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妙玉骨子里的高傲, 梅花雪水烹的茶, 没有贾母的份儿

《红楼梦》妙玉骨子里的高傲, 梅花雪水烹的茶, 没有贾母的份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毽子谈科技 访问量:261 更新时间:2024/1/20 2:02:50

妙玉在大观园的住所是“栊翠庵”,这个名字存在一些争议。

周汝昌先生认为应是“拢翠庵”,“拢”有聚合的意思,即将翠色聚拢过来之意,颇有生动的拟人功用,故而周汝昌先生在校订评点石头记时,专门写下批注:参互诸本,拢是原笔,有梳意,亦有聚意。

原著第四十一回,刘姥姥进大观园,跟着贾母一行人来至拢翠庵喝茶,故此回章回名为“拢翠庵茶品梅花雪”。

其实细品这个章回,信息量非常丰富,甚至有些信息和读者预想的结论截然相反。

贾母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第四十一回

曹雪芹此处连用了三个“笑”字,一个“忙”字,通过这四个字,就能看出妙玉对贾母的接待非常认真,素日清高孤傲的妙卿,面对贾母也得陪着笑脸,贾母要喝茶,她就得匆匆忙忙去安排煮茶。

贾母是荣国府的老祖宗,妙玉给足了面子;乡下来的刘姥姥,喝不懂妙玉的好茶,嫌茶味太淡,妙玉心中已然大怒,却也没有当众显露——因为刘姥姥也是客人,就算自己再不喜欢这个婆子,也不能表现出来,这是待人接物最基本的礼儿。

随后到了里间,妙玉面对宝钗、黛玉、宝玉三人,便不再遮掩自己的好恶,直言刘姥姥用过的杯子,自己不屑再用,令人丢掉。

何以如此断言?且看宝钗、黛玉跟随妙玉进入室内后,妙玉招待这两位的待遇,分明压过了贾母一头儿。

薛宝钗一进屋,就坐在了榻上,林黛玉更是不客气,直接坐在了妙玉素日打坐的蒲团上,目高于顶的妙玉,居然也不介意。

清人凃瀛评价妙玉:有天子不臣,诸侯不友之慨。意思是哪怕是皇帝站在眼跟前,如果妙玉看不上他,就不会对他称臣,即便地位高如诸侯,妙玉如果不喜欢你,那你连跟她交朋友的资格都得不到。

妙玉招待宝钗黛玉喝茶,待遇居然比贾母还要高,用的器具都是稀世珍品,用今天的话来说,一个茶杯能换一套房,妙玉就把这些茶杯给宝钗、黛玉喝茶用。

泡茶的水也是五年前玄墓蟠香寺梅花上的雪,一共只有一瓮,妙玉自来舍不得吃,如今也拿出来给黛玉宝钗品尝,黛玉询问泡茶之水是否是雨水,妙玉的回答是: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难以发现的细节,可以证明妙玉心细如尘。

比如妙玉给贾母献茶时,用的盘子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历来学者解读此细节,无非认为妙玉深通礼数,贾母身份庄重,故而用这种典雅正式的茶盘来送茶。

其实这个答案只对了一半,妙玉不仅是深通礼数,也是结合了一个更加具体的信息,那就是——此时离贾母的生日日期不远。

诸君可还记得,薛宝钗、史湘云夜拟菊花题时的谈话,宝钗的原话是:现在这里的人,从老太太起连上园里的人,有多一半都是爱吃螃蟹的。前日姨娘还说要请老太太在园里赏桂花吃螃蟹,因为有事还没有请呢。你如今且把诗社别提起,只管普通一请。等他们散了,咱们有多少诗作不得的。

在薛宝钗策划螃蟹宴前,王夫人已经有了赏桂吃蟹的提议,为何无缘无故要请客?

在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遇上生日大寿,女眷间的请客还席往往频繁。贾母的生日跟赏桂吃蟹的提议,离得如今相近,又有妙玉用“云龙献寿”的小茶盘端茶的细节,一切丝丝入扣,不用多说什么,读者自能明白其中深意。

更多文章

  • 《红楼梦》如果贾母硬要宝玉娶了黛玉,会出现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如玉公子标签:宝钗,贾政,晴雯,元春,贾母,罗玉凤,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中国古文献

    贾母喜欢黛玉,也一直支持木石姻缘。但贾母没有直接下命令要求宝玉娶黛玉,这是有她顾忌的原因的。若她真的硬要宝玉娶了黛玉,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我觉得结果会有不好之处,但也会有好的地方,大概涉及如下几方面:一、黛玉和王夫人的婆媳关系势同水火古时的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黛玉父母双亡,贾母是她最亲的人

  • 刘姥姥喊贾母老寿星,贾母立马回应三个字,尽显大气,她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王熙凤,贾府,老寿星,下人,老妪,红楼梦

