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古词帝的绝世悲情,李煜的十首绝妙好词,一生一定要读一遍

千古词帝的绝世悲情,李煜的十首绝妙好词,一生一定要读一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端书馆 访问量:4243 更新时间:2023/12/7 9:03:04

李煜,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1.最凄楚的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此首感怀故国,悲愤已极。起句,追维往事,痛不欲生!满腔恨血,喷薄而出:诚《天问》之遗也。“小楼”句承起句,缩笔吞咽;“故国”句承起句,放笔呼号。一“又”字惨甚。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一时尚不得遽了。罪孽未满,苦痛未尽,仍须偷息人间,历尽磨折。下片承上,从故国月明想入,揭出物是人非之意。末以问答语,吐露心中万斛愁恨,令人不堪卒读。通首一气盘旋,曲折动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2.最思念的词

《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煜 〔五代〕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974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李煜思念之深,常常痛哭。写下这首词。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让人心碎的,不只是爱情,还有亲情。

3.最逍遥的词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李煜 〔五代〕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虽无言,却竞相怒放,春意浓浓。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

没有人不羡慕渔父的生活,张志和如此,苏轼如此,李煜也是如此。在李煜看到,渔父摆脱世俗的羁绊,避开名利的枷锁,自在逍遥,令人羡慕不已。

4,最缠绵的词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李煜 〔五代〕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据说,此词当是李煜描写自己与小周后幽会之情景,创作于北宋乾德二年前后。小周后为昭惠后之胞妹,昭惠后名娥皇而小周后名女英,她们的命运与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也颇有相似之处。

李煜以白描手法,认真细致地描摹人物的行动、情态和语言,毫无雕饰和做作。只凭画面和形象,便做成了艺术品。可能只有后主之情和他的笔,才会把本人的风流韵事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5最痛苦的词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 〔五代〕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亡国之后的李煜,被囚于汴京,昔日的南唐只能在梦中去找寻了,只是在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曾经美好的时光,一遍遍的折磨着李煜。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6.最愁的词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五代〕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7.最心碎的词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李煜 〔五代〕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公元975年,赵匡胤坐镇的北宋,派兵遣将围攻了南京,多日苦苦挣扎后,最终李煜为了南唐百姓免受战火之苦,选择了投降,写下了降表,并留下《破阵子》。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

8.最俊逸的词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李煜 〔五代〕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这首词是诗人于南唐全盛时所作,主要描写了李煜前期帝王生活中夜晚宫廷歌舞宴乐的盛况。月圆之夜,宫中举行着大型的宴会。宫娥们刚画完妆的一刻,是何等光彩照人呀!妆毕,春殿上美女如云,她们队列整齐,鱼贯而入,虽是层层娇娘的行列,望之也顿生军旅的浩荡之感。

有人评价,这是“写得极为俊逸神飞的一首小词”。多年以后,当李煜在回忆过去繁华的时候,不知道是惆怅更多,还是怀念更盛呢?

9、最无奈的词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李煜 〔五代〕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北宋太祖开宝八年李煜被俘之后。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极大的痛苦。他给金陵旧宫人的信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此词即写于作者身为阶下囚的时期。

“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10.最哀怨的词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李煜 〔五代〕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公元976年正月,南唐亡国,李煜当了宋王朝的俘虏。两年之间,李煜与旧臣、后妃难得相见,行动言论没有自由,笙歌筵宴都歇,有时贫苦难言。这首词就是在此背景下写成的。也有人称其为是后主绝命词第二首。

这首词,结合被俘后的生活来反映故国之思,写春天的到来,东风的解冻,对生机盎然、勃勃向上的春景中寄寓了作者的深沉怨痛,在对往昔的依恋怀念中也蕴含了作者不堪承受的痛悔之情。

标签: 李煜韦庄温庭筠小周后

更多文章

  • 李煜《入国知教帖》疑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李煜,入国知教帖,后主,江行初雪图,行书,宋朝,古典乐,艺术家,声乐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对其书法,他传二王执笔法,称为“拔镫法”,擅长行书。陶谷《清异录》曾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

  • 宋太宗强幸李煜皇后,史料记载过程不堪入目,宫廷画师在一旁作画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宋太宗,李煜,强幸,宋太祖,皇后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公元907年,梁王朱温接受唐哀宗的禅让,建立后梁,定都河南开封,唐朝正式灭亡,五代十国开始。一直到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北宋建立初期,天下并没有一统,仍然有一些政权存在,南唐就是其一。公元937年,徐知诰建立齐国,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徐知诰又自称是唐

