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马道婆的存在,是对贾母的讽刺

《红楼梦》|马道婆的存在,是对贾母的讽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应作如是观 访问量:1296 更新时间:2024/1/22 3:53:04

贾母是个非常自信的人,活到她这个份上,人生可谓圆满,很难不自信。不但自己福禄寿三齐,而且偌大的贾府在她的管理下兴盛了很多年。

如果要她给自己打评语,她应该会觉得自己配得上“德高望重”四字。

然后,作者却并不用史老太君这样带有敬意的称谓来称呼她,而是给她一个“贾母”的称呼贯穿始终。书中的“贾”,都是“假”的谐音,贾母者,假母也。

母指母亲,又引申为可以带给人安全感、归属感的人。贾母也是这样给自己定位的,她认为是她庇护了全府上下,不但主子们可以在她的庇护下“安富尊荣”,连奴才们都把这片土地当成天堂舍不得离开。

从这个层面来看,贾母之称名副其实,她确实是整个贾府之母,庇佑着贾府的每一个人。

然而,就在她的庇护下,王熙凤贾宝玉受到了死亡的威胁,而那个下毒手的人,却是宝玉“寄名的干娘”。

是不是很讽刺?

没错,马道婆的存在,就是对贾母的讽刺,而且是极大的讽刺。

在八十回文本中,马道婆只在第二十五回出场一次。但就在这一次出场中,作者让我们看到了她截然相反的两副嘴脸。

当着贾母的面,马道婆是宝玉的保护神。

马道婆是宝玉“寄名的干娘”,这是个不能被忽略的重要信息。书中说贾宝玉自从衔玉而诞,贾母就“爱如珍宝”。那时的传统,越是被珍爱的娇贵孩子,越担心长不大,正如马道婆所说:

大凡那王公卿相人家的子弟,只一生长下来,暗中就有许多促狭鬼跟着他,得空便拧他一下,掐他一下,或吃饭时打下他的饭碗来,或走着推他一跤,所以往往的那大家子孙多有长不大的。

通常的破解之道就是找个地位卑贱之人压一压,比如王熙凤请刘姥姥给多病多灾的女儿取名,其用意也是“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他”。

把宝玉寄在马道婆的名下,当然也是希望能借此庇佑宝玉平安健康地长大。

所以,对于贾母乃至整个贾府来说,马道婆不仅仅是个道婆,她还是宝玉的保护神。

第二十五回的出场,她确实也是以宝玉保护神的形象出现的。她的出现,恰好是在宝玉被贾环烫伤之后。看到宝玉脸上的伤痕,得知缘由,马道婆马上“向宝玉脸上用指头画了几画,又口内嘟嘟囔囔的又持诵了一回”,还说“管保你好了,这不过是一时飞灾。”

接下来的大段文字,是马道婆与贾母的对话,其内容都是如何保护宝玉“康宁安静,再无惊恐邪祟撞客之灾”。

一路读下来,我们会发现,作为宝玉的保护神,马道婆非常称职,做得很到位,想得也很周到,贾母很放心。

背着贾母,马道婆是宝玉的索命鬼。

如果贾母和我们读者一样有上帝视角,刚才还对马道婆很放心的她,很快就会被马道婆气得吐血。因为,刚才还念着“阿弥陀佛,慈悲大菩萨”,口口声声说能保佑宝玉“康宁安静”的马道婆,一转身就变成了宝玉的索命鬼,要谋害宝玉的性命。

更为可恶和可怕的是,她那些作恶的工具是随身带着的,就藏在她的裤腰里。刚才她就是揣着这些作恶工具与贾母对话的。

由此可见,她那副保护神的慈悲面孔,只是用来糊弄贾母的,索命鬼才是她的真面目。

更重要的是,她说她能作法索命,并非只是糊弄赵姨娘,而是真能起到索命的作用。

所以,她说她能保护宝玉是假,贾母供奉多少灯油,点多少海灯,都护不了宝玉。但她说能要了宝玉的命却是真,如果不是僧道二仙及时出手相救,宝玉真就被她把命索去了。

这是不是很讽刺?当面为神背后是鬼,却把自认精明的贾母忽悠得晕头转向。

要知道,认干娘这种事,可不是随便认的,首先要考察的就是人品。王熙凤把独女的命名权交给刘姥姥,就是因为被刘姥姥的人品折服。刘姥姥洞悉一切,明知凤姐和鸳鸯要拿她当小丑来取笑,她依然愿意配合,且在事后盛赞贾府“礼出大家”。这种豁达极为难得。

宝玉是贾母心尖上的宝贝,为他找干娘,贾母必定会精挑细选。而且,宝玉已经十三岁了,马道婆做宝玉的干娘,也应该有很多年了。从最开始的挑选,到这么多年打交道,贾母居然对马道婆真实的人品一无所知。明明是个恶魔,却当成菩萨来对待,还有比这更讽刺的吗?

从这个讽刺,我们能看到作者对贾母更深层次的讽刺。贾府表面上的繁华兴盛、歌舞升平,正如表面上的马道婆。实际上,贾府各种暗流涌动,而那些涌动的暗流,正如马道婆魔鬼般的真面目,在摧毁着贾府的一切。但这些暗流,贾母都看不到,或者说不想看到,正如抗拒“后手不接”这个信息的贾宝玉。但是,看不到,并不等于就不会发生。宝玉被马道婆谋害,有僧道二仙来救,贾府被各种暗流所害,又有谁来救呢?

