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显和武三思是皇位争夺对手,为何李显称帝后,还要重用武三思

李显和武三思是皇位争夺对手,为何李显称帝后,还要重用武三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彩虹里的牛奶 访问量:2755 更新时间:2023/12/8 0:47:53

皇位由于它巨大的诱惑力,所以常会引发皇室成员之间的内斗,这还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内斗,一方获胜,其他争夺者都会遭殃,如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九个皇子参与了夺嫡之争,最后四皇子雍正获胜,八爷党和太子党的数位皇子都遭到了雍正的打压,其中八阿哥和九阿哥,还被雍正迫害致死。其他的皇位争夺战并不比九子夺嫡仁慈多少,所以参与皇位争夺的人,几乎都是你死我活的对手,一人当皇帝后,其他人很难获得皇帝的信任,甚至连保全自己都难,但是李显武三思作为哦皇位争夺对手,为何李显称帝后,不但没有打压武三思,反而还会重用武三思呢?

李显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个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原则,他没有机会做皇帝,但唐高宗李治的前六个儿子都被武则天害死了,他幸运的成了唐高宗的“嫡长子”,在李治死后顺利继承了皇位,但他不幸的是遇上了武则天这个母亲,由于他当皇帝影响了武则天的揽权,所以不久他被武则天废掉了。武则天又扶持李旦做了皇帝,虽然有哥哥李显的前车之鉴,李旦事事都唯武则天马首是瞻,将权力都交给了武则天,但这依然不能让武则天满意,她又一次废掉了儿子李旦,干脆自己做了皇帝。武则天当上皇帝后,为了摆脱大唐的影子,想建立一个新的属于自己的王朝,所以将唐改为了“武周”。

按照我们的家族观念,不论是李治做皇帝,还是武则天做皇帝,身为长子的李显,都是继承他们皇位的不二人选,但是武则天建立了一个新朝“武周”,这让她在传位于儿子方面产生了动摇,因为儿子李显和李旦都是李唐子孙,她传位给他们,等于将江山又还给了李唐,这会让她的“武周”夭折。这是武则天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武则天又想将皇位传给侄子。但自古以来,没有出现过侄子当皇帝后,回去祭奠姑姑的事,所以又让武则天产生了犹豫,毕竟武则天死后还想进入宗庙,让子孙的供奉和祭奠。因为武则天在立储问题上的犹豫,这让儿子和侄子都有了做皇帝的希望,所以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就爆发了,武则天的儿子和侄子也就成了彼此的对手,为了皇位都想将其除掉,但为何李显当皇帝后,还会重用武三思?

一、两人没有结怨武则天的侄子和儿子是争夺皇位的对手,所以他们之间的对手,但李显和武三思之间,并没有因为争夺皇位而结怨。李治死后,李显做了皇帝,但武则天不满他,将他废掉了,又为了防止李显,将其流放在了外地,这使得李显一直在外地做官,没有机会参与朝中之事,而且他害怕武则天打压,也不敢和朝中之人往来。李显被废后,李旦做了皇帝,但武则天并不想屈居幕后,所以又逼着李旦将皇位让给了她,同时为了安慰李旦,她将李旦封为了太子,这使得皇位争夺战,主要在李旦和武三思等人身上展开,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在李旦和武三思等人身上,李显和武三思等人并没有仇怨。武则天在晚年的时候,也考虑到李旦和武三思等人不和,她害怕李旦当上皇帝后会打击报复武家人,于是将外地的李显召了回来,准备将皇位传给李显,李旦也很识趣的将太子之位让给了李显。

武则天的想法没错,即使后来她被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逼着将皇位让给了李显,她的娘家人也没有遭受李显的打压。二、为了平衡各方势力的需要李显自从被武则天废掉后,就一直在外地做官,所以他在朝中没有根基,而李旦、太平公主,以及扶持他上台的张柬之等人势力又很庞大,所以他需要平衡朝中各方势力,武三思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人,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和李旦、太平公主、张柬之等人不和,而且由于在武则天时期,武家得到了她的大力提拔,所以武家在朝中的势力很庞大,这让武三思有能力帮助李显制衡其他势力。同时,李显当上皇帝后,为了增强自身在朝中的势力,开始重用韦后娘家人,这使得韦后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庞大,而韦后因为上官婉儿的穿针引线,和武三思的关系又非同一般,所以在她枕边风下,李显对武三思的好感倍增,更加信任他。

武三思帮助李显除掉了张柬之等人,这也使得李显失去了最可靠的几位重臣,但是武三思因为和韦后等人谋划要废掉太子李重俊,想让让韦后之女安乐公主做皇太女,好将来继承皇位,虽然没有成功,但此事引起了太子被李重俊的不满,他率兵诛杀了武三思,太子被李重俊也因此被李显杀掉。李显也是个昏庸之辈,用人不当,他信任的韦后等人最终背叛了他,他被韦后毒杀,但韦后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在他杀掉李显,准备夺取皇位时,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诛杀了韦后一党,并扶持李旦做了皇帝,这场闹剧才算结束。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旧唐书》等

标签: 李显武三思皇位李旦

更多文章

  • 李显怕老婆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书童读史标签:皇帝,皇上,皇位,宠爱,明朝,韦皇后,平民百姓,李显(万历进士)

    唐朝时,有一次,李显玩乐的心思又上来了,他在宫里举办宴会,有很多民间艺人和宫廷艺人都来了,李显举办宴会的目的是让自己开心,但是他没想到,这次宴会,让他还挺尴尬。整个宴会,刚开始的时候,还挺正常的,李显和韦皇后听得都很开心。这时候,有一个艺人说:“我想唱一个曲子,曲子《回波词》,词是新编的,不知道皇上

