早年的盗墓的臭名加上这样善变的性格,必定会被统治者所厌恶。在后唐时期,他就遭到了李存勖的打击,不过因他用盗墓所得来的宝藏贿赂其皇后,最后也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处罚。但这样的好运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后唐明宗李嗣源继位后,便下令将温韬处死,并将其灭族。

标签: 温韬陵墓乾陵昭陵

更多文章

  • 一代盗墓王温韬, 盗掘18座唐代陵墓唯独乾陵地宫完整, 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天乐谈科技标签:温韬,李治,盗墓,唐朝,李嗣源,武则天,乾陵地宫,唐代陵墓,五代十国

    挖人祖坟,天打五雷轰,史上甚是强悍的盗墓贼温韬,究竟有多么罪大恶极?单单就从他盗挖唐朝陵墓18座的人生履历来看,此人绝对不是一个善茬,不知道大家可否相信天道轮回,反正从温韬最终的结局来看,最终也确实得到了应得的报应。准确定义温韬的行为,确实已经不能将其算为盗墓贼所为之所以将他称之为盗墓王,也就是这个

  • 一代盗墓王温韬,盗掘18座唐代陵墓,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温韬,乾陵,陵墓,后唐,皇帝,武则天,盗墓,唐代陵墓,五代十国,唐朝,军事制度,中国军事制度

    看到题目的人千万别读成了“一代盗墓,王温韬”,其实应该是“一代盗墓王,温韬”。温韬是谁呢?他为什么盗唐代陵墓呢?温韬原来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人。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汉、后周,从后梁到后周仅有53年,也就是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温韬就是后梁的人,虽然做个大官,是耀州节度使,相当于如今的陕西司令员

  • 史里有毒:盗圣温韬发家史

    历史解密编辑:纪录馆长标签:温韬,乾陵,朱温,李存勖,昭陵,李嗣源

    从前有个军人他为祖国守边疆、上战场//i1.go2yd.com/image.php?url=0SzERY96fS机缘巧合下开启职业生涯第二春凭着祖传的盗墓技巧和一个风水罗盘成了倒斗界的一颗新星此人就是此人就是温韬盗墓是一项十分缺德的职业但在古代的某些特殊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盗墓一共分为四派摸金、发丘、

  • 山西温韬:少年志愿青春 温暖环保交城

    历史解密编辑:记录者新闻标签:温韬,团校,吕梁,交城县,山西省,青年志愿者

    温韬,男,汉族,2006年4月出生,交城县成村人,2020年5月加入中国青年团,现于交城中学就读。现任中国青年团交城中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交城中学校学生联合会主席,交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编辑部干事,交中青协、名师青协联合会名誉会长等职,是吕梁市校园公益领军人物。屡获“优秀青年志愿者”“青年

  • 盗墓的祖师爷温韬:盗大唐18座皇陵,连曹操的摸金校尉都甘拜下风

    历史解密编辑:坦然风云标签:温韬,曹操,摸金校尉,李嗣源,乾陵,盗墓

    《鬼吹灯》中说到:人点烛鬼吹灯。摸金校尉要擅长找墓,掘开墓时,在墓室内要点上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始摸金。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提到盗墓,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职业就是摸金校尉。摸金校尉一词出自《为袁绍檄豫州》。官渡之战时,袁绍命陈琳写《为袁绍檄豫州》,用来征讨曹操,原文如下:“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

  • 温韬盗墓:18座唐代皇陵,为什么只有乾陵没有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温韬,乾陵,陵墓,盗墓,昭陵,唐陵,刘皇后,唐代皇陵

    盗墓兴起历经之久远,至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形态开始变化之后,厚葬之俗便由之而起,于是盗墓行为亦为风靡。盗墓的兴盛,促使一代代盗墓贼也横空出世,其盗掘本领更是前浪推后浪,脸皮也是一代比一代“墙”。历代盗墓贼团伙里有一贼星,他是如何完成他的绝世盗墓?在堆金叠玉的后半生又是怎样命运在等待着他?上文中

  • Perfect Human Consulting Group创始⼈ 敬翔

    历史解密编辑:福布斯标签:敬翔,初创者,创业者,创业,consulting

    “创业”,⼀个让⼈憧憬、忐忑、期待的词汇。它成就了我们眼中的巨头,明星企业家;它为消费者升级着各种体验,也推动着社会整体发展;它是⽆⽐光鲜亮丽的词汇,它成功让很多⼈跨越阶级;但在这光鲜的背后却有着冰冷的数字与不尽⼈意的泥泞与曲折。如果你曾尝试过与登顶的创业者深度沟通,你⼀定会发现他们所描述的“创业”

  • 后梁名臣敬翔,如何辅佐朱温建立大业,又为何晚年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糖不天呀标签:朱温,敬翔,黄巢,黄巢起义,李振,晋国

    朱温曾这样评价敬翔:"天降奇人,以佐于我!"敬翔,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大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虽然出生乱世,但他从小喜爱读书,才思敏捷,文采突出,人们都把他看作是少年英才。他曾经进入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但是没有考中,等到黄巢带领军队攻入长安之后,他便逃往了汴州。后来他的才华被朱温所发掘之后,便一直跟随在

  • 耶律德光的皇位和江山来得真容易!铸的钱也成后世珍品

    历史解密编辑:冷暖自趣标签:皇位,皇帝,通宝,石敬瑭,阿保机,耶律倍,耶律德光

    80年代末,在辽宁朝阳(朝阳距离曾经的辽中京很近),在一家废品收购站的角落,一个装满出土铜钱的麻袋被遗忘多年。“会同通宝”,震惊钱币圈。图源华夏古泉由于沉积时间太久,这个麻袋里的铜钱已经无法考证具体出土地和重量,但可以确认就在朝阳地区,可以说会同通宝的发现证明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会同”年间开铸了年号钱

  • 大话杨门(番外九)火山王杨衮并非杨家将祖先,而是耶律德光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王杨,杨业,郭威,杨门,杨衮,杨家将,契丹人,后周世宗,耶律德光,宋太祖赵匡胤

    杨家将的故事本来是宋元时期的民间传说,至明朝开始被当时的小说家汇集成册,于是在民间百姓中广为流传。由于中国古代识字率不高的社会状况,评书、戏剧等民间艺人成为了古代民间故事流传的重要渠道。杨家将的小说通过这些民间艺人的改编和传播,最终在清朝的特殊社会环境下达到巅峰状态。在当时的评书界有"金呼家,银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