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肃宗张皇后和唐朝皇室沾亲,其曾打算废掉太子却身败名裂

唐肃宗张皇后和唐朝皇室沾亲,其曾打算废掉太子却身败名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琳讲故事 访问量:1208 更新时间:2023/12/7 8:26:46

唐肃宗皇后张氏是一个充满政治野心的宫廷女性,她通过个人的奋斗已经赢得了肃宗的专宠并登上了皇后宝座,而且获取了不少政治成果,她一直试图废黜非己出的太子李豫而立自己所生的越王,最终受制于客观形势惨遭失败,成为唐朝“武韦”之后又一“女祸”代表人物。而李唐后面的皇帝们也被自家先祖皇后们在政治方面的彪悍吓坏了,自此之后再不立后。

肃宗张皇后的家世渊源

肃宗张皇后并非唐肃宗李亨的元配之妻,而只是当时太子李亨后宫中的良娣,是李亨众多妻妾中的一员,当时李亨的太子妃是来自京兆韦氏的韦元珪之女。不过张氏的能入侍太子东宫,她自然也颇有来头。

张氏的先祖张俭与李唐皇室有比较亲近的血缘关系,《旧唐书》张俭的传记里提到,张俭是唐高祖李渊的从甥,也就说张俭的母亲和李渊是堂兄妹的关系。

而张氏的祖母窦氏又是唐睿宗李旦昭成皇后窦氏的亲妹妹,昭成皇后正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亲生母亲。由于李隆基自幼丧母,因此姨母窦氏对他视如己出怜爱备至,李隆基登基后,为了报答姨母的抚育之恩,将她封为邓国夫人,姨母所生的五个表弟也都得到了高官厚禄。张氏就是邓国夫人之子张去逸所生。张去逸和玄宗是姨表兄弟,因此他即是肃宗的表舅,后来又是肃宗的岳父。

聪慧的张良娣展现出政治才华,并得到专宠成为皇后

唐玄宗开元年间,由于宠妃武惠妃想谋立自己儿子寿王,因此僭杀了太子李瑛等三王,猜忌的玄宗一日杀三子震惊天下,最终武惠妃受惊病薨、寿王无缘皇位,反而是李瑛弟弟忠王李亨被推长而立成为了太子。

张氏

由于玄宗一直对太子保持着猜忌心态,因此李亨的太子妃韦氏和良娣杜氏都先后卷入政治风波被废黜,这时聪慧美丽的张良娣抚慰了惊惧的太子,赢得了太子的专宠和喜爱。

安史之乱爆发后,张良娣跟随太子西行,她开始表现出果决的政治才华。马嵬之变后,张良娣和李亨心腹宦官李辅国秘密商定,劝太子李亨脱离玄宗自立门户北上灵武。当时张良娣正怀着身孕,但是晚上睡觉时她却必定守在太子之前。李亨劝她说:“捍御非妇人之事,何以居前?”她却回答道:“今大家跋履险难,兵卫非多,恐有仓卒,妾自当之,大家可由后而出,庶几无患!”李亨自然感动不已。张良娣生产后第三天,她就开始挣扎起身为将士们缝补衣服,李亨劝阻她:“产忌作劳,安可容易?”她却回答道:“此非妾自养之时,须办大家事。”

张良娣大义凛然的表现和贤德的行为显然深深打动了李亨,李亨即位之后,首先封张良娣为淑妃,并大肆封赏她的兄弟姐妹们,不久后就把淑妃册立为皇后,并举行了隆重的册后仪式,诏内外命妇朝贺张皇后于光顺门。

张皇后的政治野心被客观形势阻碍,最终身败名裂

张氏成为皇后之后,政治野心开始膨胀,她试图和武则天、韦氏等先辈一样,想在政坛有所作为。由于肃宗对张皇后非常宠信,因此张皇后凭借肃宗宠爱开始涉足政事。当时她和肃宗生育了两个皇子定王和越王,但肃宗的长子广平王和三子建宁王早就成人,而且在肃宗即位和平定安史之乱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建宁王李倓,他性格英毅果敢、擅长领军作战,经常统军作战,多次击溃盘踞关中的叛军。李倓很早就发现了张氏和李辅国试图废立太子的野心,因此多次向肃宗揭露张皇后等人的阴谋,结果反而被张皇后谮杀。“先在灵武时,太子弟建宁王倓为后诬谮而死。自是太子忧惧,常恐后之构祸,乃以恭逊取容,后以建宁之隙,常欲危之。张后生二子:兴王佋、定王侗。兴王早薨,侗又孩幼,故储位获安。”

