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肃宗第一次请玄宗回京时,玄宗不敢回,看到第二封奏疏后才回去

唐肃宗第一次请玄宗回京时,玄宗不敢回,看到第二封奏疏后才回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毛迪说教育 访问量:2998 更新时间:2023/12/7 3:29:05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唐军从安史叛军手中收复了长安,激动的李亨给远在蜀郡的父亲写了一道奏章,奏报长安收复的消息,同时请李隆基择日重返长安。奏章的核心意思是:“

二京平,帝奉迎上皇,自请归东宫以遂子道。”

这么虚伪的奏章李隆基怎么能信?唐肃宗给唐玄宗上书的时候李泌就断定:“上皇不来矣。人臣尚七十而传,况欲劳上皇以天下事乎。”果然,唐玄宗看到这份奏疏后就表示:“当与我剑南一道自奉,不复东矣。”弄得“帝甚忧。

”于是“泌乃为群臣通奏,具言天子思恋晨昏,请促还以就孝养。”看到这份奏疏,李隆基不得不回来了,因为即使李亨再虚伪,李隆基也不能把儿子置于不孝的境地,因此他回来了。史书记载,李隆基“喜曰:‘吾方得为天子父!’遂下诰戒行。”

那么为何唐肃宗李亨执意要将父亲接回来呢?有三点原因。

孝道不可失

虽然亲情在皇家历来是奢侈品,但该做的样子必须要做。既然长安都已经收复,李亨把父亲接回家尽孝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古代君王以孝治天下,一国之君必须以身作则。话又说回来,父子俩一年多未见,要说彼此不想念也是不合常理的,如果父亲真的客死他乡,李亨的责任就大了。

在身边安心

李隆基

李亨迎回父亲的第二个动机就是将太上皇安置在自己的身边,有利于控制。都说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微妙,其实太上皇和皇帝也是一样。李隆基做了44年太平天子,创造了历史少有的“开元盛世”,天下百姓、朝内朝外哪个不敬仰万分?就冲这种威望,李亨就不得不顾忌。即使李隆基没有复辟的想法,但如果其集团有人有想法,甚至四川被叛军攻破而胁迫了太上皇,李亨要如何是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父亲带在身边,这样才放心。

流程必须走

收复长安后,李亨的威望其实已经树立了起来,按理说他已经不必担心父亲的势力了。但有些流程必须走,那是因为李亨属于自立,虽然李隆基也下诏书承认了他的皇位,但那毕竟是在乱世,有些礼仪还是要顾及的,这时大家就会看到两位好演员的表演了。

同年十二月初,李隆基从成都千里迢迢地回到关中。李亨带上御用的车马仪仗,亲自前往望贤宫接驾。见到儿子后,李隆基人取来黄袍,亲自披在李亨(当时穿着紫袍)身上。李亨匍匐在地,一再叩首推辞。李隆基说:“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李亨推辞不过,才勉强穿上黄袍。

次日,车驾程回京,李亨亲自为玄宗整理马鞍和缰绳,并扶父亲上马,然后又亲手为父亲牵马。没走几步,玄宗连忙阻止了他。李亨这才乘上自己的坐骑,在前面为玄宗引路,可一路上却不敢走驰道(御用大道),而是始终靠边而行。

玄宗一看儿子这架势,那戏码演的太好了。于是玄宗就对左右说道:“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

当然了,这话必须大声说出来,好让前面的肃宗听见,向他表示示好之意。不然不就白费了一番心机?

元朝

胡三省

为《资治通鉴》做注的时候见了唐玄宗如此反应,评论说:“玄宗失国得返,宜痛自刻责以谢天下,乃以为天子父之贵夸左右,是全无心肠矣。”其实胡三省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在李隆基那个位置那个情况下,自己必须做出这场戏,否则自己估计连命都可能没了。

他不是没有心肠。他现在是太上皇,寄人篱下,只有装出心满意足毫无野心的样子才能平安度过晚年。

李亨

回到长安后,李隆基也十分识趣,主动住进了兴庆宫,而李亨上表要回东宫居住,请李隆基住大明宫,李隆基宗一一驳回了。

从此,李亨的地位彻底的稳固了,虽然这一过程显得十分虚伪和矫情,但没办法,这就是古代礼仪,禅让必须三辞三让做足戏份。

所以说,唐肃宗李亨让父亲李隆基回长安基本就是基于这三个目的。其后父子两人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但这多数是李辅国作梗而已。李隆基驾崩不久,当时疾病缠身的李亨因为父亲驾崩而悲伤过度,也随之驾崩了。

标签: 唐肃宗玄宗唐玄宗李辅国李亨

更多文章

  • 陈仓山之变, 神鸡的预警与唐肃宗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小雷的娱乐标签:唐朝,神鸡,唐肃宗,陈仓山,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唐朝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动荡,令全国陷入战火之中。而在这场动荡中,陈仓山成了一个引人瞩目的地方。据传,当时有一只神鸡在此啼鸣,预示着即将发生灾难。这件事情也使得陈仓山发生了改名的变化,从此被称为永祚山。同时,唐肃宗也在这里发表了他的金言,成为了历史的一笔。陈仓山之变,既有神鸡的预警,也有唐肃

  • 唐肃宗为什么要祭祀“武庙十哲”?哪一个最名不副实?

