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要灭南唐,李煜:我愿跪地称臣,而赵匡胤的回答堪称千古名言

北宋要灭南唐,李煜:我愿跪地称臣,而赵匡胤的回答堪称千古名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4194 更新时间:2024/4/30 7:54:54

李煜是南唐后主,但他写诗词远比他做皇帝要好,醉心于诗词的皇帝,又如何能够治理好国家?南唐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

当南唐要被北宋赵匡胤灭亡之际,李煜愿意俯首称臣,但是赵匡胤根本不会理他,直接回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醉心于诗词的皇帝

李煜,原名李从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按照道理来说,这个皇位根本轮不到李煜来继承,李煜的大哥李弘冀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未来的皇帝。

更何况,李煜本人对皇位也不感兴趣,他醉心于诗词歌赋,书法等一系列文艺的东西,但是命运总是这么神奇,偏偏要将这个重任交到李煜身上。

李煜的大哥李弘冀,死在了父亲李璟之前,就这样,李煜被父亲立为太子,心不甘情不愿地登上皇位。

李煜他根本没有能力,也不想做一个好皇帝,他只想做一个好诗人,此时的南唐,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

李璟因为畏惧后周的实力,自请去国号,只称南唐国主,李璟也是一个擅长诗词的皇帝,南唐在他的治理下,已经日益衰败。

等到李煜继位之际,赵匡胤已经建立大宋,代替后周,倘若李煜拥有超凡的帝王之才,或许还能挽救南唐于水火之中。

很显然,李煜并没有这个帝王之才,他只有写诗词的才能,李煜选择继续向大宋称臣,只求能够在江南平安的生活。

由于大宋才刚刚建立,赵匡胤忙着处理国内朝政,并没有时间理会这个南唐的诗人皇帝,李煜也过了几年安稳的日子,但这种生活无异于温水煮青蛙。

按照道理来说,李煜应该在这几年好好地增强国力,励精图治,以求为南唐的百姓,换取一片生机,但他正经事什么也没干,风花雪月的事,倒是干了不少。

历史比较著名的就是李煜在妻子大周后病重期间,看上了自己的小姨子,其实李煜不仅仅是喜欢小姨子,他还喜欢所有漂亮的女子。

李煜每日想的都是和美女寻欢作乐,然后写写诗词歌赋,练练书法,好不快活,如果李煜不是南唐的皇帝,那他一定会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词人。

但凡事都没有如果,他偏偏就是一个皇帝,他的肩上担着的是南唐的数万百姓,不知道居安思危,李煜天真地以为按期朝贡,赵匡胤就不会为难他。

他这样的人,又如何能够知道赵匡胤想做的是什么?赵匡胤的目标自然是统一全国,完成自己的春秋大业。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李煜一直沉浸在,风花雪月的世界中,完全忘记了南唐此时所处的尴尬地位。

等赵匡胤稳定了国内的局势,收复了后蜀、南汉等国,他开始把心思放在江南这块地方。

虽然说李煜一直对大宋称臣,按期朝贡,但是赵匡胤想要的绝不仅仅是这些,他想要南唐整片的国土,尽归大宋。

但是碍于李煜一直很听话,对他也极为尊重,这让赵匡胤一直找不到理由发兵南唐。

没有理由就找理由,赵匡胤以祭天为由,找李煜入京,这个理由非常好,这几乎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送死题。

李煜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但是他也不至于是一个白痴,这么浅显的道理他还是看得明白的,他明白赵匡胤这是要向自己发难了。

假如李煜前往京城,祸福难料,他也是难逃一死,他不去京城,便是抗旨,刚好给了赵匡胤发兵的理由,以李煜的胆量,他也着实不敢独自前往京城冒险。

此时的李煜才想到要挣扎一下,他想联合吴越王钱俶一起抗宋,但是钱俶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论权谋李煜哪里是他的对手。

钱俶深知大宋的兵马是何等强悍,并不是自己可以抵抗的,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发兵攻打南唐,还可以把这个作为人情送给赵匡胤。

李煜自己也没有想到,吴越王钱俶不帮自己也就算了,竟然还帮着赵匡胤攻打自己,南唐本来兵力就薄弱,哪里能够抵抗吴越和大宋两队兵马的攻击。

李煜自知这场战役,他们是必败无疑,为了能够活命,他再次向大宋求和,他上书给赵匡胤说:“我只想在南唐保全性命,日后一定按期朝贡,我愿跪地称臣,当你小弟行不行?”

李煜真的是一个纯粹的诗人,都到这个时候了,竟然还天真地妄想赵匡胤可以放过他。

赵匡胤毫不留情地回复李煜:“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赵匡胤说得很明白,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李煜,更不能再让南唐继续存在,否则他现在做的一切不是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吗?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现在也是经常形容捍卫自己的权利,不能让他人侵犯。

赵匡胤虽不是像李煜那样的才华横溢,但是这句话却说得十分经典,成为了千古名言。

悲惨的开封生活

随着南唐被灭,李煜和一众皇室成员只能被迫前往开封生活,说是生活,其实就是被囚禁。

赵匡胤还算是一个仁慈的人,只是把李煜囚禁起来,倒也没有过分地羞辱他。

但是随着赵匡胤去世,宋太宗赵光义继位,李煜的安静生活也就此结束,赵光义多次羞辱李煜,嘲讽他,甚至还霸占他的老婆。

李煜的妻子小周后,也就是大周后的妹妹,李煜曾经专门写词:“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绣鞋”来描绘他和小周后幽会的场景。

