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唐与唐朝有什么关系?南唐烈祖李昪真的是李唐宗室后裔吗?

南唐与唐朝有什么关系?南唐烈祖李昪真的是李唐宗室后裔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他和她的事 访问量:2359 更新时间:2024/1/17 5:31:55

南吴天祚三年(937年),徐知诰篡夺南吴政权,定国号为“大齐”。两年后,大齐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为李唐宗室之后,改国号为“唐”,并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立庙,为了与唐朝加以区分,史称“南唐”。那么,南唐与唐朝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其实,从政权交替而言,南唐和唐朝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两者之间的唯一联系,便是李昪(即徐知诰)自称为李唐宗室后裔。那么,李昪是李唐宗室的后裔吗?这个目前根本无法判断。李昪到底是不是李唐宗室之后?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诰在先改名为徐诰的情况下,又在与群臣商议之后,正式更名为李昪,之后尊养父徐温庙号为义祖,进而开始追认唐朝先祖。

那么,李昪到底是不是李唐宗室之后呢?如果是,又是谁的后代呢?由于史料过于庞杂,而各种史料记载又各不相同,结果引发了史学家的无限猜想,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说法:1、先祖为平民,认唐太宗之子吴王李恪为祖。这种说法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代表,《资治通鉴·后晋纪》有载,“唐主欲祖吴王恪……唐主命有司考二王苗裔,以吴王孙祎有功,祎子岘为宰相,遂祖吴王,云自岘五世至父荣”。按照其中记载,李昪的先祖乃是平民,并非什么李唐宗室,后来因称帝才让大臣给自己找个靠谱祖宗,于是最终认了唐太宗之子吴王李恪。胡三省在为《资治通鉴》作注时,也采用了这种说法。

2、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之后。这种说法出自南唐旧臣徐铉的《江南录》,其中称李昪是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李恪的玄孙,李昪之孙李从浦的墓志铭《宋故左龙武卫大将军李公墓志铭》也自称是建王李恪后裔。这种说法多被后世所认同,例如释文莹的《玉壶清话》、陆游的《南唐书》、赵世延的《南唐书序》和陈霆《唐余纪传》也多持这种说法。陆游甚至在《南唐书》中提出了具体世系,“李恪生李超,李超生李荣,李荣生李昪”。这种说法虽然流传较广,但在宋朝官修的《新唐书》中,明确记载了建王李恪“无嗣”,似乎又推翻了这种说法。不过,龙衮的《江南野史》和马令的《南唐书》却指出李超仅仅是李恪的后裔而并非儿子,因而李昪也算是李恪后裔。

3、唐玄宗之子永王李璘后裔。这种说法出自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其中有载“昪自云唐明皇第六子永王璘之裔。唐天宝末……璘至广陵,大募兵甲,有窥图江左之志,后为官军所败,死于大庾岭北,故昪指之以为远祖,因还姓李氏”。《旧五代史》成书于北宋初年,是距离南唐最近的一部正史,那时五代时期的各朝《实录》还没有散失,又有范质的《五代通录》作底本,因而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以上三种说法,虽然记载各不相同,但却皆有史料支撑,因而目前关于李昪到底是否为李唐宗室后裔,又到底是谁的子孙,目前尚无定论。李昪夺取南吴政权过程,注定其有冒认祖宗的必要李昪出身极为低微,自幼在濠州、泗州一带流浪,父亲因战乱失踪后,被伯父李球带至濠州,母亲去世后,混迹于濠州开元寺。乾宁二年(895年)吴太祖杨行密攻打濠州,将李昪收为义子,但因儿子们难以容纳,便将其交给部将徐温抚养,就此改名徐知诰。