  • 藏于福建深山的古村落,唐肃宗却亲赐名字,风光秀丽成为网红景点

    历史解密编辑:楚语乐游记标签:秀丽,廉村,唐朝,唐肃宗,古村落,古民居,五代十国

    福建省宁德市北部有一条交溪,其支流穆阳溪在山谷中穿行,溪畔坐落着诸多古村落,大部分都是风光秀丽的旅游乡村。在这些乡村之中有一个古村,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还有深厚的人文,为闽东第一进士的故乡,唐肃宗亲赐其名,现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国家3A级景区,更是福建省有名的旅游胜地和网红打卡地。这个古村坐落在宁德

  • 诗佛王维:宝宝心里苦,被安禄山胁迫遭唐肃宗清算,成为躺平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嘉州干史人标签:王维,安禄山,唐肃宗,张九龄,唐玄宗

    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诗(狮)王”谢逊,不,是辛巴。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是王维成为一代大家,被称之为诗佛的来历 。天宝十五年(756年),长安城金碧辉煌的金銮大殿上,大腹便便的安禄山坐在龙椅上,对大诗人王维说:“前有曹植七步成诗,你这么有名,也给我来一首,不然我砍下你的脑袋。

  • 唐肃宗李亨已是唐玄宗李隆基太子,为何还要趁安史之乱夺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唐肃宗,李亨,唐玄宗,安史之乱

    李亨在安史之乱时逼迫李隆基让位,主要有4方面原因。其一:只要还没有当上皇帝,即使是太子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历史上,皇帝是王朝的最高领导人,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太子是王朝的储君,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太子虽然是皇位继承人,但只要还没有成为皇帝,就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不能百分之百地保

  • 唐玄宗的长子李琮,死后被兄弟唐肃宗追封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拥有你全世界呀标签:唐玄宗,李琮,唐肃宗,皇帝

    唐玄宗的长子李琮(?–752年)生卒年不详,他是唐玄宗的长子,却没有太子之病,这可能跟李琮的身世有关,因为他的母亲刘华妃并没有得到李隆基的赏识,根据推测李琮应该生于706年以前,因为唐玄宗的次子出生于706年。李琮由于母亲地位的卑微,并没有得到李隆基的重用,李隆基还是亲王的时候就没有怎么看好这个儿子

  • 唐肃宗李亨,在争斗中破局,在兵变中发家,大唐王朝的乱世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唐肃宗,李亨,唐玄宗,杨国忠,李林甫

    (唐:大明宫)李亨面临的第一次人生危机,是在自己的母亲元献皇后杨氏的肚子里。作为李亨父亲的李隆基(唐玄宗),此时还是大唐帝国的太子。而在唐帝国,身为太子,过早的诞育子嗣并不算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会让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指责太子耽于女色,才会过早生育。所以当李隆基知道杨氏怀孕的消息时,他并没有感到开心,反

  • 唐肃宗张皇后和唐朝皇室沾亲,其曾打算废掉太子却身败名裂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唐肃宗,张皇后,李辅国,唐玄宗,武则天,李亨

    唐肃宗皇后张氏是一个充满政治野心的宫廷女性,她通过个人的奋斗已经赢得了肃宗的专宠并登上了皇后宝座,而且获取了不少政治成果,她一直试图废黜非己出的太子李豫而立自己所生的越王,最终受制于客观形势惨遭失败,成为唐朝“武韦”之后又一“女祸”代表人物。而李唐后面的皇帝们也被自家先祖皇后们在政治方面的彪悍吓坏了

  • 隋唐史丨唐肃宗其实应该感谢安禄山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唐肃宗,安禄山,唐玄宗,刘彻,朱常洛,康熙

    一、太子的不幸作为太子来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自己早早被立为太子,而皇帝偏偏长寿。这就意味着太子要整天提心吊胆,防止自己出现纰漏,防止自己被陷害,防止自己不讨皇帝的喜欢。比较典型的例子有:1、汉武帝太子刘据。本来太子做的好好的,但是偏偏汉武帝长寿,自己最终也因为不被汉武帝喜欢,而被汉武帝逼死;2、万

  • 唐肃宗第一次请玄宗回京时,玄宗不敢回,看到第二封奏疏后才回去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唐肃宗,玄宗,唐玄宗,李辅国,李亨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唐军从安史叛军手中收复了长安,激动的李亨给远在蜀郡的父亲写了一道奏章,奏报长安收复的消息,同时请李隆基择日重返长安。奏章的核心意思是:“二京平,帝奉迎上皇,自请归东宫以遂子道。”这么虚伪的奏章李隆基怎么能信?唐肃宗给唐玄宗上书的时候李泌就断定:“上皇不来矣。人臣尚七十而传

  • 陈仓山之变, 神鸡的预警与唐肃宗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小雷的娱乐标签:唐朝,神鸡,唐肃宗,陈仓山,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唐朝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动荡,令全国陷入战火之中。而在这场动荡中,陈仓山成了一个引人瞩目的地方。据传,当时有一只神鸡在此啼鸣,预示着即将发生灾难。这件事情也使得陈仓山发生了改名的变化,从此被称为永祚山。同时,唐肃宗也在这里发表了他的金言,成为了历史的一笔。陈仓山之变,既有神鸡的预警,也有唐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