    当刘姥姥出现在贾母面前时,观众的心底会升起一丝好奇。贾府多得是蝇营狗苟,人人都会看碟下菜,但贾母辈分最高,无人不敬重贾母,所以很难让观众看到贾母不一样的一面。刘姥姥出身穷苦,与贾母年龄相仿二人见面就好像两个阶层的人突然站到一个平面上了,人们自然好奇会发生什么。贾母会不会打破自己的大气形象,对这个出身

  • 贾母是什么样的人?眼看着贾家败亡,她为什么只是袖手旁观?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家,贾赦,薛宝钗,王熙凤,贾宝玉,李纨

    贾母是《红楼梦》贾家的灵魂,也是最主要的精神领袖。正是贾母死后,贾家“树倒猢狲散”,彻底分崩离析。但越是如此,贾母的争议也越大。围绕在她身上的话题更是层出不穷。如何理解贾母,要从六个方面。一,丞相千金贾母出身尊贵,她是金陵史家的千金大小姐,保龄侯史公的嫡女。但最耀眼的还不是贵族出身。而是贾母父亲史公

  • 整个贾府,妙玉只看得起这三人,没有贾母,也没有薛宝钗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妙玉,贾府,黛玉,宝玉,贾母,薛宝钗

    妙玉的清高,堪称红楼梦中之最。她曾出言嘲讽过黛玉,曾因刘姥姥喝过一口茶便扔了一个价值连城的杯子,甚至连贾母,她也未必放在眼中。这样的妙玉,被不少人厌恶,却也被不少人喜欢。一、命途多舛,死不低头妙玉算是贵族小姐里身世凄惨的,经历过荣华富贵,也亲眼看着富贵烟消云散。她放不下,忘不了,却无可奈何。青春正好

  • 赐给宝玉的丫鬟惨死,贾母为何不说话?被架空了,还是被骗过了?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大伽秀标签:晴雯,贾政,袭人,贾府,贾母,大观园,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直接的原因是,贾母并不知道晴雯之死。从明面上来看,王夫人向贾母汇报,只说晴雯生病、打发出去、病好了也不用回来,并没有提到晴雯之死。事实上,此时是王夫人向贾母省晨,而晴雯在这一天“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也出不得一声儿,只有倒气的分儿了”。“倒气”并不等于死亡,可能还会拖半天一天的。另一个

  • 南安太妃来贾府相亲,贾母为何让黛玉拜见?想让黛玉做王妃吗?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的生活啊标签:太妃,贾府,宝钗,探春,宝玉,惜春,贾母,林黛玉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南安太妃来贾府,名义上是为贾母祝寿,实际上的确有相亲的意思,但是并不是选儿媳。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秦可卿出殡这一回:“那时官客送殡的有:……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人家南安郡王连孙子都有了,怎么可能到贾府这几个十几岁的小姑娘里头选王妃?见过几位姑

  • 薛宝钗和王熙凤过生日,贾母都给了20两银子,差别为何高达7倍?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银子,贾琏,贾母,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

    此文约1600字,阅读约需8分钟《红楼梦》里记录过不少生日,其中最精彩的是薛宝钗和王熙凤的生日。两人过生日都是贾母提议发起的,而且分别为每个人掏了20两银子办生日。但是两个人的生日情形却完全不同,差别巨大。1.两人过生日的情形大不相同薛宝钗跟随母亲进京选秀,寄居在荣国府内,选秀失败后,一直寄居在荣国

  • 《红楼梦》贾母的震慑:用袭人打脸王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袭人,晴雯,鸳鸯,贾府,贾母,贾宝玉,王熙凤,王夫人(红楼梦)

    作者:阿赖耶识都说人有远近,情有薄厚。同样是贾母身边的丫鬟的晴雯和袭人,贾母就更加喜欢晴雯。不是袭人不好,而是袭人好的被人挖墙脚,贾母嫌晦气。那是贾府的元宵节家宴,整个场面都是十分热闹的,外面的烟花簇簇,是难见的情景。贾宝玉被人群围着,想要出去走走透口气,贾母却担心贾宝玉照顾不好自己,一直在跟贾宝玉

  • 林黛玉病危时,贾母送去一份食物,王熙凤看到后:黛玉命不久矣

    历史解密编辑:小松鼠谈户外标签:贾母,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秦可卿,王熙凤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掉进我酒杯化成了水,烛光猜不透你的心思,只有我能尝出你的滋味......——《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或许看到这个开头,林黛玉的模样就会映入了大家的眼帘,《红楼梦》一书中描写的黛玉形象,在八七版的影视剧中得到了一比一的复刻。其中让我们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黛玉妹妹那一双含情眼,那一副体弱多病

  • 贾母为什么那么有钱?她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黛玉,嫁妆,贾琏,探春,银子,贾母,王熙凤

    一生的积蓄。最早的,不是从嫁妆算起。嫁妆想必丰厚,但从时间上算,肯定不是最早。因为宝琴进京,托词把自己收藏的、外国女诗人的诗作留在了南京,黛玉就说:“我知道你这一来,你的这些东西未必放在家里,自然都是要带了来的”。为什么黛玉不相信?因为这东西是宝琴的私人收藏。而宝琴进京是为待嫁,肯定会带着心爱的私藏