标签: 王熙凤贾宝玉宝玉贾府干娘

更多文章

  • 贾母人生悲剧:最可怜、最孤独的苦命者!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宝玉,贾琏,富贵,贾府,大观园,红楼梦,贾母人生悲剧

    有人这样评价贾母:“她是大观园女儿王国的国王。大观园有了她才有了群体感,才有了精神核心。有了她,《红楼梦》的女性题旨才显得如此完整。对贾母在《红楼梦》中的核心地位,前人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而对贾母忧郁悲哀的一面关注较少。一、早年丧夫。贾母很早就守寡了,身处侯门,丈夫早逝,贾母的凄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

  • 《红楼梦》中,贾母死前大喊黛玉是何含意?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林黛玉,贾宝玉,史湘云,薛宝钗,林如海,贾府,红楼梦,黛玉,贾母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位列“四大名著”之首,虽然成书于清代,但一直到今天在学术界、在民间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还衍生出了一项专业的学科“红学”。那么看过这部小说的朋友一定会对一个场景记忆犹新,甚至是难以释怀,这就是贾母在临终的时候嘴里却大喊着林黛玉的名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红楼梦》中,贾母死前大喊黛玉是何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贾府,史湘云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位列“四大名著”之首,虽然成书于清代,但一直到今天在学术界、在民间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还衍生出了一项专业的学科“红学”。那么看过这部小说的朋友一定会对一个场景记忆犹新,甚至是难以释怀,这就是贾母在临终的时候嘴里却大喊着林黛玉的名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贾赦当众嘲讽贾母偏心眼,贾母听后,为何还笑着喝了半杯酒?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赦,贾政,贾琏,红楼梦,邢夫人

    舐犊情深往往是母子之间最美好的感情。但在贾赦与贾母之间,不仅没有这种感情,反而还出现儿子嘲讽母亲的情形。中秋节晚上,贾母带着大家玩击鼓传花讲笑话的故事。贾赦借机讲了一个父母偏心的故事,大意是一个母亲生病,请医生前来针灸,用针时母亲说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行。儿子不解,问起为何针肋条不针心,母亲说道:“

  • 宝钗夸赞贾母为什么那么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宝玉,贾政,银子,贾母,罗玉凤,薛宝钗

    作者:韩雪丽一向高情商的宝姑娘,可能对于奉承人,到是成了弱项,她奉承王夫人,到还省事,一句话,姨母是个慈善人,就成了,反正王夫人人古板严肃,要求不高,一般人没人敢奉承王夫人,就是凤姐在贾母面前千机百灵的,可是在姑姑王夫人面前,可没那个奉承的话,她到是老老实实当下属,一点不给奉承,这说明,王夫人那张扑

  • 《红楼梦》妙玉骨子里的高傲, 梅花雪水烹的茶, 没有贾母的份儿

    历史解密编辑:毽子谈科技标签:妙玉,黛玉,宝玉,贾母,薛宝钗,史湘云,红楼梦

    妙玉在大观园的住所是“栊翠庵”,这个名字存在一些争议。周汝昌先生认为应是“拢翠庵”,“拢”有聚合的意思,即将翠色聚拢过来之意,颇有生动的拟人功用,故而周汝昌先生在校订评点石头记时,专门写下批注:参互诸本,拢是原笔,有梳意,亦有聚意。原著第四十一回,刘姥姥进大观园,跟着贾母一行人来至拢翠庵喝茶,故此回

  • 《红楼梦》如果贾母硬要宝玉娶了黛玉,会出现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如玉公子标签:宝钗,贾政,晴雯,元春,贾母,罗玉凤,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中国古文献

    贾母喜欢黛玉,也一直支持木石姻缘。但贾母没有直接下命令要求宝玉娶黛玉,这是有她顾忌的原因的。若她真的硬要宝玉娶了黛玉,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我觉得结果会有不好之处,但也会有好的地方,大概涉及如下几方面:一、黛玉和王夫人的婆媳关系势同水火古时的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黛玉父母双亡,贾母是她最亲的人

  • 刘姥姥喊贾母老寿星,贾母立马回应三个字,尽显大气,她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王熙凤,贾府,老寿星,下人,老妪,红楼梦

    当刘姥姥出现在贾母面前时,观众的心底会升起一丝好奇。贾府多得是蝇营狗苟,人人都会看碟下菜,但贾母辈分最高,无人不敬重贾母,所以很难让观众看到贾母不一样的一面。刘姥姥出身穷苦,与贾母年龄相仿二人见面就好像两个阶层的人突然站到一个平面上了,人们自然好奇会发生什么。贾母会不会打破自己的大气形象,对这个出身

  • 贾母是什么样的人?眼看着贾家败亡,她为什么只是袖手旁观?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家,贾赦,薛宝钗,王熙凤,贾宝玉,李纨

    贾母是《红楼梦》贾家的灵魂,也是最主要的精神领袖。正是贾母死后,贾家“树倒猢狲散”,彻底分崩离析。但越是如此,贾母的争议也越大。围绕在她身上的话题更是层出不穷。如何理解贾母,要从六个方面。一,丞相千金贾母出身尊贵,她是金陵史家的千金大小姐,保龄侯史公的嫡女。但最耀眼的还不是贵族出身。而是贾母父亲史公

  • 整个贾府,妙玉只看得起这三人,没有贾母,也没有薛宝钗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妙玉,贾府,黛玉,宝玉,贾母,薛宝钗

    妙玉的清高,堪称红楼梦中之最。她曾出言嘲讽过黛玉,曾因刘姥姥喝过一口茶便扔了一个价值连城的杯子,甚至连贾母,她也未必放在眼中。这样的妙玉,被不少人厌恶,却也被不少人喜欢。一、命途多舛,死不低头妙玉算是贵族小姐里身世凄惨的,经历过荣华富贵,也亲眼看着富贵烟消云散。她放不下,忘不了,却无可奈何。青春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