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相对有2个发展较为繁盛的朝代,为后人所熟知。
一个是汉朝一个就是唐朝,后来的人们喜欢吧他们并称为“汉唐盛世”。
唐朝的皇帝们很多都有各自的“XX之治”,以表示这个皇帝在当时所创造的政绩。不得不说唐朝也确实发展的如日中天,一度出现了“万国来朝”的景象。然而真实这样的一个强大的王朝,最后却被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朱温给终结了,这么一说,朱温好像确实很生猛哈!
我现在简单介绍一下朱温的某些零碎的“战绩”吧!
他曾经一顿饭杀死过九个王爷。
他曾经一次性把三十多位大臣斩杀并抛尸黄河!
那朱温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凭什么能推翻当时的大唐王朝?他的那些传奇故事有啥如何的呢?
其实要说朱温的出身并不是很优秀,他只是一个贫苦家庭的孩子。
他的父亲是当时乡村私塾里的一名老师,名字叫朱诚。虽然收入还相对微薄,但是一家人的基本温饱问题还算是能够勉强对付。
然而没曾想,这个朱诚在壮年时期就早早的病死了,家里的顶梁柱没了,这时候的一家人顿时就变得促襟见肘起来。
无奈之下,母亲王氏只得带着三个儿子,投奔了相对比较富裕的同乡刘崇。刘崇收留了他们在家里做些工活儿。
然而朱温的生性顽劣性格凶悍,根本就是不务正业,还经常寻衅滋事,乡里十里八村都很讨厌他。包括刘崇也并不是很喜欢他,经常对他折磨殴打。
唐僖宗乾符4年(公元877年)。当时到处肆虐的“黄巢农民起义”来到了砀山。这倒是符合了朱温的爱好,干啥啥不行,闹腾第一名。他和哥哥朱存一商量,决定参加了黄巢起义军。
然而,刚参军不久,二哥朱存就战死沙场。朱温却因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很快就得到了封赏。从基层士兵干到了统帅千军的将军,成为了黄巢得力的主将之一。
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率领60万大军,杀入当时的唐朝京都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从此自立为帝。而朱温也因为功勋卓著被封为了刺史。
然而,可能朱温自己也没想到这个刺史官,已经是他在黄巢集团中能够摸得着的最高级别了。在后期的南征北战中,朱温屡屡受挫,然而在向朝廷求援的时候也是了无音讯。
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当时的左军使孟楷隐报所造成的。屡战屡败、外加上刺史的黄巢集团内斗也是愈演愈烈。朱温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投降唐朝。
说干就干,朱温带领了一众手下亲信,投降了当时的大唐将领王重荣。当时的唐僖宗得知朱温前来投降,也是非常高兴,并且封赏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从此以后朱温就带着他自己的亲信以及唐朝的大军东征西讨,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收陈州、平蔡州,一顿操作下来,妥妥的成了大唐王朝的刽子手。也算是为大唐政权长久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此时的大唐朝廷上的那些人们,早已被眼前的盛世繁华冲昏了头脑,并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向自己靠近。
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温把唐昭宗接到洛阳,把皇帝身边的人也都换成自己的亲信。完成了自己胁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然而,大唐政权毕竟经历那么些年的经营,必然有一批忠于皇室的肱股之臣。这些人得知皇帝被软禁,便商讨擒拿朱温的大计。朱温得知此事,解决办法倒是简单,直接把唐昭宗杀了。
改立李柷为皇帝,是为唐哀帝。看这别名就知道,这时候的大唐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即将走向灭亡。
其实,从整个经过,我们并不难看出。前期的朱温投降,麻痹了唐朝政权的提防。中期的屡立奇功也让李唐王朝对这个外来的降将提升了很多的信任。后期的反叛起是已经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手握重兵,硬刚你们也干不过我。等你们成了气候有对抗我的能力的时候,我杀了你们的主子。寒了你们的军心。
至于朱温后期的那些花边新闻,比如“凌辱张全义一家女眷”这个事情是记录在五代十国历史当中的。看过历史的人应该知道,五代十国整个过程都很乱,史官记录也是残缺不堪,很多都是靠着后期的资料善本,说的直接点,就是很多都有杜撰嫌疑。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历史时间轴,朱温来到张全义家的时候,自己已经六十多岁,体弱多病。哪里还有能力去干这些事情?
至于他在家中乱伦的故事更是假的离谱,这个事情并非出自正史,而是出自一本小说集《北梦琐言》,本来,小书的情节很多时候就是杜撰。而且还是宋朝人写的小说,众所周知送人对朱温这个人本来就是嗤之以鼻,写一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泼脏水,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