    历史解密编辑:害羞的脸标签:唐肃宗,乐毅,齐国,李勣,魏国,燕国,武庙十哲,唐朝,军事制度,中国军事制度,五代十国

    武庙十哲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为了纪念历代武将,而选出的十名名将(实际上有11名):中间坐着的是:姜太公姜子牙(吕尚);左边依次是: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右边依次是: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 唐肃宗寿命只比唐玄宗长半月,如果没马嵬兵变,他还能当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文祥说体育标签:唐肃宗,唐玄宗,皇帝,李辅国,武惠妃

    唐玄宗这娶武惠妃以前,就有了三个儿子。李瑛封太子、李瑶封鄂王、李琚封光王。唐玄宗娶了武惠妃后,生了十八子李瑁。武惠妃想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就设计让人搜集太子、鄂王、光王的不利情报。武惠妃的设计让太子兄弟三人穿着甲胄入宫。然后,武惠妃告诉皇帝宗说,陛下你还相信不相信你的宝贝儿子们,他们要造反了。唐玄宗亲

  • 唐肃宗李亨:是“中兴之主”吗?非也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唐肃宗,李亨,李辅国,宦官,唐玄宗,唐代宗

    李亨,生于大唐711年2月,卒于762年5月,享年51岁,在位6年。李亨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在长安以外登基称帝的人,他于公元756年7月在灵武即位,次年9月收复长安,10月收复洛阳,在中兴大唐的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716年,刚满5岁的李亨被唐玄宗封为安西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73

  • 唐肃宗李亨当太子时,曾两次离婚,都和父亲唐玄宗李隆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陌路风景PLUS标签:唐肃宗,李亨,唐玄宗

    肃宗韦妃。……天宝中,宰相李林甫不利于太子,妃兄坚为刑部尚书,林甫罗织,起柳绩之狱,坚连坐得罪,兄弟并赐死。太子惧,上表自理,言与妃情义不睦,请离婚,玄宗慰抚之,听离。妃遂削发被尼服,居禁中佛舍。西京失守,妃亦陷贼。至德二年,薨于京城。——《旧唐书》唐朝的第八位皇帝唐肃宗李亨,在当太子时,曾经离过两

  • 睢阳之战,唐肃宗的战略将睢阳视为弃子,而攻城的叛军成为赌徒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叛军,张巡,唐军,唐朝,唐肃宗,安禄山,安庆绪,睢阳之战,五代十国

    唐朝中期,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乱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战役,张巡与姚摐、南霁云、许远几人率万余唐军和十余万叛军相持10个月,虽然最终城破,但是在这段时间张巡等人的坚守,令叛军不敢大举南下,进取江淮的计划破产,可以说没有张巡等人死守睢阳,保住了江南两淮之地不被战火屠戮,没有江南两淮财力支持的唐王朝将更加难以扑

  • 唐肃宗李亨是不是个窝囊废皇帝,被太监压得死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肃宗,李亨,皇帝,唐玄宗,李林甫

    唐肃宗李亨,唐朝的第8位皇帝。很多人都把他冠以“窝囊废”的称号,但是实际上这是有一点偏颇的。因为考虑到当时李亨所面对的历史环境,他可以做的其实非常有限,由此我认为李亨其实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皇帝。李亨继承皇位的艰难和曲折按照道理来说,李亨是得不到继位的机会的。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3个孩子,在他的前面

  • 唐肃宗恋父情结,唐睿宗恋母情结,爷孙俩儿还真挺像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唐肃宗,唐睿宗,李亨,唐玄宗,宦官,唐朝,五代十国,军事制度

    李亨属于没当皇帝前,心怀万丈豪情的牛人。然而,当了之后所做的事儿,却看出:李亨还不如他爹唐玄宗李隆基呢。(1)肃宗皇帝的历史功绩:空有灭“安史之乱”之功,实际上却是“安史之乱”扩大化、长久化的第一罪人。更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政”的直接责任人。李隆基、李亨、李豫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最大责任人天宝十

  • 两个皇帝是大忌,唐肃宗回长安后,为何还急不可待接回唐玄宗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唐肃宗,唐玄宗,皇帝,朱祁镇,安史之乱

    唐肃宗是夺取了唐玄宗的皇位当皇帝的。显然,当唐肃宗在见到唐玄宗的时候,是十分尴尬的事情。而且京城里面有两个皇帝,也是非常忌讳的(虽然唐玄宗已经被唐肃宗封为太上皇,但事实上他还是皇帝)。宋高宗为了避免宋徽宗和宋钦宗回来,想方设法与金国议和。朱祁镇回到明朝以后,朱祁钰也是提心吊胆,把朱祁镇关在南宫,只留

  • 唐肃宗比唐玄宗晚死半个月,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能当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唐肃宗,唐玄宗,皇帝,李亨,马嵬兵变,中国军事制度,军事政策,五代十国

    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还有没有机会做皇帝?假如没有安史之乱,唐肃宗李亨也还是有很大概率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当皇帝的,但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他必须在他父亲唐玄宗的一次次致命试探、猜疑下夹着尾巴做人,即便他是太子,都不能随心所欲。安史之乱和李亨登基是有着很直接联系的,毫不夸张地说,若不是李隆基后期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