徐温本有六子,奈何大多碌碌无为,只有长子徐知训能为助臂,于是徐温便将善于骑射、喜好读书的徐知诰培养为了自己的另一个臂膀。南吴天祐六年(909年),徐知诰升任升州防遏使兼楼船副使,次年又升任升州副使,知州事,徐知诰由此走上了独立创业之路。不过,随着徐知诰的实力越来越强,徐温在用他的同时,对其也是极为防范,眼看徐知诰逐渐做大,徐温便在南吴天祐十四年(917年)改为检校太保、润州团练使,置于自己眼皮底下,两人矛盾开始爆发。

南吴天祐十五年(918年),徐温长子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所杀,徐知诰抢先赶往广陵平定叛乱,凭此升任淮南节度行军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开始逐步掌握南吴朝政,培植自己的势力。南吴顺义七年(927年),徐温本想派次子徐知询接替徐知诰,但不久后徐温病逝,徐知诰趁机褫夺了徐知询兵权,开始在南吴独掌朝政,并最终篡夺了南吴政权。

对于李昪这种出身低微,依靠义父攫取大权,又是篡位称帝,为了确保统治的稳固,增强统治的权威和合法性,认一个拥有光荣历史或者显赫声名之人为祖并不难理解,实际上这种做法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事实上,对于李昪追认李唐宗室为祖宗这件事,便曾被钱文穆王钱元瓘所取笑,当时钱元瓘问沈韬文,“金陵冒氏族于巨唐,不亦骇人乎?”沈韬文便说,“这就像乡间那些姓孔的,经常被人称为孔夫子一样,这有什么奇怪的!”钱元瓘听后大笑不止。这也足以说明,当时帝王、大臣对于李昪这种做法,并不感到奇怪,认为这只不过是乱认祖宗罢了。

综上所述,李昪建立南唐时,李唐已经灭亡十几年了,二者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唯一的联系便是李昪的出身问题,如果他真的是李唐宗室后裔,那么南唐也算是李唐的一种延续;如果李昪不是李唐宗室后裔,那么二者之间便没有任何联系了。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李唐李恪唐朝后裔唐宪宗李世民

更多文章

  • 究竟是一代贤君,还是奸诈蛇蝎:毁誉参半的南唐开国皇帝李昪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李昪,皇帝,李煜,宋太宗,徐氏,丞相

    南唐亡国之君,一代“词宗”李煜的一首《虞美人》,既给世人留下一篇传诵千古的诗词佳作,更让后人从字里行间,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亡国之君,面对山河残破变色的无奈与辛酸。李煜和小周后剧照较之山河破碎,可能更令李煜“是可忍孰不可忍”,生不如死的是,自己一生挚爱的倾国倾城,曾尊贵无比、母仪天下的小周后,却被荒淫无

  • 李昪请弟弟吃饭,端起毒酒说:祝弟弟活千岁,弟弟一句话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李昪,摄政王,宰相,徐知询,徐温,毒酒

    自唐朝覆灭后,中原开启了分裂时代,形成了五代十国。其中十国之中最强盛的齐国君主李昪,将建康和广陵作为都城,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有次李昪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宴请了他的弟弟徐知询,宴会期间李昪端举着酒樽,向徐知询劝酒,并说道:“希望弟弟能够活一千岁。”徐知询感到惶恐,为何李昪会突然说这样的一句话,他

  • 李昪称帝后拿毒酒敬弟弟:希望你能长命千岁,弟弟一句话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昪,唐高祖,徐温,杨行密,杨渥

    自古以来关于兄弟之间为争夺权力斗争的故事数不胜数,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在玄武门之变后逼自己的父亲唐高祖让位,又除掉皇太子李建成,成功登上唐王的位置,掌控朝政大权。但世人仍会感叹兄弟反目,最著名的便是曹植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无论是什么朝代,皇家都会树立起自己的权威,称自己为正统,然而纵观历史

  • 南唐开国皇帝李昪——从一个穷苦小和尚,一步步成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夏夜意风标签:李昪,节度使,宋太祖,唐宪宗,唐昭宗,丞相