当初在姐姐病重之时,与姐夫李煜偷情的好妹妹,如今也是得到了报应。

赵光义早就垂涎小周后的美貌,他多次召小周后入宫服侍,甚至宫里还流传出他们亲热的画面,后人甚至以此为蓝本创作出《熙陵幸小周后图》。

自己的妻子被别人占有,作为丈夫的李煜只能忍气吞声。

他也只能把自己的哀思寄托在诗词上,在酒精的影响下,他写下了千古名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也正是他写下这首思恋故国的词,让他被赐一杯毒酒,一代词人皇帝,也就此殒命。

李煜的一生极其悲惨,他的悲惨之处就在于他是皇帝,而不仅仅是一个词人。

标签: 李煜宋太祖宋太宗皇位小周后

更多文章

  • 千古词帝的绝世悲情,李煜的十首绝妙好词,一生一定要读一遍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李煜,韦庄,温庭筠,小周后

    李煜,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

  • 李煜《入国知教帖》疑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李煜,入国知教帖,后主,江行初雪图,行书,宋朝,古典乐,艺术家,声乐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对其书法,他传二王执笔法,称为“拔镫法”,擅长行书。陶谷《清异录》曾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

  • 宋太宗强幸李煜皇后,史料记载过程不堪入目,宫廷画师在一旁作画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宋太宗,李煜,强幸,宋太祖,皇后

    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公元907年,梁王朱温接受唐哀宗的禅让,建立后梁,定都河南开封,唐朝正式灭亡,五代十国开始。一直到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北宋建立初期,天下并没有一统,仍然有一些政权存在,南唐就是其一。公元937年,徐知诰建立齐国,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徐知诰又自称是唐

  • 李煜最肉麻的一首诗,写女子最美的部位,读完不觉心神荡漾

    历史解密编辑:锵锵文史局标签:李煜,周娥皇,宋太宗,宋太祖,宫女,心神荡漾

    南唐后主李煜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的诗人中,社会地位最高的一位,他当过皇帝,经历过国破家亡,写出了瘦金体,一生的起起伏伏让人在同情的同时也有些羡慕。不仅如此,李煜也是最敢写的诗人,他甚至敢于将无数诗人不敢写的男女之情深刻地写在诗中,形容之词也是非常的大胆露骨,让很多年轻人看了都脸红。李煜身上的标签有很多,

  • 李煜很风流的一首词,写尽郎情妾意的甜蜜,温馨又浪漫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李煜,春草,悠然,宋朝,诗人,李清照,古典乐,郎情妾意,五代十国

    当我们谈及中国词作文学时,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一个名字:李煜。他出生在五代十国的乱世,命运跌宕起伏。身为南唐的国君,他治理国家的能力可谓一般,但是他的词作却流传千古。他的笔下有对亲人的思念,《清平乐·别来春半》:“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有对故国的回忆,《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独自莫凭栏,无限

  • 周世宗与宋太祖的统一方略差别: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朱温,周世宗,李克用,石敬瑭,宋太祖赵匡胤

    周世宗与宋太祖的统一方略差别: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数百年来,因为宋王朝统一后没有收复幽云地区,并与辽、金等北方异族王朝长期和平共处,承认其帝号,赠给其岁币,并非传统汉人大一统王朝那样君主华夷、天下独尊。因此被后世许多人当做了一大缺憾、甚至屈辱。而宋朝的建立,又恰恰是以后周世宗皇帝郭荣的英年早逝为前

  • 赵匡胤在皇宫发现周世宗的幼子,群臣劝他斩草除根,他如何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宋太祖,周世宗,后周世宗,皇位,范质,赵匡义

    赵匡胤的传奇人生中,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周世宗柴荣,赵匡胤当年正是在柴荣的一步步提拔中,才能够逐渐权倾朝野,在柴荣去世之后,“黄袍加身”让其长子柴宗训禅位给自己,赵匡胤最终成为皇帝。在他成为皇帝之后,却在皇宫中发现了柴荣的一个年幼的儿子,对于这样棘手的事情,赵匡胤到底要如何处理是好呢?赵匡胤偶然发现

  • 五代后周第二位皇帝,周世宗柴荣如何灭佛?他为什么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皇帝,郭威,武帝,柴荣,后周世宗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本姓柴,后曾改姓郭 。邢州尧山县(今河北隆尧)人。五代时期政治家,后周第二位皇帝(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 )。柴荣出身邢州望族,自少“器貌英奇”,擅长骑射,略通书史及黄老之术,且为人谨慎

  • 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第一人,可惜天妒英才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周世宗,后周世宗,郭威,五代十国,宋太祖,平定

    泱泱华夏数千年,无数英雄豪杰尽相辈出。然而,历来欺孤儿寡母得天下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两宋结局不在多说,只听闻那后宫深院的烛影斧声。今天要说的便是那存在时间虽短,但功绩却不可小觑的周世宗柴荣。相貌不凡的名门望族自小起,柴荣便和常人长得不一样——器貌英奇。柴荣从小就长得好帅气,有风度,博学多才,再加上本

  • 五代英主——周世宗 郭荣 的用兵谋略

    历史解密编辑:倚剑御宸标签:周世宗,郭荣,郭威,节度使,寿州

    郭荣,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善于骑射,略通书史,原姓柴,为郭威内侄,后被收为养子。郭威出任后汉枢密使,授郭荣左监门卫大将军;及移镇邺都,郭荣又任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掌管亲兵。郭威称帝,拜郭荣镇宁军节度使,镇守澶州,后入朝授开封尹,封为晋王。郭威病卒,郭荣于显德元年(954年)正月称帝,史称周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