李亨

当时大臣们给肃宗李亨上了尊号,张皇后也想拥有“翊圣”的皇后尊号,但大臣们接受了武则天等人的历史教训,害怕皇后权势扩张,因此极力阻止了此事。“二年,群臣上帝尊号,后亦讽群臣尊己号‘翊圣’,帝问李揆,揆争不可。会月蚀,帝以咎在后宫,乃止。”

而张皇后虽然野心勃勃一心想废黜太子,但她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童年早夭,一个年龄太过幼小,无法形成政治势力。太子李豫则早就成年并拥有了自己的政治势力和声望,因此张皇后无法形成对太子有力的狙击。后来她又与李辅国交恶,李辅国转而投入太子阵营。

肃宗李亨病危时,张皇后试图趁着政局不稳时发动政变谋立幼子越王,但李辅国等人早就严阵以待并成功反击张后势力,张皇后急忙跑到肃宗寝殿寻求庇护,李辅国等人带兵杀入肃宗寝宫,病危的肃宗受惊而崩。张皇后幽禁后被杀,并被贬为庶人,废黜皇后身份,越王也早薨。“宝应元年四月,肃宗大渐,后与内官朱辉光、马英俊、啖廷瑶、陈仙甫等谋立越王系,矫诏召太子入侍疾。中官程元振、李辅国知其谋,及太子入,二人以难告,请太子在飞龙厩。元振率禁军收越王,捕朱辉光等。俄而肃宗崩,太子监国,遂移后于别殿,幽崩。诛马英俊,女道士许灵素配流,山人申大芝赐死,驸马都尉清贬硖州司马,弟延和郡主婿鸿胪卿潜贬郴州司马,舅鸿胪卿窦履信贬道州刺史。”

张皇后在政治方面的失败主要还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她这边,可以说当时的政治氛围已经对宫廷女性涉政有了足够的警惕,她无法拥有武韦那样的政治舞台和发挥空间了。而且她所出的嫡子年纪又太过幼小,根本无法形成势力集团构成对长兄的挑战。

更多文章

  • 隋唐史丨唐肃宗其实应该感谢安禄山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唐肃宗,安禄山,唐玄宗,刘彻,朱常洛,康熙

    一、太子的不幸作为太子来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自己早早被立为太子,而皇帝偏偏长寿。这就意味着太子要整天提心吊胆,防止自己出现纰漏,防止自己被陷害,防止自己不讨皇帝的喜欢。比较典型的例子有:1、汉武帝太子刘据。本来太子做的好好的,但是偏偏汉武帝长寿,自己最终也因为不被汉武帝喜欢,而被汉武帝逼死;2、万

  • 唐肃宗第一次请玄宗回京时,玄宗不敢回,看到第二封奏疏后才回去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唐肃宗,玄宗,唐玄宗,李辅国,李亨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唐军从安史叛军手中收复了长安,激动的李亨给远在蜀郡的父亲写了一道奏章,奏报长安收复的消息,同时请李隆基择日重返长安。奏章的核心意思是:“二京平,帝奉迎上皇,自请归东宫以遂子道。”这么虚伪的奏章李隆基怎么能信?唐肃宗给唐玄宗上书的时候李泌就断定:“上皇不来矣。人臣尚七十而传

  • 陈仓山之变, 神鸡的预警与唐肃宗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小雷的娱乐标签:唐朝,神鸡,唐肃宗,陈仓山,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唐朝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动荡,令全国陷入战火之中。而在这场动荡中,陈仓山成了一个引人瞩目的地方。据传,当时有一只神鸡在此啼鸣,预示着即将发生灾难。这件事情也使得陈仓山发生了改名的变化,从此被称为永祚山。同时,唐肃宗也在这里发表了他的金言,成为了历史的一笔。陈仓山之变,既有神鸡的预警,也有唐肃

  • 唐肃宗为什么要祭祀“武庙十哲”?哪一个最名不副实?