    公元888年,唐僖宗光启四年,农历12月2日,江苏徐州的一个小老百姓李荣,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李昪(音同变),小名叫彭奴,李荣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常常跟寺庙里的和尚一起做功课,一起参加佛教活动,当时人称“李道者”。当时正是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割据地方,相互之间为了利益,打来打去,在一次徐州的战争过后,

  • 南唐开国皇帝徐温李昪父子,一个诡计多端,一个狡诈如狐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徐温,李昪,皇帝,齐王,吴国,节度使,宋太祖,南唐,唐朝,五代十国

    南唐是五代十国里面的十国之一,南唐位于江南地区定都江宁(南京),经三帝享国三十八年,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经济最发达的政权。后亡于北宋。虽然南唐历经三位皇帝:“李昪、李璟、李煜。但实际上南唐的实际开国却是徐温。他是南唐政权的实际奠基人。徐温不识字,却能知人善任,主政时吴国大体安定。徐温,字敦美,是唐末五

  • 五代人物志:淮南三杰之三 李昪(1)

    历史解密编辑:倚剑御宸标签:李昪,节度使,后唐,黄巢,徐温,徐知诰

    徐知诰幼年曾为杨行密养子,因不容于长子杨渥而被转赐徐温为养子。杨行密对他异常赏识“知诰俊杰,诸将子皆不及也。”徐温子徐知询数请代徐知诰“执吴政”,徐温道:“汝曹皆不如也。”诸子中,徐温对徐知诰的评价最高。史家论杨、徐、李以“春秋笔法”自任的欧阳修修编《新五代史》,对杨行密大为叹赏,而对徐温、李昪加以

  • 唐烈祖李昪:将姓名全改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李昪,唐烈祖,吴越国,丞相,李存勖,徐知诰

    说起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一般我们会想到的是那个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的南唐后主李煜。而南唐的开国之君唐烈祖李昪也有着许多精彩的故事,但很容易被我们忽略。这一回我们就来讲一下南唐烈祖李昪(biàn)。李昪出生在一个微贱的家庭,他自幼在濠州、泗州一带流浪,六岁时,父亲李荣在战乱中失踪,他由伯父李球带到濠

  • 游美营地教育李璟晖:始于营地,不止于营地

    历史解密编辑:芥末堆看教育标签:教育,滑雪,游美,夏令营,李璟晖,始于营地,不止于营地

    游美营地教育创始人兼CEO李璟晖在大会现场分享5月9日,校长邦和芥末堆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素质教育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届校长邦全球教育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本次会议主题为“新时代、新教育、共享未来”,游美营地教育创始人兼CEO李璟晖在大会主论坛进行了《始于营地,不止于营地》的主题演讲。李璟晖从目标

  • 红鼻头与卡通猴,幽默又忧郁丨李璟“一场梦的寓言”在蓉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红星新闻标签:卡通,艺术家,寓言,油画,达利

    9月30日下午,80后艺术家李璟的最新个展“一场梦的寓言”在位于成都芳沁街的玖艺空间开幕,展出了这位艺术家的15件油画新作。 红星新闻记者在展览现场注意到:其中近半数画作已被藏家们纷纷预定,前来观展的观众们,也被这些充满梦幻色彩和卡通风格的画作吸引,一边赞叹一边频频拍照。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30

  • 狈论南唐(二四)钟谟借柴荣之力挽救南唐危局,可惜遇到昏君李璟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后周世宗,李璟,钟谟,郭威,李重进,李德明

    从南唐的衰败到灭国的过程中,不少南唐大臣都在为着国家的兴亡而做着最后的努力。无论是奋斗到最后的卢绛,还是被冤杀的林仁肇,他们都是南唐武将的代表。而在文臣方面,除了变法失败的潘佑,不得重用的韩熙载外,钟谟的忍辱负重也非常令人敬佩。他作为南唐派往后周的使者,借助后周世宗柴荣的威慑力,扶持国内欲复兴南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