  • 李煜最肉麻的一首诗,写女子最美的部位,读完不觉心神荡漾

    历史解密编辑:锵锵文史局标签:李煜,周娥皇,宋太宗,宋太祖,宫女,心神荡漾

    南唐后主李煜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的诗人中,社会地位最高的一位,他当过皇帝,经历过国破家亡,写出了瘦金体,一生的起起伏伏让人在同情的同时也有些羡慕。不仅如此,李煜也是最敢写的诗人,他甚至敢于将无数诗人不敢写的男女之情深刻地写在诗中,形容之词也是非常的大胆露骨,让很多年轻人看了都脸红。李煜身上的标签有很多,

  • 李煜很风流的一首词,写尽郎情妾意的甜蜜,温馨又浪漫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李煜,春草,悠然,宋朝,诗人,李清照,古典乐,郎情妾意,五代十国

    当我们谈及中国词作文学时,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一个名字:李煜。他出生在五代十国的乱世,命运跌宕起伏。身为南唐的国君,他治理国家的能力可谓一般,但是他的词作却流传千古。他的笔下有对亲人的思念,《清平乐·别来春半》:“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有对故国的回忆,《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独自莫凭栏,无限

  • 周世宗与宋太祖的统一方略差别: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朱温,周世宗,李克用,石敬瑭,宋太祖赵匡胤

    周世宗与宋太祖的统一方略差别: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数百年来,因为宋王朝统一后没有收复幽云地区,并与辽、金等北方异族王朝长期和平共处,承认其帝号,赠给其岁币,并非传统汉人大一统王朝那样君主华夷、天下独尊。因此被后世许多人当做了一大缺憾、甚至屈辱。而宋朝的建立,又恰恰是以后周世宗皇帝郭荣的英年早逝为前

  • 赵匡胤在皇宫发现周世宗的幼子,群臣劝他斩草除根,他如何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宋太祖,周世宗,后周世宗,皇位,范质,赵匡义

    赵匡胤的传奇人生中,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周世宗柴荣,赵匡胤当年正是在柴荣的一步步提拔中,才能够逐渐权倾朝野,在柴荣去世之后,“黄袍加身”让其长子柴宗训禅位给自己,赵匡胤最终成为皇帝。在他成为皇帝之后,却在皇宫中发现了柴荣的一个年幼的儿子,对于这样棘手的事情,赵匡胤到底要如何处理是好呢?赵匡胤偶然发现

  • 五代后周第二位皇帝,周世宗柴荣如何灭佛?他为什么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皇帝,郭威,武帝,柴荣,后周世宗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本姓柴,后曾改姓郭 。邢州尧山县(今河北隆尧)人。五代时期政治家,后周第二位皇帝(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 )。柴荣出身邢州望族,自少“器貌英奇”,擅长骑射,略通书史及黄老之术,且为人谨慎

  • 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第一人,可惜天妒英才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周世宗,后周世宗,郭威,五代十国,宋太祖,平定

    泱泱华夏数千年,无数英雄豪杰尽相辈出。然而,历来欺孤儿寡母得天下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两宋结局不在多说,只听闻那后宫深院的烛影斧声。今天要说的便是那存在时间虽短,但功绩却不可小觑的周世宗柴荣。相貌不凡的名门望族自小起,柴荣便和常人长得不一样——器貌英奇。柴荣从小就长得好帅气,有风度,博学多才,再加上本

  • 五代英主——周世宗 郭荣 的用兵谋略

    历史解密编辑:倚剑御宸标签:周世宗,郭荣,郭威,节度使,寿州

    郭荣,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善于骑射,略通书史,原姓柴,为郭威内侄,后被收为养子。郭威出任后汉枢密使,授郭荣左监门卫大将军;及移镇邺都,郭荣又任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掌管亲兵。郭威称帝,拜郭荣镇宁军节度使,镇守澶州,后入朝授开封尹,封为晋王。郭威病卒,郭荣于显德元年(954年)正月称帝,史称周世宗

  • 在乱世之下,后周世宗柴荣为何要把皇位传给年仅七岁的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风尘讲历史标签:后周世宗,宋太祖,皇位,郭威,节度使,柴荣,明世宗

    历史上靠欺负孤儿寡母得江山的皇帝不少,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其中之一。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受命率军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大军行至陈桥驿时发生哗变,赵匡胤被手下黄袍加身拥立为帝。无奈之下,赵匡胤带兵回京,逼迫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给自己,建立大宋,年号建隆。可惜后周世宗柴荣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就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