    历史解密编辑:害羞的脸标签:唐肃宗,乐毅,齐国,李勣,魏国,燕国,武庙十哲,唐朝,军事制度,中国军事制度,五代十国

    武庙十哲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为了纪念历代武将,而选出的十名名将(实际上有11名):中间坐着的是:姜太公姜子牙(吕尚);左边依次是: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右边依次是: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 唐肃宗寿命只比唐玄宗长半月,如果没马嵬兵变,他还能当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文祥说体育标签:唐肃宗,唐玄宗,皇帝,李辅国,武惠妃

    唐玄宗这娶武惠妃以前,就有了三个儿子。李瑛封太子、李瑶封鄂王、李琚封光王。唐玄宗娶了武惠妃后,生了十八子李瑁。武惠妃想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就设计让人搜集太子、鄂王、光王的不利情报。武惠妃的设计让太子兄弟三人穿着甲胄入宫。然后,武惠妃告诉皇帝宗说,陛下你还相信不相信你的宝贝儿子们,他们要造反了。唐玄宗亲

  • 唐肃宗李亨:是“中兴之主”吗?非也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唐肃宗,李亨,李辅国,宦官,唐玄宗,唐代宗

    李亨,生于大唐711年2月,卒于762年5月,享年51岁,在位6年。李亨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在长安以外登基称帝的人,他于公元756年7月在灵武即位,次年9月收复长安,10月收复洛阳,在中兴大唐的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716年,刚满5岁的李亨被唐玄宗封为安西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73

  • 唐肃宗李亨当太子时,曾两次离婚,都和父亲唐玄宗李隆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陌路风景PLUS标签:唐肃宗,李亨,唐玄宗

    肃宗韦妃。……天宝中,宰相李林甫不利于太子,妃兄坚为刑部尚书,林甫罗织,起柳绩之狱,坚连坐得罪,兄弟并赐死。太子惧,上表自理,言与妃情义不睦,请离婚,玄宗慰抚之,听离。妃遂削发被尼服,居禁中佛舍。西京失守,妃亦陷贼。至德二年,薨于京城。——《旧唐书》唐朝的第八位皇帝唐肃宗李亨,在当太子时,曾经离过两

  • 睢阳之战,唐肃宗的战略将睢阳视为弃子,而攻城的叛军成为赌徒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叛军,张巡,唐军,唐朝,唐肃宗,安禄山,安庆绪,睢阳之战,五代十国

    唐朝中期,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乱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战役,张巡与姚摐、南霁云、许远几人率万余唐军和十余万叛军相持10个月,虽然最终城破,但是在这段时间张巡等人的坚守,令叛军不敢大举南下,进取江淮的计划破产,可以说没有张巡等人死守睢阳,保住了江南两淮之地不被战火屠戮,没有江南两淮财力支持的唐王朝将更加难以扑

  • 唐肃宗李亨是不是个窝囊废皇帝,被太监压得死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肃宗,李亨,皇帝,唐玄宗,李林甫

    唐肃宗李亨,唐朝的第8位皇帝。很多人都把他冠以“窝囊废”的称号,但是实际上这是有一点偏颇的。因为考虑到当时李亨所面对的历史环境,他可以做的其实非常有限,由此我认为李亨其实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皇帝。李亨继承皇位的艰难和曲折按照道理来说,李亨是得不到继位的机会的。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3个孩子,在他的前面

  • 唐肃宗恋父情结,唐睿宗恋母情结,爷孙俩儿还真挺像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唐肃宗,唐睿宗,李亨,唐玄宗,宦官,唐朝,五代十国,军事制度

    李亨属于没当皇帝前,心怀万丈豪情的牛人。然而,当了之后所做的事儿,却看出:李亨还不如他爹唐玄宗李隆基呢。(1)肃宗皇帝的历史功绩:空有灭“安史之乱”之功,实际上却是“安史之乱”扩大化、长久化的第一罪人。更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政”的直接责任人。李隆基、李亨、李豫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最大责任人天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